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单元 溶液一、目标聚焦:(1) 知识与技能: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 过程与方法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以及抽象慨括、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以及控制实验条件的研究方法
2、。 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以及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学习品质。 通过对溶解度四个要素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二、知识结构:溶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
3、他物质的物质定义:特征:组成: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添加同种溶质升温、添加溶剂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稀溶液浓溶液按照单位质量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分按照是否还能溶解同种溶质分度量:含溶质的质量多少的度量溶液的组成: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溶解程度的度量溶解度s有关溶液的计算: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2)溶解度的计算; (3)二者的相互换算;(4)稀释问题。有关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计算、操作要点气体溶解度固体溶解度固体溶解度曲线混合物的分离:过滤法、结晶法三、要点解读:(一)本单元概念、定律、以及计算公式:1、概念:
4、(1)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 溶剂: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3) 溶质:分散在其他物质中的物质。(4)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同种溶质的溶液。(5)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还能继续溶解同种溶质的溶液。(6) 溶解度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7)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计算公式:(1) 溶解度:溶解度s100g(2)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 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换算:=100(二
5、)典型例题:例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自来水B.葡萄糖注射液 C.液态空气 D.蒸馏水解析:溶液是混合物,并非只是液体,固体或气体也可以形成溶液。答案为D例2、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 碳酸钙:0.0013克 食盐:36克 氢氧化钙:0.17克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解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因此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这种说法不对。同时,饱和溶液可以是稀溶液,不饱和
6、溶液也可以是浓溶液。例3、(厦门04中考)浸种需要质量分数为1%的食盐水2 000克,配制时应称取食盐:A2克 B20克 C200克 D1 800克解析:本题是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性的计算,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熟悉程度。答案为B。例4、将10g某物质投入90g水中,使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 一定等于10 B. 一定大于10 C. 一定小于10 D. 上述三种都有可能解析:本题中投入水中的物质为10g,很多同学会误认为溶质一定为10g,溶剂为90g,所以错选为A。该题设置最为巧妙之处在于投入的10g物质是否跟水反应,如果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是否全溶于水。由于存在着多
7、种可能,所以答题者很容易出现失误。本题其实存在几种不同的可能,即:10g物质投入水中不与水反应,只是完全溶解,此时其质量分数刚好为10;10g物质投入水中不与水反应,只是部份溶解,此时其质量分数小于10;10g物质投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物全溶于水,且生成的物质大于10g,此时其质量分数大于好为10;10g物质投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物不全溶于水,此时其质量分数大于10;10g物质投入水中与水反应,同时有气体放出,溶液的质量小于了100g等等。由此可知,该题答案应该是D四、考点提示:1、溶液的判断特点: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例一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_,其中溶质是_。牛奶 酒精 泥水 澄清石灰水 钡餐
8、 盐酸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判断。本题要求学生从本质特征上去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其中溶液指是均一、稳定、常为透明的混合物;悬浊液是指固体颗粒分散在溶剂中,体系中存在很多难溶的固体颗粒,绝大多数的这种难溶的固体颗粒可以由肉眼观察到,如泥水、钡餐等;澄清石灰水、盐酸为溶液,牛奶胶体。容易错的是盐酸,它是氯化氢的水溶液。解答:、2、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 例二下列物质溶于水时能观察到如图中所示现象的是()ANaClBCa(OH)2 CNaOHDNH4NO3解析:考查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现象。U形管右侧红墨水的液面高于左侧,这说明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高于大气压强,瓶内压强的增大是由于瓶内温度
9、升高引起的,据此可知试管中溶解的物质溶于水时放出了热。答案:应选C3、有关溶解度曲线例三如下图所示,A、B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现有两烧杯中分别盛有A、B两种溶质的溶液均为50,而且烧杯底部都有少量溶质的固体,若让其冷却到10时,则会出现什么现象?解析:观察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发现,A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属于陡升型;B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属于下降型。在50时,两烧杯中都含有少量固体,说明此温度下是饱和溶液,当温度降到10时,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少,必有部分的A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烧杯底部的固体的量增大。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烧杯
10、底部的固体因溶解而进入溶液中,质量变小。答案:盛A物质的烧杯中固体增多,盛B物质的烧杯固体减少。4、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例四在80克15%的溶液里加入20克水或20克,计算用这两种方法制成的两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原溶液中有溶质为80克15%12克 水为80克12克68克。 (1) (2)五、题例解析:例一、在粗盐中含有和,对人体的健康不利,在粗盐加工成食用盐时,需要把和除去,人们往往采用饱和溶液反复冲洗粗盐,以达到精制食盐的目的。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不消耗能源,请你简述其中的道理。解析:此题考查是学生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饱和溶液的定义中:要注意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要注意强调
11、“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溶解“这种溶质”,但还可以溶解其他溶质,的饱和溶液对于来说不能再溶解,而对于来说不饱和,可以继续溶解,故用饱和溶液冲洗的粗盐可以通过溶解除掉杂质,从而达到精制食盐的目的。【答案】略例二、拓展题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M点表示的意义是 当温度为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依次为 ,当温度为时,溶解度最大的是 如果分别把A、B、C放入100g水中配成时饱和溶液,再冷却到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 若把混在A中少量的B除去,应采用 法,若将混在B中少量的A除去,最好采用 法。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理解溶解度曲
12、线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也是中考的考点。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为饱和状态,如果该点是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针对溶解度曲线的类型,可以分为“陡升型”(如A)、“缓升型”(如C)和“下降型”(如B)。溶解度曲线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溶解度的大小。判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时能否析出晶体。确定进行混合物分离的方法。【答案】在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BCA,AA、C冷却热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溶剂例三20时,100g水中不断加入NaCl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
13、下表所示,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选项ABCD加入NaCl质量(g)5153640所得溶液质量(g)105115136136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分析各选项提供数据,可发现,D选项中,加入40g NaCl,但得到溶液质量为136g ,说明还有4g NaCl未溶解,故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利用D选项知,100g水在此条件下最多可溶解36 g NaCl,得136 g饱和溶液,故C项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同理可推知A、B选项的溶液还可继续溶解NaCl,属于NaCl的不饱和溶液。【答案】CD例四体重为70kg的人每天约排出1500g尿液,尿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分
14、数如下表:成分水尿素氯化钠和氯化钾其他质量分数961.50.5试计算在1500g的尿液中含尿素 g,含氮元素 g(假设:在上表中的“其他”物质中不会有含氮物质),在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解析: 此题分析表中的数据选取有效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知:人尿是溶液,尿素是一种溶质,它的质量人尿质量尿素的质量分数1500g230g阅读题知:只有尿素中含有氮元素所以:设尿素中氮元素质量为 60 2830g 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14g30g10046.67答案:30g,14g,46.67例五 某同学将6g镁条加入到70mL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所得的溶液质量为100g,试计算:(1) 该反应共生
15、成的H2的质量:(2) 这种稀硫酸溶液的密度:(3)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解析: 首先正确的书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其中氢气的质量、反应后溶质(氯化锌)的质量很容易通过化学方程式求得,但是原溶液的密度,只能通过求得原溶液的质量才可能解答,因此求解原溶液的质量就显得非常关键了,此时我们可以通过质量守恒来解决这个难题。m(Mg)+m(稀硫酸)m(溶液)m(H2)解: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锌质量为y (1) Mg H2SO4 Mg SO4 + H224g 236.5g 95g 2g 6g y x= = y=23.75g x=0.5g(2)因为:m(
16、Mg)+m(稀硫酸)m(产物溶液)m(H2),所以m(稀硫酸)m(产物溶液)m(H2)m(Mg) 100g0.5g 6g94.5g因此原硫酸溶液的密度=1.35g/Ml(3)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3.75六、误点解码:易错题1某同学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70g,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学生把食盐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1 g以下用游码),实际上该同学所配制的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5% B6% C3.6% D4.3%解析:既考查配制溶液的步骤方法又要会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该同学在第二个步骤中操作上出了错误,按左物右码的规则,天
17、平刻度尺的刻度是由左向右的,因1 g以下用游码,故应用称量值的整数部分减去游码数值,即为正确称量值。 理论溶质70g5%=3.5g 操作中称得溶质3g0.5g=2.5g溶液70g故实际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答:答案为C。 易错题2 在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8g碳酸钙,反应过程中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烧杯内药品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质量为88.0g。请回答:(1)充分反应后生成的质量为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题。分析图中曲线可看出反应前后烧杯中物质质量由88g85.9g,减少的质量质量88
18、g85.8g2.2g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通过质量来计算。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生成的质量为 100 111 44 2.2g 答案:质量分数易错题3 将下列物质各20g,分别放入8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是( )A B C D解析:考查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掌握。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键是找准溶质质量。物质溶于水,有两种情况,一种只是溶于水,并不发生化学反应。另一种是物质溶于水,而且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A选项中,溶于水,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溶质为,根据方程式得的质量为溶液的质量20g80g溶质质量分数B中溶于水,溶质是,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19、C中溶于水,生成,根据方程式,得的质量为,但由于是微溶于水的物质,20时,溶解度小于1g,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D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为,其质量为: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案:B易错题4 关于硝酸钾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20g硝酸钾溶在100g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B20时,把20g硝酸钾溶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0g。C 把31.6g硝酸钾溶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D20时,把31.6g硝酸钾溶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溶解度概念掌握
20、的程度。本题关键是抓住4个要素:(1)在一定温度下;(2)在100g水里;(3)达到饱和状态;(4)所溶解溶质的克数。A缺少“饱和状态”,B不是“在100g溶剂里”,C缺少“一定温度”。解答:D易错题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溶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升高温度,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可以变为不饱和溶液D10时,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 。在相同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 80g 。这说明随着溶剂量的增加,溶质的溶解度也增大解析:考查溶液的几个重要概念的应用。选项A,是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和浓、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21、。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A选项是对的。B选项考查对溶解度掌握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也有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故B选项忽略了特殊物质的溶解度情况。C选项是B选项知识点的延伸,即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可以用升温的办法变为不饱和溶液,但等,升温反而会减小其溶解度,故C选项成立的前提是“一般情况下”,不能说“任何物质”。D选项进一步考查对溶解度四要素中温度、溶剂的理解。在10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40g 和100g水中最多溶解80g ,都在说明10时,溶解度为80g,且当温度一定时,溶解度()是一个定值。解答:A。七、实
22、战方略: (一)银牌夺标:1.溶液一定是()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B.蒸馏水 C.碘酒 D.汽水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澄清、透明的C.在溶液中,各部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相同D.浊液也是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的,只是溶质的颗粒较大4.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加同种溶质;加溶剂;恒温蒸发溶剂 A. B. C. D.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再溶解物质 B在一定
23、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该温度下该物质浓度最大的溶液 C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后,溶液质量变大D在一定温度下,在食盐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则晶体不再溶解6从1升10%的溶液中取出100毫升,那么剩下900毫升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1% B9% C11.1% D10%7把25含有少量未溶解晶体的饱和溶液加热到80,变成不饱和溶液,这时溶液的浓度是( )A不变B增大C减少D无法判断8在一定温度下稀释某一饱和溶液时,下列各量不变的是( )A溶液的质量B溶剂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D溶液的浓度9现有50克浓度为10%的溶液,要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24、蒸发掉25克水B加水溶液变100克C增加10克溶质D增加6.25克溶质10某同学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通过计算后,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操作符合要求,但量取蒸馏水时,匆忙中俯视量筒刻度读数,则所配成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大于10 B小于10 C等于10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1120时,食盐溶解度为36 g,该温度时,将40 g食盐放在100 g水中,充分溶解之后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41% B26.5% C28.6% D36%12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矿泉水是溶液,蒸馏水是纯水。13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食盐和纯碱(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25、,因此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请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参考答案:1D 、 2B、3C、4A、5B、6D、7B、8C、9A、10A、11C、12 本题是一道开放型的试题,出题人的意图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13 由于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越低,其溶解度就越小,冬天由于气温较低,湖中原来溶解的纯碱将会从湖水中析出,因此当地农民就从湖中捞碱。而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因此食盐在冬天几乎不从湖水中析出;到了夏天,由于气温较高,当地人就可以将湖水引至田间,将水蒸发掉,从而可以晒出食盐。(二)金牌夺标:1下列条件下,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A. 1101 kPa、2
26、0 B. 2101 kPa、10 C. 2101 kPa、20 D. 1101 kPa、10 2(2004-13南京)冬天,人们常用甘油溶液护肤,使皮肤保持湿润。质量分数为80%的甘油溶液护肤效果最佳。配制80%的甘油溶液500g,所需甘油的质量为( ) A80 g B40 g C400 g D100 g3(2003-40上海中考)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并冷却到原来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剂质量不变B溶质质量增加C溶液浓度不变D溶解度增大4.20时,食盐溶解度为36 g,该温度时,将40 g食盐放在100 g水中,充分溶解之后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7、 )A41% B26.5% C28.6% D36%5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编号溶液溶质化学式澄清的石灰水医疗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俗称紫药水)0.9%的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生理盐水)38“五粮醇”白酒硫酸溶液家用醋酸6在一个温度不变的密闭容器内,放入一杯饱和的硫酸铜溶液,用细线吊住一块有缺口的硫酸铜晶体浸在溶液中,过几天后观察到:晶体上的缺口 (填“有”或“没有”)了;晶体的质量 (填“减小”、“增大”或“没变”);此时的硫酸铜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7下图是病人输液时用的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标签,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计算该溶液中含水_g,溶液的密度约为_g/cm3。8下图是A,
28、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 在t1时,A的溶解度比B_(填大或小)(2) 在t2时,_(填能或不能)配制40%的A溶液。9、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 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 验一二三四加入样品的质量/g5101520生成CO2的质量/g1.763.524.4m(1)上表中m的数值是 ;(2)反应中矿石有剩余是第 次实验;(3)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4)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参考答案:1B 2C 提示:本题选取生活情境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500g80%=40
29、0g3C 提示:原有的石灰水已饱和,所以生成石与水反应后,溶剂减少,溶质也相应减少,溶液依然是饱和的,只是溶液质量发生了变化。而溶液的浓度不会变化。4C5 编号溶液溶质化学式澄清的石灰水Ca(OH)2医疗消毒用高锰酸钾溶液(俗称紫药水)KMnO40.9%的氯化钠注射液(俗称生理盐水)NaCl38“五粮醇”白酒C2H5OH硫酸溶液H2SO4家用醋酸CH3COOH6 没有;没变;饱和提示:将硫酸铜晶体投入到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其实存在着一个特殊的过程,即硫酸铜晶体的溶解和饱和溶液中硫酸铜的结晶,两个完全相反的过程,而且此两个过程中溶解和结晶的量正好相等。7237.5;1提示:由标签信息,该注射液的
30、已知量为:溶质的质量(12.5g)、溶质的质量分数(5%)、溶液体积(250ml)。由题意:溶液质量=250g由于溶液体积已知为250ml,所以溶液密度为1 g/cm3。溶剂质量=250g12.5g=237.5g8(1)小 (2)不能提示:由曲线图可知,在t1,时,A曲线在B曲线的G下方,所以其溶解度小于B。在t2时,由图知,A物质的溶解度为50克,即该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所以A物质不能配成该温度下40%的溶液。9、(1)4.4 (2)三 (3)80% (4) 14.6%八、新题快递1(06 黄冈)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机
31、械动力搅拌得到食盐C利用阳光和风力将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答案:C2、(06 重庆)20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2)烧杯甲里是_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_物质的溶液。(3)40时,烧杯_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4)各种状态下,各烧杯(甲、乙、丙)里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一定正确的是_。
32、A、甲(状态2)甲(状态1) B、乙(状态1)甲(状态3)C、甲(状态1)乙(状态2) D、乙(状态3)丙(状态3)答案:21、(1)2030;(2)c;a;(3)b;(4)BC3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科学地节约用水。现有一件刚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拧干”后湿衣服上残留的溶液为100g,其中含洗涤剂的质量分数为1 %,则湿衣服上残留的洗涤剂质量为 g。现用5700g清水对这件衣服进行漂洗,有以下两种漂洗方法(假设每次“拧干”后湿衣服仍残留100g溶液)。方法一:用5700g清水一次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用分数表示) g;方法二:将5700g清水均分成质量相等的三份(每份190
33、0g),分三次漂洗。第1次,用1900g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用分数表示) g;第2次,再用1900g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用分数表示) g;第3次,再用1900g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的质量为(用分数表示) g。 由以上计算分析,用相同质量的水漂洗衣服,是一次漂洗效果好,还是将水等分成三份,分三次漂洗效果好?答案:1g;方法一:; 方法二:;将水等分成三份,分三次漂洗效果好。(或方法二好)提示:拧干后溶液质量为100克,未漂洗前,其质量分数为1%,则其中含溶质(洗涤剂)质量为100克1%=1克方法一,方法二,第一次:拧
34、干后溶质质量为第二次:拧干后溶质质量为第三次:拧干后溶质质量为由上可知,分三次漂洗效果更好。九、探究拓展:探究一 配制红墨水 红墨水是将红色有机染料(如一品红、酸性大红G、直接耐酸曙红等)溶解于软水配成的。为了使墨水略显黏稠,具有黏附性,可加入少量树胶(阿拉伯胶)。此外还应加入少量防腐剂(如甲醛)、防冻剂(如甘油)等。 下面介绍一种红墨水的配方:墨水红2 g、酸性大红G16.0 g、甘油4.0 g、酒精50 g、甲醛6.0 g、树胶20 g、软水加至1 000 mL。 配制时先将树胶用220 mL热水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在另一个容器中,用酒精将红色染料溶解,慢慢倒入树胶溶液中,同时不断搅拌。
35、然后加入甘油、甲醛,最后再添加软水,使总量达到1 000 mL。自己试试吧! 自生活与化学探究二 同种物质放入不同溶剂中的实验探究问题: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手上沾到圆珠笔的油迹,用水很难洗下来。若不小心把圆珠笔芯的油迹划到衣服上或桌子上就更糟糕了。有什么简易办法把它们清除干净吗?实验: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用品,如自来水、酒精或度数较高的白酒、花露水等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张开你的手掌,用圆珠笔划上几条短线,然后用棉签分别蘸自来水、酒精、花露水涂于短线上,观察圆珠笔留下来的蓝色油迹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情况。(1)圆珠笔油在哪种物质里更容易溶解?(2)如果衣服上不慎划有圆珠笔的油迹,可以先往油迹处涂些
36、搓揉,再用水和肥皂洗涤。 自化学活动与探究探究三 结晶速度影响析出晶体大小问题:课本上制取明矾晶体的家庭小实验为何要花几天的时间?在超市或商店的货架上,有晶粒很细小的绵白糖出售,也有晶莹的大块状的冰糖吸引着你,而这些晶粒大小均匀的大晶体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实验:(1)在100 mL烧杯中盛有50 mL约80 的热水,加入硝酸钾固体,不断搅拌,直至加入硝酸钾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2)立即把制得的溶液分别等量地倒入3个烧杯中。(3)其中一个烧杯立即放入盛有冷水的水槽里冷却,一个烧杯加热蒸发水分,另一个烧杯让它自然冷却(如下图所示)。(4)在下表中记录实验现象。硝酸钾饱和溶液(80 )快速冷却加热蒸发
37、自然冷却实验现象在实验步骤(1)中配制成的溶液是不是8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不是仍为饱和溶液?此时的溶液跟实验步骤(1)中的溶液有何不同?要制得较大颗粒的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什么?自化学活动与探究探究五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问题:物质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化? 请利用老师提供的三种固态药品(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按照以下的实验方案完成溶解实验,并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变化,你也许会有意外的发现。 注意!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十分小心,注意安全,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实验:(1) 取
38、3只烧杯,各注入100 mL水,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入下表中。(2)将两药匙氯化钠、两药匙硝酸铵、两药匙氢氧化钠分别加入上述3只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至完全溶解,测量溶液的温度,将温度记入下表中。(3) 手背小心触摸三只烧杯的外壁,有什么感觉?(4)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内。(5)计算溶解前后液体温度的变化,填入下表中。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测量的温度温度的变化(与水相比)水氯化钠溶液硝酸铵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自化学活动与探究十、收藏夹:(一)自我梳理1、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以是 。溶剂常见的是液体,也可能是气体甚至为固体。若溶质和溶剂都为液体时,体积多的为
39、,体积少的为 。如果没有特殊声明的话,溶剂为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 的溶液。不饱和溶液指 的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加入同种溶质;降温蒸发溶剂添加同种溶剂升温3、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无单位。定义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1004、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溶解度的对象是饱和溶液,且需要指定温度,否则溶解度一词毫无意义。其单位为克。定义式为:溶解度100g。平时我们讨论的溶解度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绝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只有极少数的固
40、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Ca(OH)2。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我们一般讨论不多,其溶解度除了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气体物质的溶解度越小,还跟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气体物质的溶解度越大。5、守恒与不守恒原则:溶液的质量守恒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稀释前后溶质质量守恒:稀释前溶液质量稀释前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的体积不守恒溶液的体积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二)资料补给:几种常见除迹法的使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除迹法,你不妨试一下。 机油迹。对无色的轻油迹,可用汽油刷洗,然后在衣服上下各垫几张草纸,再用熨斗烫,可吸尽油迹。重油迹应先在汽油中揉搓,再用洗涤剂洗,如还有油迹,再用
41、汽油刷洗熨烫。 油漆迹。刚被油漆污染的衣物可用松节油、苯、汽油等有机溶剂揉搓;去除旧的污迹时,可将脏的部位用11的松节油和乙醚混合液搓洗,再用汽油刷洗,最后用清水漂洗。 酱油迹。可以在温和的洗涤剂溶液中加入氨水或者硼砂,来洗涤衣物上的污迹。 血迹。先用冷水将血迹浸出,然后把白萝卜切成细丝,加些盐,挤出汁液,用来擦洗揉搓,即能除去衣物上的血迹。 尿迹。新的尿迹用温水洗除,陈旧尿迹用温的洗涤剂溶液,如氨水、硼砂进行洗涤除去。 碘酒迹。用亚硫酸钠溶液处理,然后充分水洗,也可以用酒精来清洗,再用米饭粒揉擦数次,再在肥皂水中洗涤即可除去。划粉迹。真丝衣服上的划粉迹很难去除,一般可采用20双氧水、2氨水及
42、88清水的混合液,将被玷污的衣服在其中浸泡一二小时,即可去除污迹,再用肥皂洗去漂清。选自身边的化学死海不死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
43、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先听一个古老的传说吧。远古时候,这儿原来是一片大陆。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谕告鲁特,叫他携带家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
44、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庄以后,不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去看。鲁特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的妻子因为好奇,偷偷地回过头去望了一眼。哎哟,转瞬之间,好端端的村庄塌陷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就是死海。她因为违背上帝的告诫,立即变成了石人。虽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让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水种庄稼。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
45、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几十年前,死海还是一片荒凉。为了开发利用它的资源,而今死海旁边已出现了一些工厂,同时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游泳池、高级旅馆和游乐场所。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海水治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吸引着许多游客。这样一来,就使它出现了不少生气。但是,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据专家统计,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40到50厘米。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
46、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洗衣的学问表面活性剂打衣裳 衣服脏了,就要洗干净,古人是怎么洗衣服的呢?在河边将衣服浸湿后,放在石头上用一根木制棒槌敲击,再用清水一漂,任务就完成了。洗衣就是把污垢敲打到水里去,难怪上海方言称洗衣为打衣裳(推而广之,洗头洗脚都称打)。这可说是纯物理的方法,它既损伤衣服,还洗不太干净,尤其是油污。 后来,人们发现有些东西可以帮助洗衣服,如在希腊的一个小岛上,每当下大雨就出现一片白花花的泡沫,随便抬块土就可洗澡洗衣物且洗得很干净。原来岛上的土里含有碱,一遇水就起泡泡。人们很早就利用碱来洗衣物,而且知道要用热水。直到现在,碱
47、还是人们常用的洗涤用品。但碱性太强会伤害皮肤,损坏衣服,衣服洗多了易褪色,甚至破烂。人们把草木灰浸在水中,滤出的液体也可用来洗衣服,洗手,因为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它是一种弱碱,不是特别油污的东西,用它当然比纯碱()好。 还有一种更好的天然物质。许多地方都生长着一种大树,每到秋天树上结满了状如娥眉豆的果实,只是更丰满些,由于颜色灰黑,人们称之为“皂角”或“皂荚”。剥开荚,取出里面的籽揉碎后放在水里,衣服就可以洗得较干净了。直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地区还普遍使用皂荚洗衣。肥皂身世 300多年以前,在欧洲的一座王宫里正在举行盛大宴会。在厨房的一角,放着一只盛有草木灰的木桶,那是给厨师们洗手用的。一位厨师一不小心把一碗滚烫的猪油打翻在这个桶中,猪油和草木灰混在一起,成了一团粘糊糊的东西。宴会结束了,厨师洗手时,顺手把桶里的东西抹在手上搓洗,使他奇怪的是,手洗得特别干净,比草木灰更好。 有人知道了这一情况,把碱和油脂放在一个大锅里熬煮,制成了肥皂。可能是用了肥肉一般的油脂,又可代替皂角,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职能部门协调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航空机务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商学院招生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设计研究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产线管理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管理咨询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短信营销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成品检测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调度员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银行信贷审核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正式版)QBT 5998-2024 宠物尿垫(裤)
- 零售行业新媒体营销策划方案从线上到线下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渠道营销策略范稿
- 纳米材料在染整加工中应用及其原理培训课件
- 非公司企业改制登记(备案)申请书-样表
- 温湿度计内部校准操作规程
- 农药植保基础培训
- 明火作业证在线考试
- 35千伏集电线路工程专业监理实施细则
- 两篇古典英文版成语故事狐假虎威
- GB/T 20428-2006岩石平板
- for循环的应用 课件 高中信息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