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员编号:年 级: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学科组长签名及日期教务长签名及日期课题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授课时间: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够熟练的运用中学阶段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2掌握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重点、难点1三种分散系的比较2胶体的制备3生活中胶体的形成和应用考点及考试要求1简单的分类法及其应用2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内容本章共分为三节,整个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具体内容包括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的分类、胶体三部分知识;第二部分即第二节:离子反应,具体内容包括有关电解质电离的问题一一酸、碱、盐的含义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
2、弱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 反应一一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第三部分即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 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含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知识点一、简单的分类和应用1分类的概念把大量的事物按事先设定的“ 标准”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就是我们最为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工作方法,这种方法称为分类法。2分类的目的分类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不仅能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好的帮助我们认识物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联系3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分类对象
3、分类依据所分种类物质成分是否单一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兀素是否单一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不同的化学性质酸碱盐和氧化物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目的多少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4两种重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键入文字交叉分类法就是将被分类的对象应用多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某些盐的分类)强碱弱碱fznaoh,二:二詈可溶性碱 +* _+/一元碱心:西bagh) /不溶性碱(某些碱的分类)练习 1 将 co2 sio2 so2 a12o3 cuo几种物质按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进行交叉分类(2)树状分类法所谓树状分类法,简单的说就是分类后的各类事物在分类
4、的多层次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将分成的事物排列起来 所呈现的形状像树冠一样。(化合物树状分类举例)练习2将中学化学中学过物质进行分类?知识点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概念:把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体系叫做分散系w ip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2组成: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3分类(1)按照分散质、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可分为9种分散系(2)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即分散程度的不同,把分散系分成三类: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分散系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1700nm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 100nm什么是胶体?清晨当太阳升起时,你漫步在茂密的森林里,会看到缕缕阳光穿过林木的枝叶铺洒在地面上。
5、你知道 为什么会产生这美丽的景象吗?在晚上,当你打开手电筒时,会看到一道“光柱”射向天空或射向远方,你知道这 是为什么吗?直径是1700nm的分散质分散到分散剂中的到的体系4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100nm100nm分散质粒子结构分子、离了少量分子的集合体或大分子大里分子 聚集成的 固体小颗 粒大里分子 聚集成的 液体小液 滴特点均一、透明均一、透明、较稳士7e不均一、不透 明、久置沉淀不均一、不 透明、久置 分层稳定性稳定介稳性不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不能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氢氧化铁胶体泥水、石灰乳油漆注:分散质粒子大
6、小不同是各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体可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可用过滤法分离胶体和浊液,用渗析法分离和提纯胶 体。练习3 (山东五莲20092010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r- 1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的分散到蒸储水中,得到的物质是溶液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不能透过半透膜 不能透过滤纸 静止后会出现黑色沉淀。其中正确的是a.b.d.练习4有关分散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悬浊液的分散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b.任何物质在水中溶解时都有一定的溶解度c.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d.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几纳米
7、到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点拨】解答本题可以从体系中组成微粒的粒子大小、性质、溶解度等方面考虑练习5下列各组物质制成的分散系中,属于胶体的是()d.硝酸银溶液中加过量氨水a.蛋白质溶于水b .白磷溶于cs2c .高镒酸钾溶于水练习6胶体的本质特征是()a. 丁达尔效应b .胶体粒子带有电荷c .粒子直径为1100nm d .外观均一、透明练习7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分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外观澄清、透明b .胶体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不易发生沉淀c.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胶粒的大小决定的d . 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直径小于1nm3【解析】胶体分散质微粒
8、直径为 1nm- 100nm,因此纳米碳均匀的分散到蒸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但可透过滤纸,胶体放置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沉淀。a悬浊液可过滤分离正确b有些物质如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存在溶解度的限定错误c相同温度卜,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不同温度卜.则不一定,如ca(oh)2溶液,ca(oh)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不指 明温度,浓度大小不确定错误d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 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正确4【答案】a d5【答案】 a6【解析】胶体的本质特征是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答案】 c7【解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
9、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粒直径在1100nm之间;胶体通常不易沉淀,是一种介稳体系,b项是正确的;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的粒子直径在1100nm,能使光发生散射形成的,故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相互排斥,故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bc(1100nm)是这种分【点拨】 胶体是一种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分散系,胶体粒子直径的大小 散系的本质特征,也正是胶体的这种特殊性,使得胶体表现出许多特殊性质。知识点三.胶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1胶体的制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fecl 3+3h2o=fe(oh3(胶体)+3hcl向洁净的烧杯中加入 25
10、ml的蒸储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6滴fecl3饱和溶 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nasio3+2hcl=hsio3(胶体)+2nacl。将水玻璃na2sio3(aq)滴加到1mol”t的盐酸中,边加边振荡,可得h2sio3胶体注意:fe(oh)3胶体制备应用fecl3的饱和溶液、煮沸等条件练习8用下列方法制备胶体: 0.5mol/l的bacl2溶液和等体积2mol/l的硫酸混合振荡;把 2ml1mol/l饱和的fecl3溶液逐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把 1mol/l脂0液滴加到1mol/l fecl3溶液中,可行的是()a.b. c .d.【解析】中h
11、2so溶液浓度太大,只会生成 baso沉淀,得不到baso胶体。中是实验室制备 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可行。中 naohlw fecl3浓度都太大,生成 fe(oh)3的量太多,而得到 fe(oh)3沉淀。【答案】c【点拨】胶体是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的一种分散系,制备胶体,必须控制分散质颗粒的大小,故操作时要顾及溶液浓度、反应条件、滴加量及滴加顺序。2通过实验探究胶体与溶液的性质比较分散系光束照射时的现象fe(oh)3 胶体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出现cuso4无明显现象分散系过滤后的现象fe(oh)3 胶体胶体全部通过滤纸,无残渣,滤液仍是红褐色泥水滤纸上有泥沙,滤液澄清透明3胶体的性质性
12、质定义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布朗运动胶体微粒做不停的、无序的运动,即布朗运动电泳在直流电场中,胶体微粒会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电 泳胶体的聚沉胶体是相对稳定的,当改变某种条件,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 成沉淀从分散剂中分散出来(1) 丁达尔效应能证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范围(1100nm),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2)胶体的提纯一一渗析:渗析是根据胶粒大小特征和半透膜的性能而采用的特殊方法,可将混在胶体中的离子和小分子除去从而提纯和净化胶体,原因是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透过(3)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同一
13、胶体的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彼此相互排斥,不易凝聚,这是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4)布朗运动:在胶体中,分散剂的微粒在每一瞬间从不同的方向碰撞胶体微粒,使得胶体微粒的运动方向不断地改 变。同时,同种胶体微粒所带电荷相同,胶体微粒相互靠近时也产生斥力,从而使胶体微粒做不停的、无序的运动, 即布朗运动。这也是胶体相对较稳定的一个因素。(5)使胶体聚沉的常用方法有如下三种o加入电解质一一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结成大颗粒而沉淀。例如,由豆浆制豆腐时,在一定温度下,加 入caso使豆浆中的胶粒所带电荷被中和,从而使胶体发生聚沉而制得胶冻状的豆腐加热胶体或搅拌一一加速胶粒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颗粒而沉
14、淀。例如,将fe(oh)3胶体加热即可使其聚沉。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一一互相中和电性,减少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而使之聚集成大颗粒而沉淀。例如,利用明矶净水的原理即为明矶溶于水后得到al(oh)3胶体,其胶粒带正电荷,故能吸附水中一些带负电荷的胶体的胶粒发生聚沉,而起到净水的效果。练习9现在有三名同学分别进行 fe(oh)3胶体的制备。甲同学:向 mol/l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naoh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的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ml的沸水中逐滴加入 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2)证明有fe(oh)
15、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利用的胶体性质是(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相反和的胶体微粒,能使微粒沉淀出来。丁同学额利用所指的的氢氧化铁胶体进行了下列实验将其装入u型管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这表明 fe(oh)3胶体粒子带 (“正”或“负”)电荷向其中加入naso4-液产生的现象是【答案】(1)丙(2)用一束光照射的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效应(3)正有褐色沉淀生成练习10 从聚沉、布朗运动、丁达尔现象中,选出适当的词语填入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1)在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 ;(2)在fe(oh)3胶体中加入(nh4)2so
16、,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 。【解析】(1)肥皂水中透过强光,看到光带,此现象为丁达尔现象;(2)fe(oh) 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nh)2sq时发生聚沉【答案】(1) 丁达尔现象 (2)聚沉【点拨】本题从多角度重点考查了胶体的性质等知识,是一个思维发散的综合题性题目,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练习11(2009 全国理综卷 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 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
17、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解析】a项胶粒带电,而胶体是电中性的。b项,溶液中溶质若是非电解质,通电时不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带电时,不向某一极移动。c项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也无规律。d项,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故选d【答案】d知识点四:胶体的应用(1)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许多重要的材料和现象都在某种程度上与胶体有关。如:土壤的保肥、工业除 尘、明矶净水等。(2)在医学上,越来越多地利用高度分散的胶体来治病,如:血液透析等。(4)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胶体知识。如:制豆腐、不同品种的墨水不能混用等。(5)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i。练习11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
18、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解析】 a项为fecl+3naoh=fe(oh) +3nacl,即生成沉淀而非胶体,血液是胶体, b项是胶体的聚 沉。c项为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项为血液的渗析,有毒物质可透过半透膜与血液分离, 而血液中蛋白质等分 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仍留在血液中。【答案】a练习12在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有关胶体的知识解释的现象是()a.在河流
19、入海口处易形成三角洲b.将fecl3饱和溶液滴到沸水中,得到红褐色胶体c.在nacl溶液中加入 kno溶液看不到沉淀d.同一钢笔同时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可能发生堵塞【解析】i胶体的制备向i胶体知闾一.海水中的甯解质使河流| a |液体的凝聚|中泥沙胶粒麋聚而飘沉也不同牌号鬓水中胶粒吸附的电荷rp- 可能不同,相互中和所带电荷而聚沉区【答案】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时,液体变为红褐色,得到的是fe(oh)3胶体。用此分散系进行实验:(1)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颜色 ,这表明,这种现象称为 (2)向其中加入饱和(nh)2so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20、。原因是(3)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 ;原因是(4)提纯此分散系的方法叫【解析】电ifcttoii3典柏惜m也尚 送纯藩析i聚沉麻闺“立也|先沉淀后他jw【答案】(1)逐渐变深 fe(oh)3胶粒带正电荷电泳(2)形成红褐色沉淀电解质(nh)2so电离出的so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电荷,使fe(oh)3胶体聚沉(3)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形成黄色溶液 电解质h2sq使fe(oh)3胶体聚沉,随着h2so的加入,h2so与 fe(oh)3 发生反应:2fe(oh)3+ 3h2so=fe2(so4)3+ 6h2o,使沉淀溶解(4)渗析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
21、与胶体8 .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 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 cus04 5h 2o是一种混合物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3 .(浙江菱湖中学2009 2010学年度高一月考,16)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a.有尘埃的空气b.淀粉溶液c.食盐水d,向沸水中滴入fecl3饱和溶液所得液体4 .山东实验中学 2009 2010为年度高一一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鉴别胶体和溶液b .在豆浆里加入
22、盐卤做豆腐与胶体的聚沉有关c.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d. kcl溶液、淀粉溶液和纯水都属于分散系5.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b.胶体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不易发生沉淀c.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胶粒大小决定的d.胶粒能透过半透膜,所以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6 .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正确的操作是 ()a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蒸储水中即可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热水中,生成棕黄色液体即可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液体即可d,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生成红褐色沉淀即可7 .下列现象
23、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8 .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d.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8 .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 .胶体不能通过滤纸c.胶粒做不停地、无秩序地运动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点拨】这是一个胶体概念的考查题,对胶体的外观、粒子的大小、布朗运动及其胶体的稳定性均做了考查,从所给的各个答案分析后直接可得出答案c。9 .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
24、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 . fecl3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b. fecl3溶液能使血液凝聚c. 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d. . 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10 .(山东省临港一中 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关于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镁溶液的说法正确的 是()a .可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镁溶液两种分散系b .两者的分散质微粒均能透过半透膜和滤纸c .将氢氧化铁固体和氯化镁固体分别溶于水中即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镁溶液d .两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均介于1100nm之间11 .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原理同胶体的渗析类似。
25、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膜进行循环和透析。血液中,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通过透析膜,血液中的毒性物质可以透过,由此可以判断()a.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直径大于毒性物质的直径b.蛋白质以分子形式存在,毒性物质以离子形式存在c.蛋白质、血细胞不溶于水,毒性物质可溶于水d.蛋白质、血细胞不能通过滤纸,毒性物质可以通过滤纸12 .(金溪一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考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 “ 一 , 一9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x10 mc.往naoh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立即可制得胶体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
26、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反射形成的13 .将某溶液逐滴加入到 fe(oh)3溶胶内,开始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a . 2mol l 1naoh 的溶液b. 2mol l 1h2so4 的溶液c. 2mol l 1mgso4 的溶液d. fecl3溶液14 .已知土壤胶体中的胶粒带负电,又有很大的表面积,因而具有选择吸附能力。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相同的 下列肥料,肥效最差的是()a . (nh 4)2so4b. nh4hco3c. nh4no3d. nh4ci15 .(江西省吉水中学 2009-2010学年度高一第一次月考)“纳米材料”是当今
27、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 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果将该纳 米材料均匀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关于该分散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透过滤纸b.有丁达尔现象c.所得分散系一定是溶液d.所得分散系一定是浊液二、非选择题16 .从凝聚、布朗运动、丁达尔现象中,选出适当的词语填入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1)在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 ;(2)在fe(oh)3胶体中加入(nh4)2so4,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 。17 ,取少量fe2o3粉未(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得到的fec
28、l3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 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属于 反应。(2)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储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色,即可制得。(3)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 20ml蒸储水后,向烧杯中加入1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 (编号甲)(2)中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在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 烧杯中的液体会产生丁达尔效 应。这个实验可用来区别 。(4)取乙烧杯中少量 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边滴边振
29、荡,可看到溶液的红褐色 逐渐变浅,最终又得到黄色的fecl3溶液,发生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也属于 反应。18 .就教材中“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实验中必须要用蒸储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2)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氯化铁饱和溶液而不能用稀氯化铁溶液。原因是往沸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这样操作的原因是29.硫酸银的溶液解度较小,25 c时,每100 g水仅溶解0.836 g。25 c时,在烧杯中放入 6.24 g硫酸银固体,加200 g水,经充分溶解。(1)所得分散系为。(2)若上述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00 ml,
30、计算溶液中ag +的物质的量浓度。(3)若在上述烧杯中加入 50 ml 0.0268 mol l 1 bacl 2溶液,充分搅拌,溶液中ag十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0.在一个u形管里盛有红褐色 fe(oh)3胶体,并在胶体的上面滴入导电液,从 u形管的两个管口各插入一个 电极,使电极浸在导电液中。通直流电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浅。(1)此实验说明了什么?(2)能否根据此实验的结果解释fe(oh) 3胶体较稳定?为什么?1【解析】光带通过胶体,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光亮通路。由于溶液中粒子直径小于1nm光散射极其微弱,因此观察不到光亮通路。【答案】 a2【解
31、析】a项,胶体是指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部分胶体粒子带电荷,能在外加电场发生定向移动,即电泳,而有的胶体因为不带电,所以不发生电泳;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重要特征,可用来区别溶 液和胶体;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答案】 c3【解析】具有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胶体,而食盐水属于溶液。【答案】 c4【解析】 纯水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答案】 d5【答案】bc【点拨】胶体可分为溶液胶、气溶胶和固溶胶,不一定都是液体,胶体通常不易沉淀,是一种介稳体系;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 是因为胶体的粒子直径在 1100nm之间使光发生散射而形成的;利用渗析法可提纯胶体, 正是利用了
32、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6【答案】c【点拨】 fe(oh)3胶体的制备,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 目的是促使fe”水解成fe(oh)3, 煮沸至液体呈现红褐色即可。若继续煮沸,则发生胶体的聚沉,生成 fe(oh)3沉淀,如d项;a、b生成的是fech 溶液。7【答案】a【点拨】a项为fecl3 + 3naoh=fe(oh) 3 j + 3nacl,即生成沉淀而非胶体;血液是胶体,b为胶体的凝聚;c为胶体的丁达效应;d为血液的渗析,有毒物质可透过半透膜与血液分离,而血液中蛋白质等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仍留在血液中。8【答案】c9【答案】b【点拨】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以胶体的形式
33、分散在血液中,当伤口流血时,用fecl3止血,是利用了 fecl3能使血液中的胶粒聚沉的性质,而不是产生了fe(oh)3沉淀堵住伤口,因为血液中含有oh的量极少。10【答案】a11【答案】 a【点拨】本题以血液透析为背景,考查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以及要求考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还有将试题所给新信息与课内已 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阶段学过的分离方法很多,其中根据粒子的大小不同进行分 离的方法主要有过滤和渗析。毒性物质能透过透析膜,说明其直径小于透析膜的孔径,蛋白质、血细胞的粒子不能 透过透析
34、膜,说明其直径大于透析膜的孔,所以 a项正确。12【答案】ad13【答案】b【点拨】往胶体中加入电解质,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会中和胶粒所吸附的电荷,使胶体聚沉,故四个选项中的物质均能使fe(oh)3胶体聚沉。但当 b中的h2so4溶液继续滴加时,fe(oh)3沉淀又会与h2so4反应2fe(oh)3+ 3h2so4=fe2(so4)3+ 6h2。,从而使沉淀溶解。14【答案】c【点拨】因土壤胶体微粒带有负电荷,能吸附氮肥中带正电荷的 nh4排斥带负电荷的 no3,对nh4no3来讲,其中有一半的氮元素(no3)不被土壤胶体吸附,故 nh4no3的肥效最差。15【答案】b16【解析】(1)肥皂水中透过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邯郸市人民医院腹腔感染的腔镜处理技术考核
- 张家口市中医院护理骨干选拔考核
- 2025春季首都机场集团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石家庄市中医院肾脏淀粉样变分型诊断考核
- 邢台市中医院人工晶体度数计算专项技能考核
- 2025江苏宿迁市泗洪县卫健系统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江西青原区文化馆招聘就业见习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张家口市人民医院儿科急救设备使用考核
- 重庆市人民医院呼吸科病房护士急救药物使用授权考核试题
- 灌肠分类、操作及并发症处理
- 热镀锌钢管技术标准
- 周三多管理学第03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头戴显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 《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0大类》(1992年修订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的计算课件
- GB∕T 26520-2021 工业氯化钙-行业标准
- 温州医科大学《儿科学》支气管肺炎
- 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ppt-共47页课件
- 路灯基础开挖报验申请表
- 建筑材料送检指南(广东省2018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