浅谈英语汉化的原因_第1页
浅谈英语汉化的原因_第2页
浅谈英语汉化的原因_第3页
浅谈英语汉化的原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英语汉化的原因 内容摘要;由于受到汉语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表达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学习英语极易产生中式英语,本文分别从这些方面探讨了英语汉化的原因,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克服英语汉化问题。关键词::中式英语;汉化;文化;思维 我们在使用英语(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过程种往往会受到汉语(母语或源发语source language)以及汉文化的影响,形成一种既不是母语也不是目的语的中介语(interlan-guage),我们把这种语言叫做汉化英语(chinglish)或中式英语或中国式英语。根据李文中的研究,“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

2、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李文中,1993)。文化也必然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交际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汉化英语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把汉语的语言规则运用到英语语言之中,受汉语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干扰和影响而说出或写出的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语言形式。一方面,由于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以及价值观的不同,汉化英语的形成也就在所难免;另一方面,中国人是在掌握了母语后,把英语作为第二外语来学习的,因此在学习和使用时,由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习惯于从中国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考虑西方的国情及语言习惯,这样便造成大量的中式英语的出现。 1

3、.英汉语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的迥异,使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不自觉地将其汉化了。 1.1思维方式不同。汉语的螺旋式思维(spiral)是指叙述时不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在外围“兜圈子”(beat around the bush),最后进入主题。而英语的直线形(lin-ear)则恰恰相反,它首先表达的是中心意思,并由此展开(developing),这些问题在写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英语学习者用中文的思维开篇,最后导致西方人不知所云或是特别的别扭,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英语汉化,成为了间于中文和英文之间的汉化英语。1.2文化习俗不同。语言的交际功能具有普遍性,但文化差异造成了各言语社会团体之间语言使用的

4、巨大差异,也给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带来了不少困难。日常生活中,寒暄、问候、致谢、祝愿、抱歉、礼让、委婉、禁忌等都带有一定的受民族文化制约的固定模式。我们在与朋友交往中该说“不”的时候往往用不置可否或模棱两可的说法来搪塞,因为我们的交际文化模式认为拒绝朋友的邀请或请求常常会导致友谊破裂,因此我们宁可许诺也不愿直截了当地拒绝。但对于英美文化来说,这却意味着违背诺言,背弃所承担的义务。由于这种文化思维模式的不同,在交际中常常或因为不能接受对方那种直截了当的提问和拒绝方式,或因为对方对自己的回答如云罩雾,导致交际双方处境尴尬,窘迫不已,这些都是汉化英语的一些表现。所以语言学家lado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

5、法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1.3价值体系不同。西方人对个人“隐私”是很敏感的,对别人的隐私也持保护的态度。美籍教师在考试后总是把学生的成绩单独交到每个学生的手中,而不是向全班公布每个人的成绩。在西方人的眼中,个人成绩也是属于个人的隐私,应该得到尊重。因此,也就不难理解美籍教师在看到我们中国学生拿到改过的journal交换看老师的评语时,为什么会感到不可思议了。在与外籍教师交往时,未经允许而翻看他们的影集或看他们给其他学生作业上写的评语,都是对他们“隐私”的侵犯。而在汉语中,这些行为一般视为对对方的一

6、种关心,没有意识到价值体系不同的我们通常用贯穿中方价值体系的西方英语与西方人交流,这样就形成了中式英语了。2.源语言即汉语,目标语即英语,在转换过程中在语言层面源语言会影响目标语的表达。 2.1在语音方面,汉语和英语发音规则存在很大差异。英语用长短音和语调来分辨词义,而汉语用四声分辨词义。英语中词重音、句重音和连续在话语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而在汉语中则一般不起主要作用。这些差异决定了中国人说英语有些音存在发音困难,长短音发音难以到位,语调平坦,词重音和句重音不突出,很少有连读(李少华,2002)。中国人习惯套用汉语发音规则学习英语单词发音,常见学生用汉语方块字给英文单词注音,这样一来发音就形成了

7、中式特征。例如,汉语中没有英语音标/这个音,但是有和这个音标很接近的/s/,于是很多学生借用/s/来发/,带有明显的中国腔。而且因为中国方言众多,来自不同地区的人说英语又带有不同的方言特征。2.2在词汇方面,由于学生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使用英语时套用汉语生搬硬套,出现了很多带有汉语特征的英文表达方式。这些表达虽然不影响理解,但是明显不符合英文表达规范。存在以下几种表达形式: 2.2.1用词不当。学生只是单纯记住了单词的中文意思,而没有考虑单词的内涵、具体使用方法和语境,把中文和英文进行机械的对应,导致了中式英语。例如:(1)看报纸watch newspaper(2)学知识learn knowl

8、edge(1)句和(2)句完全是地道的中式英语,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规范的表达应该是“read newspaper”和“gain knowledge”,而“观看比赛”可以说“watch games”,“学英语”可以说“learn eng-lish”。 2.2.2重复冗余。汉语表达中经常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增强语气或进行排比,所以会出现重复现象,而英语则是尽量避免重复,强调简洁明了。学生如果按照汉语思维,逐字逐句翻译,就很容易出现中式英语。例如:(1)她的身体很健康。her body is healthy.(2)完全征服completely conquer(1)句的“body”对应中文的“身体”,

9、实际上不符合英文的习惯表达,属于重复,应该删除。(2)句中的“completely”对应中文“完全”,看似滴水不漏,实属重复累赘,因为英文”conquer”已经表达了全部的意思。2.3在语法方面受汉语思维和表达习惯的影响,学生也容易产生以下一些带有语法错误的中式英语。2.3.1否定表达不当。汉语不存在否定转移,而英语有些词在表达否定意义时需要将否定词前移。如believe,think,suppose,expect等用在否定的复合句中,否定词需要前移到主句。例如:i think he will not agree with you.这是典型的汉语表达,标准的英文表达应该是i dont think

10、 he will agree with you.2.3.2时态、单复数及词性不当汉语的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汇和词序来表达,没有英语中相对应的时态和单复数。因此,学生在时态、单复数的运用方面容易发生错误。例如:昨天他在书店买了几本书。he buys several book in the book store yesterday.上句的时态和单复数出现了错误,因为行为发生在昨天,应该用简单过去时,“buys”应为“bought”,同时“几本书”为复数,“book”应为“books”。 2.3.3语态错误。汉语中极少使用被动语态,如果不需指出动作的执行者,且主动意义和被动意义又不致发生混淆时,一般不

11、使用被动式。而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频率较高,具有被动意义的句子一般都要通过被动语态来表示,尤其在新闻报导中最为常见。由于汉语的惯性思维,学生常出现语态错误的中式英语。例如:这本书是她的语文老师送的。the book is her chinese teacher gave her.上面这句话是按照汉语的句式直接翻译过来的,没有考虑到英语的被动语态。正确的译法是:the book was given by her english teacher2.3.4句子结构不当。英汉句子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汉语中无主语或无动词的句子很普遍,而英语句子的主语和动词则不可或缺。汉语句子倾向于头大尾小的“狮子型”,而英

12、语句子则是前短后长的“孔雀开屏型”。学生习惯于汉语表达方式,很容易写出不地道的英语句子。例如:大学生自主创业很难。university students starting their own business from scratch is difficult.这个句子硬搬了中文句子的结构,显得头重脚轻,规范的说法是:its difficult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from scratch.语用交际方面学生虽然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词汇和语法,但由于不了解英语文化和中西文化差异,没有考虑语言的适宜性而经常出现语用交际

13、失误。在和英语国家人士交往时,学生往往把中国人的语言习惯生硬的运用到英语情境中,就会产生与社交场合不吻合的中式英语。中式英语现象是学习英语的必经阶段,作为学生不必羞于开口,而是要坦然面对,尽可能接触地道英语,了解英汉文化差异,有意识的训练用英语思维,逐渐克服中式表达。本文英语汉化的问题讲得比较的笼统,其实不同的历史背景下英语的汉化原因也存在差异,朱越峰探讨了英语汉化的历程,详细的讲了汉唐时期和晚清至“五四”前后的“西学东渐”,这些探讨对英语汉化问题的深一步了解起了很大的作用。英语汉化产生的原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她会因时代和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英语汉化也会因英语学习者个人性格的不同而表现得不同,对此希望有更多的学者继续探讨英语汉化与环境、年代、个人性格、甚至是年龄的关系,提醒各个阶层的学习者,以更好地避免英语汉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