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实务1~11章重点内容及答案剖析_第1页
法律实务1~11章重点内容及答案剖析_第2页
法律实务1~11章重点内容及答案剖析_第3页
法律实务1~11章重点内容及答案剖析_第4页
法律实务1~11章重点内容及答案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一、填空1法是被奉为法律的 国家意志 ,法是 统治阶级意志 的体现。2、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 或 认可 的,靠国家强制力 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3、 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体系,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监督 _二是社会监督4、 国家法律监督体系是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的核心,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_、行政机关的监督5、 社会法律监督体系主要包括各政党的监督 、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 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名词解释1法 P52、法的价值P83、法的创制P114、法的实施P145、法的执行P156、法的适用P167、法律监督P17简答题1、 法的基本特征P42、 法律上对自由予于

2、限制的表现体现在哪几个方面P83、 法的创制的特征P114、 我国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P125、 法的创制的阶段P126、 法的执行的特点P157、 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P17四、论述题1、 试论法对于调整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P92、 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P16第二章一、填空1、我国的国家性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 主义国家,这就是我国的国体。2、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障。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

3、属于人民,这是国家制度的核心和基本原贝U6、 现代世界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两类,单一制 和联邦制,我国是单一制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大每届任期5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国务院 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1954)、1975、1978 和(1982),现行9、我国自建国以来共生效了四部宪法,分别是( 宪法是(1982)制定的二、名词解释1国家性质 P252、 人名代表大会制度P263、政体 P26三、简答题1为什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P222、 宪法的基本原则P223、 公民基本权利的含

4、义和特征P304、 公民基本义务的含义和特征P325、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P306、 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原则P33第三章一、填空1、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 的法律2、 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刑法,在确定空间效力范围时都是以采用属地 原则为基础,兼其它原则。3、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的犯罪也适用本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3年 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5、 我国刑法对溯及力采取从旧兼从轻 的原则6、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7、

5、 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客观方面8、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犯罪主体和单位犯罪主体9、 根据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 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10、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实行双罚制 ,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人判处相应的处罚。11、 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 和 过失两种表现形式,其中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12、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犯罪,_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1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教唆犯拘役、有期徒刑无期14、我国刑罚分

6、为主刑 和 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 管制徒刑、死刑, 管制是我国主刑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方法。15、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 2年以下 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16、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 月以上, 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超过 20_年。二、名词解释1、 犯罪构成P452、 犯罪客体P453、 犯罪的主观方面P484、 正当防卫P495、 紧急避险P506、 犯罪预备P487、 犯罪未遂P49&犯罪中止P497、共同犯罪 P49&刑罚P539、累犯P5610自首、P56三、简答题1、 解释罪刑法定原则P402、 犯罪的特征P453犯罪的构成要件P454、 正当防卫的条件P505、 紧急

7、避险的条件P506、 共同犯罪的条件P49论述题1、刑法的基本原则P40第四章一、填空1、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 死亡 。3、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4、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的自然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5、 J8 岁以上的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不满10的未成年人是无行为能力人。6、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法人 成立时开始,到法人终止 时消灭。7、 法人分为 企业法人 和非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包括机关法人、

8、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 法人8、 所有权 在物权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所有权具有占有 、使用 、收益 、 处分 四项全权能。9、 我国物权法规定的担保物权有抵押权、质权 和留置权 。10、 物权的取得可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11、 物权变动的原则主要有两个公示原则 和公信原则。12、 债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合同 二是法律规定二、名词解释1、 法人P642、 民事法律行为P653、物权 P694、 所有权P695、 担保物权P706、 用益物权P707、债 P74&无因管理 P779、不当得利 P78三、简答题1、 民法的基本原则P612、 物权的特征P693、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

9、有效要件P654、 物权的效力P715、 债权的特征P756、 无因管理的特征P777、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P78第五章一、填空1、 以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2、 以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3、 以行政主体是否可以主动作出行政行为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_4、以行政行为是否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名词解释1、行政法律关系P842、行政主体P873、行政机关 P884、行政行为P915、行政许可P93

10、6、行政处罚P94三、简答题1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P842、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P853、 国家行政机关设置的原则P884、 行政行为的特征P925、 行政处罚的原则及种类P95第六章一、填空1、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58条规定,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到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_15公里2、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76条规定,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 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3、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76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 百分之十 的责任,可见,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

11、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驾驶人按照无过错责任原则承担民事责任。4、在交通事故中,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20年计算,但60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年,75周岁以上的,按 5年计算。二、问答题1、简述按照法律规定,在交通事故中,车辆所有人对受害人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况P108第七章一、填空1、 农村劳动者、一、家庭保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不适用我国劳动法2、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 1个月,不满一一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12、3、 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日通知4、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5、 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为1年,可以中断、中止。二、名词1、劳动法 P1202、劳动合同 P1223、 雇佣合同P122二、问答题1、劳动关系的特征 P1202、 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P1233、 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哪些情形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P1254、

13、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P1255、 在哪些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P127第八章一、填空1、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直系血亲 血亲和 三代 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2、 结婚登记的程序分为申请 、 审查 、 登记三部分。3、 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时效是 _1年。4、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5、 离婚程序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6、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中止妊娠后6个月 内,男方不得提岀离婚。二、名词1、 无效婚姻P1382、 可撤销婚姻P138二、问答题1、 婚姻法的基本原则P1352、 结婚的条件P1363、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哪些情形下婚姻无效?

14、P1384、 夫妻的财产关系体现在哪几个方面?P1405、 在哪些情况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P145第九章一、填空1、继承从 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一般包括牛理死亡和 宣告死亡两种情况。2、 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并且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果几个死亡人辈分不同,推定 长辈 先死亡,几个人辈分相同,推定 _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3、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嘱可以有5种形式,包括公证遗嘱、 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 、口头遗嘱 。二、名词解释1、 法定继承P1532、 代位继承 P1553、转继承 P1554、遗嘱

15、P1565、 遗赠抚养协议P160三、简答题1、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P1502、 继承权丧失的法定事由P1513、 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包括哪些?P154第十章四、填空1、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的侵权责任制度实行过错 责任和 无过错责任相结合的原则。2、 侵权责任法规定,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 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 请求赔偿。3、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倒置无过错责任原则,物件损害责任归责原则适用过错举证责任,这表明环境污染侵权实行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4、依侵权责任法规定,高度危险责

16、任的归责原则采用 推定原贝U 。五、简答题3、 构成共同侵权行为的要件有哪些?P1694、 构成共同危险行为的要件有哪些?P1705、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P1716、 不承担或减轻侵权责任的情形P173P1773、产品质量法规定的免责事由包括哪些?第十一章六、填空1、 合同订立的程序包括要约 和 承诺 。2、 合同法第54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是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是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3、 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担予与返还,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 折价补偿 ,有

17、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七、名词解释1、合同2、无权代理3、表见代理4、孳息八、简答7、合同的特点&合同的内容9、合同生效的要件10、依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案例分析(综合练习01)1、案情:黄某,男,36岁,农民。孙某,男,16岁,中学生。2011年4月17日晚6时许,黄某驾驶一辆二轮摩托车载着孙某,从某镇驶往某市途中,不小心撞上在 公路边同向行走的刘某,致使刘某颅骨粉碎性骨折昏迷。黄某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在与孙某商议后,两 人将刘某抬上肇事摩托车,运至离案发现场约一公里以外,将刘某抛入5米深的一条沟内,并用干革覆盖在刘某身

18、上进行伪装。第二天中午,刘某的尸体被村民发现。警方现场勘查证实,刘某在沟内曾从昏 迷中苏醒过,其手上有明显的抓挖沟内物体的伤痕。试分析并说明理由:黄某、孙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应当如何处罚(处理原则)?参考答案(1)黄某与孙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2) 所谓共同犯罪,就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3) 黄某交通肇事致人受伤后本应将被害人送医抢救,但其为逃避法律追究,反而与孙某合谋,共同将被害人带离现场 予以遗弃、隐藏,致使被害人因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其行为符合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因而构成共同犯罪。(4) 孙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且属于从犯,依法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不能

19、适用死刑。2、一天中午,林某与冯某、刘某、留某等人在一胡同内的饭馆门前相遇。冯某故意寻衅,撞了林某一 下,林某即问:“你干什么?冯某说:看你不顺眼!双方遂发生口角,进而扭打起来。扭打过程中, 冯某掏出随身携带的刮刀胡乱剌扎林某。林某的肩和背被刺中数刀,疼痛难忍,于是顺手从饭馆放在外 面的瓷碗中拿起一只砸打冯某,欲求脱身。冯某头皮被砸出血,无比恼怒,使抱着林某继续猛刺并喊刘 某、曹某过来帮忙。林某腿、臀、腹部又被刺中数刀。此时,刘某手持刮刀赶了过来。林某见势不妙, 便更加用力地用瓷碗砸打冯某的头部。瓷碗砸碎后,尖角扎中冯某的颈部动脉,冯某当即出血倒地。刘 某、曹某等见状顾不得打林某了,忙将冯某抬

20、起送往医院抢救。林某趁机捂住腹部伤口逃往胡同口,没 走多远,便被接到报案赶到的巡警抓住。冯某在被送往医院途中死亡。请分析:林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参考答案林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我国刑法典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 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就是特别防卫权。行使特别防卫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客观上存在着严重危及人

21、身安全的 暴力犯罪,二是严重的暴力犯罪正在进行,三是防卫行为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本案中冯某故意寻衅双方发 生口角后冯某又用刀胡乱刺扎林某,又叫来刘某和曹某帮忙,林某是在感觉到人身受到极大的伤害后才用碗砸打林某 欲求脱身,因而他的行为虽导致不法侵害人死亡,但因符合上述行使特别防卫权的条件,因应属正当防卫受法律保护 而不负刑事责任。3、甲之子乙年14岁,暑假期间经其父甲同意去大连一亲友家度假。甲委托该亲友在此期间照看乙。乙 在大连期间与邻居家年龄相仿的丙成为好友。乙在返家之前为纪念与丙的友谊将随身携带一价值近千元 的照相机赠与丙。乙回家后,甲对赠照相机一事不同意,并写信请大连亲友从丙处将照

22、相机要回。但丙 及其父母不同意,理由是:(1)照相机是乙自愿赠送的;(2)乙赠送照相机时,其亲友在场并未表示 反对。问:此纠纷应如何处理?为什么?参考答案此赠与行为无效。因为(1)乙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赠与价值近千元的物品相对乙而言已属价值较高,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故此行为应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甲的同意否则无效。(2)乙赠照相机时虽其亲友在场,也未表示反对,但其亲友仅为甲之委托代理人,负责照看乙,对乙赠相机一事并无追认权。据此,丙及其父母应通过甲之亲友将乙赠与的照相机返还于乙。4、张某与王某(女)结婚4个月后,王某怀孕。张某喝酒庆祝,醉后坠入山谷身亡。当时,张某与王 某共有财产计18000元,公公张甲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