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与数控教学大纲[共145页]_第1页
模具与数控教学大纲[共145页]_第2页
模具与数控教学大纲[共145页]_第3页
模具与数控教学大纲[共145页]_第4页
模具与数控教学大纲[共14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专业 (2007 级级) 教学大纲 机电系 2007 年 9 月 目 录 I 一、理论教学大纲 1、机械制图与机械制图与 AUTOCAD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1 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6 3、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1 4、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4 5、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7 6、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1 7、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塑料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24 8、数

2、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大纲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大纲.27 9、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课程教学大纲数控原理与数控机床课程教学大纲.30 10、电气控制与电气控制与 PLC 应用课程教学大纲应用课程教学大纲.33 11、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课程教学大纲数控机床的电气控制课程教学大纲.36 12、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教学大纲.39 13、变频器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变频器原理课程教学大纲.42 14、PRO/E 数控编程课程教学大纲数控编程课程教学大纲.45 15、MASTERCAM 数控编程课程教学大纲数控编程课程教学大纲.47 16、模具成型设备课程教学大纲模

3、具成型设备课程教学大纲.49 17、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大纲.51 18、模具材料与失效分析课程教学大纲模具材料与失效分析课程教学大纲.54 19、CAXA 制造工程师课程教学大纲制造工程师课程教学大纲.57 20、压铸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压铸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60 21、SOLIDWORKS 基础教学大纲基础教学大纲.62 22、模具先进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模具先进技术课程教学大纲.65 23、模具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模具概论课程教学大纲.68 24、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70 25、液压传动与气动课程教学大纲液压传动与气动课程教学大纲.73

4、26、三维三维 CAD 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基础课程教学大纲.77 27、特种加工课程教学大纲特种加工课程教学大纲.80 二、实践教学大纲 1、认识实习教学大纲认识实习教学大纲.83 目 录 II 2、车工实训教学大纲车工实训教学大纲.86 3、钳工实训教学大纲钳工实训教学大纲.88 4、制图大作业教学大纲制图大作业教学大纲.90 5、车铣实训教学大纲车铣实训教学大纲.93 6、电工实训教学大纲电工实训教学大纲.95 7、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大纲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大纲.98 8、模具课程设计大纲模具课程设计大纲.101 9、数控实训大纲数控实训大纲.104 10、电气控制实训教学大纲电气控制实训教学大纲

5、.107 11、数控台综合试验教学大纲数控台综合试验教学大纲.109 12、核心职业能力训练大纲核心职业能力训练大纲.111 13、毕业设计大纲毕业设计大纲.114 14、顶岗实习大纲顶岗实习大纲.117 三、实践考核大纲 1、认识实习考核大纲认识实习考核大纲.119 2、钳工实训考核大纲钳工实训考核大纲.121 3、车工实训考核大纲车工实训考核大纲.123 4、电工实训考核大纲电工实训考核大纲.126 5、制图大作业考核大纲制图大作业考核大纲.129 6、电气控制实训考核大纲电气控制实训考核大纲.131 7、数控实训考核大纲数控实训考核大纲.133 8、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考核大纲数字电路课程设

6、计考核大纲.135 9、模具课程设计考核大纲模具课程设计考核大纲.137 10、毕业设计考核大纲毕业设计考核大纲.139 11、顶岗实习考核大纲顶岗实习考核大纲.142 机械制图与 AUTOCAD 课程教学大纲 1 机械制图与 AUTOCAD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与 AUTOCAD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数控技术专业 学 时:120 学 分:8(第一学期 5,第二学期 3)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二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 图样和文字一样,是人类借以表达、构思、分析和交流的基本工具,在工程技术上得到广泛的 应用。无论是机器、仪

7、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还是施工过程中,都离不开图样。因此,图样是工 程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技术资料,是进行技术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人们常说工程图样是“工程 界的共同语言”。 机械制图是工科院校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对机械类工程学科来说,它是培养学生 成为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正投影法来分析、 表述机械工程问题、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它又是学生后继课程和完 成课程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课程主要任务是: 1、学习平行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2、培养较强的绘图技能。 3、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技能。 4、

8、培养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5、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6、培养计算机绘图的基本能力。 7、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3)几何作图; (4)平面图形的分析与画法。 2、能力培养要求 (1)掌握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 (2)掌握绘图工具绘制平面图形的方法及其尺寸标注。 (二) 、AutoCAD2004 基础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AutoCAD2004 软件概述; (2)Auto

9、CAD2004 一般操作; 模具与数控专业教学大纲 2 (3)AutoCAD2004 绘图命令; (4)常用的辅助绘图工具; (5)图形显示命令; (6)图形的修改和编辑; (7)在 AutoCAD2004 中进行尺寸标注; (8)作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样板图; (9)用 AutoCAD2004 绘制平面图形综合举例。 2、能力培养要求 (1)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 (2)正确绘制平面图形并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 (三)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投影的基本知识; (2)点的投影; (3)直线的投影; (4)直线与点及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5)平面的投影; (6)

10、平面上的直线和点; (7)圆的投影; (8)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交。 投影面法(本知识点为选学内容)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变换投影面法的基本概念; (2)点的投影变换; (3)直线的投影变换; (4)平面的投影变换。 2、能力培养要求 (1)掌握投影的基本理论; (2)掌握点、线、面投影的规律; (3)能够正确判别两点、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4)能够正确判别点、直线是否在平面上; (5)了解平面变换投影面法的知识。 (四)立体的投影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平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 (2)回转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线。 2、能力培养要求 (1)掌握立体投影的知识; (2)正确作

11、出立体表面点的投影。 (五)立体的表面交线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截交线 (2)相贯线 机械制图与 AUTOCAD 课程教学大纲 3 (3)用 AutoCAD2004 画截交线和相贯线 2、能力培养要求 (1)掌握立体的表面交线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 (2)正确用 AutoCAD2004 绘制截交线和相贯线。 (六)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2)组合体组合形成及其形体分析; (3)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4)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5)读组合体视图的基本方法; (6)用 AutoCAD2004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2、能力培养要

12、求 (1)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2)掌握形体分析法,并能正确画图,读图和标注尺寸; (3)掌握线面分析法; (4)熟练用 AutoCAD2004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 (七)轴测投影(轴测图)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正等轴测图; (3)斜二等轴测图; (4)轴测剖视图和轴测草图的画法; (5)用 AutoCAD2004 绘制正等轴测图; (6)用 AutoCAD2004 进行实体造型。 2、能力培养要求 (1)了解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掌握轴测图正等轴测图、斜二等轴测图、轴测剖视图画法; (3)熟练用 AutoCAD2004 绘制正等轴测图; (4)

13、了解 AutoCAD2004 实体造型。 (八)机件的表达方法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视图; (2)剖视图; (3)断面图; (4)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5)表述方法的综合举例; (6)用 AutoCAD2004 绘制机件。 2、能力培养要求 (1)掌握各种视图的画法; (2)掌握各种剖视图的画法; (3)掌握断面图的画法; (4)掌握各种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模具与数控专业教学大纲 4 (5)正确用 AutoCAD2004 绘制图形表达机件。 (九)标准件和常用件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2)键连接和销连接; (3)齿轮; (4)滚动轴承; (5)弹簧。

14、2、能力培养要求 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达方法。 (十)零件图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零件视图选择; (3)各类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4)零件图中尺寸注法; (5)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6)表面粗糙度及其注法; (7)公差和配合及其注法; (8)形状和位置公差及其注法; (9)看零件图的方法步骤; (10)用 AutoCAD2004 绘制零件图。 2、能力培养要求 (1)掌握画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2)掌握零件图的尺寸标注方法; (3)掌握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4)掌握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5)正确用 AutoCAD2004 绘制零件图。 (十一)装

15、配图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装配体的表达方法; (3)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4)装配图中的尺寸和技术要求; (5)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6)机器上常见的装配结构; (7)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8)用 AutoCAD2004 拼画零件图。 2、能力培养要求 (1)掌握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和画法; (2)掌握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3)能正确拆画零件图; (4)熟练利用 AutoCAD2004 拼画装配图。 机械制图与 AUTOCAD 课程教学大纲 5 三、教学时间分配 课时分配 序号课题课时 讲课上机习题课 1制图的基本知识66 2点、直线和

16、平面的投影88 3立体的投影66 4立体的表面交线66 5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1082 6轴测投影(轴测图)431 7机件的表达方法1082 8标准件和常用件1082 9零件图1111 10装配图66 小计77707 11AutoCAD2004 基础1688 12用 CAD 画截交线和相贯线312 13用 CAD 绘制组合体三视图422 14用 CAD 绘制正等轴测图422 15用 CAD 绘制机件422 16用 CAD 绘制零件图422 17用 CAD 拼画装配图413 18用 CAD 进行实体造型422 小计42 学时432023 总学时1209030 四、课程习题要求 每次课后作业布置

17、 13 题。 五、考试形式及要求 考试形式:第一学期:理论考试()平时考核() 第二学期:上机测试()平时考核() 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1、刘力、王冰机械制图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蓝汝铭机械制图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推荐高职系列教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出版社 3、李澄、吴天生、闻百桥机械制图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制定人:高清冉 审核人:李秀副 赵 军 批准人:胡满红 模具与数控专业教学大纲 6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数控技术专业 学 时:56 学时 学 分:4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18、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初步掌握分析解决 工程实际中简单力学问题的方法;初步掌握对杆件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的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验 能力;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机械 传动装置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和新的科学技术打好基础,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改造工作打 好基础。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模块一模块一 静力学静力学 第 1 单元静力学基础 (

19、1)介绍静力学的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约束、约束反力与受力图。 (2)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公理及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的绘制。 第 2 单元平面力系 (1)介绍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建立平面力系的平衡条 件和平衡方程式,求解平面力系。 (2)掌握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决物系的平衡问题。 模块二模块二 材料力学材料力学 第 3 单元拉伸与压缩 (1)本章主要介绍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拉伸和压缩的概念,求内力的截面法,横截 面上的正应力;轴向横向变形、应变、虎克定律;材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轴向拉伸和压缩 时的强度计算。 (2)理解拉伸和压缩的概念、材

20、料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掌握求解内力的截面法、轴向 拉伸和压缩时的强度与刚度计算。 第 4 单元剪切与挤压 (1)介绍剪切和挤压的概念、剪切力和剪切应力,剪切的实用计算,剪切面积的确定;挤压 力和挤压应力,挤压的实用计算,挤压面积的确定;剪切和挤压的强度计算。 (2)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掌握剪切与挤压面积的确定、剪切和挤压的强度计算。 第 5 单元扭转 (1)介绍圆轴扭转的概念;外力偶矩的计算,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内力扭矩及扭矩图绘制; 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扭转时的变形,扭转角,单位长度扭转角,抗扭刚度;扭转的强度条件, 扭转的刚度条件,扭转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的应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

21、大纲 7 (2)理解扭转的概念及横截面应力分布规律;掌握外力偶矩的计算及扭矩图绘制;扭转时横 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扭转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第 6 单元弯曲 (1)介绍了平面弯曲的概念、直梁弯曲时的内力计算、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画法、弯曲时梁横 截面上的应力及其计算、梁弯曲的强度条件。 (2)理解平面弯曲的概念及截面应力分布规律;掌握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画法、平面弯曲的强 度计算。 模块三模块三 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和机械传动 第 7 单元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1)介绍平面机构的运动副、运动副的分类、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及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2)理解平面机构相关的基本概

22、念;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第 8 单元平面连杆机构 (1)介绍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特点及应用(铰链四杆机构、滑块四杆机构) ;平面四杆 机构的运动特性(极限位置、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压力角、传动角、死点位置) 、平面四杆 机构的设计。 (2)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演化、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平面四杆机构运动特 性的分析、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第 9 单元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 (1)介绍凸轮机构的类型、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凸轮轮廓 的设计。 (2)掌握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及位移线图的绘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

23、 (3)介绍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实 例。 (4)了解各种间歇机构在机械与仪表中应用。 模块四模块四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 第 10 单元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1)介绍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步骤,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和性能,机械零件选用材料 的基本原则,机械零件的工艺性及标准化等。 (2)掌握材料的性能和零件选材的基本原则,掌握机械零件设计的要求。 第 11 单元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1)介绍螺纹联接的类型和应用;螺纹的形成、分类和参数;螺纹联接的计算。 (2)了解螺旋机构的类型和应用;掌握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方法。 第 12 单元带传动和链传

24、动 (1)介绍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类型和工作原理,带传动过程中的受力及失效分析,带传动的设 计计算;带传动张紧与维护。 (2)掌握带传动的张紧与维护,了解带传动的受力分析,掌握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及相关图册 的查阅。 第 13 单元齿轮传动和轮系 (1)介绍齿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主要尺寸的计算;直齿 圆柱齿轮传动强度计算、设计方法及润滑;齿轮齿形加工方法;简要介绍了与斜齿、锥齿轮传动的 相关问题。 模具与数控专业教学大纲 8 (2)了解齿轮机构的组成、特点、分类,斜齿、锥齿轮传动;掌握直齿圆柱齿轮主要尺寸的 计算、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3)介绍轮系的类

25、型、定轴轮系、行星轮系、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4)了解轮系的分类、特点及应用,掌握定轴轮系、行星轮系传动比计算。 第 14 单元轴及其联接 (1)介绍轴的分类与应用、轴的材料选择;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 (2)掌握轴的分类与应用、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介绍键联接、销联接、螺纹联接 的类型和特点;联轴器和离合器等。 第 15 单元轴承 (1)介绍滑动轴承及其工作原理、滑动轴承的结构、轴瓦的材料和轴瓦结构;滚动轴承的类 型、代号和类型选择,滚动轴承的计算,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和润滑、密封与维护。 (2)了解滑动轴承工作原理、结构及轴瓦的材料,滚动轴承的类型、润滑、密封及维护;掌 握滚

26、动轴承的代号表示,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方法及选择计算。 第 16 单元弹簧 (1)介绍圆柱形弹簧的结构、材料和制造方法;拉伸弹簧和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 (2)掌握弹簧的分类、结构和弹簧的设计。 附:实验内容 项目一、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2 学时) 项目二、齿轮范成试验(2 学时) 项目三、减速器拆装认识实验(2 学时) 三、课程学时分配 单元序号内容学时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静力学公理 第 1 单元 静力学基础 约束、约束反力与受力图 2 力矩及平面力偶系的平衡 平面一般力系简化 模块一 静力学 第 2 单元 平面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4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与截面法 轴向拉(压)杆的应力

27、、强度计算 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 4第 3 单元 轴向拉伸与压缩 项目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2 第 4 单元 剪切与挤压 剪切与挤压的强度计算2 扭转的概念、扭矩和扭矩图 第 5 单元 扭转 扭转时的应力、强度计算、刚度计算 2 平面弯曲的概念和实例、梁的内力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Q(x) 、 M(x)图 模块二 材料力学 第 6 单元 弯曲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应用 4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9 弯曲剪应力 运动副及其分类、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第 7 单元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2 平面连杆机构概述 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基本特性 第 8 单元 平面连杆机构 用图解法设计四杆机

28、构 4 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 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 凸轮机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模块三 常用机构和机 械传动 第 9 单元 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 机构 间歇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实例 2 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和性能 第 10 单元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选择材料的基本原则 2 螺纹联接的类型和连接件 螺旋副的受力分析 第 11 单元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螺纹联接的预紧、防松和强度计算 4 带传动概述 三角带传动设计 第 12 元 带传动和链传动 链传动介绍 2 概述、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渐开线标准直齿园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渐开线齿轮加工原理 斜齿园柱齿轮、圆锥齿轮机构

29、齿轮的失效形式和齿轮材料、直齿园 柱齿轮传动强度计算 斜齿园柱齿轮传动、蜗杆传动 轮系概述、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行星轮系传动比计算 8第 13 单元 齿轮传动和轮系 项目二:齿轮范成试验2 轴的类型和材料 轴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轴的联接、键联接、销联接、螺纹联 接 第 14 单元 轴及其联接 联轴器和离合器 4 概述、液体滑动轴承简介 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和代号 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第 15 单元 轴承 滚动轴承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2 圆柱形弹簧的结构、材料和制造方法 拉伸弹簧和压缩弹簧的设计计算 2 模块四 机械设计基础 第 16 单元 弹簧 项目三、减速器拆装认识实验2 模具与数控专业教学大

30、纲 10 四、课程习题要求 适量完成课后习题。 五、考试形式及要求 考试形式:第二学期考试 80%+平时成绩 20% 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1、何元庚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高等教育出版社 2、胡家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3、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4、程嘉佩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5、胡仰磬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6、李培根机械工程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7、王军机械基础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8、曾宗福机械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 9、陈立徳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康宝来机械设计基础河南科技出版社,2006 七、说明 1、课堂讲授: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31、、课程实验环节相结合的方法,将 几种教学方法穿插进行,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达到教学要求。 2、能力培养要求:培养学生学会静力分析、物系平衡计算和简单工程构件的设计能力;培养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一般机械传动装置、机械零件的设计 方法及设计步骤;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 标准、图册和规范等)的能力。 3、建议尽可能多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或现场进行教学。 制定人:李玉娥 审核人:李秀副 赵 军 批准人:胡满红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1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工

32、技术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 时:56 学 分:4 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 电工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程。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 习,可以获得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 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2)

33、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3)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2、能力培养要求 (1)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2)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二)正弦交流电路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和频率,理解相量表示法; (2)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和相量图,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电路和方 法; (3)正弦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 (4)了解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 2、能力培

34、养要求 (1)掌握阻抗串联和阻抗并联的计算; (2)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电路和方法。 (三)三相交流电路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2)掌握三相负载的连接方法; (3)了解三相电源的产生方法,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电路。 模具与数控专业教学大纲 12 2、能力培养要求 掌握负载星形连接。 (四)变压器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了解铁心线圈的基本电磁关系; (2)了解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额定值,掌握电压、电流及阻抗变换。 2、能力培养要求 掌握电压、电流及阻抗变换。 (五)电动机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

35、)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机械特性以及铭牌数据的意义; (2)了解调速和制动的方法; (3)掌握启动和反转的方法。 2、能力培养要求 (1)能看懂电机的铭牌; (2)掌握启动和反转的方法。 (六)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功能和用法; (2)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短路、过载、失压保护方法; (3)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启停、自锁、连锁控制、行程控制和时间控制。 2、能力培养要求 (1)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短路、过载、失压保护方法; (2)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启停、自锁、连锁控制、行程控制和时间控制。 (七)安全用电 1、知识点

36、和教学要求 (1)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和重要性; (2)了解接零、接地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 2、能力培养要求 理解接地和接零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 三、课程学时分配 序号课程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习题与讨论 1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26 2单相正弦交流电路126 3三相正弦交流电路8 4磁路及变压器2 5 三相异步电动机 4 6继电-接触器42 7安全用电2 合计4412 习题和讨论可 根据内容需要 灵活安排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3 四、学生实验 (一)实验内容 (1)认识实验:常用仪表的认识与使用 (2)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定 (3)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4)日光灯功率因数的测定 (5)R-

37、L-C 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6)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二)对实验的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使用各种仪器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五、习题要求 课后必须精选适量的习题作业,以巩固和加强理解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锻炼学生 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根据学生 适当情况上适当的习题课。 六、考试形式及要求 理论考试:平时考核:实验成绩=70:20:10 七、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1、魏志源.电子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2、丁承浩.电工学.

38、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陈小虎.电工实习.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4、林平勇.电工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制定人:孟慧霞 审核人:李秀副 赵 军 批准人:胡满红 模具与数控专业教学大纲 14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 学 时:56 学 分:4 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 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 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

39、准备必要的知识,并为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及电路的分析方法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2)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3)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4)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 2、能力培养要求 (1)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 (2)会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 (二)数字电路概述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特点;了解数字电路的研究对象、特点与应用; (2)熟练掌握常用数制(十进制、二进制、十六

40、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3)掌握常用码制(8421BCD 码、余三码) ,了解循环码、格雷码等其它码制。 2、能力培养要求 学会不同进制之间的互相转换。 (三)逻辑代数基础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掌握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逻辑与、或、非,理解其含义,掌握几种常用的逻辑 函数的表达式,真值表以及逻辑符号; (2)熟悉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基本定律及常用规则; (3)了解逻辑代数的公式化简法,化简的意义和最简的概念,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函数化 简。 2、能力培养要求 (1)学会逻辑函数几种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5 (2)具备逻辑函数公式化简能力。

41、 (四)逻辑门电路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了解晶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了解 TTL 与非门电路结构、工作原理、电压传输特性、输入/输出特性、主要参数及其测 量方法; (3)了解 TTL 门电路的其它类型,熟悉 OC 门、三态门的逻辑功能和应用;TTL 门电路产品 型号知识; (4)了解 TTL 与 CMOS 门电路的使用注意事项及相互连接。 2、能力培养要求 学会查资料找到所用集成数字器件的管脚图和功能表; (五)集成触发器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掌握基本 RS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动作特点,掌握其逻辑功能及描述; (2)了解同步 RS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动作特点、逻辑

42、功能及描述; (3)掌握边沿式触发器的动作特点、工作原理、逻辑功能及描述; (4)熟悉 JK、D 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 2、能力培养要求 能够根据所给的触发器特点绘制出波形图; (六)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理解施密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其回差特性及应用,了解门电路组成的施密特触发 器和集成施密特触发器; (2)熟悉多谐振荡器的工作特点、参数,了解 RC 环形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 (3)了解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参数计算,熟悉其特点及应用; (4)熟悉 555 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举例。 2、能力培养要求 (1)能够理解施密特触发器、多谐振荡器、单稳

43、态触发器的应用场合; (2)学会 555 集成定时器的应用。 (七)组合逻辑电路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2)掌握编码器的逻辑功能,包括二进制编码器、二十进制编码器和中规模集成 83 线优 先编码器,重点掌握中规模集成编码器的使用; (3)掌握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包括二进制译码器、二十进制译码器,中规模集成译码器, 重点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使用; (4)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及其消除方法。 2、能力培养要求 (1)具备分析和设计简单逻辑电路的能力; (2)学会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电路。 (八)时序逻辑电路

44、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掌握时序电路的特点和逻辑功能分析方法,熟悉常用时序逻辑电路; 模具与数控专业教学大纲 16 (2)掌握计数器的逻辑功能,重点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应用; (3)掌握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重点掌握中规模集成移位寄存器的应用。 2、能力培养要求 (1)学会用中规模计数器构成 N 进制计数器; (2)具备查阅手册应用其他中规模数字电路芯片的能力。 (九)实验 实验一、集成逻辑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 要求:1、熟悉逻辑实验箱的构造和使用; 2、验证常用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与非、或非、异或门)的逻辑功能。 实验二、38 线译码器的逻辑功能验证 要求:1、掌握用实验来分析集成译码器逻辑功能的方法; 2、熟悉中规模 3 线8 线译码器的应用。 实验三、中规模计数器的功能验证及应用 要求:1、熟悉中规模集成计数器 74LS161、74LS168 的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 2、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应用,构成 N 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三、课程学时分配 序号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实验小计 1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88 2数字电路概述22 3逻辑代数基础66 4逻辑门电路426 5集成触发器44 6脉冲信号产生与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