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X2500+(Metro3000)设备介绍new_第1页
OptiX2500+(Metro3000)设备介绍new_第2页
OptiX2500+(Metro3000)设备介绍new_第3页
OptiX2500+(Metro3000)设备介绍new_第4页
OptiX2500+(Metro3000)设备介绍new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OptiX2500+(Metro3000)产品介绍一.OptiX2500+(Metro3000) 概念与应用11.OptiX2500+(Metro3000)概述12.OptiX2500+(Metro3000)产品在网络中的应用1二.OptiX2500+(Metro3000) 功能和特点31.OptiX系列光传输产品32.OptiX2500+(Metro3000)的功能和特点4 3. 接口 43.1功能43.2性能43.3 横向兼容性5三.OptiX2500+(Metro3000) 组网应用7.1.OptiX2500+(Metro3000)组网应用7四.OptiX

2、2500+(Metro3000) 系统结构91.OptiX2500+(Metro3000) 功能模块92.OptiX2500+(Metro3000) )硬件结构112.1机柜112.2子架112.3单板133.OptiX2500+(Metro3000) 软件结构153.1单板软件153.2主机软件153.3网管系统16五.OptiX2500+(Metro3000) 可靠性设计171.OptiX2500+(Metro3000) 设备冗余与保护171.1关键功能块1+1和1:N冗余热备份保护171.2异常情况下的保护181.3软件容错考虑181.4数据安全性192.OptiX2500+(Metro

3、3000) 网络保护202.1线路保护倒换202.2环形网的保护方式202.3环间互通业务的保护222.4子网连接保护232.5共享光纤虚拟路径保护242.6VP-Ring保护24. 2.7 分层保护 25六.OptiX2500+(Metro3000) 运行、维护与管理261.运行与维护262.OptiX iManager网管系统28七.OptiX2500+(Metro3000) 技术规范291.OptiX2500+(Metro3000) 设备特性291.1复用结构291.2接口类型291.3应用类型321.4交叉连接和接入能力321.5电源和功耗321.6机械结构331.7电磁兼容性341.

4、8环境条件342.OptiX2500+(Metro3000) 主要指标352.1光接口性能规范352.2电接口规范452.3时钟定时和同步指标472.4抖动性能指标482.5电磁兼容(EMC)测试指标48 八.附录 专用词汇及缩略语 1. OptiX2500+(Metro3000) 概念与应用1.OptiX2500+(Metro3000)概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OptiX系列产品采用MADM/MSTP设计思想,涵盖STM-1、STM-4、STM-16、STM-64级别的SDH光传输设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既可提供集成型的末端网络传输设备OptiX155/62

5、2H(Metro1000),又可提供用于复杂本地网、干线网的通用传输设备OptiX155/622、OptiX2500+(Metro3000)、OptiX10G,另外还提供用于骨干网的密集波分复用设备OptiX BWS320G。OptiX2500+(Metro3000)系统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STM-16多业务光传输系统,具有大容量的交叉连接矩阵和多系统的配置能力,可接入各种级别的SDH业务以及ATM/IP,实现了多业务的同平台传输;能够方便地实现传输网络的业务调度和带宽管理,可应用于各种层次的网络。2.OptiX2500+(Metro3000)产品在网络中的应用OptiX2500+(Met

6、ro3000)可以与华为OptiX BWS320G产品配合组成省间干线网,可以单独或者与华为OptiX155/622产品配合组成地区网。OptiX2500+(Metro3000)目前主要适用于省内干线网和较复杂、要求较高的本地中继网,如图1所示。图1 OptiX2500+(Metro3000)在全网解决方案中的地位第53页共56页 2.OptiX2500+(Metro3000)特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国际各类标准组织和技术论坛的活动,紧密跟踪ITU-T建议和其他标准的最新发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ITU部门成员,其研制的所有产品符合相关ITU-T系列建议

7、。1.OptiX系列光传输产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新一代OptiX系列光传输产品采用MADM/MSTP设计思想,涵盖STM-1、STM-4、STM-16、STM-64级别的SDH光传输设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既可提供集成型的末端网络传输设备OptiX155/622H(Metro1000),又可提供用于复杂本地网、干线网的通用传输设备OptiX155/622、OptiX500+(Metro3000)、OptiX10G,另外还提供用于干线网的密集波分复用设备OptiX BWS 320G。OptiX系列光传输设备如表1所示。表1 OptiX系列光传输设备列表OptiX155/622H(Metro10

8、00)集成型STM-1/STM-4兼容光传输系统OptiX155/622STM-1/STM-4兼容光传输系统OptiX2500+(Metro3000)STM-16 MADM光传输系统OptiX10GSTM-64 MADM光传输系统OptiXBWS 320G320G骨干DWDM光传输系统OptiX iManager T2000华为传送网子网级综合网管系统OptiX iManager T2100华为传送网网络级综合网管系统2.OptiX2500+(Metro3000)的功能和特点 3.接口1. 丰富的SDH. PDH接口2. 巨大的接入容量3. 全系列STM-16光接口4. 多种超长距离传输方案5

9、. PDH接口的直接接入6. 音频和异步数据接口7. 宽带业务直接接入8. 丰富的辅助接口9. 强大的ECC处理能力10. 完善的电接口保护能力4.功能1. 强大的多系统支持能力2. 面向网络发展的扩容能力3. 灵活的配置4. 强大的组网能力5. 完善的保护机制6. 功能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7. 电源及环境监控功能8. 完备的同步状态消息SSM管理功能5.性能1. 优异的接口抖动指标2. 优异的时钟同步性能3. 优异的EMC性能2.4横向兼容性OptiX2500+(Metro3000)完全遵循ITU-T、IEEE以及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SDH的建议或标准进行设计,因此具有横向兼容性。 www.

10、三.OptiX2500+(Metro3000)组网应用1.OptiX2500+(Metro3000)组网应用OptiX2500+(Metro3000)兼有的MADM和DXC功能的系统结构使其具有灵活的组网能力,适用于点到点、链形网、环形网、枢纽网、网孔形网等各种网络拓扑。链形网和环形网是SDH网络的两种基本结构,在这两种基本的网络结构上,结合实际应用可以衍生出各种复杂的网络结构。现介绍几种OptiX2500+(Metro3000)支持的常见组网拓扑结构:l 链形图2是普通的链形网。OptiX2500+(Metro3000)也可以组成由多条链在一点汇集而形成的枢纽形网。图2

11、链形网l 环形OptiX2500+(Metro3000)设备可实现STM-1、STM-4、STM-16级别的各种环形网,并可实现ITU-T建议中的下列环网自愈保护方式: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二纤双向通道保护环、二纤单向复用段保护环、二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四纤复用段保护环等。图3 环形网 OptiX2500+(Metro3000)除支持上述几种基本的网络结构外,还支持以下结构:l 环相交l 环相切l 环带链l 双环互通(DNI、SNI)支持环、链结合的枢纽形复杂组网结构,如图4:图4 环、链结合的枢纽形网同时,OptiX2500+(Metro3000)设备支持完备的路径保护和子网连接保护(SN

12、CP),同时支持设备级业务保护,从而有效保证整个传输网络的生存性和可靠性。 四.OptiX2500+(Metro3000)系统结构1.OptiX2500+(Metro3000)功能模块OptiX2500+(Metro3000)按照ITU-T相关建议进行设计,系统功能结构如图5所示。图5 OptiX2500+(Metro3000)的系统功能结构OptiX2500+(Metro3000)设备提供的SDH接口单元包括STM-16/ STM-4/STM-1光接口和STM-1电接口。OptiX2500+(Metro3000)提供了丰富的具备PDH接口的IU接口单元,如T1、E

13、1、E3、T3等PDH电接口系列。OptiX2500+(Metro3000)系列设备TDA是外置式数据音频接入板,实现64kbit/s数据音频的接入。同时,OptiX2500+(Metro3000)设备可提供多个接口速率为 STM-1的ATM光口用于接入ATM业务,并且通过ATM层的处理实现带宽管理、业务汇聚、环路带宽共享以及VP-RING保护等电信级应用。另外,OptiX2500+(Metro3000)提供以太网业务接入、带宽管理和以太业务汇聚等功能,将10M/100M以太网业务转换成VC-12业务在SDH网络上进行传送。OptiX2500+(Metro3000)采用MADM方式提供多种传输

14、容量的复用/传送功能和多系统间的交叉连接功能,多种速率级别(STM-16、STM-4或STM-1)的网元系统可以共存于一个标准OptiX2500+(Metro3000)设备中。各接口单元的功能如下:交叉连接及同步定时单元:该单元由交叉模块和同步定时模块两个部分构成,主要实现业务调度和系统定时两大功能。系统控制和通信单元:OptiX2500+(Metro3000)设备的系统控制和通信单元完成对同步设备的管理及通信的功能,提供设备与网络管理系统的接口。开销处理单元:开销处理和公务功能主要完成公务字节E1和E2、使用者通道字节F1及未定义字节的提取和插入、交换和处理,提供三路公务电话。光功率放大单元

15、:该单元主要完成光路的放大作用,延长中继距离。有光功率放大和前置放大两种方法。2.OptiX2500+(Metro3000)硬件结构OptiX2500+(Metro3000)系统硬件结构为子架插板式设计,最基本的功能单元为单板,不同功能的单板插在工作子架中可以配置成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设备,工作子架安装在机柜中,一个机柜中最多可以安装两个子架。此外,机柜中还安装有电源盒等辅助设备。2.1机柜OptiX2500+(Metro3000)采用ETSI标准机柜,符合ETS EN 300-119-3标准。机柜规格为:2000mm(高)600mm(宽)600mm(深),空机柜重92kg2200mm(高)6

16、00mm(宽)600mm(深),空机柜重101kg2600mm(高)600mm(宽)600mm(深),空机柜重112.3kg。OptiX2500+(Metro3000)机柜顶部安装电源盒,外部-48V电源通过电源盒给机柜供电,支持-48V电源双路备份工作方式,同时,提供六路外部告警的接入和两路机柜告警的输出接口,方便设备的运行管理。2.2子架OptiX2500+(Metro3000)子架尺寸为646mm(高)530mm(宽)542mm(深),空子架重25kg。分三部分:前框、后框和走线区。前框插XCS、S16、SCC等单板;后框为接线框,插E75B、E75S、LPSW等接线板,电源和串口也从该

17、框引出;走线区主要放光纤等。子架结构如图6所示。图6 OptiX2500+(Metro3000)子架外形前视图图7 OptiX2500+(Metro3000)子架外形后视图OptiX2500+(Metro3000)系统子架有如下部分组成:l 风扇区:安装风扇框,以保证单板工作的环境温度;l 插板区:OptiX2500+(Metro3000)前插板区有16个板位,后插板区有10个槽位。l 光纤走线槽:整个子架底部留有走线空间。由各单板拉手条上的光口引出的光纤跳线经过走线槽后进入机柜的侧壁。l 防尘网:作用是防止尘埃进入子架内部;l 盖板:开门式结构,关上后可以达到优良的电磁兼容(EMC)性能。2

18、.3单板1. SDH接口单元OptiX2500+(Metro3000)设备提供的SDH接口单元包括STM-16光接口、 STM-4光接口、STM-1光接口和STM-1电接口。S16板:(STM-16 Optical Interface unit)板是单路STM-16光接口板。SL4板:(STM-4 Optical Interface unit),单路STM-4 同步线路光接口板;SD4板:(Dual STM-4 Optical Interface unit),双路STM-4 同步线路光接口板;SQ1板:(Quad STM-1 Optical Interfaces unit),四路STM-1同步

19、线路光接口板;SD1板:(Dual STM-1 Optical Interface unit),双路STM-1同步线路光接口板;SL1板:(STM-1 Optical Interface unit),单路STM-1同步线路光接口板;SDE板:(Dual STM-1 Electrical Interfaces unit),2STM-1 同步线路电接口板。SQE板:(Quad STM-1 Electrical Interfaces unit),4STM-1 同步线路电接口板。SV4板:(VC-4-4V STM-4 Optical Interface unit),在SDH设备上通过虚级联实现了宽带级

20、联业务的传输,从而使SDH的传输业务带宽能力从VC-4提高到VC-4-4C。2. PDH接入单元OptiX2500+(Metro3000)的PDH接入单元由以下板组成:PD1(32E1 Interfaces Unit)板,即32E1信号电支路接口板;PQ1(63E1 Interfaces Unit)板,即63E1信号电支路接口板;PM1(32E1/T1 Interfaces Unit)板,即32E1/T1支路接口板;PQM(63E1/T1 Interfaces Unit)板,即63E1/T1支路接口板;PL3(3E3/T3 Interfaces Unit)板,提供3路E3/T3信号的电支路接口

21、板。3. 数据音频接口单元OptiX2500+(Metro3000)的TDA板可提供四路RS-232、四路RS-422数据接口和四路普通二线/四线音频接口。4. 以太网接口单元ET1板:(Ethernet Transparent Transmission Unit),以太网透明传输处理板;EMT8板:(10/100M BaseT Ethernet Interface Unit),10/100M以太网双绞线接口板;EMF8板:(8-Port 10M/100M BaseFx Fast Ethernet Interface Unit),8口快速以太网光纤接口板;EMF4板:(4-Port 10M/1

22、00M BaseFx Fast Ethernet Interface Unit),4口快速以太网光纤接口板;处理板必须与接口板配合使用,完成10/100M双绞线或者光口以太网业务的接入和处理。5. ATM接口单元AL1作为ATM处理板,配合光接口板AOO1/AOQ1可完成对接入的8/4155Mbit/sATM业务的处理和ATM业务保护功能。6. 交叉连接及同步定时单元OptiX2500+(Metro3000)设备交叉连接和同步定时单元的功能由XCS/XCL/XCE板完成。7. 系统控制单元OptiX2500+(Metro3000)设备系统控制及通信单元的功能由SCC/SCE板完成。8. 开销处

23、理和公务单元OptiX2500+(Metro3000)设备的开销处理和公务功能由SCC板中的OHP处理单元完成。9. 光放单元OptiX2500+(Metro3000)设备提供两种光放大单元:一种是单板式光放大单元BA2板和BPA板;一种是外置式光放大单元COA板盒式光放大器,特点是不占用子架板位。3.OptiX2500+(Metro3000)软件结构OptiX2500+(Metro3000)系统的软件系统为模块化结构,基本可以分单板软件、主机软件、网管系统三个模块,各模块分别驻留在各功能单板、系统控制与通信板、网管计算机上运行,完成相应的特定功能。OptiX2500+(Metro3000)系

24、统的软件结构如图8所示。图中除“网络管理系统”和“单板软件”两个模块外,其他模块都属主机软件。下面分别介绍这三个软件模块的功能及实现。图8 OptiX2500+(Metro3000)系统软件总体结构3.1单板软件在相应单板上完成对各种功能电路的直接控制,实现网元设备符合ITU-T建议的特定功能,实现缺陷滤波器和1秒滤波器功能,支持主机软件对各单板的管理。3.2主机软件l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OptiX2500+(Metro3000)系统主机软件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功能为负责公共资源管理,对应用执行程序提供支援,它将应用程序与处理机隔离开来,提供与处理机硬件无关的应用程序执行环境。l 邮箱通信邮

25、箱通信是主机软件和单板软件的接口模块。根据相应的通信协议,实现主机软件与单板软件之间的通信功能,达到信息交换、维护设备的目的。它将主机软件对各单板的维护操作命令下发各单板,另一方面把各单板的相应的状态和告警、性能事件上报给主机软件。l 设备管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是主机软件实现网元设备管理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管理者和代理。管理者可以发出网络管理操作命令和接收事件;代理能够响应网络管理者发出的网络管理操作命令,并可以在被管理对象上实施操作,根据被管理对象的状态变化发出事件。l 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的功能是实现网络管理系统与网元设备以及网元设备之间管理信息的交换。通信模块由网络通信模块、串行通信模块和ECC

26、通信模块组成。l 数据库管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是主机软件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括数据和程序两个独立的部分。数据按数据库的形式组织,由网络库、告警库、性能库和设备库等组成。程序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管理和存取。1.1.1 网管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对光传送网进行统一管理,并维护整个网络上的所有SDH、DWDM网元设备。它符合ITU-T建议,采用标准的管理信息模型、面向对象管理技术的网络管理系统。它通过通信模块与网元主机软件交换信息,实现对网络上设备的监控和管理。 五.OptiX2500+(Metro3000)可靠性设计OptiX2500+(Metro3000)为了保证传输业务的

27、质量,在设备软、硬件的设计上采用了多种先进的保护技术,并可以对网络提供多种保护机制。1.OptiX2500+(Metro3000)设备冗余与保护1.1关键功能块1+1和1:N冗余热备份保护OptiX2500+(Metro3000)对关键功能块提供冗余备份保护。当工作模块发生故障时,系统将立刻自动地将预先设置的需要保护的业务调度到备用模块上,这种主备方式是1+1热备份。图9是这种方式的示意图。图9 1+1保护和1:N保护1. 电接口单元l 一组E1/T1/E3/T3的1:N(N8)保护l 一组STM-1电口的1:N (N7)保护l 一组E1/T1的1:N保护和一组STM-1电口的1:M保护并存,

28、N+M 62. 交叉时钟功能单元采用1+1热备份,对交叉单元和时钟单元进行保护。3. 馈电系统l OptiX2500+(Metro3000)可同时馈入两路-48V直流工作电源。两路电源互为备份,其中任意一路失效,另外一路投入工作状态,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1.2异常情况下的保护l 系统异常的维护告警在系统出现异常情况并且硬件或软件检测到异常时产生告警,通知网络监视终端进行处理。l 电源保护设备具有电源极性接反保护。在机柜电源盒中有电压欠压、过压、防雷击保护装置。 各单板均由高频开关电源模块供电,效率高、稳定性好、并具有过流熔断、过压保护功能。 单板硬件设计上保证电压过低时会复位CPU,软件重新

29、初始化芯片。l CPU掉电、软件复位保护应用软件的程序和数据文件分别使用SRAM或FLASH提供备份保护,当单板CPU掉电或软件复位时,软件能恢复出CPU掉电或软件复位前的正确程序和数据。l 软件加载过程断电、断点续传保护单板BIOS受到写保护,不可更改。应用软件的程序或数据文件可以在线加载,具有校验功能,防止数据传输出错。在软件加载过程中断后,BIOS不启动加载完成的程序或数据文件,采用断点续传方式等待继续加载。l 软件升级保护系统控制与通信板内保存两份主机软件,支持在不影响当前软件运行的情况下加载新版本软件,新版本软件正确性得到确认后,将取代旧版本软件。切换过程不影响已经设定的配置信息,不

30、影响网元设备业务。如果软件升级失败仍可由旧版本软件继续提供服务。1.3软件容错考虑l 采用CMM过程规范管理开发过程,采用软件工程化的思想,开展大量的软件质量保证活动,采用自顶向下的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先进的软件开发管理和设计技术保证了软件的高质量和高可靠性;l 软件IC化,模块接口简单,实现软件高内聚、低耦合;l 采用信息驱动调度方法,具有很强的CPU负荷均衡和过载处理能力;l 提供软件程序和数据的多级防护,并具有自检验、自恢复功能;l 单板软件对重要寄存器实行镜像保护,消除电压波动等异常情况对硬件的影响;l 所有单板间的通信都采用校验和重发机制,防止硬件链路传输上的错误;l 使用

31、CPU内部狗电路,防止软件死机,同时软件在软复位的情况下不损伤业务;l 采用软件平台技术,支持代码共享和复用,大量复用已有的成熟软件模块,提高软件的可靠性。1.4数据安全性l 采用数据库模块,对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提高安全性;l 数据库和数据库文件分别具有数据校验功能;l 数据库文件根据数据重要级别分级别保护,低级别数据库错误对高级别数据库无影响;l 数据库分别在SRAM中提供一份备份,在FLASH中提供两份备份,FLASH中两套数据库互相保护,且提供对SRAM中数据库备份保护。2.OptiX2500+(Metro3000)网络保护OptiX2500+(Metro3000)具有良好的网络自愈保

32、护能力,可以在SDH层提供通道保护、复用段保护、子网连接保护和VP-Ring保护等多种业务保护方式,在光纤中断、线路板损坏或节点失效等情况下保护业务,保护倒换时间优于50ms。OptiX2500+(Metro3000)支持的ITU-T建议中的自愈保护机制有如下几种:l 11、1:N线路保护倒换。l 自愈环网保护方式(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二纤双向通道保护环、二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二纤单向复用段保护环、四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l DNI方式下环间互通业务的保护。l 子网连接保护。l 共享光纤虚拟路径保护。l VP-Ring保护下面主要介绍OptiX2500+(Metro3000)所提供的保

33、护方式。2.1线路保护倒换OptiX2500+(Metro3000)设备支持11和1:N(1N 14)这两种线路保护方式,业务倒换时间小于50ms,符合ITU-T建议要求。2.2环形网的保护方式环形网又称为自愈环。OptiX2500+(Metro3000)设备可实现通道保护环和复用段保护环。l 四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对于四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其最大优点是提高了环路容量的利用率。四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工作通道和保护通道的安排见图10。图10 四纤双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示意图在各种情况下,OptiX2500+(Metro3000)的复用段典型倒换时间优于ITU-T建议要求的50ms。OptiX25

34、00+(Metro3000)还支持下列复用段保护环:l 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l 二纤双向通道保护环l 二纤单向复用段保护环l 二纤单向复用段共享保护环2.3环间互通业务的保护环网间的环间互通业务可分为SNI(单节点互通连接)方式和DNI(双节点互通连接)方式,OptiX2500+(Metro3000)对DNI方式下环间互通业务的保护完全符合G.842建议的要求。l 复用段共享环DNI节点的互通业务保护如图11所示,环一节点A与环二节点J间的业务通过DNI方式进行保护,环一工作在复用段共享保护方式下。图11 复用段共享保护环间的互通业务保护示意图2.4子网连接保护OptiX2500+(Metro3

35、000)具有强大的高阶交叉能力和开销处理能力,因而能够实现SNCP。OptiX2500+(Metro3000)不仅满足G.842建议的要求,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同时有多个SNCP倒换发生,系统也能保证多个SNCP的倒换时间优于50ms。图12 子网连接保护示意图2.5共享光纤虚拟路径保护共享光纤虚拟路径保护实际上是将一条光路,比如一个STM-16或STM-4的光路,在逻辑设置上分解为许多通道,然后分别与其他链路进行通道层的环路组合,并针对这些通道层的环路分别进行各种保护方式(通道保护PP、复用段保护MSP、子网连接保护SNCP、无保护NP)的保护。图13 共享光纤虚拟路径保护示意图 2.6

36、VP-Ring保护在OptiX2500+(Metro3000)中,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对于ATM业务采用了共享环网的方式进行传输,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同时,对于ATM业务可以提供符合BELLCORE GR-2837-CORE 标准的基于VP-Ring的ATM环网保护。进一步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对于ATM业务的保护,可以通过SDH层,采用共享环的保护方式。但是仅仅采用SDH层的保护是不够的,如果没有ATM层的保护,在ATM层失效的情况下,会造成对环上其他站点业务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因,ATM业务还需要在ATM层实现业务保护,因此引入了VP-Ring的保护方式。图14 VP-Ring 的实现方式在图14

37、中,ATM业务为了实现带宽共享,采用了逐点转发的方式。在每个站点,经SDH层的交叉处理,将ATM共享业务所在的带宽(155Mbit/s)调度到ATM层,在ATM层将上游站点的业务与本站业务混合后,转发到下游站点,实现了带宽共享。这样也带来了保护的问题,对于光路和SDH层的失效,可以通过SDH层的保护来避免对ATM业务的影响。但是对于ATM层的失效,SDH层无法有效的实现监测,则该站点的失效就会影响其他站点的业务。为解决这个问题,引入ATM层的VP-Ring保护方式对ATM业务进行保护。2.7分层保护对于不同层次的网络失效,采用分层保护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确保能够采用最快、最安全的保护方式,实

38、现对业务的保护。但是分层保护带来了保护协调的复杂性,各层保护之间需要协调配合,确保保护的可靠性。在OptiX2500+(Metro3000)中,通过采用由下向上,分层延时的方式,实现分层保护的协调一致。在OptiX2500+(Metro3000)中,对于点到点的PDH业务和以太网透传业务,由于不涉及环上带宽共享问题,所以可以利用完善的SDH保护。对于ATM业务,由于采用了逐点转发的带宽共享方式,所以涉及了SDH和ATM两层的保护方式。对于由于光纤失效等带来的光路信号丢失(LOS)等SDH层可以检测到的失效信息,可以直接采用SDH层的保护;而ATM层的保护,则采用延时4-10s的方式。如果SDH

39、层保护成功,则取消ATM层的保护。如果SDH层的保护没有成功,则启动ATM层的保护。这样即保留了SDH层快速、安全的保护的优点,又通过ATM层的保护作为SDH保护的补充,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对于ATM层的失效(如ATM信元误码),由于SDH层无法检测到该失效信息,所以直接启动ATM层的保护,以确保保护倒换的迅速启动,如图15。图15 分层保护的实现 六.OptiX2500+(Metro3000)运行、维护与管理1.运行与维护OptiX2500+(Metro3000)系统在机柜、单板设计和功能设置等方面都考虑了用户在设备运行和维护方面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设

40、备维护能力,这些功能主要包括:l 机柜提供声光告警功能,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提醒网络管理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l 提供六路外部告警的接入和两路机柜告警的输出接口,方便设备的运行管理;l 各单板均有运行、告警状态指示灯,协助网络管理员及时定位、处理故障;l 提供公务电话功能,为各站管理人员提供专用通信通道;l 通过网管系统能动态地监视网上各站的设备运行和告警状况。当有告警发生时,网管系统可以发出声音告警;l 支持单板及主机软件、数据的在线升级、加载;l 支持远程维护功能,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维护人员可以通过公用电话网对OptiX 2500+(Metro3000)系统进行远程维护。2.OptiX iM

41、anager网管系统OptiX2500+(Metro3000)由网管系统OptiX iManager统一管理。OptiX iManager符合相关ITU-T建议,通过Qx接口可实现对整个光传输系统的故障、性能、配置、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及维护、测试功能,并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提供端到端(End-to-End)的管理功能。通过网管系统,可提高网络服务质量、降低维护成本,为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提供保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电信运营者提供全系列的光网络传输系统,这些系统应用在不同层次的网络上。为了实现对子网、区域网络或国家网络的有效管理,必然要求网络管理系统除了具备基本的操作维护功能外,还具有对传输网络的监控管理

42、能力。按照TMN的网络管理分层模型,电信网络的管理分为网元层(NEL)、网元管理层(EML)、网络管理层(NML)、服务管理层(SML)以及事务管理层(BML)五个层次。网元管理系统管理一个子网内的网元设备,网络管理系统管理大规模网络在网络层的指配、故障监控、性能分析、资源分析、电路调度等。为适应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网络管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OptiX iManager 网络管理产品系列包含本地维护终端、网元管理系统、区域网络管理系统以及网络管理系统,这些产品涵盖了TMN从网元管理层、子网管理层到网络管理层的应用,在功能上包含部分服务管理层功能。OptiX iManager系列产品都支持SDH

43、、DWDM、Metro设备的统一管理。在这些产品基础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向电信运营商提供从单个设备、单一业务到大规模、多业务网络的完整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七.OptiX2500+(Metro3000)技术规范1.OptiX2500+(Metro3000)设备特性本节列出了OptiX2500+(Metro3000)光传输系统在接口、交叉/接入容量、电源、结构等方面的特性,帮助用户了解本系统。1.1复用结构OptiX2500+(Metro3000)采用的复用结构符合ITU-T G.707建议。图16 复用结构1.2接口类型OptiX2500+(Metro3000)提

44、供的接口类型如表2所示。表2 接口类型接口类型接口速率及特性电接口1544kbit/s、 2048kbit/s、34368kbit/s、44736kbit/s、155520kbit/s光接口155520kbit/s、622080kbit/s 、2488320kbit/s时钟接口2048kbit/s、2048kHzATM接口155520kbit/s以太网接口10M/100M辅助接口管理接口、公务接口、数据接口1. 电接口OptiX2500+(Metro3000)提供的电接口类型如表3所示,均符合 ITU-T G.703建议。相关指标请参见8.2节有关部分。表3 电接口类型电接口速率码型传输媒介1

45、544kbit/sB8ZS100W平衡线2048kbit/sHDB3120W平衡线、75W非平衡线34368kbit/sHDB375W非平衡线44736kbit/sB3ZS75W非平衡线155520kbit/sCMI75W非平衡线2. 光接口OptiX2500+(Metro3000)提供的光接口类型如表4所示,均符合ITU-T G.957建议和G.scs建议要求。相关指标请参见8.2节有关部分。表4 OptiX2500+(Metro3000)的光接口类型STM-1光接口Ie-1、I-1、S-1.1 、L-1.1、L-1.2STM-4光接口I-4、S-4.1、L-4.1、L-4.2、V-4.2S

46、TM-16光接口S-16.1、L-16.1、L-16.2、V-16.2、U-16.2激光安全性:符合 G.958建议。光纤连接器:SC/PC/MT-RJ。3. ATM光接口OptiX2500+(Metro3000)设备提供ATM STM-1光接口,光接口采用MT-RJ光接口,光接口的物理特性满足ATM论坛关于ATM光接口的相关建议和I.432中的规定。下面给出光接口的部分指标:1)多模中心波长:1300nm平均发送光功率 :-15.7dBm接收灵敏度 :-31dBm2)单模中心波长:1300nm平均发送光功率:-13dBm接收灵敏度:-31dBm激光安全性 :符合 G.958建议。光纤连接器

47、:MTRJ-2SC/PC-多模,一头MTRJ,另外一头2个SC方头。MTRJ-2FC/PC-多模,一头MTRJ,另外一头2个FC圆头。MTRJ-2SC/PC-单模,一头MTRJ,另外一头2个SC方头。MTRJ-2FC/PC-单模,一头MTRJ,另外一头2个FC圆头。4. 以太网接口OptiX2500+(Metro3000)设备提供10M/100M以太网接口。接口符合IEEE802.3X协议,支持ML-PPP协议,电接口支持IEEE802.3u的10M/100M自适应功能。单板对外接口:l 电接口,采用RJ-45插座。l 光接口,采用MT-RJ多/单模光接口。5. 时钟接口OptiX2500+(

48、Metro3000)提供的时钟接口如表5所示。相关指标请参见8.2节有关部分。表5 OptiX2500+(Metro3000)的时钟特性外同步源2路输入,2048kbit/s(G.703 6)或2048kHz(G.703 10),75W同步输出2路输出,2048kbit/s(G.703 6)或2048kHz(G.703 10),75W6. 辅助接口OptiX2500+(Metro3000)提供的辅助接口如表6所示。表6 OptiX2500+(Metro3000)的辅助接口管理接口Ethernet 、OAM 、F&f接口公务电话接口3个二线公务联络电话接口数据接口1个64kb/s同向数据接口;4

49、个RS-422/RS-232可选串行接口1.3应用类型本设备可以配置成ADM、TM、REG等网元类型。1.4交叉连接和接入能力OptiX2500+(Metro3000)提供的交叉连接和接入能力如表7所示。表7 OptiX2500+(Metro3000)的交叉连接和接入能力XCSXCL/XCE接入容量96STM-132STM-1交叉容量HO 128128 VC-4 LO 20162016 VC-12HO 4848 VC-4 LO 10081008 VC-12交叉级别VC-4/VC-3/VC-12VC-4/VC-3/VC-12交叉方式各接口之间任意方式各接口之间任意方式1.5电源和功耗电压:-48

50、V20% DC功耗:各单板最大功耗如下表(误差10):表8 各单板功耗单板功耗单板功耗XCS33WSL110WXCL31WSD112WXCE30WSQ118WSCC13WSL414WSCE12WSD421WPD115WSV418WPQ123WS1637WPM118WAL125WPQM22WET130WPL37.5WCOA10WSDE14WFAN22WSQE25WLPDR10WTDA20WEIPC30WAOO111.25WAOQ15W1.6机械结构OptiX2500+(Metro3000)设备的机械结构如表9所示。表9 OptiX2500+(Metro3000)的机械结构机柜尺寸(ETSI 标准

51、机柜)2000 mm(高) 600 mm(宽) 600 mm(深)2200 mm(高) 600 mm(宽) 600 mm(深)2600 mm(高)600 mm(宽) 600 mm(深)子架尺寸646 mm(高)530 mm(宽) 542 mm(深)机柜重量92公斤(2000mm高)、101公斤(2200mm高)、112.3公斤(2600mm高)空子架重量25公斤1.1.2 电磁兼容性OptiX2500+(Metro3000)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符合ETS300386及ETS300127规范的要求,具体内容如表10所示。表10 OptiX2500+(Metro3000)的电磁兼容性辐射发射符合EN5

52、5022规范要求传导发射符合EN55022规范要求静电释放符合EN61000-4-2规范要求传导敏感度符合ENV50141规范要求抗辐射场符合ENV50140规范要求1.1.3 环境条件OptiX2500+(Metro3000)设备要求的环境条件如表11所示。表11 环境条件 项目 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工作范围045 1090%短期工作范围-550 595%运输和贮存-4070 95%*短期:指连续工作不超过72小时,每年累计工作时间不超过15天。2.OptiX2500+(Metro3000)主要指标本附录列出了ITU-T有关光传输系统的光/电接口、时钟同步、电磁兼容、环境和振动指标等方面的规范要求及OptiX2500+(Metro3000)的实际测试结果或典型值。2.1光接口性能规范1. 光接口参数规范1)光接口分类根据不同的发送光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决定的可能的传输距离,OptiX2500+(Metro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