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荀子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董仲舒也说:“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相对于荀子,董仲舒( )A继承了荀子的天命观 B初步具有了人民主权观念C突出了天的神秘性 D强调了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2先秦儒家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这种变化( )A.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B.体现了道家休养生息政策C.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D.使儒学独尊地位得

2、以确立3“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文字)。其中,为吏之道说:“以此为人君则鬼(读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茲(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也)。”材料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秦朝治理国家方式是外儒内法 B 秦朝主要用竹简与毛笔书写文字 C此指的是儒家思想 D秦朝官吏注重修身养性4刘邦入秦都城咸阳后,萧何尽“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后来“汉王(刘邦)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战略要地),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萧何)具得秦图书也”。由此推论,文中“律令图书”主要是( )A秦朝法律书即秦律 B户籍赋税等文

3、书档案C遗存的诸子百家著作 D中央与地方的官吏考核档案5. 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B儒学地位上升 C官立学校出现 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6唐初,汇集京城的儒经师尊各述己说,难能统一。贞观七年(633),唐朝廷颁布五经定本于天下,令学人此后以定本作为传习儒经的依据。贞观十六年,孔颖达等人完成了五经义训180卷,永徽四年(653)向全国颁布,作为每年全国科举考试明经类的经典依据。材料表明唐朝( )A儒学已经成为考试必修内容 B政府大力推广儒学C研制各类学校统编教材D顺应了儒、道

4、、佛融合的文化发展潮流7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8下图就中国、西方古代重要的科技成果进行了比较。以下各项对该图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 A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繁盛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D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9.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丝帛者谓之为纸,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布、鱼网以为

5、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候纸”。这说明( )A. 竹简和丝帛因其十分珍贵,无法广泛使用B. “蔡候纸”因材料易得且便宜而被推广C. 汉代纸张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D. 造纸术是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发明10宋人蔡绦在西清诗画中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吴龙翰的野趣有声画序 中提到:“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清代方熏也说:“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材料中三人均强调( )A绘画艺术的深远意境 B诗歌的抒情性C诗、画具有互补作用 D诗歌增强了绘画的审美空间1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

6、,克开厥后”该诗句应出自( )A国风周南 B诗经周颂C诗经大雅 D诗经小雅12.“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段话阐述的哲学观点是( ) A. 人生而平等 B. 美德即知识 C. 认识你自己 D. 人是万物的尺度13柏拉图说:“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以下观点与之相似的是( )A“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C“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D“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14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

7、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清明上河图 程朱理学 元曲 小说 汉赋A B C D 15.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A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B对宗教权威的认同C对教会腐败的批判 D对现实生活的逃避16罗马教会授意马丁路德宣布放弃一己之见,然而路德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抗辩辞:“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我只信奉圣经我不能,亦不会放弃。”这里,路德坚持的“一己之见”是指( )A废除罗马教会

8、B信仰即可得救 C王权高于教权 D简化宗教仪式17. 有学者认为: “”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的问题,只有服从,”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 反对君主专制 B. 主张三权分立 C. 主张社会契约 D. 民主思想18. “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以上表述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自由权力C. 社会契约 D. 人民主

9、权19“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提出这一主张的思想家对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还提出了( )A养浩然之气 B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C认识人你自己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20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 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C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D近代科学的奠基者21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

10、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加尔文这一主张的重要影响在于( )A否定天主教会的作用 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建立人人平等的新教会 D为资产阶级发家致富进行辩护22“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十六世纪和十八世纪的精神符号。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的思想创新与十六世纪的创新相比,突出的表现在( )A致力于政治蓝图的设计 B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C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D鼓励追求现世的幸福 23孟德斯鸠非常强调法治,他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

11、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据此判断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 B君主立宪 C贵族共和 D君主专制24有学者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造物主被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造物主被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7、19世纪造物主两次被驱逐是因为出现了( ) A伽利略的实验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B牛顿的经典力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C牛顿的经典力学和宣扬理性的启蒙运动 D伽利略的实验科学和宣扬理性的启蒙运动25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被誉为1418世纪西欧出现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以下相关表述准确的是

12、( )A文艺复兴仅仅是文化复兴,不是新生,称不上是真正的思想解放运动B宗教改革除了是思想解放运动外,同时也是社会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思想家都反对君主制度,期望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D三者都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敢于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二、材料题(3题,共48分)26(22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有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释道犹劝人以善,

13、小说专导人以恶。世人习而不察,辄怪乎刑狱之日繁,盗贼之日炽,岂知小说之于人心风俗者,已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清)钱大昕(17281804)著潜研堂文集卷十七正俗 材料三 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的,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叙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分)(2)“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

14、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根据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6分)(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对“中体西用”的评价。(4分)27. (13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的出名主要的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2分)材料二:右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十日谈和神曲 (2)这两幅作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核心思想所包含的内容。(6分)材料三: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

15、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3) 据材料三指出其核心主张。归纳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5分)28.(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客户(失去了独立的户籍,流亡他乡的人)在唐代已普遍存在,宋代因“田制坏”而进一步增多。客户往往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不在国家的赋税征收之列,且时有“滋扰乡里”甚至“啸聚山林”之患。宋政府对户籍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客户与主户(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均列为国家的编户齐民,给予独立的户籍。宋代在主户

16、和客户外还设置了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将坊郭户作为正式户种,包括商贾、手工业者和城内其他的居民家庭,开创了封建城市人口管理的新方式。此外,户籍中还有兵籍。宋代规定:“凡天下兵籍,武官选授,悉归枢密院。”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请回答:(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6 分)(2)据材料指出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积极作用。(9 分)高二历史试题答案15:DACBB 610:AABBC 1115:BDCCA 1620:BDDCC 2125:DABBB26. (1)演变: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提冉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7、,儒家是重要思想流派之一;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巾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形成,它在吸收佛道思想的基础之上深化了儒学,南宋之后,程朱理学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继承了儒家思想,以个性解放为核心,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是精神,开创思想活跃的新局面。(12分) (2)解释:小说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小说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通俗易懂的小说适应了市民的需要。(6分,任答2点即可) (3)评价: “中体西用”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的时代发展水平; 当时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4分)27、(13分)(1)普罗泰戈拉(普罗塔戈拉)(2分) (2)人文主义(2分)。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4分)(3)核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