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教案_第1页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教案_第2页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教案_第3页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教案_第4页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书法艺术欣赏教案 课业类型:欣赏课 课时:1节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 教材分析: 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素材的抽象的线条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历代书法大家、名作迭出。课本 以书法的发展历程为线,以历代书法名作为面,综合叙述了文字的各体发展,向学生讲授时以文字、书法 发展和书作的年代发展分别向学生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字体。书法发展 历经甲骨文、金文、秦篆、汉隶(章草)、魏碑、唐楷,至唐朝中国书法的各种字体、书体均已出现。另 外,课本还对书法的表现形式有所阐释。为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水平,特意让学生做一简单练习。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

2、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 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教具准备: 有关的文字各体作品、名家书法幻灯、书法练习的各种用具。 学生用具: 毛笔、毛边纸、墨、报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的第8课我们曾经对中国画题款艺术作了介绍,了解到书法在画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这节课 我们将对中国书法艺术作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授: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 ,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

3、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 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提问学生:哪一件书法作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1、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1)古文字系统 甲骨文 钟鼎文 篆书(打出古文字各体幻灯)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 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冶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 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 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请学生讨

4、论这几种字 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2)今文字系统 隶书一一草书一一行书一一楷书(打出今文字各体幻灯)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 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 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汉末时的曹操就非常欣赏当时书法家梁鹄的作品,章草兴于汉章帝年 间,故名。以上所讲的几种字体均属于古文字系统,是一个以象形为主的初级的书法阶段。狂草(连绵草) 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 晋

5、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几种是今文字系统的典范(请学生 自己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2、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1) 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 多字,可认识的约 1800字。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 皿上,所以保存完整。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 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2)今文字(在讲授之前请学生说一下自己对古文字形式特征的

6、认识?自己都见过哪些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 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 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 的统称。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 笔的典型;后者气象挥弘,郁勃纵横,体格凝重,雄浑遒密是方笔的典型;唐楷(因唐朝在楷书成就最高 故名)中的 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高简、清雅秀丽,颜氏家庙骨力遒劲、庄严端悫、 静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

7、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 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 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 微妙的境界。课本还选取了草圣”张旭的狂草作品古诗四首,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行草作品虹县诗 卷,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勇于创新的大书法家,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 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8、学生谈完 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然后自己再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 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作品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 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 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姿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 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 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 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9、 4、简单的点画练习: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3字以上)。 作业要求: 1从线的力度,2、字的结体,3、墨的浓淡干湿,4、字间的位置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的临摹。练习以 前请学生谈一下自己对作业要求的理解,然后教师进行当场示范演习并侧重于前两项的要求,学生明白作 业要求以后再进行作业练习。 从学生中选取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点评,点评以优点为主,适当的指出影响学生作品进一步发展不利因素 (如用笔方法、用笔习惯等)。 三、小结: 根据板书简述本课内容,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中国书法艺术的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

10、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汉字是人类文明 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面孔和灵魂是中华文明之母是中华民 族的精神象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美的艺术特征是对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不懂中文的老外也能 美观地感受到汉字及中国书法的独有魅力也能直观地体会到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延续性。通过本课学习 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设计特色 对典型书法家及作品的认识和欣赏受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二、教材分析 1历史专业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 演变的过程了解

11、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 发展脉络。 2本课内容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属于历史必修川第二课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古代书法艺 术。伴随古代中国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程中国人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也不断演进学习本课达到提升 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增强对祖国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优秀思想文化遗产。 三、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浙江省初中和高中语文课本已省略了中国汉字基本构造内容 3 除课外自学书法的同学外较少受到中国书法的薰陶。 2 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对于中国基本字体的辨别 对书法的精神内涵的体会 3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12、 看书同伴间的讨论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以文字、画面及有关声像资料使学生得到有关古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础知识同时提 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初步体验古代书法艺术的各种形式认识其丰富内涵。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 取长补短。 教师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把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及综 合媒体结合起来展示古代中国的精美书法艺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的情绪。 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充 分发挥学生书法艺术方面的潜力利用讨论、现场创作和学习体验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发挥和展示才华的平台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

13、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多姿多彩的风貌培养学生体验美发现 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生活内容培养内心的艺术情操。 通过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提 高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增强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 责任感。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行书为代表的五种常见的中国字体鉴赏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模式典型书法家的介绍和其代表作欣赏 教学手段 文字、画面及有关声像资料视频讨论、现场创 作和临摹体验 七、课前准备 1 学生的学习准备 了解王羲之、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家 2 教师的教

14、学准备 对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等书法名家的了解查代表作、创作背景及蕴 含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了解班级擅长书法同学以备课堂使用 了解语文课兰亭序的学习情况。 3 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u 盘和 ppt 课件书法爱好者自备书法用品 这是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分几个环节具体说明教师指导活 动、学生学习活动及师生交互活动。 共四个环节 环节故事导入 皇 “一字千金 ” 环节了解、欣赏、体会 王羲之及“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颜真卿及“天下第二行书”祭侄 文稿 环节合作学习 概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五种常见的中国字体 环节现场创作和学习体验 故事导入传说典故 “ 一字千金 ”的由来 西安碑林内有块

15、大唐三藏圣教 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00 年后的唐朝文章 怪事自有根由这座 大 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玄 奘的谢表。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 672 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 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佛教界的光荣因此下决心承担此任。怀仁和尚到处寻觅用时 20 余年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 。 传说怀仁在集字 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金一千。这就是 “ 一 字千金”的由来

16、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帖了解、欣赏、体会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东晋人。 祖居琅琊今山东临沂西晋末年南迁后定居在会稽山阴今浙 江绍兴遂为绍兴人。 王羲之故居位于绍兴城内蕺山脚下的戒珠寺。在绍曾任会稽内史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世称王右军。在 他任职期间薄功名利禄为人耿直关心百姓 疾苦是一个务实为民的清官。同时时常以作书养鹅为乐。晚年 辞官隐退后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卒年 59 岁葬于嵊州市金庭镇瀑布山。王羲之 7 岁拜师于女书法家卫夫人 和叔父五广勤学苦练后又遍学李斯、钟繇、蔡邕、张昶等书法家并博采众长自辟蹊径自成一体。王羲之的 书法作品很丰富据说在梁武帝曾收集他书一万五千纸唐太宗遍访王书得三千六百纸

17、到宋徽宗尚保存二百 四十三纸。现传世墨迹寥若晨星真迹无一留存。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 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 、乐毅论 、黄庭经等。他的行书名品快雪时晴帖唐钩 填本现为台湾故宫慱物院收藏。 快雪时晴帖 与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 并为稀世之宝合称 “三 希稀” 乾隆时藏于养心殿西暖阁 “三希堂 ” 。 王羲之书法中影响最大是兰亭序也是书法史上一段千古传奇的故事在他去世前 8 年也就是东晋 永和九年公元 353 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雅士聚于 会稽山阴的兰亭修褉曲水流觞饮酒作诗。曲水流觞也称之为曲水宴42 位名士列坐溪边由书

18、僮将盛满酒的 羽觞放入溪水中随风而动羽觞停在谁的位臵此人就得赋诗一首倘若是作不出来可就要罚酒三觥。正在众人 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曰所做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这时众家 又推王羲之写一篇 兰亭集序 。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这就是名噪天下的 兰 亭序。 兰亭序是一篇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优美散文诗内容为永和九年岁在暌丑。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 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日骋怀

19、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设计学生齐读或老师诵读 视频欣赏兰 亭序原文行共字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翌曰 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 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 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 兰亭序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 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其中凡相同的字 写法都各不相同。个之字笔法、结构都变化不同。整个作品笔飞墨舞气象万千千余

20、年来历代文人多以兰 亭序为标准笔耕不辍。人们习惯地把书法家写兰亭序的水准作为衡量其传统功力的尺度。兰亭书法 符合传统书法最基本的审美观 “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 ”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喜 爱王羲之的书法后来唐太宗得到兰亭序真迹令书法家临摹。其中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柳公权等 摹本最好。唐太宗死后兰亭序作为随葬品葬入昭陵从此人间流传的就只是唐人的摹本了。 王羲之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 “飘若游浮云矫如惊龙 ” 。王羲之 的书法精致、美仑美奂是极富有美的观赏的。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 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

21、法美。 视频欣赏颜真卿及 “天下第二行书 ” 祭侄文稿 过 渡中国书法艺术除了行书外还有其它同样优美的书法字体。合作学习 阅读资料课前印发给学生 中国书 法艺术发展脉络商 -清 产生于商代中后期的甲骨文笔画均为单线条瘦挺有力时露锋芒。布局多为纵行行款 错落大小变化疏密有致。这些最早的汉字遗迹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章法、结字三要素。尤其是从甲骨文 的结字看已体现出线条美、单字造形的对称美。因此甲骨文的出现奠定了我国书法艺术的基础标志着我国 书法艺术的产生。 商周时期出现的金文或称 “钟鼎文 ”整齐且笔画粗壮起笔、收笔及运转比甲骨文圆润曲直变化丰富。 成熟的金文外形偏长每字的大小匀称各部分讲究呼应与

22、配合。毛公鼎 、散氏盘是其代表作。从金文 遗迹看书法的艺术性已逐渐丰富起来。春秋战国时期毛笔开始在书法上广泛应用。毛笔表现力丰富特别 是内蕴的笔法技巧构成了以后中国书法的重要要素 书者的情性、审美趣味、用笔技巧等秦统一后秦 始皇下令 “车同轨书同文 ”由丞相李斯普及小篆小篆成为官方文字。文字的统一为书法艺术的成熟奠定了 基础。从李斯的泰山石刻看小篆具有字形扁长、笔画多为孤线、结构复杂的特点作为官方文字不便速 写。 于是结构较为简单、笔画把圆转成方折、便于迅速书写的隶书应运而生。关于隶书的产生唐代书法 家张怀瓘书断说 “ 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作也。 ” 程邈因罪入狱在狱中整理隶书三千字得到秦始皇

23、赞 赏舎免其罪并封为御史。此为传闻虽不足为信但是秦代隶书出现已成定论只是秦代隶书还多有篆意。到了 汉代隶书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成为官方标准字体并且进入了定型化时期。汉代隶书笔画平直结构简便顿挫明 显尤其是碑刻精妙绝伦。从用笔到结字所形成的风格显得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隶书在书法艺术上有继 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人们在使用文字时总是希望文字好认一些写得简便一些尤其在事务急迫繁忙之时更是如此。同时在由 篆到隶的演化中由于毛笔快写和笔法发展的缘故草书便产生了。唐代张怀瓘书断中说“汉元帝时史游 作急就章此乃存字之梗概损隶书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这一时期草书含隶 意较多笔画往往还带有波磔

24、宇与字之间无牵挂称为 “章草”。 三国时期汉字书写发展为真书阶段真书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书体一般认为它是汉字发展史上的正 体是 “楷模” 因此一直流传至今。其字方笔直势渐占主导地位横笔尽量少作或不作燕尾笔势撇捺亦不向上 挑出并缩短长度。 钟繇被尊称为 “ 楷法之祖 ” 。东晋王羲之正、 行、草各体皆精王献之的 洛神赋十三行 是这一时期的精品。 宣和书谱中说 “自隶法扫地而真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之间行书存焉。” 即 隶法解体后写得近于谨严些的就成了真书楷书写得近于奔肆些的就成了草书介乎真、草之间的就是行书。 至此汉字的几种书写形式均已产生写字也不仅仅在于实用美感和享受也成为发展的动力书法艺术进

25、入成 熟时期。 唐代博大气象所形成的唐人激越的胸襟和心态在书法艺术上体现为洒脱奔逸、恢宏宽博的气势。 唐代书法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楷书今天仍有 “学习楷法从唐入手 ” 的说法。 其代表作有颜真卿的 多宝塔碑 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它们或壮美森严刚正厚重体现郁郁盛唐气象或骨力劲健、均匀而瘦硬体现书者 “ 心正则笔正 ” 的书法意念。有唐一代我国书法艺术进入全盛时期。 宋以后字体已无大的建树和突破仅在原有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风格以发挥个性为主。宋代由于政治环 境相对宽松统治者重文轻武书法成为文人普遍爱好的一项艺术随意挥洒的行书尤为盛行。著名的是宋四家 苏东坡的书法书卷气极浓给人以超脱世俗之感黄庭坚的书法体

26、势异常开张以特别紧密或特别疏松作巧妙 对比在豪宕中不时露出韵致米芾因其生性倜傥不羁以顿挫为含蓄结构矫侧练达神采淋漓蔡襄的书法也有 新意。 元代书家、画家集于一身者居多书家不事丹青尤可画家则决不可不习书法。中国画有题跋文款即 始于元代这对后世的书法绘画艺术的影响极为深远。明初几位皇帝如朱元璋、朱棣都喜爱书法。国家设 有中书科凡能书者授官中书舍人在内阁中办理文书。但是明人书法基本上为元代书法的延续没有大的突 破。 清代是中国书法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书坛渐成“帖学”和“碑学 ”二水分流的局面导致了书法流 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分化。 合作回答 1 归纳出中国书法的主要字体及主要特征。 答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秦始皇时的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 中国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