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思想到艺术魅力_第1页
从美学思想到艺术魅力_第2页
从美学思想到艺术魅力_第3页
从美学思想到艺术魅力_第4页
从美学思想到艺术魅力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美学思想到艺术魅力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书籍的装订和设计艺术更是 有着三千多年的发展,不同时代的书籍设计和装帧有着不同的特 点,都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晶, 并随着人们审美的变化而不断的 变化。我国的书籍装帧和设计经过不断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知性、典雅、简洁等极具东方文化之美的设计风格已经 成为我国书籍设计风格标签,而新文化运动作为我国文化发展转 折的重要时期,其书籍的封面在设计的过程中大胆的进行尝试, 汲取了多种文化元素,是我国书籍设计现代化的重要起点。本文 分析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书籍的封面绘画, 学习其美学思想和艺术 魅力,对于我国现代书籍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一 文人的参与

2、二新文化运动时期设计风格书籍的设计和装帧往往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具有鲜明 的时代的烙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时期的审 美观念不同,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思想的碰撞,让我国的思想 观念的活跃程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艺术的派别更是缤纷多样,各个艺术派别为了吸引读者更是在书籍的封面设计上 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使得书籍的封面风格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元 素,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特色,抽象派、写实派都活跃在书籍设计 领域。鲁迅在书籍的封面的设计上追求“天地要阔,插图要精, 纸张要好”,但同时也强调:“艺术原理具有通性,但是在表现 手法和形式上要多样化”。陶元庆的书籍设计形式则较为新颖, 色彩不

3、同于以往的传统书籍, 但是在用新的表现形式和新的色彩 来设计封面时,他的封面设计仍然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 这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很多书籍封面设计的重要特性,突破传 统,反映时代的进步,但是仍然有着传统的韵味和灵魂,并不完 全摒弃旧的,而是在传统之中加入创新的精神, 将民族的与时代 的进行完美结合,从而创作出独特的美学风格。在书籍的装帧上,新文化运动时期则做了很多的尝试,女口 首页的书名和作者不再对称,在每页的第一行之前留下一些空 白,书籍有毛边。这些尝试在具有几千年书籍装帧历史的中国, 具有很大的突破性的意义。 鲁迅在进行书籍的设计的过程中, 反 对图解式的创作方法,讲求将书名和书的内容放

4、在首位。 在他设 计的自己的作品呐喊时,“呐喊”两个字的字体沉着稳重, 让读者一看到书的圭寸面设计,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压抑的情感, 但同时封面也带给读者一种冲出牢笼的感觉,反映了书中所表达的要挣脱封建的枷锁,向着光明前进的思想,那种势如破竹的力 量召唤着人们要不断的奋斗。而鲁迅的另一部作品彷徨则是 由陶元庆设计的,他在封面中设计了三个寂寞的人在晒太阳,他们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晃晃悠悠,动作似坐又似行,彷徨不定, 暗含追求光明的寓意。整个画面的风格都让人感觉到一种紧张的 情绪,而封面中三个人落寞的身影引发人的思考,很精准的表达 了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鲁迅本人也对这个封面进行了高度 的评价,认

5、为其震撼人心。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很多封面设计都 进行了创新, 使得那一时期的书籍封面清新脱俗, 深刻的反映了 书籍的思想内涵,成为书籍封面设计的标杆。三 新文化运动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特征 新文化运动时期书籍的封面往往匠心独运,具有很高的艺 术价值和魅力,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时期书籍的疏理和分析, 我们 可以发现该时期书籍的封面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 字体传达主题 新文化运动时期,很多书籍封面的字体都十分独特,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向读者传递书籍的思想内涵。 鲁迅曾经评价过中国 文字的艺术之美: 字意上的美感, 读音上的美感, 字形上的美感。 汉字的这些特征为汉字的变化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让汉字

6、的 设计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和创意性, 通过字形或编排的变化, 可以 改变字体的风格, 表达出作品的思想主题。 而新文化运动时期在 书籍的封面设计上充分利用了汉字这种特性,对汉字或进行变 形,或进行装饰,加上设计的创意,将汉字的美感和创意发挥得 淋漓尽致。鲁迅的代表作呐喊铁流等书籍,就是在字体 的变化上大做文章, 将字进行创新性的改造, 不同于以往传统的 单一的书法字体, 通过对字体进行变形和装饰, 所变换的字体的 形式向读者传递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题, 意境唯美, 具有很 强的个人风格, 让读者在接触书籍之初, 就可以通过书籍的字体 领略作品的情感内涵,是对字体设计变幻的一个全新的尝试。2 封

7、面绘画的兼容并蓄新文化运动时期书籍的封面绘画大多图案精美,具有很深 的寓意,并且表现的形式多样,风格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在钱君陶设计的秋蝉中,采用了两方连续的设计创意,对图 案进行装饰,书籍封面的风格高雅而庄严, 表现了一种宁静之美 ; 在作品九叶集中,整个书的封面是由曹辛之设计,该作品是 九位诗人的作品合集, 曹辛之将书的封面设计为一棵大树上有九 片壮实的叶子,代表了九位诗人,书籍的封面设计简洁,概念清 楚,具有很深的思想含义,构图上平稳,色彩淡雅别致,诗情画 意韵味浓厚,将诗集的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 而陶元庆设计的故 乡则是另外一种风格,整个封面的图案设计感强,画面很具有 冲击力,

8、表达了一种力量,色彩明快,具有很强的对照感。鲁迅 曾经这么评价陶元庆的设计: “用的是新的形和色, 但是有中国 一贯的灵魂”。 这些设计风格迥异的封面设计, 展现了新文化运 动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百花齐放的状态, 体现了该时期封面设计的 艺术性, 该时期吸收很多外来文化和元素, 在保留中国传统文化 的基础上加入了外来文化元素, 体现了兼容并蓄的艺术风范, 也 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发扬光大。3 多样化的绘画形式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思想的大量涌入,使得我国的绘 画还是借鉴西方的绘画技巧, 并且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 很 多复杂的绘画图案得以实现, 并在书籍的封面中得到应用, 使得 书籍的绘

9、画封面变得丰富起来。 新文化时期的绘画封面, 由于引 入了新的绘画技巧,使得该时期的图案生动自然,色彩明丽。鲁 迅的毁灭、钱君陶的十月、司徒乔的莽原,都采用 了抽象和夸张的绘画技法, 所绘制的画面极具感染力, 并且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以陶元庆的苦闷的象征为例,其封面是一 个半裸的女人, 女人呈现挣扎的状态, 并伸出舌头去舔舐一把染 了血的三叉戟,整个画面的线条忧郁,给人以压抑的感觉,但是 寥寥的几笔却将书籍的主题勾勒出来, 与书籍的中心思想十分的 契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4 多样化的造型手法 新文化运动受西方思想和十月革命的影响,设计理念就有 国际化的视野, 吸取了西方的几何构型

10、以及图案的分解, 使得该 时期的封面绘画造型手法十分丰富, 点线面的结合, 让整个画面 的构图突破了传统的束缚, 为书籍的封面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在 新文化运动时期, 几何的造型手法在封面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 用,如在苏联短篇小说集 中,钱君陶采用了几何的造型手法, 将不同形状、不同长短、不同粗细的线条组合在一起,生动的表 现了图形 ; 若有其事中,陶元庆采用快速、粗放的线条,将 不同的形状进行排列组合, 线条和形状的重叠感, 让整个封面看 起来充满了动感和跳跃感, 将几何构型的创作手法发挥到了一种 极致。这些妙趣横生的创作, 让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封面绘画充满 了艺术感和现代的美感,促进了图书封面设计不断的创新和发 展。这些图书封面的设计大师, 他们推陈出新的设计理念值得后 来者进行学习,他们先进的设计思想值得我们进行借鉴。四结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今天的封面绘画设计已经不同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但是我们要学习新文化运动时期推陈出新、敢于实践的精神,不固守原有的艺术,但也不摒弃东方文化的精华, 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