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污水设计说明书_第1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污水设计说明书_第2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污水设计说明书_第3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污水设计说明书_第4页
课程设计说明书污水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该工艺污水处理流程为:分流井粗格栅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配水井沉砂池配水井曝气池二沉池消毒接触池巴氏计量槽出水排放。污泥处理流程为:污泥污泥回流泵房污泥浓缩池贮泥池污泥脱水车间泥饼外运。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工艺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结构的复杂情况等。 本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原始资料,污水厂工艺流程,总体布置,建筑物、构筑物设计。通过此工艺的处理,出水水质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传统活性污泥法;沉淀池;污泥处理the technology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c

2、ollection matches wellthe medium screenthe pumping stationthe fine screencollection matches wellsink sand poolcollection matches wellaeration poolthe secondary settling tank the disinfection tankmeasuring tankdischarged into the river. the sludge treatment procedure is: sludgethe bumping roomthe gra

3、wity thickening tankthe sludge storing tankthe sludge dewatering room.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fully consider all of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the situ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situation.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design including the original design information, the sewage disposal procedu

4、re, design of water main structures.after the treatment of this craft, the disposal water quality will reach the first class b standard ofpollutant discharge standard of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 (gb18918-2002 ). keyword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activated sludge; the oxidation-ditch; settling

5、tank; sludge treatment 目录1 设计题目.12 原始资料.1-2 2.1 设计人口.1 2.2 工业废水.1 2.3 污水性质.1 2.4 纳污河流.1 2.5 气象资料.23 处理要求.2 3.1 出水性质.2 3.2 污泥污水处理方式.2 3.3 分期建设.24 设计流量.2-3 4.1 生活污水设计流量.2 4.2 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3 4.3 平均流量.3 4.4 最大设计流量.3 4.5 最小设计流量.35 处理程度计算.4 5.1 ss的去除率.4 5.2 cod的去除率.4 5.3 bod的去除率.46 工艺流程.4-37 6.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4-7

6、 6.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8 6.3污水处理构筑物说明.8-10 6.4 处理构筑物形式选择设计计算. .10-37 6.4.1进水闸井. .10-11 6.4.2 粗格栅.11-14 6.4.3 污水提升泵房. .14-15 6.4.4 泵后细格栅. .15-18 6.4.5 平流式沉沙池.18-20 6.4.6 辐流式沉沙池.20-23 6.4.7 曝气池.23-29 6.4.8 辐流式二沉池.29-31 6.4.9 浓缩池.31-33 6.4.10 厌氧消化池.33-36 6.4.11 污泥机械脱水.36-377 平面布置.37-40 7.1 设施组成.37 7.2 平面布置原则.37

7、-38 7.3 平面布置结果.38 7.4 高程布置.38-40参考文献.41致谢. .41-421设计题目城市污水初步设计2 原始资料2.1:设计人口:近期设计人口为:(10+班次)10000人+学号3000人,水量标准180l/人.天;远期发展人口(10+班次)10000人+学号4000人,排水量标准200l/人.天。 近期人口:(人)远期人口:(人)2.2:工业废水:该城市工业企业生产废水全部经过厂内废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已经达到城市污水管道的纳污能力;近期排水量0.15m3/s,远期排水量0.2m3/s。2.3:污水性质:cod=400mg/l,bod5/cod=0.5,ss=180m

8、g/l,夏季水温25,冬季水温15,常年平均水温20。2.4:纳污河流:位于城市东侧自北向南,流量保证率为95%,流量q平=8m3/s,平均水深h平=2m,平均流速v平=0.2m/s,平均水温t=15,溶解氧do=8mg/l,bod5=2.8mg/l,ss=1.0mg/l,河流允许增加悬浮物浓度1.5mg/l,20年一遇洪水水位标高412.5m,常水位标高410.3m,城市排污口下游20km处有取水水源点。2.5:气象资料:主导风向西南。平均气温13.5,冬季最低气温-10,最大冰冻深度0.65m,夏季最高气温38,年平均降雨量1015mm,蒸发量1354mm。3 处理要求3.1:出水性质:出

9、水水质cod60mg/l,bod520mg/l,ss20mg/l。3.2:污泥污水处理反方式:污水:处理过的污水纳入河流江心式排放; 污泥:消化处理,脱水后泥饼外运作农肥。3.3:分期建设:考虑近期和远期城市发展的情况。4 设计流量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污水厂拟建于该城市南侧,河流西岸,地势平坦,拟建地面标高为416.30m。该城市污水主干管终点(污水厂进水口)的管内底标高411.00m,d=1000m,i=0.005,v=1.1-1.15m/s,h/d=0.50-0.56。4.1:生活污水设计流量: 近期排水量: 远期排水量: 4.2: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 近期: 远期:4.3:平均流量: 平均

10、流量=生活污水流量+工业废水流量 近期: 远期:4.4:最大设计流量:最大设计流量=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kz工业废水 近期最大设计流量:远期最大设计流量:4.5:最小设计流量: 最小设计流量=(生活污水量+工业废水量)近期最小设计流量:远期最小设计流量:5 污水处理程度计算5.1:ss的去除率:5.2:cod的去除率污水的cod处理程度计算: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污水排放口的出水水质要求计算 e=(c-c)/c (公式1-13) 式中 ecod的处理程度(); c 进水的cod浓度(mg/l); c处理后污水允许排放的cod浓度(mg/l)。 e=(400-60)/400=85%则:cod率

11、为85%5.3:bod的去除率污水的bod处理程度的计算: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污水排放口的出水水质要求计算 e=(l-l)/l (公式1-12) 式中 ebod的处理程度(); l进水的bod浓度(mg/l); l处理后污水允许排放的bod浓度(mg/l)。e=(200-20)/200=90.0%则:bod去除率为90.0%6 设计方案6.1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按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推荐,20万t/d规模大型污水厂一般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10-20万t/d污水厂可以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ab法等工艺,小型污水厂还可以采用生物滤池、水解好氧法工艺等。对脱氮除磷有要求

12、的城市,应采用二级强化处理,如a2 /o工艺,a/o工艺,sbr及其改良工艺,氧化沟工艺,以及水解好氧工艺,生物滤池工艺等。由于该设计中的污水属于生活污水对脱氮除磷有要求故选取二级强化处理可供选取的工艺:氧化沟工艺,sbr及其改良工艺等。氧化沟严格地说,氧化沟不属于专门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但是随着氧化沟技术的发展,它早已超出原先的实践范围,出现了一系列除磷脱氮技术与氧化沟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按照运行方式,氧化沟可以分为连续工作式、交替工作式和半交替工作式。连续工作式氧化沟,如帕斯韦尔氧化沟、卡鲁塞尔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在我国应用比较多,这些氧化沟通过设置适当的缺氧段、厌氧段、好氧段都

13、能取得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连续工作式氧化沟又可分为合建式和分建式。交替工作式氧化沟一般采用合建式,多采用转刷曝气,不设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施。交替工作式氧化沟又可分为单沟式、双沟式和三沟式,交替式氧化沟兼有连续式氧化沟和sbr工艺的一些特点,可以根据水量水质的变化调节转刷的开停,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实现最佳的除磷脱氮效果。氧化沟具有以下特点: (1)工艺流程简单,运行管理方便。氧化沟工艺不需要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有些类型氧化沟还可以和二沉池合建,省去污泥回流系统。 (2)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氧化沟的bod平均处理水平可达到95%左右。 (3)能承受水量、水质的冲击负荷,对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有

14、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主要是由于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长、泥龄长和循环稀释水量大。 (4)污泥量少、性质稳定。由于氧化沟泥龄长。一般为2030 d,污泥在沟内已好氧稳定,所以污泥产量少从而管理简单,运行费用低。 (5)可以除磷脱氮。可以通过氧化沟中曝气机的开关,创造好氧、缺氧环境达到除磷脱氮目的,脱氮效率一般80%。但要达到较高的除磷效果则需要采取另外措施。 a2/oa2/o处理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a2/o工艺是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该工艺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a2/o工艺的特点:(一):厌氧、缺氧、好氧三种

15、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功能;(二):在同时脱氮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它工艺。(三):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四):污泥中含磷量高,一般为2.5%以上。 sbr sbr是一种间歇式的活性泥泥系统,其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反应池内完成污水的生化反应、固液分离、排水、排泥。可通过双池或多池组合运行实现连续进出水。sbr通过对反应池曝气量和溶解氧的控制而实现不同的处理目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sbr池通常每个周期运行4-6小时,当出现雨水

16、高峰流量时,sbr系统就从正常循环自动切换至雨水运行模式,通过调整其循环周期,以适应来水量的变化。sbr系统通常能够承受3-5倍旱流量的冲击负荷。sbr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sbr工艺流程简单、管理方便、造价低。sbr工艺只有一个反应器,不需要二沉池,不需要污泥回流设备,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调节池,因此要比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节省基建投资 30%以上,而且布置紧凑,节省用地。由于科技进步,目前自动控制已相当成熟、配套。这就使得运行管理变得十分方便、灵活,很适合小城市采用。 (2)处理效果好。sbr工艺反应过程是不连续的,是典型的非稳态过程,但在曝气阶段其底物和微生物浓度变化是连续的(尽管是处于完

17、全混合状态中),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降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处于一种交替的吸附、吸收及生物降解和活化的变化过程之中,因此处理效果好。 (3)有很好的除磷脱氮效果。sbr工艺可以很容易地交替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的环境,并可以通过改变曝气量、反应时间等方面来创造条件提高除磷脱氮效率。 (4)污泥沉降性能好。sbr工艺具有的特殊运行环境抑制了污泥中丝状菌的生长,减少了污泥膨胀的可能。同时由于sbr工艺的沉淀阶段是在静止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沉淀效果更好。 (5)sbr工艺独特的运行工况决定了它能很好的适应进水水量、水质波动。其中改进工艺包括了asbr,它是在20 世纪 90 年代 ,由美国 dague 教

18、授等将过去用于好氧生物处理的sbr工艺用于厌氧生物处理 ,开发了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n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简称 asbr ) 。asbr法是一种以序批间歇运行操作为主要特征的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一个完整的运行操作周期按次序分为进水、反应、沉淀和排水4 个阶段。与连续流厌氧反应器相比 ,asbr 具有如下优点:不会产生断流和短流;不需大阻力配水系统 ,减少了系统能耗;不需要二次沉淀池及出水回流;所需要的搅拌设备和滗水器在国内为定型设备 ,便于建设运行;运行灵活 ,抗冲击能力强 ,能适应废水间歇无规律排放。根据该地区污水水质特征,污水处理工程

19、没有脱氮除磷的特殊要求,主要的去除目的是bod5,codcr和ss,本设计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曝气池采用传统的推流式曝气池。6.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好氧池厌氧池初沉池沉砂池格栅本工艺设计的工艺流程图为污水二沉池消毒排放浓缩池厌氧消化池污泥脱水外运填埋6.3:污水处理构筑物说明 近、远期所设处理构筑物有粗、细格栅、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接触池、浓缩池、消化池、脱水机械。格栅:格栅是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端部,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如纤维、碎皮、毛发、果皮、蔬菜、塑料制品等,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

20、正常进行。被截留的物质称为栅渣。设计中格栅的选择主要是决定栅条断面、栅条间隙、栅渣清除方式等。格栅断面有圆形、矩形、正方形、半圆形等。圆形水力条件好,但刚度差,故一般多采用矩形断面。格栅按照栅条形式分为直棒式格栅、弧形格栅、辐流式格栅、转筒式格栅、活动格栅等;按照格栅栅条间距分为粗格栅和细格栅(1.510mm);按照格栅除渣方式分为人工除渣格栅和机械除渣格栅,目前,污水处理厂大多都采用机械格栅。沉砂池:沉砂池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必不可少的处理设施,主要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0.2mm的砂粒,除砂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砂粒对后续处理工艺和设备带来的不利影响。砂粒进入初沉池内会使污泥刮板过度磨损,缩短更换周期;

21、砂粒进入泥斗后,将会干扰正常排泥或堵塞排泥管路;进入泥泵后将使污泥泵过度磨损,使其降低使用寿命;砂进入带式压滤脱水机将大大降低污泥成饼率,并使滤布过度磨损。以上情况,足以说明除砂对污水处理厂的重要性。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式、竖流式、曝气式和涡流式四种形式。平流式沉砂池具有结构简单,处理效果较好的优点;竖式沉砂池处理效果一般较差;曝气沉砂池的最大优点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砂粒在曝气的作用下互相磨擦,可以去除砂粒上附着的有机污染物,同时,由于曝气的气浮作用,污水中的油脂类物质会升到水面形成浮渣而被除去;涡流式沉砂池利用水力涡流,使沉砂和有机物分开,以达到除砂目的。四种形式沉砂池有各自不同的适用条件,其

22、选型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本设计中选用平流沉砂池,它具有颗粒效果较好、工作稳定、构造简单、排沙较方便等优点。初沉池:处理的对象是悬浮物质,同时可去除部分,可改善生物处理构筑物的运行条件并降低其负荷。设计中采用辐流式初沉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优点:机械排泥,运行可靠,管理简单,排泥设备定型化。曝气池:活性污泥的反应器是活性污泥系统核心设备,活性污泥系统的净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曝气池的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设计采用推流式曝气池,鼓风曝气。推流式曝气池设有廊道可提高气泡与混合液的接触时间,处理效果高,构造简单,管理方便。二次沉淀池:沉淀或去除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它是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中

23、采用辐流式二沉池。周边进水,中心出水。优点:机械排泥,运行可靠,管理简单,排泥设备定型化。浓缩池:污泥浓缩主要是减小污泥体积,降低污泥含水率,为污泥消化处理提供方便。污泥中所含水大致分为四类:颗粒间的孔隙水,约占总水分的70%;毛细水,约占20%;污泥颗粒吸附水和颗粒内部水约占10%。浓缩法主要降低的是污泥的孔隙水。污泥中采用重力浓缩。优点:污泥含水率可以从99%降低至96%,污泥体积可减小3/4,含水率从97.5%降低至95%,体积可减小1/2,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消化池:降解污泥中有机物,使污泥得到稳定,实现污泥“四化”(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设计中采用中温两级厌氧消化。优点:

24、条件容易实现,产气量少,但对寄生虫卵及大肠杆菌的杀菌率降低。脱水机械: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污泥中含水率,为污泥的后续处理打好基础。设计中采用带式压滤机脱水,优点:设备简单,动力消耗少,可连续生产。6.4:处理构筑物形式选择:6.4.1 进水闸井工艺设计水闸井的作用是汇集各种来水以改变进水方向,保证进水稳定性。进水闸井前设跨越管,跨越管的作用是当污水厂发生故障或维修时,可使污水直接排入水体,跨越管的管径比进水管略大,取为1500mm。其设计要求如下:1. 设在进水闸、格栅、集水池前;2. 形式为圆形、矩形或梯形;3. 尺寸可根据来水管渠的断面和数量确定,但直径不得小于1.6m 或1.21.6m;4.

25、 井底高程不得高于最低来水管管底,水面不得淹没来水官管顶。考虑施工方便以及水力条件,进水闸井尺寸取2.28m,井深5.96m,井内水深0.95m,闸井井底标高为1078.84m,进水闸井水面标高为1079.79m,超越管位于进水管顶1m 处,即超越管管底标高为1081.49m。采用zmqf 型明杆式铸铁方闸门:尺寸为lb=1.41.4m;重量=2992kg。 启闭机的选择:根据启闭力在给水排水手册 11 上查得采用xlq-5 型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其性能如下表:表 4-1 xlq-5 型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性能表型号形式启闭能力(t)启闭速度(m/min)启闭高度(m)生产厂家xlq-5

26、手、电螺杆式启闭手电14湖北省咸宁县机械厂50.050.186.4.2:粗格栅:a.格栅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经初步核算每日栅渣量0.2 m3/d。所以采用机械除渣。我国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此次设计采用0.9m/s。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机械清除国内一般采用60-70本设计采用60。格栅前渠道内水流速度一般取0.40.9 m/s。本设计取0.8 m/s。b.设计参数设计流量:; 格栅间隙: ;过栅流速: ; 格栅倾角:栅条宽度: ; 设计中的各参数均按照规范规定的数值来取的。(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计算得:栅前槽宽=1.04m,取为1米,则栅前水深=

27、(2)栅条间隙数: n= b=s(n-1)+en式中:b栅槽宽度,m; s栅条宽度,m;e栅条间隙,3-10mm,取10mm; n格栅间隙数; 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倾角,60度;h栅前水深,m; v过栅流速,m/s,取0.81.0 m/s n= 设两道格栅,则每台格栅的间隙n=43个(3)栅槽有效宽度:b=s(n-1)+en=0.01(43-1)+0.0243=1.28m取1.3米(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进水渠宽: l1=式中: l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m.b1进水渠道宽度,取0.9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取20;所以, l1=1.44m(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

28、度: l2=l1/2 式中:l2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渠的渐缩部分长度,m。 l2=1.44/2=0.72 m。(6)过栅水头损失(h1) (公式4-5)式中: 中格栅水头损失,m;系数,当栅条断面为矩形时取2.42;k系数,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截面,一般取k=3。则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7)栅后槽总高度(h)本设计取栅前渠道超高h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h1=h+h2=0.5+0.3=0.8m栅后槽总高度h=h+h1+h2=0.5+0.103+0.3=0.903m(8)栅槽总长度 l=l1+l2+0.5+1.0+h1/tan1=1.44+0.72+1.5+(0.5+0.30)/tan60=3

29、.4m(9)每日栅渣量在格栅间隙在20mm的情况下,每日栅渣量为:w=式中:w每日栅渣量,w1栅渣量取(m3/103污水),取0.1-0.01,粗格栅取用小值,细格栅取用大值,中格栅取用中值。当1625mm时,w1=0.050.1,本设计取0.07。 k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w= m3/d0.2 m3/d宜采用机械清渣。6.4.3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a提升泵房设计说明本设计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只考虑一次提升。污水经提升后再过细格栅,然后经平流沉砂池,自流通过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及接触池,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入纳污河流。设计流量:q=0.87m3/s1)泵房进水角度不

30、大于45度。2)相邻两机组突出部分得间距,以及机组突出部分与墙壁的间距,应保证水泵轴或电动机转子再检修时能够拆卸,并不得小于0.8。如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时,则不得小于1.0m,作为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2m。3).泵站采用矩形平面钢筋混凝土结构半地下式,尺寸为15 m12m,高12m,地下埋深7m。4).水泵为自灌式。b.泵房设计计算各构筑物的水面标高和池底埋深计算见高程计算。再根据设计流量0.87m3/s,属于大流量低扬程的情形,考虑选用选用5台350qw1200-18-90型潜污泵(流量1200m3/h,扬程18m,转速990r/min,功率90kw),四用一备,流量: 集水池容积:

31、 考虑不小于一台泵5min的流量:取有效水深h=1.3m,则集水池面积为:泵房采用圆形平面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为15 m12m,泵房为半地下式地下埋深7m,水泵为自灌式。6.4.4 泵后细格栅设计计算1.细格栅设计说明污水由进水泵房提升至细格栅沉砂池,细格栅用于进一步去除污水中较小的颗粒悬浮、漂浮物。细格栅的设计和中格栅相似。2.设计参数确定:已知参数:qa=41200m3/d,kp=1.3,qmax=0.87 m3/s。栅条净间隙为3-10mm,取e=10mm,格栅安装倾角600 过栅流速一般为0.6-1.0m/s ,取=0.9m/s,栅条断面为矩形,选用平面a型格栅,栅条宽度s=0.01m

32、,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为200设计流量:过栅流速: ; 格栅前渠道内流速v1=0.8m/s 栅条宽度: ; 格栅倾角:格栅间隙: ; 3. 设计计算 细格栅设计两组,总的设计流量为:。(1) 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计算得栅前槽宽w=栅前槽宽=0.932m,取为1.0米,则栅前水深h= b /2=0.50m(2)栅条间隙数: n= b=s(n-1)+en式中:b栅槽宽度,m; s栅条宽度,m;e栅条间隙,3-10mm,取10mm; n格栅间隙数; 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倾角,60度;h栅前水深,m; v过栅流速,m/s,取0.81.0 m/s n= 设两道格栅,则每台格栅的

33、间隙n=83个(2) 栅槽有效宽度:b=s(n-1)+en式中:b栅槽宽度,m; s栅条宽度,m;e栅条间隙,3-10mm,取10mm; n格栅间隙数;b=s(n-1)+en=0.01(83-1)+0.0183=1.65m(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其中1为进水渠展开角,取1=)(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进水渠宽: l1=式中: l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m.b1进水渠道宽度,取1.0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度,取20;所以, l1=0.90m(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l2=l1/2 式中:l2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渠的渐缩部分长度,m。 l2=0.90/2=0.45 m。(6)过

34、栅水头损失(h1) (公式4-5)式中: 中格栅水头损失,m;系数,当栅条断面为矩形时取2.42;k系数,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截面,一般取k=3。则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7)栅后槽总高度(h)本设计取栅前渠道超高h2=0.30m,则栅前槽总高度h1=h+h2=0.50+0.30=0.80m栅后槽总高度h=h+h1+h2=0.50+0.26+0.30=1.06m(8)栅槽总长度 l=l1+l2+0.5+1.0+h1/tan1=0.90+0.45+1.5+(0.50+0.30)/tan60=3.32m(9)每日栅渣量在格栅间隙在20mm的情况下,每日栅渣量为:w=式中:w每日栅渣量,w1栅渣量取(

35、m3/103污水),取0.1-0.01,粗格栅取用小值,细格栅取用大值,中格栅取用中值。当1625mm时,w1=0.050.1,本设计取0.03。 k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w= m3/d0.2 m3/d宜采用机械清渣。6.4.5平流式沉砂池远期:;近期:;总变化系数; (1)平流沉砂池长度:l设: (流速要求在0.150.3m/s);(停留时间要求为30s60s)。则: 。(2)水流断面积 、(3)池总宽度:设2格,取格宽; 则:(4)有效水深: ,满足要求。(5)沉砂池室所需容积: 设计t=2d,即考虑排泥间隔天数为2天,则每个沉砂斗容积为: (6)每个沉砂斗容积:设取一个分格有两个沉砂

36、斗,则 (7)沉砂斗各部分尺寸设计斗底宽a1=0.50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60,斗高hd=0.8m,则沉砂斗上口宽:沉砂斗上口宽沉砂斗容积: =0.79m0.6m(8)沉砂室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设池底坡度为0.06,坡向砂斗,则 : 则沉泥区高度为: 池总高度h:设超高,则总高为(9)进水渐宽部分长度: (10)出水渐窄部分长度: (11)验算最小流速:在最小流量时,用一格工作,按平均日流量的一半核算 0.15m/s,符合要求。(12)排砂管道 本设计采用沉砂池底部管道排砂,排砂管道管径。6.4.6 辐流式初沉池 辐流式初沉池拟采用中心进水,沿中心管四周花墙出水,污水由池中心向池四周辐射流

37、动,流速由大变小,水中悬浮物流动中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沉淀池底部,然后用刮泥机将污泥推至污泥斗排走,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入出水渠。辐流沉淀池由进水装置、中心管、穿孔花墙、沉淀区、出水装置、污泥斗及排泥装置组成。从沉砂池流出来的污水进入集配水井,经过集配水井分配流量后流入辐流沉淀池。计算草图如下图: 辐流式初沉池计算草图(1)沉淀部分水面面积:f 表面负荷一般采用1.5-3.0,本设计取=2.0,沉淀池座数n=2。 (2)池子直径:d (3)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设沉淀时间t=1.5h,则(4)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v 设取人均污泥量为:,则: 污泥斗容积: 设; 则: (5)污泥斗以

38、上圆锥体积部分污泥容积: 设池底坡度采用0.05,则: (6)污泥总容积: ,满足要求。 (7)沉淀池总高度: 设;,则沉淀池总高度为: (8)沉淀池池边高度: (9)径深比: ; 满足要求。 辐流式沉淀池近期使用2个,1个备用用来处理远期污水。6.4.7 曝气池 传统活性污泥法,又称普通活性污泥法,污水从池子首段进入池内,二沉池回流的污泥也同步进入,废水在池内呈推流形式流至池子末端,流出池外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水在推流过程中,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浓度逐渐降低。传统活性污泥法对污水处理效率高,bod去除率可待90%u以上,是较早开始使用并沿用至今的一种运行方式。本工艺设

39、计曝气池采用廊道式,二沉池为辐流式,采用螺旋泵回流污泥。 根据要求,处理效率应90。(1)曝气池按-污泥负荷法计算 拟定采用的-污泥负荷率为0.3 但为稳妥计,需加以校核,所以; 带入值,有:(2)混合液污泥浓度: 查图4-7得到相应的值为135.且取. 则: (3)确定曝气池容积: 式中 v曝气池有效容积(m); q曝气池进水量(m/d),按平均流量计算; sa曝气池进水中bod5的浓度(mg/l)。(4)曝气池各部分尺寸确定:本设计设2组5廊道曝气池,在曝气池进水端和出水端设横向配水渠道,在两池中间设配水渠道与横向配水渠相连,污水与二沉池回流污泥从第一廊道进入曝气池。曝气池平面图如图 设2

40、组曝气池,则每组容积为: 池深取4.5m,则两组曝气池的面积f为: 池宽取5.5m,。11.222,符合要求。 池长: ,符合要求。 设五廊道式曝气池:廊道长: 取超高为;则:池总高度为: 在曝气池面对初沉池和二沉池的一侧,各设横向配水渠道,在池中部设纵向中间配水渠道与横向配水渠道相连接。在两侧向配水渠道上设进水口,两组曝气池共有5个进水口。曝气池系统的计算与设计(采用鼓风曝气系统)(1)平均时需氧量的计算: 式中 混合液需氧量(kgo2/d); a活性污泥微生物每代谢1kgbod所需的氧气kg数,对于 生活污水一般采用0.42-0.53之间; q污水的平均流量(m/d); sr被降解的bod

41、浓度(g/l); b每1kg活性污泥每天自身氧化所需要的氧气kg数,一般 采用0.188-0.11; xv挥发性总悬浮固体浓度(g/l)。 本设计中取a=0.5,b=0.15 带入各值,可得: (2)最大时需氧量计算:远期 代入各值,可得:(3)每日去除的值: (4)去除每需氧量: (5)最大时与平均时需氧量之比: 供气量计算:采用网状膜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敷设于距地面0.2m处,淹没水深为4.0m,计算温度定位. 查课本附录可得:;(1)空气扩散器出口的绝对压力: (2)空气离开曝气池面时氧的百分比: 式中 ea空气扩散器的氧转移效率。 本设计中取ea=12%(3)曝气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饱和度

42、: 按最不利温度来计。 式中 25时,鼓风曝气池内混合液溶解氧饱和度的平均值(mg/l); cs25时,在大气压力条件下,氧的饱和度(mg/l)。(4) 换算成在条件下脱氧清水的充氧量: 式中 混合液需氧量(kg/h); 15时,鼓风曝气池内混合液溶解氧饱和度的平均值(mg/l); c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浓度(mg/l)。查表得15时,=0.82,=0.95,=1.0,c=2.0mg/l, 相应最大需氧量为:(5)曝气池平均时供氧量计算: (6)曝气池最大时供氧量计算: (7)去除每的供气量: (8)每污水供气量为: (9)本系统的氧总用量: 总需氧量为:空气机的选定空气机供气量:最大时:平均时

43、:根据所需空气量及压力要求(),查课本附录5,采用型空气机7台,风量为,风压为。正常条件下,5台工作,2台备用;高负荷时,6台工作,1台备用。近期设曝气池3个,备用一个。1个备用为远期时使用。6.4.8 辐流式二沉池为了使沉淀池内水流更稳、进出水配水更均匀、存排泥更方便,常采用圆形辐流式二沉池。该沉淀池采用周边进水,中心出水的幅流式沉淀池,采用吸泥机排泥。计算草图如下图:二沉池计算草图 平均日流量为:近期。曝气池混合液悬浮浓度;回流污泥浓度,污泥回流比.(1)沉淀池部分水面面积: 设池数个;表面负荷,则: (2)池子直径: (取d=36m) (3)实际水面面积: (4)实际表面负荷: (5)单

44、池设计流量: (6)校核堰口负荷: ,符合要求。 (7)澄清池高度:设 (8)污泥区高度: 设,则: (9)池边深度: (10)沉淀池高度: 设池底坡度为;污泥斗直径,池中心与池边落差。超高;污泥斗高度。则: 二沉池近期使用2个;远期3个,进入二沉池的管径取dn400mm。出水管管径dn=1000m,沉淀池采用周边传动刮吸泥机,周边传动刮吸泥机的线速度为2-3m/min,刮吸泥机底部设有刮泥板和吸泥管,利用静水压力将污泥吸入污泥槽,沿进水竖井中的排泥管将污泥排至分配井中。排泥管采用dn200mm.经校核满足要求。6.4.9 浓缩池 浓缩池计算草图(1)曝气池系统每日增加的活性污泥量:式中 每日增长的污泥量(m3/d); 曝气池进水bod5浓度(kg/l); 曝气池出水bod5浓度(kg/l); y污泥产率系数,一般采用0.5-0.7; q污泥平均流量(m3/d); v曝气池容积(m3); 挥发性污泥浓度mlvss(kg/l); 污泥自身氧化率,一般采用0.04-0.1。 设计中取 =0.07。 (2)曝气池每日排出的剩余污泥量为: 则:2个曝气池每日排出剩余污泥总量为: 1126.092=2252.18kg/d 设经曝气池后污泥的含水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