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自考-经济学(00800)-第二章_第1页
中英自考-经济学(00800)-第二章_第2页
中英自考-经济学(00800)-第二章_第3页
中英自考-经济学(00800)-第二章_第4页
中英自考-经济学(00800)-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章重点第二章重点 1 2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3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4市场均衡市场均衡 5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6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 一、市场机制的概念一、市场机制的概念 二、市场机制的作用二、市场机制的作用 l 市场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触点。 l 市场是一个有形的买卖商品的场所,也是一个利用 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商品交易的接触点。 l 行业是指为同一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产品的厂商的 总体,是与市场这一概念紧密相联系的。(产业) l 五金行业,IT行业,汽车行业,软件行业 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机制

2、市场机制 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 l 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是微观经济学划分市场类型的标准。 l 厂商和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 完全 竞争 大多数的商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 体现是没有门槛,自由进出这个市场 垄断 铁道部的铁路运输 垄断 竞争 餐饮业,厂商自由进出餐饮市场,每一种口味 的餐馆对于适合其消费的顾客是垄断的。 寡头 移动通讯市场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 经济社会通过机制把稀缺资源在竞争的用途配 置。 控制论产生后,把经济社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机制说明经济社的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 市场机制就是指市场的运行、调节的方式和

3、规 律。 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完成的,在 市场经济中,市场通过价格调节来协调整个经 济中各个经济主体的决策。 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的作用 汽车市场上,厂商生产的汽车量小于消费者想 购买的数量,一些消费者买不到汽车。 为了使厂商的产量与消费者的购买量相等,让 厂商增加产量,或消费者抑制自己的购买欲望, 减少购买。 案例 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 价格机制和资源配置 在调节过程中,价格机制解决了微观经济学提出的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资 源配置问题。 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 案例 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 l 如何解决 l “生

4、产什么”有市场需求的产品 l “如何生产”采取先进的手段和严密的管理 l “为谁生产”有购买力的群体 斯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 道他自己在什么程度上促进公共利益。.他所盘算的 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样做时,他受到一只看不 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 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 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 情况下更有效促进社会的利益。” 第一节第一节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一、需求一、需求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三、决定需

5、求的其他因素三、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 四、需求曲线的移动四、需求曲线的移动 五、需求函数五、需求函数 一、需求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l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消费者在时期内在各种的价格下、能够购买的 商品的数量。需求强调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 能力。 l 仅有欲望或购买力都构成不了需求 需求规律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需求反映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遵循一个 规律:商品价格的上升,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 下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就增 加。被称为需求规律。 需求规律的原因 :1、收入效应。 2、替代效应。 案

6、例案例: :需求规律的例外需求规律的例外 l1 1、股票价格、股票价格 l2 2、黄金、黄金 l3 3、特定的奢侈品、特定的奢侈品 l追涨杀跌追涨杀跌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一、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l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由需求表和需求曲线表 示。 l 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个或所有消费者在一系列 价格水平上购买的数量的数字序列表。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马铃薯的需求表 l表2-1是人们在不同的价格下每月购买 马铃薯的数量。表中第二栏和第三栏 是消费者X和Y的需求量,第四栏是总 的市场需求量,它包括X和Y以及

7、其他 所有消费者的总需求量。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表2-1 马铃薯的需求表 价格价格 (元(元/ /千克)千克) X X的需求的需求 量量- -千克千克 Y Y的需求的需求 量量- -千克千克 总的市总的市 场需求场需求 量(万量(万 吨)吨) A A4 428281616700700 B B8 815151111500500 C C12125 59 9350350 D D16161 17 7200200 E E20200 06 6100100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马铃薯的市场需求曲线 l图2.1是根据表2-1中的价格与市场需 求量的数据绘制的一

8、条市场需求曲线 。 l需求曲线也根据一个消费者的需求量 与价格的关系来绘制。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图2-1 马铃薯的市场需求曲线 20 16 12 8 4 P P 0 100200300400500600700 数量数量 A B C D E 二、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l 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 l 商品的需求量不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由许多 因素决定。 l 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二、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l 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到的。 l 商品的需求量不取决于

9、该商品的价格,由许多 因素决定。 l 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l1消费者的偏好。 l2替代商品的数量和价格。 l3互补品的数量和价格。 l4消费者的收入。 l5收入分配。 l6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三、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l 在论述需求曲线时,假设“其他因素保持不变 ”,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都没有改变。需求 曲线上点的移动描述了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 响。 l ,在图2.1中,当价格由8元增加到16元,表示 需求数量的点从B点移动到D点。 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l 除了

10、价格以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影响需 求量,这些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需求曲 线的移动。 l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上升,需求曲 线向右移动,在每一价格上消费者对商 品的需求量增加。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收入的增加对需求曲线的影响 收入的增加使整个曲线向右移动。如图2 2所示,在原有的收入水平上,当价格为 P0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0,消费者的 收入增加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增加到 Q1。 消费者的需求由原来的D0移动到D1(注意 D0不一定与D1平行)。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需求的变动(图2.2需求的增加) D0 Q P P1 Q1Q0 D1 Q2 D2

11、D0D0到到D1D1是需求增加是需求增加 D0D0到到D2D2是需求减少是需求减少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收入减少对需求曲线的影响 l除价格之外的其他决定需求量的因素引起 需求下降时,整个曲线向左移动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l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定义为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l除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需求 曲线的移动是需求的变化(结果需求曲 线向左或右平移) l而价格的变动引起的需求曲线上点的移 动是需求量的变化(沿需求曲线上下移 动) 四、需求函数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l

12、 需求函数是用公式表示的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 者对商品的需求与决定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 的关系。需求函数由数学形式加以表示。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需求函数 以以Q QD D表示需求量,表示需求量, P P表示该商品的价表示该商品的价 格,格,P Pr r表示消费者的偏好,表示消费者的偏好,P1P1, P2P2等表示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等表示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 ,m m为消费者的收入,为消费者的收入,B B为收入分配为收入分配 状况,状况,P Pe e为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为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 期,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函数一般期,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函数一般 地表示为地表示

13、为 Q QD D = D( (P, P1,P2,P1,P2, m m, B,B, P Pe e ) (2.1)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2.1)式的含义 (2.1)式表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 量由该商品的价格(P)。消费者的 偏好( Pr )、相关商品的价格(P1 ,P2)、消费者的收入(m)、 收入分配状况(B)、消费者对商品 价格的预期( Pe)等所决定。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需求函数的简化 在论述需求函数、分析需求数量对其中在论述需求函数、分析需求数量对其中 一个决定因素的依赖关系时,一个决定因素的依赖关系时,假定其假定其 他因素不变。研究价

14、格和需求量之间他因素不变。研究价格和需求量之间 的关系时,需求函数写为的关系时,需求函数写为 Q QD D = D = D(P P)()(2 22 2) (2 22 2)式表示,需求量)式表示,需求量Q QD D是价格是价格P P的函的函 数。数。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需求和需求规律 线性形式的需求函数形式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为简化分析过程,在微观经济分析中,为简化分析过程, 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 性需求函数。性需求函数。 以线性形式表示的(以线性形式表示的(2 22 2)式的)式的需求函需求函 数形式数形式为为 第二节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

15、需求和需求规律 需求方程 需求方程:需求方程: Qd = a - bP (2.3)Qd = a - bP (2.3) a a为常数,表示当为常数,表示当P=0P=0时的需求量。时的需求量。 -b-b为为 系数系数,表示当表示当P P发生微小变动时所引起发生微小变动时所引起 的的QdQd的反向变动,的反向变动,是需求曲线的斜率是需求曲线的斜率 。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一、供给一、供给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三、决定供给的其他因素三、决定供给的其他因素 四、供给曲线的移动四、供给曲线的移动 五、供给函数五、供给函数 一、供给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

16、供给和供给规律 l 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时期内在可能的价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时期内在可能的价 格下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 量量。 注意:愿意而且能够提供注意:愿意而且能够提供 供给的条件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生产者对某种商品有提供出售的愿望,没有 提供出售的能力,不能形成有效供给,也不 能算作供给。 供给量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对应于一个特定的价格,生产者对商品 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被称为供 给量。 供给规律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生产者并且能够供给的商品数量与该商

17、 品的价格之间也遵循着一个特定的规律 ,称为供给规律; 商品价格上升,生产者的供给量增加; 商品价格下降,供给数量减少。 供给规律变动的原因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1)当生产者供给数量超过数量时, 增加单位供给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的 生产成本增加。 案例案例 l如农民为增加某种高价农作物如农民为增加某种高价农作物 的耕作面积,而把较贫瘠的土的耕作面积,而把较贫瘠的土 地也用来耕作,耕种的成本就地也用来耕作,耕种的成本就 增加了,增加产量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增加产量不可避免地 要多施肥,随着产量增加,农要多施肥,随着产量增加,农 民增加生产成本。民增加生产成本。 第三节第三

18、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案例案例 l对制造业来说,在供给超过数量时 ,工人加班,机器的运转也接近满 负荷,成本很迅速增加。较高的产 量意味着较高的成本,有产品价格 较高时才促使生产者增加生产。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变动的原因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2)商品价格越高,生产这种商品就 越有利可图。公司从生产利润较低的产 品转为生产利润较高的产品。 公司内部调整生产计划 供给规律变动的原因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3)在特定时间内,商品价格维持在 高水平,新的生产者就进入其中开始进 行生产,总的市场供给量增加。

19、外部生产者开始进入此行业 供给规律变动的原因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在短期内,前两个决定因素起作用,第 三个因素在长期内影响供给。 因为需要转换时间因为需要转换时间 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l 生产者对产品的供给由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加以表 示。 l 商品的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 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 字序列表。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马铃薯的需求表 表2-2是某个农民(Z)和市场上所有马 铃薯生产者根据不同的价格在每个月 供给马铃薯的数量。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

20、供给规律 表2-2 马铃薯的供给表 价格价格 (元(元/ /千克)千克) Z Z的供给量的供给量 - -千克千克 总的市场总的市场 供给量供给量 (万吨)(万吨) a a4 45050100100 b b8 87070200200 c c1212100100350350 d d1616120120530530 e e2020130130700700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市场供给量 l在供给表中,对应于一个价格,每个生 产者都有一个供给量与之对应,这一数 量就是生产者在这一价格下并且能够提 供出售的商品数量,所有生产者在这一 价格下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就是市 场供给量。

21、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l借助于商品的供给表,把价格与供给量借助于商品的供给表,把价格与供给量 之间的对应关系描绘在一张坐标图中,之间的对应关系描绘在一张坐标图中, 即得到即得到商品的供给曲线商品的供给曲线。 l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以图形表示的在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以图形表示的在 特定时期内一种产品的价格与供给特定时期内一种产品的价格与供给 量之间关系的量之间关系的供给表供给表。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市场供给曲线 l图图2 23 3是根据表是根据表2 22 2中的价格与市场供中的价格与市场供 给量的数据绘制的一条市场供给曲线。给量的数据绘

22、制的一条市场供给曲线。 l供给曲线根据一个消费者的供给量供给曲线根据一个消费者的供给量 与价格的关系来绘制。与价格的关系来绘制。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图2.3 马铃薯的市场供给曲线 20 16 12 8 4 P 0 100200300400500600700 800 b b c c d d e e a a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市场供给曲线的含义 l在图在图2 23 3中,纵轴表示商品价格,横轴中,纵轴表示商品价格,横轴 表示商品供给量。表示商品供给量。a ae e每个点和供给表每个点和供给表 中的数字相对应。中的数字相对应。,价格从,价格从 12

23、12元千克元千克 涨到涨到1616元元/ /千克,市场供给量就从千克,市场供给量就从350350万万 吨增加到吨增加到530530万吨万吨,在供给曲线上由,在供给曲线上由c c点点 移动到移动到d d点点。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供给曲线的斜率 l并不是所有的供给曲线都向右上方倾斜 (斜率为正),它们是垂直的、水平的 ,甚至向左上方倾斜 l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这段时间内生 产者对价格变化所做出的反应。 三、决定供给的其他因素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l 和需求类似,供给的概念也是在其他条件不变 的情况下得到的。 l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不取决于该商品的价

24、格,它 由许多因素所决定。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包括 :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l1 1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l2 2替代产品的价格。替代产品的价格。 l3 3连带产品的价格。连带产品的价格。 l4 4 自然灾害和其他无法预期的事件自然灾害和其他无法预期的事件 。 l5 5生产者的目的。生产者的目的。( (利润利润oror销量销量) ) l6 6对未来价格的预期。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决定供给的其他因素 四、供给曲线的移动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l 和需求曲线一样,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 格变动导致供给量的变动; l 价格以外的那些被假定为不变的因素发生

25、变动 ,生产者的供给数量随之变动,这导致供给曲 线的变动。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图2.4供给曲线的移动 S0 Q P S1 S2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供给曲线的移动 l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改变,整个供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改变,整个供 给曲线就移动,供给增加时曲线向右给曲线就移动,供给增加时曲线向右 移动,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移动,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 l在图在图2.42.4中,原来的供给曲线由中,原来的供给曲线由S S0 0表示表示 ,供给曲线由,供给曲线由S S0 0移动到移动到S S1 1;代表供给增;代表供给增 加,加,S

26、S0 0移动到移动到S S2 2。代表供给的减少。代表供给的减少。 l右边曲线的供应量比左边大右边曲线的供应量比左边大 第三节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供给和供给规律 五、供给函数 第四节第四节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 一、均衡的含义一、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四节第四节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 一、均衡的含义 l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使得需求量等于供给是指使得需求量等于供给 量的价格,量的价格,均衡均衡是指需求等于供给是指需求等于供给 时的平衡点,时的平衡点,需求和供给需求和供给两种相反两种相反 的力量处于一致或的力量处于一致或平衡的状态平衡的

27、状态,使,使 买卖双方都接受并保持下去。买卖双方都接受并保持下去。 l在均衡点处,在均衡点处,消费者和生产者消费者和生产者接受接受 的数量被称为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均衡数量。 第四节第四节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l均衡价格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均衡价格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 调节和作用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调节和作用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 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出现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出现需求量需求量 与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与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 l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消失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消失 ,偏离的市场价格自动恢复到均衡偏离的市场价格自动恢复到均衡 价

28、格水平价格水平。 第四节第四节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一)需求的变动。(一)需求的变动。 l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点变动: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点变动: l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均衡价格提高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均衡数 量增加;量增加; l需求减少,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 量减少。量减少。 第四节第四节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二)供给的变动。(二)供给的变动。 l供给增加产生相反的影响。供给增加产生相反的影响。 l供给增加,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均衡数 量增加;量增加; l供给减少,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均衡价格上

29、升,均衡数 量减少。量减少。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一、价格弹性一、价格弹性 二、其他弹性二、其他弹性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一、弹性的定义 l弹性有广泛的应用。经济变量之间弹性有广泛的应用。经济变量之间 存在影响时,弹性被用来表示存在影响时,弹性被用来表示一个一个 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另一个经济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另一个经济 变量的相对变化影响的程度变量的相对变化影响的程度。 l两个变量存在着函数关系,弹性用两个变量存在着函数关系,弹性用 来表示来表示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自变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自变 量的相对变化作出反应的程度量的相对变化作出反应的程度。 第五节第

30、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二、价格弹性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二)供应的价格弹性。(二)供应的价格弹性。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需求的价格弹性 1.1.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概念。 2.2.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 3.3.决定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决定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4.4.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支出的关系。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支出的关系。 5.5.弧弹性。弧弹性。 6.6.点弹性。点弹性。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1、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概念。 l需求的价格弹性又简称为需求弹性或 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个

31、时期内一种 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 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2、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见教材)。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计算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第一,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根第一,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根 据需求规律,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据需求规律,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 斜,斜,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需求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需求 的价格弹性系数为负数值。的价格弹性系数为负数值。在实际中,在实际中, 省略负号,省略负号,而以正数值表示。而以正数值表示。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计算需要注意的两个问

32、题 l第二,第二,弹性数值的大小。弹性数值的大小。不考虑符号不考虑符号 ,考虑弹性系数的大小,考虑弹性系数的大小,需求的价格需求的价格 弹性告诉我们需求量于价格变动作出弹性告诉我们需求量于价格变动作出 反应的敏感程度。反应的敏感程度。根据弹性系数的大根据弹性系数的大 小区分需求是否富有弹性。小区分需求是否富有弹性。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3、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决定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决定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包括: (1 1)替代品的数量和替代程度替代品的数量和替代程度。 (2 2)用于购买该商品的支出在总支出用于购买该商品的支出在总支出 中所占的比重中所占的比重。

33、(3 3)时间。)时间。相应于价格的变动,人们相应于价格的变动,人们 调整需求量的时间调整需求量的时间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4、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总支出的关系 l需求的价格弹性最重要的应用是讨论需求的价格弹性最重要的应用是讨论 消费者用于一种商品的消费者用于一种商品的支出总量与弹支出总量与弹 性值之间的关系性值之间的关系。所有消费者用于一所有消费者用于一 种商品总支出(种商品总支出(TETE)和该商品的生产)和该商品的生产 商得到的总收益(商得到的总收益(TRTR)相等)相等,需求的,需求的 价格弹性与厂商价格弹性与厂商总的销售收人之间存总的销售收人之间存 在着的关系。在着的关系

34、。 lTE=TR=TE=TR= l富有弹性的需求缺乏弹性的需求富有弹性的需求缺乏弹性的需求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5、弧弹性 l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弧弹性弧弹性和和点弹性点弹性 ,决于价格变动的幅度。,决于价格变动的幅度。 l需求弧弹性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需求曲线上两 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 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根据(。根据(2 21010 )式,需求弧弹性的公式为)式,需求弧弹性的公式为 le eP P=(=(QD/ / P)*(P/ QD)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35、 6、点弹性 l需求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需求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 点的弹性。点的弹性。 l为计算在某一个点,图为计算在某一个点,图2.152.15中点中点r r的弹的弹 性,将计算需求曲线的弧弹性公式以性,将计算需求曲线的弧弹性公式以 (2.92.9)的形式来表示:)的形式来表示: l点点e eP P=(=(dQdQD D / /dPdP) )* *(P/(P/Q QD D ) ) (2.122.12)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供给的价格弹性 1.供给的价格弹性的概念。 2.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3.供给弹性的进一步说明。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1

36、.1.供给的价格弹性的概念。供给的价格弹性的概念。 l供给的价格弹性简称为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简称为供给弹性 l它定义为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它定义为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 变动率之比变动率之比 le es s = =(Q QS S /Q /QS S ) / ( ) / ( P/P) =(P/P) =( Q QS S / / P) )* *(P/ QP/ QS S) ) (2.13)2.13) l其中,其中,e es s表示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供给的价格弹性,Q QS S 和和P P表示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动量表示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动量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2.2.供给的价格弹

37、性的分类。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分类。 le eS S=0=0,称供给完全无弹性,价格变动,称供给完全无弹性,价格变动 不对供给量产生影响;不对供给量产生影响; l0 0e eS S1 1,称供给缺乏弹性,价格在,称供给缺乏弹性,价格在 比例上的变化引起供给量在比例上的比例上的变化引起供给量在比例上的 变化较不明显;变化较不明显; le eS S=1=1,称供给为单一弹性,它表明,称供给为单一弹性,它表明, 价格和供给量以相同比例变化;价格和供给量以相同比例变化;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2.2.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分类。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分类。 l1 1 e eS S+ +,称供给富有弹性,

38、价格,称供给富有弹性,价格 在比例上的变动引起供给量在比例上在比例上的变动引起供给量在比例上 的较大变化;的较大变化; le eS S = + = +,称供给具有完全弹性,价,称供给具有完全弹性,价 格的微小变动都将引起供给极大的变格的微小变动都将引起供给极大的变 化。化。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3.3.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1 1)产量增加引起的成本增加量)产量增加引起的成本增加量 (2 2)时间因素)时间因素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4.4. 供给弹性的进一步说明。供给弹性的进一步说明。 两条两条不过原点不过原点的供给曲线相交,的

39、供给曲线相交,较陡较陡 的那条供给曲线供给的那条供给曲线供给弹性较小弹性较小; 从原点开始从原点开始的直线型的供给曲线,不的直线型的供给曲线,不 管斜率是多少,沿任意点的管斜率是多少,沿任意点的弹性值都弹性值都 等于等于1 1。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P 0 Qs S3 1 3 254 1 2 3 4 5 S2 S1 a b c d e f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三、其他弹性 (一)需求的收入弹性。(一)需求的收入弹性。 (二)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二)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一)需求的收入弹性 l需求的收入弹性简称为收入弹性,描

40、需求的收入弹性简称为收入弹性,描 述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述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Y)变动的)变动的 反应程度。反应程度。 le eY Y = =(Q QD D/Q/QD D) / () / (Y/YY/Y) ) =(=(Q QD D/ /Y) )* *(Y/Q(Y/QD D) ) (2.14)2.14) l式中,式中, e eY Y = =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 Q QD D表示需求量表示需求量, ,Q QD D和和Y Y表示需求量表示需求量 的变动量和收入的变动量的变动量和收入的变动量 第五节第五节 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概念 影响需求收入弹性的主要因素 l1 1 商品被需要的程度商品被需要的程度 l2 2 商品对人们欲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