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专业现状_第1页
助产专业现状_第2页
助产专业现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助产专业现状堪忧1.1落后的助产专业认识: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 医药卫生现代化”,这一政策使国家卫生工作重点转 移到医疗技术、设备及技术人才建设上而忽视了医学的人文社会性。为了降低分娩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我国从50年代就提倡住院分娩服务,医院的产科服务水平不是助产士判断和协助自然分娩的能力、技巧, 而是医生的手术水平。这一现象导致中国的医学和护理专业发展取得显著的进步,而助产体制的管理政策 却大多被分化到医学和护理学的管理政策,导致助产专业的发展停滞不前。由于助产专业认识匮乏, 我国的 医院剖宫率逐年上升,近几年某些城市的剖腹产率已达到60%以上,远远超过 WHO规定的每个国家的剖腹产率小

2、于10%到15%的水平。正是 以医生为主”的产科服务使人们过分重视医生的能力而忽略助产士的价值,从而促进中国分娩医疗化的进程2:貞。1.2依附于护理的助产专业步履维艰 :瑞典的助产专业发展成熟,体系完整。该国家的助产专业教育是 有瑞典大学或大学学院提供的一项高等专科教育。学生需完成3年护理本科教育并完成注册护士后再申请1.5年的助产专业教育。 而在中国,助产专业附属于护理专业并不作为一个独立专业存在。通过研究各校对助产专业学生的课程安排不难发现,学校在选择教材方面随意性较大,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清楚认识到 产科护士和助产士的概念区别。由国外发达的助产发展看来,使助产专业独立于护理专业存在,才能

3、促进助产专业的长期发展,否则 助产专业将步履维艰。1.3助产专业高等教育欠缺:在芬兰,助产士大都具有大学和硕士学历,并有专门的资格认证。国际助 产专业已发展成为独立高等专业教育,助产士必须具有本科以上专业教育背景。而在中国,助产专业既不属于独立分科,也没有专业体系,只有一些中专及高专院校培养助产人才,以及部分助产士是从护士转 行,即使继续深造也只能选择护理专业的课程进行学习。正是助产士学历水平偏低、专业性缺乏,导致在 孕妇分娩过程中是医生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加强助产士高等教育和专业培训,以跟上国际教育的步伐, 尤为重要。1.4助产人才缺乏:据了解,在发达国家助产士和生育妇女比为丁! 1 : 1

4、000,訪而我国的比例为1 :4000。全球缺70万助产士,我国缺乏 33万4千,我国助产士与产科床位比严重不足,高达50.89%。这一现象与多种因素有关。瑞典助产服务理念崇尚自然分娩,认为妊娠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助产士是低 危孕产妇的专业护理者,产科医生则处理难产。助产士和产科医生、产科护士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中国则不然,产科医生和护士占据主导地位,助产士的职责不明确,助产士看似社会需求低,又因为助产专 业附属护理专业,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因此助产士人才大量流失,转向社会更为需求的护理专业。第二,助产专业不作为独立学科,没有完整的专业体系,培养助产人才平台较少,不能满足社会对助产士的需求。

5、第三,助产专业高等教育欠缺,专业培训不足,使得助产士专业知识缺乏,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孕产妇, 故孕产妇过分依赖产科 医生3。2助产专业前途渺茫但充满希望助产专业 边缘化”现状令人堪忧,然而危机意味危险中蕴含生机。正是有这些不足,才有不断发展进 步的潜能。助产专业必将成为一个潜力学科专业,助产士将是社会需求的必然。助产专业的服务对象是孕妇,肩负着母婴两代人健康安全的使命。在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今天,越来 越多的家庭重视宝宝的健康,同时相关专业热也是意识到助产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卫生部岀台的中国护 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岀我国助产领域相关专业发展的方向,我国与国际助产专业人士进行的医疗 实践和教学合作

6、于2006年10月17日在北京大学第三 医院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助产及爱与合作项目 正式启动。每年将有一次为期12周的高级助产培训班。中华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组王立新主任已充分认识 到助产士的社会需求,提岀助产士必须具有本科以上的专业教育背景。全国各地中专卫校相继升格为高职高专,陆续开设了助产专科教育。以上对于我国助产专业体系的发展建立了平台,对我国完善助产士专业考核和认证制度具有显著意义。可见,助产专业正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改变助产服务以产科医生为主导的现状势在必行。结语:我国助产专业的发展水平与国际思想水平相差甚远,中国助产专业认识差、发展受阻、人才稀缺”的现状令人担忧。然而随着相关专业

7、人士及人们对助产专业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对它的重视也逐渐显现。我们要加强对助产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使助产士完全能胜任工作,而不是让产科医生占据主导地位。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成熟的助产专业发展制度,关注助产专业的发展,成立学术团体和学会,定期召开学术研究会等,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的助产专业体系,使我国助产专业适应国际助产联盟的要求,成为国际助产士联盟正是会员 4.歼情绪,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由于生理的不同,与男性相比,女性情感活动更强烈,也更容易情绪化。如果说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掌舵者、领导人的角色,那么母亲则是一个家庭的调节阀、供氧机。虽然家庭的重担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但与父亲相比,母

8、亲承担更多。在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下不少母亲感到力不从心,情绪也变得更加不稳定。但母亲的情绪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温度,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和谐程度。首先从家庭生活中来看,女性温柔、细腻的特质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出一种暖意融融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再大 的矛盾与困难都能克服。如果说父亲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母亲则是一张情意绵绵的丝网,她用爱将家庭与外面漆黑冰冷的世界剥离开来。女性相较于男性而言,更善于表达内心情感,更懂得利用语言与情绪 的力量,母亲的笑脸、暖言能给每个家庭成员力量。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白纸,你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子他就是什么样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影响是不可能替代的。母亲是孩子情感依赖的主要角色,如果母亲在与孩子的接触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会情绪调节失衡。有本书中说: 对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即使一生只跟母亲发生过一次问题,心中就会存在一个说话、行为和反应跟童年时期一模一样的母亲复本”母亲情绪不稳定,一会对孩子赞赏有加,一会对孩子大声呵斥,这会造成造成孩子长大后戒备心重,缺乏信任。总是对孩子抱怨,朝孩子吐苦水,也会把孩子变成一个消极的人。母亲的情绪决定家庭的温度,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