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事故案例分析精选_第1页
轮船事故案例分析精选_第2页
轮船事故案例分析精选_第3页
轮船事故案例分析精选_第4页
轮船事故案例分析精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案例一:触损-“东鸿8”轮触碰温州七里码头事故事故经过2005年1月2日1120时,该轮在黄大春锚地换轻油备车进港(当时备 右锚,船长虞x(值班,水手胡xx舵,轮机长杨x 机舱值班,主机操纵采用驾控方式),航速 910节。1320时许,抵达七里港 水域时(距离3-1灯浮1海里左右),船长下令停车淌航(主机转速 220转/ 分钟左右),把定航向280 o 1325时,抵达七里港码头1号泊位对开水域250 米处,航速5节左右。船长令右舵20、下右锚1节入水,然后令微速退,准备 掉头顶流靠码头2号泊位。此时发现驾驶台操纵面板上倒车指示灯不亮,主机转 速表显示为零,主机自动熄火。于是船长叫三副电话通知

2、机舱,要求尽快抢修, 重新起动主机,同时下令右锚 2节入水。1328时左右,主机重新启动(当主机 自动熄火后,轮机长立即从集控室跑到机旁,由于其不熟悉该轮主机的操作程序, 导致无法起动主机。待正在舵机房巡查的大管轮得知情况后跑到机旁,将主机操 纵方式置于机控状态,重新起动主机,然后又转为驾控状态,转速220转/分钟)。 船长再次指令倒车,但倒车指示灯又不亮,主机转速表再次归零,主机再次熄火。 此时该轮距离码头50米左右,船长令下左锚。1330时许,当左锚2节入水时, 该轮始触碰七里码头2号泊位,碰角70-80度。然后大管轮叫轮机长电话通知 驾驶台要求转换成机控操作,并调高主机怠速至 235转/

3、分钟,重新起动主机并 正常运行,该轮离开码头后重新安全靠泊码头 2号泊位。事故后果东鸿8”轮上首柱两锚链孔之间局部凹陷,右舷锚链孔罩脱落;球鼻首尖峰 内凹破裂。七里港集装箱码头码头第田结构第 9排架严重受损;第10、11排架 的横梁及其它构件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现象。原因分析1、船长操作不当导致主机熄火,船舶失控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该轮停 车淌航时余速过快,尾轴仍在高速运转,驾驶台在主机怠速运转的情况下直接操 纵倒车,负荷过大,导致主机自动熄火,船舶失控而触碰码头,违反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值班规则第三十四条规定。2、轮机长不熟悉主机的操作程序,错失抢险时间是事故发生的另一重要原 因。当主

4、机第一次自动熄火后,在机舱值班的轮机长对该轮主机的气电遥控装置 设备不了解,没有掌握操作技能,以致无法及时起动主机。待正在舵机房巡查的 大管轮赶回重新起动主机,已错失宝贵的 3分钟,此时船舶距离码头只有50米 许,触碰已不可避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值班规则第四十九条 规定。3、船长没有运用良好的船艺,对当时的环境及意外情况作出充分地估计是 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在靠泊码头过程中,该轮船长没有对当时的风、流作出充 分地估计,又未控制好船舶余速、姿态以及与码头的靠泊角度,并且只备好右锚, 匆忙掉头靠码头,导致该轮在主机熄火,船舶失控后,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冲 力触碰码头,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

5、国海船船员值班规则第二十九条规定。4、船长在紧急情况时采取措施不力也是事故发生的又一原因。在掉头靠码 头的过程中,当主机熄火,船舶失控时,该轮船长只采取了下右锚2节入水的措 施,未要求继续松链并及时抛下左锚,以降低船舶冲力,减少事故损失。事故结论综上所述,本次事故完全由人为过失行为引起的,因属责任事故,东鸿8”轮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事故等级为一般事故,事故种类属触损。船长操作不当、在紧急情况时采取措施不力和轮机长不熟悉主机操作程序, 不能及时起动主机都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本次事故中,船长和轮机长的过 失相当,责任对等。案例二:某轮触损码头事故案例事故经过某轮1202航次,丹东-秦皇岛-皱鱼圈

6、,1月8日06: 35抵秦皇岛东锚地抛 锚,9日15: 05始绞锚,15: 15锚离底,自引秦皇岛150深水航道进口,计 划右舷靠704泊位。16: 50右舷平301码头堤头,16: 53左舷驾驶台下面拖 轮带拖缆,同时主机停车,艄侧推备妥,此时航迹向028度gps船速3.9节,16 : 56主机后退一,16:57主机后退三,16 : 59某轮船首过705码头左舷靠 泊的l轮”船首约50米令拖轮慢速顶,开始向左掉头,同时1t侧推配合,当时 ne风4级,视程4到5海里。17: 00船舶退速为0.5节,17: 02航迹向58 度gps航速1.8节(判断为旋转速度),17: 05掉头毕,gps速度2

7、节,距 前船20米,主机同时微退直至后退二,侧推向左,此时船与码头成大约10到15度的角度。17: 06令拖轮停车,某轮船首与码头碰垫发生擦碰,随后弹开, 由于惯性的作用,船首首柱与另一碰垫发生刮碰,离开码头,与靠泊在705泊位的l轮”首左侧舷墙及的栏杆发生擦碰。17: 20时t缆上桩,17: 35右舷靠 妥704泊位。事故原因分析1 .未保持连续不断的正规瞭望。仅凭码头上的人员站位来判断靠泊位置,疏 忽了对码头及已有船舶的距离的观察。2 .未使用安全航速。靠泊的速度快,根据推算,估计速度有 2节左右(见车 种记录簿)。3 .掉头后,与码头有大约10度以上的角度。4 .靠泊时,天色处于晨昏蒙影

8、,光线不足,存在麻痹大意思想。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1 .靠泊时船舶前进速度和靠拢速度过快。应该及早采取措施,利用车、舵、 拖轮、侧推器控制船舶速度,必要时抛双锚,实现安全平稳靠泊。2 .船舶掉头后,要使船首向和码头一致时平行进靠,利用侧推器和拖轮缓慢 逐渐推进,不要采取一次到位,防止速度过快不好控制。3 .靠泊前应确认靠泊位置和周围船舶情况,正确估计船舶和码头的距离,要 有余量,保持和大副、二副的及时沟通,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4 .事故通报整个船队,从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案例三:某轮与渔船碰撞事故案例事故经过q轮x年x月x日,离广州港空放锦州装玉米。离港水尺 f5.6米,a7.2米。x日中午

9、该轮航经温州湾外海,15时50分大副上驾驶台接班,当时海况为阵风56级,能见度78海里,右侧雷达在6海里档工作。16时gps船位28 14n,122 14e,即台州列岛东南方约 20海里,ca033 ,航速12节。17时 在进入渔山列岛外海面,开航行灯。17时56分发现艄前方左、右3各有一条 小船。18时04分见左前方小船顶部一盏白灯和左舷红灯,右前方小船顶部一盏 白灯和右舷绿灯。大副认为这两船为在航机动船,改手操舵航行,并决定从两小 船中间驶过。18时15分见右前方小船显示红绿舷灯,约 18时17分又突然显示红色舷 灯,似乎有向左前方小船靠拢之势。18时18分大副拉汽笛一短声,下令右舵 20

10、,将车钟从前进四拉到前进二,拟把两条小船放在其左舷通过,18时19分右前方小船又突然显示绿色舷灯,大副即令停车右满舵,18时20分q轮右舷1#舱处与右前方小船尾部发生碰撞,随即见小船沿该轮右舷向后滑去,灯光熄灭, 不见踪影。大副在海图室门口叫船长上驾驶台。当时, gps显示船位 28 36n,122 33e,即东矶岛以东约 24海里处。18时21分船长上驾驶台,即命开启射灯,抛救生圈下海,并用望远镜、雷 达搜索,随后调头继续搜索找寻该小船。 vhfch16呼叫附近船只请求协助进行 搜救。18时45分通知放左舷救生艇。19时19分慢车,继续在出事区域来回搜 索,未发现落水人员。20时04分两名

11、浙椒7317”渔船渔民登上q轮,告知碰 撞的是其姐妹船 浙椒渔7318”船,已经沉没,上有5位渔民失踪。20时38分 左舷救生艇在附近进行搜索。5日0时20分,救生艇在公安边防艇协助下返回。 根据海门港监指示,q轮1时驶往椒江港处理海事。事故原因分析1 .浙椒渔7318”船没有按规定正确悬挂拖网作业应显示的号灯。没有表明 浙椒渔7317”和浙椒渔7318”船是一对正在拖网作业的渔船。给 q轮值班驾驶 员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上述两条渔船是在各自单独航行,且正从对面驶来。2 .q轮疏忽了望。没有用雷达观测等多种辅助手段来判明船首线附近的两条 渔船动态。仅凭不充分的肉眼观察,盲目地把一对拖网渔船当成两

12、条各自独立的 渔船来对待。3 .当时海面较清爽,仅在艄前方左右3 0各有一条渔船,某轮不但没有按避碰 规则要求,积极地并及早地大幅度转向让清上述渔船, 反而打算从两渔船中间通 过。4 .当q轮临近两小船,并拟从中间驶过时,浙椒渔7318”船开始显示红绿舷灯,接着又突然显示红色舷灯,18时18分值班驾驶员拉一长声,叫右舵 20 避让,拟将上述两渔船放在其左舷通过,19时19分又见 浙椒渔7318”突然显 示绿舷灯,18时20分与该渔船尾部擦碰。假若当时 7318渔船”继续保速保向 行驶,碰撞是可以避免的。事故教训1 .近年来一些驾驶人员忽略了对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学习,对 各种船舶在不同

13、情况下的避让关系,特别对不同状态下不同类型捕鱼船的避让关 系不够明确。有的甚至指望正在捕鱼作业中的渔船给自己让路,而迟迟不采取避让行动。所以,要求驾驶人员,特别是年轻驾驶员应认真学习理解避碰规则。2 .作为让路船,却不肯早让宽让是当前船舶避让中的一大弊病。两船逼近时 才匆匆避让,常常因错失时机造成距离过近,或因对方采取错误的避让行动而发 生碰撞。q轮大副在检查中承认其肇事原因一是思想懒惰, 不愿意动车动舵;其 二是爱面子,怕别人说自己没本事。却没有意识到一条船和几十条生命在自己手 中。正是这一原因造成5名渔民死亡和百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3 .船舶操纵和避碰理论基础来自院校老师, 而实际经验则靠

14、自己在航海实践 中不断积累。尤其要善于借鉴他人经验和吸取他人失败的教训。如何总结、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航海家的宝贵经验,使年轻一代的航海人员尽快成长起来,是当前 安全工作的一大课题。案例四:某轮新加坡海峡碰撞事故分析事故经过某年9月14日,s”轮载货39800吨,离台湾高雄,目的港为新加坡,开航吃水前10.2米/后11.2米。19日早上进入新加坡海峡东当日7时过horsberhg灯塔,航速11.1节。8时5分j“轮在s”轮右后方约1.9海里, 航向263度,航速约12节。s”轮航速为9.6节,因控制13时到新加坡 wopl 锚地上引水,所以减速行驶。8时10分s”轮向左避让一艘向左掉头北上穿越航

15、道的vlcc和她西北方向东行的两艘渔船,船位在西行航道的左侧。8时12分待让清上述船后,s”轮向右恢复并修正航向至270度,此时车钟 处于微速进,航速约6.3节。当时有几艘西行船在s”轮右后方追越。其中 j轮在 s轮右后方约1.5海里,航向263度,航速约12节。8时20分观察j”轮航向 航速没有明显变化,继续在 s”轮右后方追越,s”轮保向保速。8时25分j轮追越将至与s”轮平行(船头已到s轮船肿前),横距约0.2 海里时,突然向左大幅度转向,s”轮立即使用汽笛发出5短声警告并立即左舵20度,后来发现对方快速大角度左转,s”轮紧接着用左满舵来避碰。事后调查, 该轮为舵机故障失控。8时26分为

16、了增加舵效以避碰撞,s”加车,车钟改至全速前进。8时27分发现碰撞已无可避免,s”轮立即右满舵企图向左甩尾.,并停车。8时28分j” 轮船艄以近90度角度撞向s轮6号右压载舱。碰撞时船位:北纬 01 16.439/ 东经 104 08. 653 o原因分析直接原因j轮追越时,因突然失控,导致左满舵转向,违反避碰规则第13条有关追越局面的要求。间接原因1 .新加坡海峡船舶通航密度大,通航水域小,不利于追越船保持足够安全横 距通过被追越船。2 . s”轮航行计划制定得不完善,应选择适当的时间进港。 s”轮船长对新加 坡海峡的潮汐缺乏了解,因过早进入新加坡海峡,慢车行驶等引水,在狭水道航 行时间过长,增加被追越机会,从而增加相应碰撞风险。应尽可能选择在宽阔水 域慢车。3 .双方均未保持足够戒备。事故教训1. s”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