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经济史专题_第1页
高一经济史专题_第2页
高一经济史专题_第3页
高一经济史专题_第4页
高一经济史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二、材料题材料一:近代中国棉制品进口及棉花出口统计表时 间进 口 棉 纱/万 担进口棉布/万匹1872年 5 1224.11890年 108.2 1556.1时间 出口棉花/万担 8711873年0.848618911893年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二:19世纪年代以后,进口棉纱的价格逐渐下降,年年期间,最低时曾下跌三分之一以上。这就使得洋纱的价格远远低于土纱,如年牛庄,每包三百斤的洋纱售银五十七两,而同量土纱却要售银八十七两左右。材料三:琼州附近的文昌,在年由于廉价的印度棉纱的大量进口,使得本地的手工纺纱业破产了。“文昌女工既失其纺纱职业便转入织布”了。据年(益闻录)记载

2、:江苏睢宁县,也由于“洋纱盛行”,“村人均有抱布之乐,户户织棉,扎扎机声”。材料四:棉花价格提高刺激了棉花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如上海、南汇两县以及浦东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十中之二”。不仅原来的产棉区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就是许多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 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经济史请回答:(1) 结合材料一,说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国棉织品及棉花进出口的变化情况?(2) 结合材料二、三、四,说明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五: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 单位:10万元 商 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国人办 合计厂数资本占比厂数资本占比厂数资本占比厂数资本53

3、479.6%1916233.1%10338057.3%175489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六: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单位:10万元 商 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国人办 合 计厂数资本占比厂数资本占比厂数资本占比厂数资本463 90841%8629513%136103157.3%6852234材料七: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600多家,新增资本近一亿三千万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工业也发展迅速。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上)材料八:年全国注册工厂情况简表(单位:家)地区工厂数地区

4、工厂数地区工厂数江苏上海直隶京津陕西浙江山东甘肃 福建奉天广西广东湖北其他各省()结合材料五,指出材料六、七所含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结合材料七、八,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上的弱点,并谈谈你对其发展的认识。材料九:中国工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产值(年)货币单位:亿元(年币值)年平均增长()产值比重()产值比重()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合计.中外产业资本产值的增长及比重的变化 1920 193619201936年平均增长(%) 产值比重(%)产值比重(%)外国资本8.1355.215.1636.83.9合计14.74100.041.25100.0材料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19

5、28年发起“改订新约运动”,根据与美国等列强的约定,国民政府不断提高进口率,降低出口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同年,国民政府还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织建设一批国营企业,这也或多或少的推动着民族工业的发展。(5) .分析材料九,扼要指出1920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结合材料十概括出形成的主要原因。材料十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表年份 内容 国别 发明人1765珍妮纺纱机 英哈格里夫斯(织工)1769水力纺纱机 英 阿格莱特(理发师)1779骡机 英克隆普顿

6、(纺纱工)1785水力织布机 英卡特莱特(牧师)1807汽船 美富尔顿(工程师)1814蒸汽机车 英史蒂芬孙(矿工)材料十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广泛应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产业;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经济迅猛发展。(6) 依据材料十一,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7) 结合材料十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材料十三.即将消失的图瓦卢-它是因“温室效应”等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而第一个即将被海水完全淹没的太平洋岛国。(8) 在科技迅猛发展和全球一体化浪潮的今天,图瓦卢真的会“消失”吗

7、?为什么? 部分答案1.棉纱进口大幅度增长; 棉布进口增幅不大,趋于平稳; 棉花出口大幅度增加;2. 西方国家的先进纺织技术,使其棉纱价廉物美,利用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在中国倾销,使棉纱进口量剧增。 廉价的棉纱使中国的手工织布得以生存,抵制了棉布的进口。 世界棉纺织业的发展和对棉花需求的增加,促进了中国棉花的出口。3. 材料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材料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4. 弱点:资金少,规模小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落后 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 认识: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只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5. 地位

8、: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不但超过官僚资本,而且超过了外国资本 原因:略(见材料)6. 首先在英进行; 发明人主要来自一线 工人; (科学与技术没有紧密结合) 发明创造呈现“一枝独秀”; 主要 集中在轻工业。7.导致一批新兴工业的诞生。 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 重工业取代轻工业为中心 产生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市场)最终形成8. 会消失 如果人类只从本国利益出发,只关注经济发展,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就会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海平面持续上升 不会消失 如果各国共同努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保护环境,控制温室效应,就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9、。 选择题1. 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最能反应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小满芝麻芒种谷2. “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不能反映的是 A.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B. 自耕农经济的完善性 C. 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 D. 自耕农经济的稳定性3. 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商业交通比较发达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秦楚两地商业比其他地区发达A. B. C. D. 4. 两宋时期的商品经济比唐朝更加繁荣,造成这一

10、现象的原因是商业环境更加宽松商品交易的时间限制被打破商业名镇的出现商品交易的空间限制被打破A. B. C. D. 5. 下列各项不以“抑商”为初衷的是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明太祖)B.“申禁人民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明太祖)C.“平时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清雍正帝)D.“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清雍正帝)6. 中国古代,国家对盐铁管制非常严格,尤其是明清时期。以下盐商的合法行为是A.粤商把盐从广州海运到北京销售B.晋商在官府办完手续后按要求把盐买到蒙古C.徽商以扬州为中心向全国销售食盐D.闽商把中国的优质食盐自由销往东南亚7.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存在外

11、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都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都使用机器大生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在企业中都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A. B. C. D. 8. 老舍的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开“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当时他创办近代企业的背景不包括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C.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高潮9.1937年,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

12、。这说明A.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B.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C.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D.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11. 与欧洲相比,中国近代化探索初期的历程呈现的特点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向重工业发展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A. B. C. D. 12.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利用政权力量建立起庞大的官僚资本。右图著作里面一定不会出现的内容是A.南京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方面的内容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关内容C.四大家族利用政权力量扩大家族经济势力的有关内容D.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扶植民族工业,民族工

13、业发展蒸蒸日上的情景13.下面的表格是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比较,为解决表格中的问题,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中国(1952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钢产量2.37公斤538.3公斤4公斤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A.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 实施了一五计划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D. 完成了土地改革14.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了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 农民拥护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A. B. C. D. 15.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有这么一段描述:1978年初,双水村大队第一生产队在队长孙少安主持下,制定了一份“农业作业组生产合同”,准备实行包产到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但此时合同被村支书看到后,大叫“走资本主义道路”,迅速反映到公社,后又交由县委讨论,最后又有地区革委会主任下达指示:坚决制止!以下观点中有可能正确的是小说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故此段描述有可能是虚构史实中央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尚未进行,农民不可能有这样的独创性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但左倾思想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人们文革结束后,人们的思想已经在逐渐地解放A B. C. D. 15. “消失的旧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