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五下第四单元_第1页
(王军)五下第四单元_第2页
(王军)五下第四单元_第3页
(王军)五下第四单元_第4页
(王军)五下第四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科第 十 册 第四 单元整体教学教案(王军)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共有4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这4篇课文有散文、有小说,内容生动、人物鲜明,表达了作者丰富美好的情感;课文在表达方法上各具特色。比如,再见了,亲人将抒情叙事相互交织,感情真挚强烈;金色的鱼钩先倒叙,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清楚了鱼钩的来历,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赞美了老班长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革命前辈的怀念之情;桥在环境的描写上、语言的使用上(精练、干脆)以及文章的结尾都极具特色,这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强烈的感情。单元学情分析 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

2、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二是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三要引导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教学做一些准备。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另外,入选的4篇课文篇幅较长,可通过本组教学,继续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32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2引导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3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4要引导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感人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教学做一些准备。单元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单元教学难点要引导学生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单元阅读推荐抗美援朝的故事、谁是最可爱的人、长征的故事教学课型总课时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15课时。其中,导读课1课时,精读课文4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3课时,单元整理、阅读分享2课时,经典诵读1课时。备注语文科第十 册 第四 单元整理教学教案课题第四单元

4、导读课课型导读课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单元课文内容。2、培养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学习单元生字。教学重点通读课文。学习单元生字。教学难点感知单元内容。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自读导读,整体把握1、自读单元导读语,思考:通过单元导读语,你知道了什么?2、汇报,引导明确:(1)单元主题:感动(2)单元学习要求:一是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三是收集一些感人的故事,进行交流。(3)本单元安排的课文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这一组课文,读通读顺,不懂的字音互相请教。2、自学生字词。3、快速默读,了解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4、再读课文,标出不

5、理解的地方。三、解决难字1、拿出学情调查表,学生交流难字。2、词语认读。四、提出疑问五、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六、作业布置备注作业设计1、继续查阅、搜集、整理每课的相关资料。2、根据课前的导读提示、课后的思考练习,深入研读本单元四篇课文,圈画批注。板书设计主题:他们让我感动目标: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领悟文章表达方法。 3、收集感人的故事,并交流。教学反思语文科第十 册 第四 单元整理教学教案课题14再见了,亲人课型精读课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教学对字词句的理解我不是议到表面,而是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要求,如:“雪中送炭”的理解,我首先让学

6、生从字面去理解,并说出比喻意,然后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这个词。“噩耗、刚强、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4、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教学难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教学准备查找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激发兴趣1同学,“亲人”是指什么人呢?。2我们中国人民与邻国的朝鲜人民跨越国界,并无

7、血缘关系,可是当年,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却把朝鲜人民称为至亲至爱的亲人,分别时情真意切地说“再见了,亲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学习魏巍写的再见了,亲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学生简介时代背景,教师作适当补充。二、初读感知大意(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亲人”指谁,想想他们的哪些事感动了你?(2)学生汇报:课文中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志愿军战士所做的感人的事。三、品读感悟亲情1是什么使不是亲人的两国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划出让你特别感动的内容,抓住词句说说体会,并把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达出来。2学生交流,抓重点词句感受亲情:(

8、一)“志愿军与大娘”之情:(二) “志愿军与小金花”之情:(三)“志愿军与大嫂”之情:3朗读体会惜别深情师引:现在志愿军就要同她们分别了,此时此刻,战士们是怎样抒发自己那依依惜别之情呢?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来读一读,想想怎样读出句子中的感情。4感情朗读13自然段,升华情感(1)选择自己体会最深的一个自然段朗读,注意表达出志愿军的思想感情。(2)感情朗读:四、抒情赞颂亲人1前来送行的人只有三个吗?课文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呢?2这三个人代表着千千万万的朝鲜人民。光她们三个就为志愿军战士做了那么多的事,付出了那么多的血汗,可想而知,当年的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多少代价,怎么不令人感动呢?说出你们的感动

9、,说出心中的赞扬,最好能合适地选用反问句。第二课时一、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二、课内链接课外,仿写段落1为了志愿军,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可以超越国籍,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不顾惜亲人的生命。她们为什么能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呢?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吗?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3读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片断(节选志愿军战士感人的故事),读后谈感想。4师引:想一想,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为角色,以她们的口吻,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同样可以按“劝慰叙事抒情”的结构,用第二人称来写。5交流评析。三、学习最后三个自然段战士即将启

10、程,列车就要开动,两国人民捧着一颗颗赤诚的心向最亲最爱的人告别!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怎样才能读出这份感情。2指名朗读,学生评读。3创设情境引读。四、小结五、布置作业备注作业设计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2推荐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板书设计大娘 洗补衣服 冒炮火送打糕 救助伤员失孙子 亲人 小金花 救老王 失去妈妈 鲜血凝成 (中朝人民) 大嫂 挖野菜 失双腿 志愿军战士教学反思语文科第十 册 第四 单元整理教学教案课题15* 金色的鱼钩课型略读课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

11、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教学重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教学准备了解长征中的英雄故事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二、默读课文,读时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读后谈谈感受。三、我先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然后抓住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重点品读感悟

12、,同时也顺势解决学生上节课的质疑。最后环节围绕课后思考题,让学生思考题目的深刻含义。精读品析,体会情感1、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2、品读重点句:(1)从外貌体会中心(2)从语言、行动、神情体会中心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师引: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

13、芒!(出示句子)(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2)深情朗读中心句。五、创设情境,复述课文1作者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现在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同学们能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吗?2同学们练习后复述。六、布置作业备注作业设计1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2课后实践活动:组织长征题材故事会、图片展览会等。板书设计: 接受任务 照顾三个战士金色的鱼钩 艰难征程 钓鱼给战士 自己不吃 忠于革命 壮烈牺牲 饿昏迷 舍己为人 永远怀念 保存鱼钩教学反思语文科第十 册 第四

14、 单元整理教学教案课题16桥课型精读课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呻吟、搀扶、祭奠、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深刻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3、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有关“桥”的课文?这几篇课文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15、。二、感受险情1让我们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可怕的一幕。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文中描写洪水(或雨水)可怕的句子,用心体会。2汇报交流谈体会,感情朗读促感悟:(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比较“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A读着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朗读:把你看到的就像魔鬼一样露着狰狞面目的洪水读出来。3说话练习: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或播放洪灾的录像资料),结合课文内容,你能说说这样的险情吗?4感受人

16、们的紧张(1)当时的人们是怎样的反应?(随机理解“你拥我挤”、“跌跌撞撞”、“拥”)(2)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惊慌失措的样子吗?(引导学生想像体验情势危急)(3)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读出自己的感受。第二课时一、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二语文课程人文性的渗透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也不是除教学内容之外的附加任务,它是一种感受,是一种领悟,是情感共鸣弦乐,是心灵净化的乐土。要把它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感悟老支书的崇高精神1洪水如猛兽般袭来,死亡正一步步逼近,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就是全村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桥。当他们跌跌撞撞地向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桥拥去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

17、桥前。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三大段,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汇报。(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A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B不说话的老汉会想些什么?(2)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快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A抓住“冲”、“揪”、“凶得像只豹子”体会老汉对不服从命令者的态度。B可是老汉揪出来的人是谁?把儿子揪出来排到后面,就意味着他死的危险更大,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从哪里看出来?c既然老汉这么爱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把他从队伍中拉出来呢?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段。三、学习结尾,抒发

18、情感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的儿子。1文章为什么要在最后才交待两人的关系呢?2想像说话:祭奠时,老太太会在坟前说些什么呢?那些搀扶着老太太前来祭奠的乡亲们会怎么哭诉呢?3写话抒情:此时此刻,假如你就在老支书的坟前,你又想怎么赞颂这位老共产党员呢?大家想一想,把它写下来,最好用上“桥”这个字。4交流四、理解题意,总结全文1文章以“桥”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呢?2总结: 五、布置作业备注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可以上网查阅更多“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板书设计桥 老支书窄窄的木桥前 像一座山开始发抖冲上去揪出儿子痛苦呻吟用力推儿子上桥

19、轰地塌了被洪水吞没了(不朽的生命桥)教学反思语文科第十 册 第四 单元整理教学教案课题17* 梦想的力量课型略读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4、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教师板书“梦想”,

20、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你有什么梦想。2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梳理归纳:(1)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2)这个梦想是怎么实现的?(3)这个梦想力量究竟有多大?二、速读课文,理解“梦想”1自由快速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什么梦想”,划出有关句子。2补充非洲缺水的资料,。三、再读课文,明晰“梦想之路”1加拿大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孩子们挖一口井,还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子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那么,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1)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2)指导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21、: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4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一过程的呢?四、感悟“梦想的力量”1再次朗读最后四个自然段,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和激动。2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想些什么?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3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默读课文,深入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五、畅谈感受,深化主题读完这篇课文,同学们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你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你的理解和感受。六、

22、作业:写一篇读后感备注作业设计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70元一口井 辛苦劳动2000元挖一口井 兴奋执着 不懈努力 梦想成真买钻井机 爱心汇聚教学反思语文科第十 册 第四 单元整理教学教案课题口语交际习作四课型习作课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经历过的感动的事,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感受人与人之间令人感动的真情。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

23、的事。教学难点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发情趣感动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令人潸然泪下,草地上的老班长为小战士而放弃自己的生命的故事感人至深,在生死关头,无私无畏、舍生忘死的老支书形象让人久久挥之不去,而6岁的小瑞恩为梦想不懈努力的决心让我们每个人为之动容。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你们看,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他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妈妈洗脚。再看,一个穷苦的学生为了完成学业,背着病患的父亲去上学。当我们被一幕幕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也正一次次得到洗涤。二

24、、拓展思路1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今中外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你都知道哪些?2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而感动。3小结:一切真善美的事情都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颤。三、互动交流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想一想曾经看到、听到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触动过你的心灵,令自己特别感动,难以忘记。从这些事情中选出一件最使你感动的事情,认真回顾事情的经过,要把事情的经过想清楚、想具体,然后再想一想应该怎样讲述,才会打动别人。2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说清楚受感动的原因。3在小组

25、里说说感动的故事,然后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参与集体交流,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句通畅。4集体交流,注意评价四、教师总结。第二、三课时(习作)一、谈话揭题从同学们上一节课的讲述中,老师知道你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经历过一些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情,可是我无法完全分享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记忆中精彩纷呈的感人故事。这样吧,把你们那精彩而具体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写下来,老师就全知道了。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二、明确要求1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2课文中又告诉我们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三、指导构思1

26、回忆从这组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2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四、独立试写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重点帮助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五、讲评修改1按这次习作的重点讲评。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2自评自改,小组互评互改。六、布置作业备注作业设计将修改好的习作认真誊抄到作文本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语文科第十 册 第四 单元整理教学教案课题单元整理 阅读分享课型阅读汇报课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交流课内和课外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2、引导学生

27、朗读、积累关于永不放弃的相关成语。3、展示、交流本单元课文学习的收获,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教学重点1、结合本单元内容,交流学习活动,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2、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来的学习收获。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准备一些以前学过的课文和课外作品,以供交流。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在学习小组里,从课文学习、语言积累、写字、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几个方面,结合课内学习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提高。每个小组,按上述几方面进行分配交流,小组汇报,各小组之间互相补充。2、就本组课文学习,交流表达思想感情的

28、不同方法。(1)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中,你在课外阅读了哪些文章、书籍?你知道有哪些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2)谁愿把你感受最深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3)你是如何获得这样的收获的?把你的方法讲给大家听,让别人也学到好方法,行吗?3、教师引导全班交流,共同回顾。二、日积月累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然后谈谈各自对这些成语的理解。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给成语分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正确使用这些成语。2、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个成语,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3、请学生在摘抄本上,分类摘记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 三、展示台1、组织学生读课外阅读中令人感动的文章,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说说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