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有感_第1页
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有感_第2页
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有感_第3页
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有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有感浅谈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的实践摘要:陶行知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值得每一个幼儿教学工作者学习和实践。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此外,他的“启发式教育主张”注重培养激发幼儿的创造力。笔者通过学习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从理论的四点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浅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体现和运用。关键词:学前教育陶行知教育理论实践正文:社会在迅速发展,新的事物层出不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愈发迅速,为此教育也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2、。21世纪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知识经济最宝贵的资源是包括科学在内的知识、智力与信息,而掌握宝贵资源的人才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核心资源,教育是开发人才资源的主要手段,也就是说知识经济就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它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学前教育为基础教育,俗话说“三岁看老”,一个人的性格或人格的形成在5到6岁,幼儿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起着关键性的基础作用的。此外,u从世界幼儿教育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学前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成人、成才的重要性同样是不言而喻的。陶行知老先生倡导开放型的、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生活教育”是他的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石。在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上,明确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

3、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观,要让教育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相连,把单纯的认识变为“教学做合一”。陶行知科学地遵循了教育教学规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起了一种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新型教育理论。自从学习了陶行知的这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笔者遵循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的原则,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有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平时的教学教育活动中,自觉运用了陶行知老先生的教育理论,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了不少的改进,取得了一些成果。一、“生活即教育”在幼儿活动中的实践“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它有三层含义: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3、

4、教育具有终身性。生活教育理论在我们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处处可见,幼儿教育阶段是非正式学校阶段,强调教育于幼儿的生活之中,使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从一日生活来说,幼儿从入园、晨检、晨间活动、早操、游戏、自由活动、散步、进餐、午餐、入睡、入厕、回家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教育幼儿的机会。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只教人读书。陶行知批评旧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是摧残人才。过去的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更是强化了“三中心”,即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教师“满堂灌”,要孩子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使孩子远离社会生活。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5、,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是为了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改进,教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要求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即关注生活更重于关注书本。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有这么一个例子:孩子们在洗手,一个小朋友把毛巾弄掉了,他没看见,跑掉了,又有几个孩子来擦手,有的看了一眼这条毛巾,却没有将毛巾挂起来。最后,有个女孩看到,不声不响地把毛巾挂了上去。这时我们老师把这个女孩叫到小朋友跟前,当众表扬了女孩,以后大家看到有毛巾掉下来就抢着挂了。这可

6、不就是“生活即教育”的实贱运用吗?只要我们老师抓住教育的时机,就会比对幼儿空讲道理强几倍。在进行幼儿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每个班都设置一个“破烂箱”和“回收箱”,请家长们帮忙,平时注意收集一些所谓的“破烂”,如瓶子、纸等,作为教学和游戏中的原材料。在游戏中,幼儿的节俭美德、环保意识、创造能力在日常一点一滴的收集回收中得到积累。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而产生力量。寓教于生活,让孩子自觉地培养良好的习惯,在生活中塑造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取得课堂教育所无法获得的效果。二、“社会即学校”在幼儿活动中的实践陶行知认为,既然生活即教育。那么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

7、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他提倡的社会即学校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以社会为学。以人民大众广阔的生活环境为教育场所,把教育从封闭的围墙中解放出来,让幼儿与广阔的社会和大自然亲近,实现幼儿园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结合。其次,幼儿园为社会服务。扩大幼儿园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这一主张着眼于扩大教育的领域,幼儿园里所学的知识毕竟有限,可以利用社会的资源、环境影响孩子。幼儿教育走向社会,便于摆脱封闭性的学校教育对人发展的制约,充分发挥孩子在开放环境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孩子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陶行知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

8、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社会即教育”是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对我们幼儿园来说,幼儿园就是我们的小社会,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老师、都是学生、都是小朋友,整个的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就拿我们幼儿园的角色游戏和区角游戏来说吧,每一个游戏,幼儿扮演的每一个角色,老师们为幼儿创设的每一个情景,都来源于我们的社会,我们要充分利用周围的

9、环境,要把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成为幼儿活动的模拟场所。社会资源的利用,既可弥补幼儿园教育设备和资料的不足,又可以使幼儿在社会大环境中亲自感受体验,从而获得广泛的感性经验。再如,我们带孩子们“远足踏青活动”,给孩子们活动空间范围大,是幼儿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有利时机。利用外出参观、春游、秋游,积极带领幼儿走出园门,让幼儿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的不同,每一朵花儿的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再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的妈妈是护士,还有一个小朋友的爸爸是警察,在“我们的服饰”这个主题中,我就邀请了护士妈妈和警察爸爸穿上他们的工作服走进我们的活动,通

10、过老师的讲解和小朋友的观察,孩子们很快知道了护士服饰的特征和警察服饰的特征了,像这些有利的社会资源处处可见,老师可以利用身边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来对幼儿随机展开教育。三、“教学做合一”在幼儿活动中的实践“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老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主张。陶行知先生认为,“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以行求知,手脑并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确处理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可以加速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从而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行知合一,行是做,即实践,做是第一,知是第二。“教学做合一

11、”作为一种方法论,保证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有效施行。在我们幼儿园里,要让幼儿在操作中进行学习,老师在幼儿活动过程中进行教育、教学。“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此对于幼儿的教育应该注重他们自主探索的过程,注重让幼儿对自己所经历的实际问题中进行探索。在活动中,我们老师要尽量给幼儿创造实际操作、探究的条件。例如,在“沉与浮”的科学实验中,小朋友都认为海绵是浮的,在他们亲自去动手实验时,他们发现海绵刚放入水中的确是浮在水面上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海绵慢慢吸足了水分,最后渐渐沉入水

12、底了。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实验中,结果出现后更是兴奋不已。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操作,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就要我们老师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要求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重亲自体验,就能促进幼儿的各项能力在不同水平上的更好发展。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在幼儿园的实践陶行知一生有许多精辟的教育思想,创造力的培养也是他的重要主张。陶行知说:“我们要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创造的教育。”“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我们的教育非但要教,并且要学要做,教而不学、学而不做、叫做忘三。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陶行知一贯反对死读书,死教书的旧教育,提倡活学活用的创造

13、教育。他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认为所谓的创造教育,又是培养孩子“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做老师的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而培养幼儿创造力就是要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虽然和人的天赋有一定的联系,但重要的还是后天教育培养的后果。意大利瑞吉欧的学前教育体系认为,创造性生成于日常经验中,把创造性的培养很自然地渗透到围绕项目活动的各个层面,其中美术方式是儿童开展最多,表现方式罪生动、深刻的内容。幼儿艺术学习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掌握艺术知识的学习而主要在于培养一种对艺术的兴趣,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情感等目标更为重要。我们对幼

14、儿这方面的培养是特别注重的。例如我们有一节美术活动“泼水画”,幼儿用各自瓶里的水在地上倒出一个水印,要求幼儿根据水印的图样,想象描画、添画,看水印像什么,就把它变成什么,小朋友的兴趣颇大,一个个像个绘画大师饶有兴趣地趴在地上作画,活动完毕,小朋友们兴奋地看着自己的作品,雀跃似的向伙伴们炫耀。我们这节“泼水画”的活动是不是很好呢?不但培养了孩子的创造思维,而且激发了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还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像这种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活动多多皆是如多彩的纸、变化的泥,稻草、麦秸、贝壳、酒瓶大凡能作画,能涂色,能给予孩子自由涂鸦的东西都是好的材料,都能促进幼儿创造心理的发展。孩子们在琳琅满目的美术区角里忙着:在小石子上设计图案,然后来摆一摆,讲着生动的故事;在鸡蛋壳上画个喜爱的卡通形象;在稻草、草绳扎出十二生肖小动物,形态各异,憨态可掬;用旧布头或者袜子制作娃娃。泥土、破布、旧报纸、水果蔬菜等等,孩子们用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无拘无束地画着、谈笑着在这样宽松的创作活动中,孩子们有了选择的自由,有了创作的冲动,也有了游戏的快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