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福建省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福建省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福建省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福建省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整理于网络 可修改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满分:150分 完卷时间:150分钟 2020-2021.11一、基础知识巩固(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酝酿(nin) 挣扎(zhn) 包身契(q) 里应外合(yn)B分内(fn) 蹒跚(pn) 木栅子(zh) 三差二错(ch)C婆娑(su) 主角(jio) 练习簿(b) 载人飞船(zi)D嘈杂(zo) 谄媚(chn) 屏着气(bn) 蒙蒙细雨(m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钮扣抱怨新纪元横七竖八B殴打揩油倒记时不假思索C漂泊乾坤水龙头安部就班D横

2、亘辉映橘红色一鼓作气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上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3分)()十一年前内外棉的顾正红事件,是五年前的“一二八”战争之后,东洋厂这种特殊的廉价“机器”的需要突然地增加起来。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有引号的机器,终究血肉之躯。当超过了“外头工人”(普通的自由劳动者)忍耐的最大限度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很自然地想起一种久已遗忘了的人类所该有的力量。A所以尤其对于还是 B对于尤其还是所以C还是尤其对于所以 D尤其对于还是所以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钢笔时代”没落,家长孩子用中性笔容易写错字。将近60米高的火箭在活动发射平台上移动,要求风速

3、不能超过每秒8米,风速过大可能让火箭失去平衡,后果不堪设想。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A抱怨树立瞩目 B抱怨竖立瞩目C报怨树立注目 D报怨竖立注目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综艺节目中华百家姓用姓氏做纽带,以亲情和地缘的家族文化为载体,激活了全体华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共同情感。B各成员国强调,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核心协调作用,维护世界和平,在国家平等关系的基础上,促进双边和多边合作不断发展。C我国交通部拟于今年出台更为严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继续加大对开车使用手机的处罚,以期尽快纠正这一驾车恶习。D中国科协召开纪念钱学森诞辰

4、100周年大会,通过缅怀钱学森与科协的点滴过往,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学习其科学精神,为中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6下面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带工的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打印子簿子”,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轧票处一般的木栅子的前面。B可是,结论呢?用温情主义吗?不,不!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只是用廉价而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替代外头工人而已。C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D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达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5、A包身工是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报告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B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C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为新月派代表诗人,曾赴剑桥大学学习,留下了著名的诗篇再别康桥。D巴金的主要作品有著名的“激流三部曲”(雾雨电)和“爱情三部曲”(家春秋)。二、现代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15分)一个多雨的夏天郭震海这似乎是一个多雨的夏天。不紧不慢的小雨就像生了根,断断续续下了三天,没有停的迹象。侯东升醒来后,听着外面滴滴答答的雨声,有

6、些烦闷。他裹着一条毛巾被,眼睛迷茫地瞪着屋顶。简易的屋顶用横七竖八的施工模型板撑着,上面覆盖着几层黑糊糊的油毡。简易的大宿舍内散发着一股刺鼻的霉味,半碗隔了夜的剩饭放在墙角,已经变质。裸露的砖墙,湿漉漉的,似乎能挤出大把的水来。地上铺着红砖,红砖上撒了薄薄的一层白石灰。十几双黄胶鞋,没有规则地摆放在床铺下。“天塌了吧!”一名工友坐起来嘟哝了一句,扑腾一声又躺下了,几根木棍支撑的大床铺发出吱吱呀呀的怪叫。“你找死啊!”工友躺下的动作用力过猛,压住了另一位工友的胳膊,后者向他提出强烈的抗议,骂骂咧咧地抽回了胳膊。侯东升起身,去床铺头找自己的衣服,想出去走走。他从墙角找出一把破旧的雨伞,走出了工棚。

7、外面的雨下大了,一栋高楼起了半截,无数的、长长短短的钢筋头直冲云霄,在雨中显得亮晶晶的,有点刺眼。如果不下雨,这栋起了半截的楼上肯定站满了人。无数顶安全帽,无数双劳作的手。在轰轰隆隆的机械声中,他们完全可以站在高墙上,边劳作边唱信天游。有的工友已经在城里待了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就像一群特殊的候鸟,每年开春告别妻儿老小,来到城里,冬天又会回到乡村。他们没有走进过KTV,但一步步升高的楼顶上就是他们的乐场,他们可以怒吼,可以咆哮,可以唱着哭,也可以唱着笑。只要手不闲着,至于嘴,爱干吗就干吗,就是站在墙头上像一个英雄般的去演说,也没有人注意,更没有人管。他们的声音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显得异常微弱

8、,微弱得站在楼下就完全听不到了。半夜里,无数盏大灯会将整个工地照亮,高楼一天不封顶,热闹的景象就一天不减,唯有雨能阻断这喧闹的一切。侯东升和大多工友一样,既盼雨,又恨雨。为什么呢?盼雨,是因为下雨了他们可以美美地睡个懒觉,无休止的劳作可以得到短暂休息;恨雨,是因为下雨就意味着他们会没有工,工是什么,就是钱。他们从四面八方拥进这座陌生的城市,就是想多挣点工,年底多拿点钱。侯东升撑着伞,不知道该去哪里,更不知道该干什么。路过一座天桥,桥下积满了水,飞驰而来的车辆迅速通过天桥,激起很高的水花。“你找死啊!”一个撑着小花伞的女人,被车辆激起的泥水溅了一身,她怒气冲冲地骂道。侯东升突然觉得,城里人说话和

9、他们其实没有区别,就比如这句“找死啊!”,他这样说,工友们这样说,城里人也这样说。在一个玻璃橱窗前他看到一则大大的广告:“家,温馨的港湾。”城市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广告。侯东升觉得每一则广告都与他们有关又无关。他们一年四季就像蚂蚁一样在钢筋与水泥的森林中不停地修筑城市里的家,城市在一天天长高变大,而他们没有家,他们的家在乡下。侯东升给乡下的妻子打了一个电话,妻子开心地说,真好,庄稼灌浆了,下了一场难得的透雨。侯东升在电话里骂,好个屁。妻子说,你个鞭打的侯东升,你个不要脸的侯东升,你变了,变得不再爱惜庄稼,变得像城里人了,变得我真的变了吗?放下电话,侯东升想,我到底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他抬头望着灰蒙

10、蒙的天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品中的一个工友躺下时压住了另一位工友的胳膊,后者就提出“强烈抗议”,“骂骂咧咧”,可以看出这些农民工自身素质确实很低。B文章描写那一步步升高的楼顶上,就是他们的乐场,他们爱干吗就干吗,没人注意,更没有人管。目的是为了表现农民工平日生活的单调和无人关注的生活状态。C文章第三段简省地勾勒出侯东升及其工友的居住环境,突出其居住环境的简陋、室内东西又脏又乱,拥挤得如同“包身工”一般。D农民工们恨雨,因为下雨就意味着他们会没有工钱,而他们拥进城市,就是想多挣钱,恨雨表现出这些农民工一心向钱看的心理。9文章中多次写到“雨”,请从

11、标题、结构,主旨等方面谈谈“雨”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10.文章以侯东升的困惑“我到底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结尾,有什么作用?试从结构、人物形象、主旨等方面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1-12小题。(6分)百年震柳 梁衡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是日晚8时,风暴大起,四野尘霾,大地颤动,山移、地裂、河断、城陷。黄土高原经这一抖,如骨牌倒地,土块横飞。老百姓惊呼:“山走了!”有整座山滑行三四公里者,最大滑坡面积竟毗连三县,达两千平方公里。山一倒就瞬间塞河成湖,形成无数的大小“海子”。地震中心原有一大盐湖,为西北重要的产盐之地。湖底突然鼓起一

12、道滚动的陡坎,如有人在湖下推行,竟滴水不漏地将整个湖面向北移了一公里,称之为“滚湖”。所有的地标都被扭曲、翻腾得面目全非。大地瞬间裂开一条237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被撕为碎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同样的树纹,头上还

13、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在两个半边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已经有500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400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过了100岁。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锯开一根木头,无论从哪个方向切入,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

14、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不忍睹。但是这棵树并没有死。地震揪断了它的根,却拔不尽它的须;撕裂了它的躯干,却扯不断它的连理枝。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来,在这人迹罕至的桃源深处,阳光暖暖地抚慰着它的身子,细雨轻轻地冲洗着它的伤口,它自身分泌着汁液,小心地自疗自养,生骨长肉。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柳树这个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唐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取其情如柳丝,依依不舍

15、。贺知章把柳比作窈窕的美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西北的气候寒冷干旱,是足够恶劣的了,它却能常年扎根于此o在北国的黄土地上,柳树是春天发芽最早、秋天落叶最迟的树,它尽力给大地最多的绿色。当年左宗棠进军西北,别的树不要,却单选中这弱柳与大军同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柳树有一种特殊的本领,遇土即根,有水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木性软,常用来做案板,刀剁而不裂

16、;枝性柔,立于行道旁,风吹而不折。我想,海原大地震的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了28万人的生命,而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却能够存活下来,它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11. 文章第四段插入关于柳树的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12. 文章结尾说“这一株裂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你认为它会对后人说些什么呢?请根据文本分析探究。(3分)三、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小题。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

17、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

18、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两膝着地,上身挺直B. 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C.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称王D. 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急切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

19、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B. 立而饮之 拔剑切而啖之C.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D.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然而不胜者,是地利不如人和也1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手总是软的,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B. 樊哙能言善辩,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C. 樊哙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军帐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但入帐后的种种行为都是有礼有节的,表现了他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特点。D. 从

20、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远兜远转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难怪项羽愿意听。16、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4分)。(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7分)(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7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7、18题。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注】周必大:北宋诗人,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21、。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诗句。17.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扣“行舟”写自己水路,离家渐行渐远。“不计程”和叠用“几回”反映此行路途遥远。B.颔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图中景象“有日”“江阔”“浪生”表现诗人虽觉远行艰辛,但前途光明,将劈波斩浪,一展身手的心志。C.颈联视听结合,描写时时浮现在诗人眼前的“数点家山”和正飞向诗人家乡的“寒雁”,表现了诗人满怀难于排遣的乡思乡愁。D.这首七言律诗,用词考究。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贴切自然,耐人寻味;动词“冻”则外呈乌云凝重之态,可见天

22、气寒冷之意,内蕴诗人凄凉之心。18简要分析尾联是如何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的。(6分)(2)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 。(2)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诗中“ , ”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的这种心情。(3)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 , 。(4)赤壁赋中描绘秋风拂来,江水澄净,不起波浪的景色的诗句是: , 。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南开大学徐文涛团队与美韩两国科学家合作,研发出了世

23、界上 的柔性人造触觉神经,更智能的人造皮肤出现 。人类皮肤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其中成千上万个感受器用于感知压力、温度、位置等信息。( )。如果能让机器人拥有类似人类皮肤的触觉,可以感知温度、压力,甚至具有神经活动,那么它们将“解锁”更多的新技能,进而实现 的目标。据介绍,这种柔性人造触觉神经能够很好地模拟人类皮肤触觉功能,能够与生物体神经信号兼容,实现人造神经与动物神经形成的杂化反射弧。研究人员已成功利用其与蟑螂腿实现的连接以及运动控制,初步证实了这种兼容性。这种人工神经触觉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柔性和高灵敏度,它可应用于假肢中与人体神经系统相兼容,柔性轻质的结构将使相关产品具有很好的舒适性,相

24、关产品便会 ,对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具有潜在意义。同时,由于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使其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冠绝一时 指日可待 随心所欲 锦上添花B首当其冲 唾手可得 随心所欲 画龙点睛C冠绝一时 唾手可得 为所欲为 画龙点睛D首当其冲 指日可待 为所欲为 锦上添花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神经信号由这些信息转化而成,逐级传送到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中B这些信息转化成了神经信号,逐级传送到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中C神经信号将这些信息进行了转化,在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逐级传送D这些信息被转化成

25、神经信号,在外围神经和中枢神经逐级传送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于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因而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 B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使其实现类似人类感知的作用,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C由于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使其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的作用。D这种人造神经可应用于柔体机器人,从而实现类似人类感知,并在极端环境中代替人工作。23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记者了解到,文

26、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文化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立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上述电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五、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60分)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人们不去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也许类似的事情曾经发生在

27、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套作。芝华中学2020-2021-2020学年(上)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答案 B解析 A项,“应”读yng;C项,“角”应读ju;D项,“嘈”应读co。2.答案 D解析 A项,钮纽;B项,记计;C项,安按。3.答案 D解析 根据文段大意可知,第一空前后两句构成递进关系,所以用“尤其”。第二空所填词语引出东洋厂需要的对象,“对于”合适。第三空所填内容是谓语,用“还是”。文段最后一句与前文内容构成因果关系,最后一空应用“所

28、以”。4.答案 B解析 (1)“抱怨”是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的意思,侧重于口头说的方面;“报怨”是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的反应,如以德报怨,侧重于行动。句中的家长埋怨孩子使用中性笔易写出错别字,所以选“抱怨”恰当。(2)“竖立”的对象多是具体的事物,如:一根电线杆孤零零地竖立在田野里;“树立”的对象多是抽象的事物,如:树立远大理想。句中表述的对象是具体事物“火箭”,所以选用“竖立”恰当。(3)“注目”意为专注地目视,一般表示客观实际的动作。“瞩目”意为关注,含有主观的情感或态度等色彩,一般由客观事物的重要性、特殊性、影响力等特征所引起,多用于被动语态中。句中应用“瞩目”。5.答案 A解析

29、 B项,结构混乱,把“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核心协调作用”改为“要发挥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的核心协调作用”或“要使联合国在国际关系中起核心协调作用”。C项,成分残缺,应在“处罚”后加“力度”。D项,语序不当,“继承、学习”应为“学习、继承”。6.答案 B解析 与“包身工”对应,“外头工人”是特指,应加引号。7.答案 D解析 “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爱情三部曲”是雾雨电。8.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A项,“可以看出这些农民工自身素质确实很低”是过度推测。C项,“简省地勾勒出”错误,整段文字都在写其居住环境,且着笔很细,所以应是“细腻地表

30、现了”。D项,打工挣钱是农民工背井离乡的重要原因,由此说他们一心向钱看有失偏颇。9.答案 (1)多次写雨,照应标题“一个多雨的夏天”。雨是全文的叙事线索。作品写侯东升因雨而停工,因雨而心生烦恼想出去走走的所思所想,工友们盼雨而恨雨的矛盾的心理,因雨和妻子的争论,全文都是围绕“雨”而展开。(2)“雨”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农民工让人心酸的现实处境。(3)“雨”凸显主题,写工友们盼雨又恨雨的心理表现了农民工工作的辛劳,侯东升和妻子关于雨的争论表现了这些农民工的“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分析文章物象的能力。根据题干提示,可从文章结构、内容、主题等方面进行思考;首先从全文看第一段“这似乎

31、是一个多雨的夏天”,第二段“不紧不慢的小雨就像生了根,断断续续下了三天,没有停的迹象”和第七段“外面的雨下大了,一栋高楼起了半截,无数的、长长短短的钢筋头直冲云霄,在雨中显得亮晶晶的,有点刺眼”可以看出,“雨”贯穿全文并且和文章的题目“一个多雨的夏天”相照应,可以说“雨”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全文因“雨”展开故事情节;其次,根据文本第三、四段对工友在雨天语言、动作的描写,反映出进城务工人们的生活环境;另外,根据文本中工友们对“雨”盼和恨,以及侯东升和妻子的对话,可以看出当今进城务工的工人们处在既慢慢地远离了熟悉的农村生活,也对城市生活陌生的生活处境。10.答案 (1)结构上,以侯东升的疑问作结

32、,留有空白,引人思考,耐人寻味。(2)人物形象上,表现侯东升的内心的困惑,以及对前途的迷茫。(3)小说主题上,表现了农民工边缘化的生存状态,深化了文章主旨。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首先要熟悉文本,了解其所处位置,从结构上确定它给读者留下的思考;其次,可以从侯东升内心的困惑来进行分析,如:小说第十段“侯东升突然觉得,城里人说话和他们其实没有区别,就比如这句找死啊!他这样说,工友们这样说,城里人也这样说”可从侯东升对城里人和工友及农村人的理解分析;小说第十一段“侯东升觉得每一则广告都与他们有关又无关。他们一年四季就像蚂蚁一样在钢筋与水泥的森林中不停地修筑城市里的家,城市在一

33、天天长高变大,而他们没有家,他们的家在乡下”,小说第十二段“侯东升在电话里骂,好个屁。妻子说,你个鞭打的侯东升,你个不要脸的侯东升,你变了,变得不再爱惜庄稼,变得像城里人了,变得”,可以看出现实的生活让侯东升对自己生活的茫然,从而点出当今社会农民工边缘化的生存状态的主旨。 11. 说明原因。第四段介绍柳树的习性和特质,对震柳能战胜灾难、顽强存活下来的原因作进一步补充交代。照应上文。上文集中写震柳,第四段则对柳树作总体介绍,上下文点面结合,相互呼应,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丰富内涵。文章引述与柳树相关的习俗、诗句、传说等,使文章内涵更加丰富,文学性更强。(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

34、情给分) 12. 震柳作为“活化石”,向后人诉说一百年前那场巨大的悲剧和不能忘怀的历史。告诉后人,面对灾难不要灰心丧气,而应坚韧不拔,坚强坚守。启示后人,生命具有惊人的力量,她可以创造奇迹,拥有生命就会拥有希望和未来。(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作答时应把选项中加点的实词代入句中,结合具体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D项“窃为大王不取也”,在原文中的意思是“我私下里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所以“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私下里。故选D项。1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核的是文言文

35、虚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一般应注意记住重要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语境,代入分析推断。A项“也”,都是表陈述语气的助词,不译;B项“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C项“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可译为“来、以便”;D项“者”,用于分句末,引出原因、解释等。故选B项。1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

36、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A项,项庄未能刺杀刘邦,不能理解为他心软、手软,完全是因为有项伯的及时保护。故选A项。16.【答案】(1)项伯也拔出剑舞了起来,时时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沛公,项庄不能够击中沛公。(2)那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他。【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注意: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第一句关键词:“以”,介词,用;“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

37、翅膀那样;“蔽”,掩护;“得”,能愿动词,能够。第二句关键词:“虎狼”,像虎狼一样(凶狠);“之”,结构助词,的;“如”,如恐;“举”,尽;“刑”,处罚。17B【B项,沿途日色晦暗、寒云凝重、江面浩阔、波浪翻涌的景象,营造的是苍茫凄寒的意境,烘托暗淡凄凉的心境,表现路途艰辛。】 18巧妙地借用船工捕得鲤鱼一事(事借的巧),在“鲤”前冠以“南来”二字,主观地认为它是从南方的家乡游来的(或者说让鱼有了家乡的味道),从而表现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事情1分,对“南来”的分析2分。意同即可。)巧妙地运用“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典故(典用得巧),写自己急于烹鱼取书,表现对家书的渴盼心情,从而抒发对家乡

38、的热切思念。(典故1分,答以“鲤鱼”代指“家书”或“鱼雁传书”的典故也可;分析2分。意同即可。)19.(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4)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0A(冠绝一时: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指日可待:事情、希望不久就可以实现。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切由着自己的心意。为所欲为;任意行事含贬义。锦上添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美好。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在关键的地方加上精辟的词语,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21D (由于前一句是“信息”一词,应让“这

39、些信息”作为后面句子的主语,排除AC。又由于信息是被转化成神经信号的,故选被动句。)22B(原句存在成分残缺的语病,即整个句子缺主语,“实现”缺少宾语中心语A修改后 “实现”依然缺少宾语中心语。C修改后整个句子依然缺主语,D修改后 “实现”依然缺少宾语中心语)23、答案 文化部门查禁四款电脑游戏。或:文化部要求查禁四款非法电脑游戏。解析 根据新闻的结构特征,抓住导语部分提炼新闻事件,拟写标题。另外也要注意新闻主体中有无新闻要点。24、范文:城市的角落 白露刚过,中秋已近在眼前。浓郁的秋意、喜庆的气息瞬间填满了整个空气。我摇下车窗,秋风拂来,凉飕飕的,拂起了我心中的急切。此刻,我恨不得插上风的翅

40、膀飞扬,飞向城市的一个角落,飞向她身边,飞向那颗寂寞的心。 她是爸爸的奶奶,是个地地道道的裹小脚、旧式的童养媳。老太太一手把儿孙们带大,老来晚景却颇为凄凉。好在还有老爸惦记着她,不时去看望,似乎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 初见她那会儿我还小,是在爸爸为她开办的寿宴上。亲戚们从四方赶来贺寿,席间自是交流热烈,不外是股市涨跌、谁家孩子用功、房产变动等等,听得我云里雾里。妈妈拉了拉我,顺着妈妈的视线我看向了那个“主角”,她身着红棉袄,静静地坐在上位,两眼茫然地看着前方,对周围的一切似乎浑然不觉,就好像是个被供奉着的佛龛。看到这个情景,我的心中不免有些儿薄薄的凄凉。“馨怡,我们去陪陪她。”随妈妈走到她面前,

41、简单做了介绍,一提及爸爸的名字,她那双暗如死灰的眸倏地亮起。整个宴会,我们都陪着她聊天,她一直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好疼好疼,却又感到好温暖好温暖。 记忆中她只会不断地和我说,要听话,要一家和睦,仿佛她对自己被亲人抛弃一点也不在意,一味地求佛保佑我们。后来因学业日紧,渐渐地我几乎忘记了她。时隔多年,我已是高中生。这次中秋,妈妈提议去看她,藏在记忆深处的回忆重新涌现,我一口答应,心中欢喜却也内疚。 车缓缓驶入了小区深处,周围分外安静,散发着清冷的气息。我随着爸妈走向一栋矮楼。院子里,老人们零散地坐着,都抬了头看,似乎吃惊这里来了客。来到三楼,爸爸推开了一间屋子。里面静静的,五张床铺空荡荡的,角落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缩在椅子里。“奶奶,我们来看你了。”她睁大混浊的眼,攥着爸爸的手,又打又哭。我的心顿时翻江倒海,眼睛顿时红了。“老太太”我控制着情绪,颤抖着问候,等待着她下一刻像以往一样抓着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