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调护分析论文_优秀论文_第1页
冠心病的调护分析论文_优秀论文_第2页
冠心病的调护分析论文_优秀论文_第3页
冠心病的调护分析论文_优秀论文_第4页
冠心病的调护分析论文_优秀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冠心病的调护分析论文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含脂类食物摄取增加等饮食结构变化, 交通便捷, 锻炼日趋减少的生活方式改变;商品化、电子化、信息化知识经济浪朝时代社会压力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 冠心病发病率日趋高发。传染病对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威胁逐步减小,而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人民致死的首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心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已跃居第一位, 据卫生部全国卫生发展情况统计公报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高居榜首1。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及生命常见病、多发病, 其有效防治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成为每一种医疗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2。有着重要经济价值

2、和社会效益。而以整体观念为主的辨证调护具有较好防治再发之效。兹就浅述如下, 希有益于临证治疗。1现代医学对此病的研究此病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基础上, 冠状动脉供血相对不足, 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引起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高胆固醇血症的增多,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吸烟和肥胖人群的增加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被认为是独立危险因素。oxLDLmmLDL和小而致密的LDL都被认为可导致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外与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和牙周炎等感染密切相关3。治疗的已由原来延长寿命为主, 转变为寿命和质量并重。经多年

3、循证医学论证, 冠心病综合治疗取得显著进展。药物治疗(1)硝酸酯类。(2)受体阻滞剂。(3)钙通道阻滞剂。能有效扩张外膜下冠脉血管, 降低心肌耗氧量, 且能抗动脉粥样硬化, 但短效二氢吡啶类不宜多用, 可增加心脏事件发生率。(4)抗凝剂及血小板抑制剂。可有效降低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积极提倡用阿司匹林, 其对稳定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均有肯定疗效。此外,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他汀类、溶纤维蛋白药等均有一定防治之效3。另外经皮冠状动脉(PCI)介入治疗颇具创伤小、痛苦少、易恢复, 疗效高诸多优点, PCI日益受到冠心病患者青睐。冠状动脉支架治疗并配合阿司匹林、抵克力得及皮下注射肝素拮抗急性血栓形成

4、发生率有显著效果, 尤其药物涂层支架降低再狭窄率有显著优势4。2中医辨证调护21病因病机此病中医学中属“胸痹”、“真心痛”、“胸痛”、“厥心痛”等病范畴。病因正如素问举痛论所云:“经脉流行不止, 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 泣而不行。克于脉中则气不通, 故猝然而痛。”;素问调经论中的“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 不泻则温气去, 寒独留则血凝泣, 凝则脉不通。”古今医鉴又云“心脾痛者亦有顽痰死血, 种种不同。”作精辟诠释。故其病位多与心、肝、脾、肾等脏器密切相关, 诸多因素而致脾虚失运、肝失疏泄、肝肾亏虚、心脉失常;寒凝、气滞、痰阻、血瘀, 阻滞胸阳, 痹阻心脉, 阳微阴弦。22辨证防护我国是四季更替

5、最鲜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国家, 众多区域昼夜温差显著, 南湿北燥, 夏热冬冷, 如能积极循应六气变化, 调节机体适应能力, 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但在四季更替、地域等诸多因素影响, 六气“未至而至”“至而未至”异常变化成为致病六淫。如能积极顺四时而适寒暑, 节饮食而畅情志, 则可有效预防此病再发。宜积极戒酒、戒烟、禁饮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 少食过酸过咸之物, 禁食辛辣油腻、生冷、海腥等助湿生痰之品, 宜食富含维生素蔬菜、瓜果及粗纤维素食物, 忌贪凉饮冷。应积极及时增减衣被, 保暖防寒。大便宜通畅, 谨防用力努挣。积极适量运动, 吐故纳新, 如打太极拳, 中度散

6、步等。避免过度喜、怒、忧、思、悲、恐、惊不良情绪刺激、调畅情志, 保持乐观, 宁静心态, 处于“精神内守”, “阴平阳秘“, “病安何来”状态。中药辨证灵活应用(1)活血化瘀法:症见胸闷, 胸痛如刺, 气短, 舌暗瘀、脉涩。治法;活血化瘀, 理气通络。方药:桃红四物汤和丹参饮化裁;可酌情选用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等便捷中成药协同化瘀通络止痛之效。(2)通阳行气法:症见胸闷, 气短, 胸痛彻背, 感寒痛甚, 心悸, 舌苔白、脉沉细。治法:通阳理气, 化痰散结。方药:枳实薤白桂枝汤化裁并可酌情选用栝楼薤白白酒片中成药协同增效。(3)疏肝解郁法:症见胸痛, 气短, 心悸, 舌暗苔白、脉

7、弦涩。治法:疏肝理气, 解郁通络。方药:柴胡疏肝散化裁。可酌情选用疏肝丸协同增效。(4)益气养阴法:症见胸痛, 气短, 心悸, 自汗乏力、口干少津, 舌红少苔、脉弦细。治法:益气养阴, 活血宁心。方药:生脉散和四物汤化裁, 可酌情选用滋心阴口服液、生脉饮口服液等协同养阴止痛之效。2.3充分应用外治法, 重视健康宣教谨遵“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 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 所异者法耳。医理药理无二, 乃殊途同归。”综合应用药物和贴敷穴位综合作用, 可选用速效救心丸帖于神阙、至阳、内关、交感等穴, 安全可靠, 经济效捷。【参考文献】1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协作组我国中年人群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现状及80年代至90年代末流行趋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7(2):74.2吴兆苏, 姚崇华, 赵冬, 等11省市人群心血管病发病前瞻性研究.中华心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