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保护的现状_第1页
古镇保护的现状_第2页
古镇保护的现状_第3页
古镇保护的现状_第4页
古镇保护的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20世纪 80年代,周庄率先发展旅游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古 镇旅游热的带动下, 诸多颇具地方特色的古镇纷纷效仿, 竞相进行旅 游开发,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古镇旅游的兴起是近 30年的事。我国在借鉴国际遗产保护经验的 基础上,将历史文化名镇 ( 名村) 纳入了遗产保护范围。 1982 年公布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986 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历 史文化名城 , 提出了要对文物古迹集中的小镇、 村落进行保护。 随后, 全国各省份就开始了历史文化镇的命名工作和古镇的世界文化遗产 申报工作。至此,古镇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推向了广大的游 客。从率先打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 ,

2、 到最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的安徽省西递 - 宏村古村落 , 从江浙的同里、乌镇、西塘到山西平遥 古城、西部云南丽江等古镇 , 无不成为游客追逐的对象。古镇旅游开发中一些不适当的行为也使许多古镇的生态环境、 文 化氛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旅游容量饱和旅游容量 , 是指一定时期内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 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旅游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 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 , 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当 旅游地的游客量超过旅游容量时 , 就会出现消费过度集中,造成旅游 地的交通拥挤、住宿紧张、吃饭困难、景点爆满、价格上涨、服务质 量

3、下降乃至客人投诉增加等负面效应, 这样其实是对文化遗产和环境 的最大破坏,同时也降低了旅游量。古镇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压力便是游客流量增加迅速 ,超过了目前 古镇旅游容量允许的限度。尤其在旅游旺季(如图一所示),古镇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场面:幽静的水乡环境氛围被破坏,不仅无法正 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即所谓“旅游公害问题”*HKMJOO200009150000SiXJOO0eft 月图1 古镇2000年每月游客人数统计分析2.古镇旅游产品自身的缺陷第一,主题重复,产品单一。田喜洲通过调查指出,不论是江浙 沪地区古镇主打的“小桥、流水、人家”,还是西南地区凸显民族风 情的古镇旅游,都

4、存在主题雷同的问题。李苏宁对此问题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将其表达为“发展模式克隆”,他特别指出,江南六大古镇虽然分别形成了商业古镇、居住古镇、宗教古镇和生活西塘等特色 发展模式,但在景观、旅游项目上仍存在较强的替代性,各自的旅游 主题也不能清晰地反映出经营上的差异化,缺乏亮点与特色。第二,配套设施不完善。秦容指出,古镇区的配套设施不完善, 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卫生工程不健全,生活废水废渣污 染严重,有的景区甚至没有干净的厕所;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如旅 游餐饮、住宿档次低、条件差,景区内缺乏完善的导游服务系统。3商业化的影响第一,理论上,以彭小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古镇旅游开发是过 度追求经

5、济利益的表现, 众多游客、商人的进驻是对古镇的一种侵蚀, “过于浓厚的商业气息” ,不仅改变了古镇的外在面貌,也使其内在 性质发生了变化如古镇人口结构的改变和对民族文化的浅薄利用。第二,实际上,随着双休日和“黄金周”带来的旅游热 , 不断膨 胀的旅游业正在排挤着大量的有地方特色的小本生意 , 致使受保护街 区的风貌日趋千篇一律, 旅游设施的充斥、 无特色旅游商品的泛滥以 及“人人皆商” 的浓重的商业气息都在不知不觉中侵蚀着古镇的自然 环境和人文氛围。因此,古镇应禁止在保护区内开设新的商店、 逐步地把那些向游 客出售小装饰品的商店迁移到保护区的外面;通过发展观光旅游 , 恢 复传统“老字号”,演

6、示传统手工艺;还应重新挖掘构成水乡古镇整 体空间环境的建筑群及人文环境的项目, 开发民间游乐项目, 展示古 镇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许多学者对当前古镇保护、 古镇旅游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 细的研究,现归纳如下:1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第一,学术上,以陈志刚为代表的学者坚持“保护”的绝对重 要地位,认为保存古镇的原貌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 而旅游发展只 是为保护古镇服务的。 但大多数学者主张保护与开发并举, 以适度的 旅游开发带动对古镇的积极保护, 并提出了在开发中做好保护工作的原则和具体策略。第二,实际上,政府主导为: (1)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在旅游开 发过程中,当遇到多种利益发生冲突且难以平衡时

7、, 要以“保护优先” 为基本的前提 , 树立系统保护的理念。对古镇的保护不仅包括对生态 环境的保护 ,还包括对古镇文化整体的保护; (2)坚持合理开发原则, 所谓合理开发 ,就是一方面要做到有约束、 有限制的开发 , 尊重历史的 原貌, 不能为追求短暂的经济利益而牺牲整个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 , 杜绝缺乏科学规划的盲目开发、乱搞重复建设的粗放型开发模式 ; 另 一方面 , 要在充分考虑古镇的环境容量、可进入量等因素的基础上 , 严格控制游客数量 , 坚决杜绝由于游客周期性超载带来的景区生态环 境污染, 及此造成的对整个环境的破坏。2“空心化”的问题以阮仪三等为代表的观点认为, “空心化”是保护古

8、镇建筑和传 统风貌的有效手段,即把古镇区原住居民迁至周围新区,再对建筑、 街区进行修缮, 派专业工作人员进驻。 以李苏宁为代表的学者并不认 同“空心化”。他以乌镇为例,指出“空心化”开发看似保存了古镇, 但却丧失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悠然神韵。 他主张居民留在古镇区, 反 对外来旅游经营者的进驻。 江五七等则提出了 “部分空心化”的观点: 将一些安全状况令人担忧的古民居住户迁出,其他住户则继续留住, 并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但严禁他们私自翻修古民居。 这样既改善 了居民的住房条件,又保护了古镇的生命力, 防止使古镇成为没有 “人 气”的静态景观。3古镇旅游开发原则资源条件、 客源市场等方面的特点

9、, 决定了古镇旅游开发应遵循 的原则。第一,凸显地方特色,挖掘文化底蕴。古镇旅游的持续发展,应 建立在保护、挖掘和展示其独特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第二,注重旅游产品的针对性。王雪梅以四川为例,指出古镇应 基于资源、区位条件,针对不同的旅游需求开发相应的产品,如观光 游、文化展示游、探幽访古游、民俗风情游等。冯淑华则通过对旅游 者行为模式的研究,揭示了古村落旅游产品设计的个性化原则。第三,增加体验性产品。俞琪以西塘古镇为例,提出设计体验性 古镇旅游产品的“感官化、主题化、意象化、参与性”原则,并就一 些具体项目提出了落实措施。4古镇旅游开发对策 随着古镇旅游的发展成熟,对古镇旅游开发的研究,已逐渐

10、深入 到操作性强的具体环节。第一,科学规划,形象定位。制定科学的规划 , 这是古镇旅游开 发的前提。规划部门和规划专家要严格按照国家 城市规划法 、文 物保护法及各地的乡规民约 ,做到规划先行 ,科学管理。规划要对古 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建设、 消防设施、土地管理及遗产的保存修复等 做出相应的规定 , 明确保护的程序和财政资金 , 制定生态环境的限制 性条件。第二,创新开发思路。古镇的文化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 古镇开发要抓住其独有的特色 , 对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和 发掘整理,以形成特有的建筑风格 ,但不能简单地复古 ,要有创新, 要 有典型性。古镇开发不应完全恢复老版本、老式

11、院子 , 与现代生活隔 绝, 它既要真实再现当年的情景、 延续当年的风貌 ,同时又要让游客参 与其中,形成互动关系 , 以增加游人的兴致。如江南各古镇曾隆重推出 了“水乡迎亲”、“穿花衣、坐花桥”、“打莲湘、荡游船 , 挑花篮” 等各具特色的祖传节庆活动 , 吸引了众多游客。第三,古镇旅游商品的开发。黄大勇等以重庆磁器口古镇为例, 分析游客对古镇旅游商品的需求特征,从商品内容、包装、营销等方 面提出了创新开发的思路。第四,扩大对古镇的宣传。要继续保持古镇对游客的吸引力 , 维 持和延续古镇的生命周期,促进古镇旅游的迅速发展 , 除了加大对古 镇保护宣传的力度 , 还要实施积极的营销战略。宣传中

12、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突破区域界限、避免同行业、同地区的恶性竞争,要实现 优势互补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 以扩大对外宣传的效果, 同时也要 注意到各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和个性化, 给游客树立起主题鲜明的旅游 地形象。如江南六大古镇虽然同处江南 , 共同享有“小桥、流水、人 家“的水乡意境”和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品牌,但仍然各具特 色 : 周庄的前街后河,前店后房,属典型的江南“河街式”贸易集镇; 同里的富家大园或雅者小院, 体现出宁静的水乡居住环境; 南浔的丝 绸兴旺,巨贾辈出,是工商业托起的古镇; 乌镇典型的“人家尽枕河” , 体现出茅盾笔下林家铺子的风情;西塘的以酒兴市,长廊遍布整 个古

13、镇,体现的是买酒饮酒的商业文化。当前一部分学者也对古镇旅游组织管理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现总结如下:1坚持政府主导一 理论上,余丹认为古镇旅游开发不能纯粹依赖市场,应坚持 政府主导的原则, 由政府成立旅游开发领导小组, 主持开发规划工作, 并加强对市场的统一管理。李倩等亦指出,在政府的积极干预下,建 立政府引导的市场运作机制,处理好古镇管理者与旅游经营者的关 系,是保证古镇旅游良性发展的必要手段。二、实际上,就支持措施而言,政府的主导表现在三个方面:政 府的旅游发展策略和优惠政策; 政府对当地民众的旅游意识教育和正 确引导;政府在经费上对古镇建设的支持及宣传等。2加强社

14、区参与旅游开发一、理论上,旅游学者秦容对比了古镇旅游中的周庄模式、乌镇 模式和丽江模式, 指出居民参与在古镇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 提出加 强居民教育、组织由居民成立“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等方式,提高 居民的自觉保护意识和参与积极性。二、实际上,展开来看,古镇居民才是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真正的 主人和最终受益者, 但大多数古镇居民却没能拥有对古镇文化旅游资 源的产权, 不能参与文化资源的开发, 也得不到开发后应有的利益分 配。这势必将影响居民对于旅游开发所秉持的态度, 从而直接影响古 镇旅游的顺利进行。 因此,古镇旅游的发展需要以社区的积极参与为依托。但旅游开发并未对当地居民带来真正的实惠和生活方式

15、的改观(见图2),因此只有通过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 决居民的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从而使居民积极踊跃地支持古镇旅 游的开发。口种植凛旌划业畀出打工本嗨乡瞅企业收入旅游产品收入取彖乐经甘收人茸他图2古街居民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比重3 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古镇旅游热的兴起,古镇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尤其黄金周 垃圾遍地,因此保护古镇生态环境迫在眉睫。将吃、住、娱和停车场 等设施放置在古镇的古街保护区之外,对保护区以内的经营者要规范 其行为,配备必要的排污系统,做好垃圾处理工作。古镇旅游生态环 境以及古老景观的保护单靠公民的道德规范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依赖 法律的强制措施。古镇旅游的

16、管理部门也要采取相应的行政措施, 制 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此来约束管理者、游客、服务者和古镇居民的行为,有效地保护古镇的资源,以实现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古镇旅游开发要深挖它的文化属性,其是根本旅游文化竞争力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下, 一个地区的旅 游文化在与其他地区的竞争中所体现出的差别优势和地区综合力。 文 化内涵没有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 将会使得古镇类旅游产品整体缺乏 文化深度, 难以展现目的地独特的文化特征, 削弱了古镇的市场竞争 力,导致古镇旅游业的发展落入了有需求、没市场的尴尬境地。深挖 古镇旅游规划中的文化属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参考文献1 熊侠仙 张松 周俭江 . 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J. 城市规划汇刊 . 2002 (6)2 胡静.交通巨变后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