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惠州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毕业论文_第1页
论惠州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毕业论文_第2页
论惠州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毕业论文_第3页
论惠州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毕业论文_第4页
论惠州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毕业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论惠州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张文利 讲师 系: 经济管理系 年级专业: 20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提交日期: 2014年5月14日 答辩日期: 2014年5月17日 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 评阅人(签名): 2014年5月26日摘要惠州位于珠江三角东岸,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工业城市。在惠州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先后获得各种荣誉和称号,它是国家火炬计划“数码视听产业基地”,是世界最大的彩电,电话和激光头的生产基地,是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之一,惠州的电子工业产值在十年中连续居全国前列。对于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研究,能够发现惠州电子产业在

2、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国际社会的接轨。本文运用国际贸易、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相关理论,结合惠州电子产业的相关数据资料,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分析方法对惠州电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现阶段惠州电子产业面临的问题及经济全球化对其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认为惠州电子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核心技术欠缺:芯片、软件已成软助;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产学研环节过于脱节;(二)人才匮乏:高级人才明显短缺;面向产业开展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方面尚需加强;人才供求突显结构性矛盾(三)国际市场竞争强烈。随后探讨了惠州电子产业当下的发展策略。本文认为可以

3、从一下三个方面进行:(一)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大规模承接人才转移(二)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核心技术骨干: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视人才;抓住中心城市高级人才转移机遇。(三)产业转型升级,占据竞争优势: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采取关键技术重点突破策略, 带动产业升级最后对未来惠州电子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国际化进程做了展望。关键词:惠州;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abstract huizhou is an emerging industrial city of pearl river delta. electronic industry

4、 output for ten consecutive years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country, is one of the first countries to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of national torch plan base digital audio-visual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telephone, color tv, laser head production base, the huizho

5、u electronic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s helpful to fi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n huizhou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better. this paper uses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economics, management, marketing and other related theories, c

6、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data of huizhou huizhou electronics industry,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industry in huizhou. and the impact of current huizhou electronic industry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ca

7、rried on the thorough discussion.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the huizhou electronic industry faces problems mainly displays in: (a) the lack of core technology: chip, software has become the key technology of soft help; heteronomy, the link is too disjointed; (two) lack of talents: senior talent obvio

8、us shortage; for industry to carry ou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personnel train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of talent supply and demand highlights (thre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competition is intense. then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huizhou electronic in

9、dustry at present. this paper thinks that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three aspects: (a) to strengthen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trengthen cooperation, enhance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novation talent introduction policy, undertake large-scale transfer of personnel (t

10、wo) industrial upgrading: the adjustment of product structure,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to take the key technology breakthrough strategy,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 (three) pay attention to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strengthening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talent; seize the center c

11、ity of senior personnel transfer opportunities. finally, the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huizhou electronic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keywords: huizhou electronic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目录1引言11.1研究背景11.2研究意义21.3文章框架22惠州电子产业发展现状32.1惠州电子产业的发展历程32.2惠州电子产业的基

12、本情况42.2.1产业规模总量继续扩大,主要电子产品产量迅速增长42.2.2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深化,转向新型高端发展明显52.2.3产业外向型特征显著,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52.2.4产业创新成果明显,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62.2.5产业布局基本形成,集聚效应持续提高62.3惠州电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72.3.1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比较差72.3.2产业集群化程度相对较低,产业集聚力呈现疲软92.3.3引资的方式方面较为单一,外源型经济极为突出93现阶段惠州电子产业面临的问题103.1核心技术欠缺103.1.1芯片、软件已成软助103.1.2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产学

13、研环节过于脱节113.2人才匮乏113.2.1高级人才明显短缺113.2.2面向产业开展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方面尚需加强113.2.3人才供求突显结构性矛盾113.3国际市场竞争强烈124惠州电子产业当下的发展策略134.1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134.1.1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134.1.2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和诚信建设144.2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核心技术骨干144.2.1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视人才144.2.2抓住中心城市高级人才转移机遇154.2.3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大规模承接人才转移154.3产业转型升级,占据竞争优势164.3.1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164

14、.3.2采取关键技术重点突破策略, 带动产业升级165未来惠州电子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国际化进程17参考文献:18致 谢191引言1.1研究背景 电子信息产品在我国发展迅速,贸易总额持续上升,2008年其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8854亿美元,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5%。其中,出口额为6263亿美元,增长14.5%,占全国出口的37.4%;进口额为4546亿美元,增长6.5%,占全国进口的33.2%;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施行贸易保护,使得其进出口贸易总额有所下降,同比下降12.8% ,总额仅为7719亿美元 。但到了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同比增长31.2%,进出口额达10128亿美元,

15、在全国外贸总额中占有34.1%,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回升调整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中,中国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明显发展很快,增长迅速。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进入21 实际后,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在产业结构,规模以及技术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电子信息产业不断提高的出口比重,以及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都已经说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步入了快速持续的发展轨道。这表明,电子信息产业将会逐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带动发展相关产业,驱动并支撑国家经济的发展。 惠州具有良好的地域优势,不仅毗邻深圳和香港,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主动与国际产业及港澳地区相衔接。在改革开放之初,经过学习和相互融合

16、,惠州逐步将电子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培育并发展壮大了全国电子百强企业德赛、tcl、华阳和侨兴集团, 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总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五位。 在今天,惠州制造的电子产品已经开始逐渐实现全球化,并且产品的种类和样式也不局限于一种,重现出多彩缤纷的状态。除了在惠州当地发展电子产业的现代化工厂外,惠州有名的电子制造品牌已经开始在拉美和越南等地进行投资设厂。另外转移其高新技术获取财富的经营手段,也不断的丰富和改造着惠州制造的内涵,对中国电子产品商业的发展进行了外延。 研究惠州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发现惠州电子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与国际接轨。1.2研究意义 经过多年

17、的发展,电子产业已经逐渐支撑起惠州经济的发展。在当今社会,电子产业不仅面对着国内企业的竞争与压力,国外商业环境也是复杂变化,风险和挑战极大。“十一五”以来,国家以及省市各部委和领导都对惠州的电子产业发展予以重视,为保持惠州电子产业又快又好稳定的发展,从各方对惠州电子产业的发展予以支持和结构调整,这有效的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未来十年(2011-2020年)正是惠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升华惠民之州的关键时期,也是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为了进一步牢固和加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这些对研究惠州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1.3文章框架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

18、章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文章框架做了介绍。 第二章对惠州电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一)惠州电子产业的发展历程,(二)惠州电子产业的基本情况(三)惠州电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第三章对现阶段惠州电子产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认为惠州电子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核心技术欠缺:芯片、软件已成软助;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产学研环节过于脱节;(二)人才匮乏:高级人才明显短缺;面向产业开展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方面尚需加强;人才供求突显结构性矛盾(三)国际市场竞争强烈。 第四章探讨了惠州电子产业当下的发展策略。本文认为可以从一下三个方面进行:(一)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19、,掌握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大规模承接人才转移(二)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核心技术骨干: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视人才;抓住中心城市高级人才转移机遇。(三)产业转型升级,占据竞争优势: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采取关键技术重点突破策略, 带动产业升级。 第五章对未来惠州电子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国际化进程做了展望。2惠州电子产业发展现状2.1惠州电子产业的发展历程 在惠州不仅聚集很多高端顶级的国内电子产业公司,为国内外提供了大量质量高,品质好的电子产品。而且,惠州也是国内汽车音响和电工等方面研制人才的“黄埔军校”,在这里不仅具有一大批技术精湛的行业人才,同时

20、也为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 惠州电子产业经济在国内发展较早,各大电子企业通过与国际知名公司接触向其学习经验和借鉴,并经过自身的努力与自主创业才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这些发展的经验与积累,将为我国国企的发展和改造提供很好模版。惠州本身的工业基础很是薄弱,在改革开放前,惠州仅有实力微弱,规模很小的惠州棉厂和惠阳机械厂这样的工业企业。地方财政和惠州地区的人均产值都极其低下,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后来,惠州开始以引进外资的方式发展本地工业,第一次便是引进了一家来料加工企业。 改革开放之初,惠州凭借与香港、深圳毗邻的优势,主动承接港澳和国际产业的转移,经消化和汲取,发展壮大了全国电子百强企业

21、tcl、德赛、华阳和侨兴集团,使电子产业成为惠州的支柱产业,总产值连续多年居全国前五名,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惠阳地委于1983年和1984年,分别召开了三级干部会议和地县两级干部会议。这两个会议在惠州的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会议重点就是促进经济冲关,并且为干部松绑,更新干部观念和思想。根据这样的战略部署,惠州各方面领导人果断部署发展战略,打起“办事业,打基础”的大旗,逐渐开始形成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新的发展局面。 在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1980年8月26日决定建设经济特区。由于惠州毗邻将要开发的经济特区,就天然的具备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优势。在优势创造

22、的有利条件下,惠州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经济发展慢慢朝多层次,全方位和有重点的方向发展。在初期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基础设施情况差,经济基础薄弱,惠州开始实行各种政策,抓好硬件设施。为了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惠州也进一步采取各种特有发展战略,利用金融体制的完善和市场服务的资源优势,以及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来促使自身的发展。 惠州借助深圳经济特区的帮助,在其拉力与辐射的双重促进下,逐渐迈着现代化的步伐,向着经济社会化和劳动商品化越走越远。为了给商品经济的发展拓展出道路,会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社会分工,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强城市的功能。惠州国有企业在90年代中期,也率先进行了各种产

23、权制度的改革。惠州改造和组建大量的企业集团,主要是通过资本运营,资产重组和控股合资等各种方式进行。通过这些改革的成功,市场上也逐渐形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惠州模式”。经过这种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和发展。惠州工业经过这样的发展过程,开始逐渐的进入发展的高峰期,工企业中一些以电子信息产业为突破口的逐渐开始浮出水面,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通过惠州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惠州通过改革开放,以开放为向导,以自身优势为发展条件,在这样的时期中一步步实现了自身经济质的飞跃与发展。在惠州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列知名的品牌和企业逐步得到认可和发展,国有企业中华阳,德赛,麦科特以

24、及tcl等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实力也呈现飞一样的发展。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惠州经济发展区逐渐形成了以数码产品和石化为产业支柱的经济发展体,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的企业发展格局。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经济发展迅速的惠州逐渐呈现在当代人民的面前。 在今天,惠州制造的电子产品已经开始逐渐实现全球化,并且产品的种类和样式也不局限于一种,重现出多彩缤纷的状态。除了在惠州当地发展电子产业的现代化工厂外,惠州有名的电子制造品牌已经开始在拉美和越南等地进行投资设厂。另外转移其高新技术获取财富的经营手段,也不断的丰富和改造着惠州制造的内涵,对中国电子产品商业的发展进行了外延。2.2惠州电子产业的基本情况2.2.1产业

25、规模总量继续扩大,主要电子产品产量迅速增长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销售产值达3038亿元,较2010年的1504亿元翻了两番,年均增长18.5%,位居全省前列;实现工业增加值282亿元,年均增长5.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0.2%,占gdp比重为20.1%,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市工业,甚至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移动电话产量由2010年的1172万部增长到2013年的2.5亿部,增长了8.6倍,占全国总产量的19.2%;激光视盘机产量由2010年的2955万台增长到2013年的3456万台。惠州是首批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级视听产业基地、激光头生产基地,是世界最

26、大的电池、激光头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电话机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电脑、电视机、汽车音响、高级电工产品和照相机生产基地之一,现代数码产业名城框架初步形成。2.2.2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深化,转向新型高端发展明显 据数据统计,惠州市在2010年共有16个项目入选广东省新型高端电子信息产业,拥有高达100.9亿元的总投资。在“十一五”期间,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转型的步伐更加明显,各个企业开始制定各种政策加快结构调整,向高端新型的方向迈进。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惠州企业经济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通信终端(手机)产业,汽车电子产业,新型电子产业以及软件产业等都逐渐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据数据显示,惠州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手

27、机生产基地之一,还是我国汽车电子产品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在半导体产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同时,惠州市led的工业产值在2010年高达125.8亿,拥有300多家照明企业,100多家led企业,覆盖了整个产业链条的大部分环节。而作为我国手机的重要生产基地,惠州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庞大的产业群集。另外,在汽车销售方面,华阳通用以及德赛西威就有超过36亿元的销售收入。虽然在电池产业和软件产业方面,惠州起步较晚,但发展却不滞后。利用自身优势,适时制定可靠稳定的发展战略,使得惠州的电池产业和软件产业异军突出,发展迅速。当前,在新型电子工业方面,惠州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电池产业链,涵盖了从设计,生产和销

28、售的各个方面。而后来起步的软件产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创新程度和新产品的研发程度都令人可喜。据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5月,在数字电视,电子,新能源,医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登记130件左右的产品。2.2.3产业外向型特征显著,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11年9月,全市主要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322.2亿元,工业增加值213.4亿元。行业产值占全省8.3%,在广东省排名第四。累计生产手机10636.8万台,电视机累计生产760.6万台,激光视盘机生产2171.8万部。惠州全市截至“十一五”的电子信息类企业,共有包括500多家大型电子信息企业的一千三百多家。在这些企业中,

29、约有126家产值超亿元的电子信息企业,产值过十亿的企业约有10家,而如联想,lg,三星和索尼这样的大中型企业更是多达200家。在惠州经济的发展和崛起的过程中,同时也培育了五家全国电子百强企业,主要有华阳集团,光宏科技,tcl集团,侨兴集团和德赛集团。 2.2.4产业创新成果明显,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我们可以在统计数据中看到,惠州在2010年荣获85项省级科技项目,两项国家火炬计划,一项国家星火计划,一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以及九项国家级科技计划。 在企业方面,截至2011年初tcl集团专利授权共有616项,德赛集团244项专利授权,华阳集团327项专利授权,正牌科电45项专利授权;

30、另一方面,全市共有97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级级创新企业,4家省级创新试点企业,3家省级创新企业。全市第一个国家级工程中心,也随着中山大学和tcl集团获国家科技部批准而进行组建,最后尘埃落定。 tcl集团tft-lcd电视技术自主创新的一大成果,就是自然光技术和圆偏振光技术,这些创新发明都属于国际首创,不仅让中国科技在世界上昂首挺胸,在国内也补充了在偏振光方面的空缺。在手机芯片等一些高科技领域,zyw88208是由正源微开发得手机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这是我国第一颗能够大规模批量生产的td-scdma手机芯片,从此开始打破国外电子企业对我国这一领域的垄断。另外,在电子生产设备,目击实验室,

31、手机多媒体处理,导航,数码处理和手机电池方面,惠州的电子信息公司都取得了令国人感到骄傲的成绩。 2.2.5产业布局基本形成,集聚效应持续提高惠州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产业核心区,以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中心区(惠城区)、惠阳区(经济开发区)、博罗县、龙门县(金山产业转移工业园)、惠东县(产业转移工业园)等主要地区为产业辐射区的产业布局。2010年上半年,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达714.2亿元,增值65.3亿元,出口交货值515.8亿元,形成了电子信息、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系统的光机电一体化。大亚湾西部综合产业区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

32、2.8%,达186.4亿元,是2005年的5.2倍;惠城区实现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201.4亿元,同比增长199%,占工业总产值的40%,规模以上的电子信息产业有数百家;惠阳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总产值22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现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类企业49家,其中超亿元企业十家;博罗县规模以上电子信息类企业79家,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1.1%,达200亿元,是2005年的3倍;龙门县、惠东县正在成为电子信息、清洁能源、电动汽车等产业的转移区,目前尚未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业规模偏小。2.3惠州电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自20世纪末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猛, 经过

33、二十多年的发展,一批又一批十分具有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技术产品不断涌现,并形成了较大的生产制造规模,产业制造能力逐渐提高,成为惠州的支柱产业。当下,惠州有1000多家电子企业,并已经形成以大集团为龙头、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形成了从技术开发到原材料加工和终端产品制造的产业链。 2.3.1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比较差表1 2007一2013年惠州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与工业概况年份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规模以上总工业产值(亿元)808.1962.41520.4169.81888.718942518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亿元)411.75

34、47.4659.9702.5855.3932.81050.4工业增长速度(%)7.621.818.39.727.628.420.9电子信息产业增长速度(%)16.632.920.66.521.79.112.6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占总工业值比(%)58.163.564.772.759.950.947.4资料来源:2007一2013年 惠州统计局惠州统计年鉴表2 惠州市工业总产值构成与工业企业构成20112012201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1528.661930.042317.96三大集团工业总产值(亿元)604.52619.67653.49三大集团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

35、)42.3133.8629.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124412791387大型工业企业数141517大型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数比(%)1.131.171.23资料来源:2011一2013年 惠州统计局惠州统计年鉴由上表1所示,自2011年以来惠州工业以27.6%速度迅猛发展,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达到2518亿元,与2007年相比,整整翻了三倍。可是,在工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我国电子产业发展较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水平低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国电子产业产值结构仍距欧美等发达国家较远。据表1的数据表明,电子产业总产值一直占据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这说明惠州工业支柱产业

36、结构单一,市场抗风险的能力较弱。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7年开始,惠州的电子产业总产值发展势头很好,但在2008年达到40.1%的峰值后,增长速度相对变缓,在2009甚至跌至最低值5.5%,之后虽有所回升,但2012年、2013年的增长速度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与国际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惠州的大型电子企业的综合实力与国际500强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其总资本、市场规模、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面对如今激烈的国际竞争惠州的电子产业仍是较弱的。另外据表2显示,惠州大型电子信息企业数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百分之一点几,而三大集团(tcl集团、华阳集团与德赛集团)的工业总产值却占

3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这说明惠州龙头企业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同时也表明,工业内部发展不平衡,过分依赖少数大型企业,由于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产业链并不完善,整个行业的资源整合稀少,生产效率较低、产品成本较高,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中小民企的发展跟不上大部队的步伐,如果整个产业的发展只是依赖少数大型企业,这样并不现实,当这些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那么会导致整个产业发展陷入危机。2.3.2产业集群化程度相对较低,产业集聚力呈现疲软 在惠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对产业结构不断地优化,集团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等各种产业战略的实施,及应逐步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吸引

38、了资本市场的眼球,在这样的过程中,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群已经逐步初具规模。但这样的产业群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凝聚力逐渐呈现疲惫,产业集群化成不高等。产业集群只有发挥企业内部的相互协作与关联,打破外在的相关企业和产业聚集的表面形式,才能够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另外,惠州的某些电子信息产业只是处于整个电子产业的中下游,相关的配套设施并不十分完善,不能够构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的电子信息产业公司实际上对技术和资金要求都不高,导致相似产业较多,入行门槛很低,产业结构中出现很多雷同。这样的形式,不利于公司间相互竞争,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而是导致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价格一降再降。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

39、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而且使得企业的利润指数一再回落,影响企业效益。综上所诉,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已经刻不容缓。尤其是信息服务业发展非常落后,集群内没有建立起技术开发,攻击,生产和销售的相关协作关系,缺乏交流与合作,产业聚集效应不能得到发挥,也就吸引不到投资者的眼球。2.3.3引资的方式方面较为单一,外源型经济极为突出惠州政府单一的招商方式,主要依靠政府的激励措施,如税收或土地,另外从下表3所示,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外商投资超过30%,外资加上港澳台在内的境外资本更超过80%,进而可以看出惠州的外源型经济极为突出。大量外资涌入,从而使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迅速提高,但相对地也给本

40、土中小民企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外企在经营管理、资本、技术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使其在竞争中占用了本地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不利于本地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表3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资本构成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实收资本(亿元)64.9693.26108.65127.92港澳台资本(亿元)31.8345.6951.3459.13外商资本(亿元)20.433.5342.948.07外商资本占总资本比(%)31.44039.537.6境外资本占总资本比(%)80.484.986.783.8资料来源:2009一2012年惠州统计年鉴3现阶段惠州电子产业面临的问题3.1核心技术欠缺如今,惠

41、州的高端产品增长势头良好,液晶等离子电视产量增速均已超过50%,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大规模集成电路产品比重呈上升趋势,不过,由于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进一步深化,国际市场低迷,愈加激烈的国际产业竞争,惠州在新形势下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品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总体而言,惠州电子信息产品结构水平不高,市场拓展步伐迟缓,并且缺少核心技术和品牌产品,惠州电子信息产业虽在制造方面具有优势,但没有足够的核心技术,在创品牌建设方面,tcl、德赛、麦科特、侨兴等集团已成为全国甚至海外知名品牌,但品牌企业相对少,这一点还有待进一步努力;此外一般消费品供大于求、价格战不断,特别是电视行业的供求矛盾,以及与此相关的

42、一系列问题在短时间内仍较难有根本的改变,在电脑、电视、显示器、程控交换机等多数产品产能过剩,最为突出的矛盾是产品老化和开发之后,相同的,路由器、网卡、服务器、高档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等产品多半依靠进口,进口高端集成电路约占国内需求的89%。3.1.1芯片、软件已成软助电子信息产品的核心集成电路,尽管中国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而且有北大众志、展讯、爱国者、方舟等高端芯片相继问世,但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相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面对具有较大缺口的产品需求,芯片、软件这一新型产品在电子行业占有巨大的市场。但是,惠州电子产业发展中,由于核心技术欠缺,芯片、软件已经成了其发展的软肋。3.1

43、.2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产学研环节过于脱节在技术基础上,惠州电子产业受到较大的制约,和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依然有着巨大的差距。惠州在电子产业的发展中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众多关键的领域上没有充分重视共性技术,没有拥有足够的自主知识产权,在技术产业化这一环节上较为薄弱。 上述的问题都是制约惠州电子产业自主创新,影响惠州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对于电子产业来说,其核心技术以及产品是这个产业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掌控甚至垄断整个电子产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电子产业的发展以及电子产业技术的创新。惠州电子产业核心技术的欠缺使得很大一部分后续创新受制于人。此外,惠州的产学研环节过于脱节,相比发达国家电子产业技

44、术,自主化程度较低,在惠州生产的电子产品当中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和较少, 甚至,通过科研成果转化的商品更少。总的来说,惠州电子产业的产、学、研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3.2人才匮乏3.2.1高级人才明显短缺 限制区域产业迅速、协调发展的瓶颈是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和总体素质不高。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普遍缺乏能够占据技术和市场的最前沿、能组织领导重大工程和攻关项目的技术领头人;高层次、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具有大生产管理经验、善于进行资本运作的高级管理人才匮乏。3.2.2面向产业开展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方面尚需加强 在许多发达的国家,研究机构、产业界和大学之间一般存在较为密切的人才以及科研的

45、交流合作。惠州在这方面有所欠缺。惠州的电子产业科研机构应当紧密的围绕电子产业的发展需要开展应用导向的人才培养发和研究开工作。3.2.3人才供求突显结构性矛盾当下,惠州在电子产业这块十分缺乏人才,惠州的技术工人只有22万人,在全市劳动力所占比例不到40%,而高级技工甚至还不到2%,尤其是高级的技术人才,因此制约了核心技术的开发。在实际上,惠州经济的发展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人才一直很是急需。而电子信息产业往往又是高新产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而且往往要包含其他方面的了解和熟练的动手操作及创新能力,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但在现代的大学教育体制下,往往是学生掌握大量的课本知识,缺乏

46、一定的实践和应用。更有甚者,一些院校的专业课本知识学习也并不尽人意。由于缺少应变和灵活的处理能力,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就出现了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我国的义务教育越来越普及,大学毕业人数逐年增加;但另一方面,企业和市场真正需求的人才又得不到满足。3.3国际市场竞争强烈在全球范围内,不仅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产业方面进行深度应用,将经济调整的切入点逐渐向信息网络方向倾斜,新兴的经济体在电子产业发展也逐渐加大招商引资和加大研发投资。信息产业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竞争激烈,逐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始大力争夺电子产业技术人才;二是上游的资源优势逐渐得到垄断;三是低价竞争在局部领域实施中发展激烈。四是优势企业

47、迅速进行加快收购和兼并。通过以上四种方法,各国逐步达到占据价值链高端和市场份额的目的。在我国内部,各个城市无不在使尽浑身力气抢占在信息产业方面的制高点,特别是在上海,天津,北京和无锡等城市方面表现更为激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以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为基础,形成了强大的通信/广电、it整机制造、电机电器、汽车制造、工控仪表、照明电器、能源等优势应用行业,是国际知名企业研发和设计中心的集中落户基地,对电子元器件的新技术、新产品以及选型和配套有强烈需求。随着经济刺激计划的深入,电子行业的机会不仅来自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家电进城等的实施,特别是新型整机产业的发展,例如: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宽带

48、光纤接入网、三网合一、高清平板电视、新能源项目、半导体照明、轨道交通、大飞机、安防系统、医疗信息化等,对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相关设备/测试产品都有着殷切地需求,成为电子行业自身升级的难得机会。电子技术的应用更将推动这些应用行业的产业升级。一些城市则实施一些列措施加快对产业资源的吸收速度,比如合肥,武汉和成都等城市;各个城市争夺资源的手段不尽相同,还有一些则利用自身的优势,吸收很多高端产业的优势资源,有些城市则利用成本优势和自然资源储备积极效仿。面对这样积极竞争的国内场面,惠州也必须依靠自身优势,采取相应的措施,抓住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防止先决条件被弱化。第一方面,企业成本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得到

49、极限压缩,使得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出口产品在质量上存在隐患。为了进一步加大竞争力,扩大电子产品的利润空间,不少企业都采取在原材料和产品设计方面减少成本投入,这会导致产品质量大打折扣,使得产品出口的质量不稳定因素增加。第二方面,国际贸易保护在低价出口增加反倾销风险的情况下,有逐渐转向高新产业的趋势。不仅是印度,现在欧盟也开始对我国进行反倾销调查。特别是在2010年7月1日,对无线网卡的反倾销调查,设计企业众多,涉案金额更是多达令人咂舌。这起案件,也是迄今为止欧盟对我国实施最大的反倾销案件。第三方面,国外具有不断增加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这也是以后国外对于我国通信产品设置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一种趋势。第四方

50、面,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贴牌生产。在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往往研发能力不足,不具有核心技术,其产业链不完整,规模也并不十分可观。所以,贴牌生产是我国出口的主要方面,应用技术和关键性技术都相对比较匮乏,一些关键性产品和技术依然主要依赖进口。4惠州电子产业当下的发展策略4.1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4.1.1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随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对电子方面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毕业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如果单纯比较当今毕业生的总数与高科技产业规模,我国的电子类毕业生充分满足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然而,从实际的角度来

51、看,由于我国电子技术的专业人才供给中存在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问题日益严重。面对人才供求中的结构性矛盾,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途径。高校根据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在持续的调整课程的方面,知名电子企业积极与各大名校开展“产学合作项目”,在校园内开展各种比赛,使高校学生有机会直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的需要,直接了解产业界的项目策划和项目管理方式。同时,各大厂商推出的最新的技术理念和工具也被引入大学课程中,可以提高学生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学生也有机会参加项目研发,并从中得到锻炼,这将有助于培育出一批批产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2、。 而对于现有的科研人员,需要加强技术训练,不停地扩大他们研究领域,以提高其知识结构,同时务必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人才引进、使用、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合理配置,加大力度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才,鼓励科学技术人员以成果、专利投资,把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利益技术创新的风险挂钩,充分调动和激发研究人员的创新潜力。4.1.2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和诚信建设 企业的科技实力靠什么来反映呢?答案是自主品牌建设。他体现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中国电子信息企业要注重品牌建设,许多企业开始从原来的多样化品牌转向统一品牌管理,并在国内外大力推广自主品牌,至今,已获得良好的成效。2009年海尔、华为、大唐等我国多家企业入选“世界著名品牌

53、500强”。软件公司积极建设信用体系,今年初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公布的首批13家信用评价3a级以上软件企业中,东软、浪潮、南瑞等百强企业均榜上有名。4.2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核心技术骨干4.2.1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视人才企业在技术创新上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首先,为下一代的主流产品和关键技术,采取产学研结合方式支持科技企业的发展,以开发可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其次,与国外公司合作,要发挥对客户需求的熟悉优势,通过引进核心技术的一部分,并积极消化吸收和创新,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共同开发出一些应用技术平台和核心部件,逐步开发出具有一定知识产权和中国特色的技术平台和新型产品。另外,要注意

54、进一步进行分工合作和联合开发。由于国内对于电子信息产品开发和研究的投资并不充足,而电子产品本身又具有技术和产品更新快的特点,这就需要企业间及时进行联合,进行共同开发。最后,要注意进行业务的拓展和进一步开发。开拓新的产品和业务,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还能为企业扩展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也将形成企业以后发展新的亮点。 外贸企业应加强专业人才管理,提高全民信息意识和充分保证人才。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经济竞争、资源竞争、信息竞争其焦点是人才竞争。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与质量直接影响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因此,我国的外贸企业要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同时也引进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55、同时,我们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学科带头人抓好信息科学队伍建设,形成人才梯队,使我国在信息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拥有一定的优势,以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4.2.2抓住中心城市高级人才转移机遇现如今,随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骇人听闻的房价、可城市公共服务发展缓慢、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居民幸福感逐年降低,在这些城市努力打拼的年轻人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不仅企业开始向低成本的地区转移,部分人才也因不能负担大城市的生活成本而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加之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各地政府为争夺人才不断推出优惠政策,一些拥有高技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也能在大城市以外的地方找到发展空

56、间、实现他们的职业追求和自我价值。这种人才转移现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惠州必须抓住这一机遇,有针对性的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落户惠州。4.2.3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大规模承接人才转移应该组织实施“率先承接人才转移计划”,面向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高级it精英,制定出相关的人才转移计划,从生活,工作以及子女学习的各个方面给予转移人才全方位支持,使得惠州的人才转移计划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争取能为惠州电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备军和新的发展动力。 要进一步制定和落实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从政策上予以倾斜,和给予人才引进以全方位保证和大力支持,是人才引进政策得到万无一失的实施。4.3产业转型升级,占据竞争优势4.3.1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电子信息制造业从发展规划和区位优势方面看,惠州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需要调节和升级其自身产业结构。为了缓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所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惠州应该大力研究和发展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软件产业不仅是一种很具挑战性的产业,也是整个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在当代社会,一个国家软件产业的发展状况,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军事,经济,政治和科技的各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决定整个国家的国际地位。首先,应该加强对高端制造业的引进,集中全部力量使得优势产业的发展和整合得到加速整合。其次,应该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