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训练》PPT课件.ppt_第1页
《平衡训练》PPT课件.ppt_第2页
《平衡训练》PPT课件.ppt_第3页
《平衡训练》PPT课件.ppt_第4页
《平衡训练》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衡训练平衡训练 内容内容 一、平一、平衡的概述衡的概述 二、平衡功能分二、平衡功能分级与评定级与评定 三、平衡功能训练三、平衡功能训练 2 一一 、平衡的概述、平衡的概述 3 返回返回 平衡的定义平衡的定义 平衡( balance, equilibrium )是指物体 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 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即牛顿第 一定律)。 人体平衡比自然界物体的平衡复杂得多, 平衡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并能在运 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 种能力。 4 返回返回 平衡的分类平衡的分类 静态平衡:又称一级平衡,被测试者在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能维持 所要

2、求的体位(坐位或立位)。 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 (1)自动态平衡:又称二级平衡,被测试者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并 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移动身体重心后仍维持原来的体位。 (2)他动态平衡:又称三级平衡,被测试者在受到外力干扰而移动身 体重心后仍恢复并维持原来的体位。 5 返回返回 平衡反应及其形成规律平衡反应及其形成规律 平衡反应是指当平衡状态改变时,机体恢复原 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 运动时间。 平衡反应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 6个月时形成俯卧位平衡反应, 7 8个月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 9 12个月形成蹲起反应, 12 21个月形成站立反应。 6 返回返回 特殊平衡反应

3、特殊平衡反应 保护性伸展反应 其作用在于支持身体,防 止摔倒。 跨步及跳跃反应 其作用是通过重新获取新 的平衡,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8 保持人体平衡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保持人体平衡需要三个环节的参 与与: : 感觉输入 中枢整合 运动控制 返回返回 感觉输入感觉输入 视觉系统 躯体感觉 前庭系统 适当的感觉输入,特别是躯体、前庭和视觉信 息对平衡的维持和调节具有前馈和反馈的作用 中枢整合中枢整合 三种感觉信息在包括脊髓、前庭核、内 侧纵束、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及大脑皮层 等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加工, 并形成运动的方案。 运动控制运动控制 中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 下达

4、运动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式 控制姿势变化,将身体质心调整到原来的范围内 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当平衡发生变化时,人体 通过三种调节机制或姿势性协同运动模式来应变, 包括踝调节机制、髋调节机制及跨步调节机制。 运动控制运动控制 踝调节机制:是指人体站在一个比较坚固和较大的 支撑面上,受到一个较小的外界干扰(如较小的推 力)时,身体质心以踝关节为轴进行前后转动或摆 动(类似钟摆运动),以调整质心,保持身体的稳 定性。 髋调节机制:人体通过髋关节的屈伸活动来调整身 体质心和保持平衡。 跨步调节机制:重新建立身体质心支撑点,使身体 重新确定能实现稳定站立的支撑面,避免摔倒。 二、平衡功能的分

5、级与评定二、平衡功能的分级与评定 13 返回返回 平衡功能平衡功能 就是指人体在日常活动中维持自身 稳定性的能力,正常情况下,当人体重心垂线 偏离稳定基底时,即会通过主动的或反射性的 活动使重心垂线返回到稳定基底内,这种能力 就称为平衡功能。 平衡功能分级平衡功能分级 (1)能正确地完成活动; (2)能完成活动,仅需要较小的帮助来维持平衡; (3)能完成活动,但需要较大的帮助来维持平衡; (4)不能完成活动 根据平衡活动的完成情况,可将平衡功能分为 平衡功能的评定平衡功能的评定 观察法:观察坐、站和行走等过程中的平衡状 态。 量表法:信度和效度较好的量表主要有Berg平 衡量表,Tinnett

6、i量表 ,以及“站起-走”计 时测试 。 仪器评定(平衡测试仪):是近年来国际上发 展较快的定量评定平衡能力的一种测试方法, 其种类包括Balance Performance Monitor ( BPM ) ,Balance Master,Smart Balance, Equitest等。 16 返回返回 观察法观察法 定义 观察受检者在休息状态下的静态平衡功能和活动状态下 的动态平衡功能。 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凡是不能维持身体稳定性的疾患都需要进行平 衡评定。 (2)禁忌症:没有绝对禁忌症。严重的心肺疾患,不能负重 站立者(如下肢骨折未愈合),不适宜评定站立位平衡;不 能主动合作者

7、不适宜评定动态平衡。 注意事项 检查过程中应确保受检者的安全。 设备与用具 不需要设备。 操作方法与步骤 (1)跪位平衡反应:受检者跪位,检查者将受检者上肢向一 侧牵拉,使之倾斜。 1)阳性反应:头部和躯干上部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一 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对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 2)阴性反应:头部和躯干上部未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 一侧和另一侧上、下肢未出现上述反应或仅身体的某一部 分出现阳性反应。 (2)坐位平衡反应:受检者坐在椅子上,检查者将受检者上肢向一侧牵 拉。 1)阳性反应:头部和躯干上部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一侧出现保护性 反应,另一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 2)阴性反应:头部

8、和躯干上部未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一侧和另一侧 上、下肢未出现上述反应或仅身体的某一部分出现阳性反应。 (3)站立位平衡反应:)站立位平衡反应: Romberg检查法 受检者双足并拢直立,观察其在睁、闭眼时身体摇摆的情况称之为 Rombergs征,又称为“闭目直立检查法” 强化Romberg检查法 单腿直立检查法:受检者单腿直立,观察其睁、闭眼情况下维持平衡的 时间长短,最长维持时间为30秒 强化Romberg检查法:受检者两足一前一后、足尖接足跟直立,观察其睁、 闭眼时身体的摇摆,最长维持时间为60秒 (4)跨步反应:受检者站立位,检查者向左、右、前、后方向推动受检 者身体。 1)阳性反应

9、:脚快速向侧方、前方、后方跨出一步,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 2)阴性反应:不能为维持平衡而快速跨出一步,头部和躯干不出现调整。 (5)活动:评定在活动状态下(最好是ADL中)能否保持平衡。 例如:坐、站立时移动身体;在不同条件下行走,包括脚跟碰脚趾,足跟行 走,足尖行走,走直线,侧方走,倒退走,走圆圈,绕过障碍物行走等 等。 量表法量表法 定义 利用量表评定受检者的静态和动态平衡。 适应症与禁忌症 同临床观察评定。 设备与用具 评定平衡功能的量表,秒表,小凳子,椅子,皮尺。 注意事项 熟悉所使用的量表和评分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评定。评定时注意受检者的安全, 避免发生意外。 操作方法与步骤 (1)

10、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BBS 测试时选择了14个 动作对被测试者进行评定,每个动作又依据被测试者的完成质量分为0 4分五个级别予以记分,需要20分钟完成,最高分56分,最低分0分,评评 分越低,表示平衡功能障碍越严重分越低,表示平衡功能障碍越严重。低于40分表明有摔倒的危险。具体 评定内容和标准如下(表) BBS 测试时仅需要一块秒表、一根软尺、一个台阶和两把高度适中 的椅子即可完成,应用非常简便。但是,具体到对每个动作评分时,则 需要依据比较细致的评分标准进行,所以要求测试者能熟练掌握方可保 证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Berg平衡量表(平衡量表(BBS)

11、 14个动作个动作 五个级别(五个级别(04分)分) 最高分最高分56分,最低分分,最低分0分分 评分越低,表示平衡功能障碍越严重评分越低,表示平衡功能障碍越严重 功能性平衡分级 分分 级级 得分得分功功 能能 情情 况况是否需乘坐轮椅是否需乘坐轮椅 正 常 56分在无支持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平衡,可完成向 所有方向的重心转移和抗平衡干扰。 独立行走 良4156 分 在无支持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平衡,可完成向 所有方向有限地转移身体重心,可以抗中等程 度的平衡干扰。 可以独立行走 可2140 分 在无支持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平衡,不能抗平 衡干扰,不能向各个方向转移重心。 可以行走,但需 密 切监视,以免

12、摔 倒 差21分需要支持来保持身体平衡。需乘坐轮椅 零0分需要最大量的帮助以保持身体平衡。需乘坐轮椅 项目项目得分得分( (左左/ /右右=50/47)=50/47) 1.由坐到站4 2.保持站立4 3.保持坐位4 4.由站到坐4 5.转移4 6.闭目站立4 7.双足并拢站立4 8.站立位上肢前伸3 9.站立位从地上拾物4 10.转身向后看4/4 11.转身一周2/2 12.双足交替踏台阶1 13.双足前后站立4/4 14.单腿站立4/1 总分:总分:47分(良)分(良) 功能性平衡分级:功能性平衡分级:可以独立可以独立 行走行走 平衡功能评定量表法(Berg Balance Scale) 注

13、意:注意: 1. 评定者按照以下说明示范每个项目和(或)给予受试者以指导。 如果某个项目测试双侧或测试1次不成功需要再次测试,则记分 时记录此项目的最低得分。 2. 在大多数项目中,要求受试者在要求的位置上保持一定时间。 如果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时间或距离,或受试者的活动需要监护, 或受试者需要外界支持或评定者的帮助,则按照评分标准给予 相应的分数。 3. 受试者要意识到完成每项任务时必须保持平衡。至于用哪条腿 站立或前伸多远则取决于受试者。如果评定者对评定标准不明 确则会影响评定结果。 (2)“站起-走”计时测试(the timed up and go test, TUGT):测试受检者从座椅站

14、起,向前走3米,折 返回来的时间并观察患者在行走中的动态平衡。 意义:意义:TUGT是一种快速定量评定功能性步行能力的方法, 也可以间接反映动态平衡情况,国外已广泛用于脑卒中临床 评定和研究中,国内测试研究结果证明此种评定方法在我国 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中也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目前没 有常模,通常治疗前后对比。 “站起-走”计时测试步骤 受试者坐在一张有扶手的靠背座椅上(椅子座高约45cm,扶手高 约20cm),身体靠在椅背上,双手放在扶手上。 如果使用助行具(如手杖、助行器),则将助行具握在手中。 在离座椅3米5米远的地面上贴一条彩条或划一条可见的粗线或放一 个明显的标记物。 当测试者发出

15、“开始”的指令后,受试者从靠背椅上站起。站稳后, 按照平时走路的步态,向前走3米5米,过粗线或标记物处后转身, 返回并坐回座椅,靠到椅背上。 测试者记录受试者背部离开椅背到再次坐下靠到椅背所用的时间,以 及在完成测试过程中出现可能会摔倒的危险性。 每次评定均用相同的靠背椅,每次测试2次,中间休息1分钟,取其均 数作为结果。 评分标准 记录所用的时间; 对测试过程中的步态及可能会摔倒的危险性按以下标准打分:正常 1 分;非常轻微异常 2分;轻度异常 3分;中度异常 4分;重度异常 5 分。 如果患者得分3分或以上,则表示有跌倒的危险。 使用助行具的评分标准:除了记录所用的时间外,对检查过程中的步

16、 态及可能会摔倒的危险性按以下标准打分,具体评定内容和标准如下: 未使用 1分;单脚拐 2分;四脚拐 3分;助行器 4分 仪器评定仪器评定 操作方法与步骤 (1)按照平衡测试仪的具体测试要求站在测试板上; (2)测试睁眼状态下的身体稳定性; (3)测试闭眼状态下的身体稳定性; (4)测试当屏幕光标移动或测试板移动时身体的稳定性(动 态平衡) 注意事项 熟悉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评定中注意受检者的安 全,避免发生意外。 静态平衡测试 SMS: Balance Performance Monitor (BPM) ERBE:Balance Basic Balance Master 动态平衡测

17、试方法 Balance Master Equitest Biodex:Balance 平衡功能评估总结 传统观测法粗略、主观,缺乏量化,主要用于筛选 Romberg法及强化Romberg法,单腿直立检查法,Wolfson姿势性 应力试验法,闭目原地踏步法,前庭步测验法,平衡木行走法 量表评定法国内外广泛使用,较客观及敏感,缺乏精确度 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平衡、 Brunel平衡表 、Tinetti量表, PASS、 DGI 、Up-Go计时测试,功能性前伸,跌倒危险指数 平衡测试仪评定检测定量、客观 静态平衡测试仪,动态平衡测试仪 三三 、平衡功能训练、平衡功能训练 35 返

18、回返回 影响平衡训练的因素影响平衡训练的因素 支撑面积 平衡的条件 稳定极限人体在能够保持平衡的范围内倾斜时与垂直线形成的最人体在能够保持平衡的范围内倾斜时与垂直线形成的最 大角度。大角度。 正常人双足自然分开站在平整而坚实的地面上时,正常人双足自然分开站在平整而坚实的地面上时,LOS前后前后 的最大倾斜角度位的最大倾斜角度位12.5,左右位,左右位16。 摆动频率 与平衡有关的感觉的作用 与平衡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 机体应付姿势变化的策略 36 返回返回 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 支撑面积由大变小 稳定极限由大变小 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 从睁眼到闭眼 因人而异

19、,循序渐进 37 返回返回 平衡训练方法的分类平衡训练方法的分类 按训练时的体位分类: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 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 和站立位训练 按是否借助器械分类:徒手、借助器械训练 按患者保持平衡的能力分类:静态、自动态、 他动态训练 按疾病类型分类:脊髓损伤、中风、脑外伤、 帕金森综合征等的平衡训练 38 返回返回 平衡训练方法训练顺序平衡训练方法训练顺序 截瘫患者: 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 膝跪位半跪位坐位站立位。 偏瘫患者: 仰卧位坐位站立位。 39 返回返回 平衡训练方法平衡训练方法- -仰卧位仰卧位 桥式运动分类:双桥运 动、单桥运动。 桥式运动方法:完成

20、伸 髋、屈膝、足平踏于 床面的动作。 平衡训练方法平衡训练方法- -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 适合截瘫患者,是上肢和肩部 的强化训练及持拐步行前的准 备训练。 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 体重,保持静态平衡;然后患 者自己向各个方向活动,进行 自动态平衡训练;最后治疗师 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的肩部, 进行他动态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方法平衡训练方法- -肘膝跪位肘膝跪位 此种训练体位同样主要适合截 瘫患者,也适用于运动失调症 和帕金森综合征等具有运动功 能障碍的患者。患者取肘膝跪位 保持平衡;患者自己向各个方向 活动或者躯干侧屈或旋转,然后 可指示患者将一侧上肢或下肢抬 起并保持平衡,

21、随着稳定性的增 强,再将一侧上肢和另一侧下肢 同时抬起并保持平衡;治疗师向各 个方向推动患者。 双膝跪位和半跪位双膝跪位和半跪位 主要适合于截瘫患者主要适合于截瘫患者 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然后 保持平衡。 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患 者自已向各个方向活动或和治疗师进行抛接球训 练。 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患 者可先跪于治疗床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 者,平衡功能改善后,再在平衡板上训练。 平衡训练方法平衡训练方法- -坐位坐位 包括长坐位平衡训练和端坐位平衡训练 1.长坐位平衡训练:截瘫患者多采用长坐位进行平 衡功能训练。 2.端坐位平衡训

22、练:偏瘫患者多采用端坐位平衡训 练。 44 返回返回 坐位平衡训练 静态平衡训练:辅助坐,独立坐 自动态平衡训练:向各个方向活动,侧屈或旋转 躯干,或同时活动上肢,触碰物体训练,抛接球 训练 他动态平衡训练:外力干扰训练。患者开始可坐 于治疗床上,后坐于平衡板或Bobath球上,通过 支撑面的改变增加训练难度 平衡训练方法-站立位 进行站立位的平衡训练,都是为步行做好准备,并最终达到 步行的目的。 静态平衡训练:先进行辅助站立训练,然后 进行独立站立训练。 辅助站立训练:可以由治疗师扶助患者,也可以由患者自己扶助木、 助行架、手杖或腋杖等,或者患者站于平行杠内扶助站立。当患者 的静态平衡稍微改善后,则可以减少辅助的程度。 独立站立训练:患者面对镜子保持独立站立位。 46 返回返回 自动态平衡训练 独立完成重心转移、躯干屈曲、伸展、左右倾斜及旋转运 动,并保持平衡的训练。 注意: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时,要注意随时纠正患者的站 立姿势,防止患膝过伸等异常姿势。 他动态平衡训练 站立姿势下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可以采用平衡板训练、 站立作业训练。 四四 特殊的平衡训练前庭功能的训练特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