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4月16日初中数学作业学校:姓名: 班级: 考号: 一、单选题1 如图是某跳远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跳远时沙坑的示意图,测量成绩时先使皮尺从后脚跟的点A处开始并与起跳线 1垂直于点B,然后记录AB的长度,这样做的理由是()A 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B.垂线段最短C.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这样做的理由是根据垂线段最短.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的性质,关键是掌握性质定理.2 下列说法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是锐角;因为/1 = Z 2,所以/ 1与/ 2是对顶角;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
2、线只有一条;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 1B. 2C. 3D. 4【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互余的定义、对顶角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来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一个角的余角一定是锐角,所以正确;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所以错误;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只有一条,所以错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所以错误;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所以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互余、对顶角、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及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
3、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直线 AB和CD相交于0,那么图中 / D0E与/ COA 的关系是()FA .对顶角B.相等C.互余D.互补【答案】C【解析】【分析】先由垂直的定义得到 / AOE= / BOE=90,则/ DOE+ / BOD=90,再根据对顶角相等 得到/ BOD= / AOC,所以/ DOE+ / AOC=90,然后根据互余的定义进行判断.【详解】解: OE丄AB ,/ AOE= / BOE=90 ,/ DOE+ / BOD=90 ,/ BOD= / AOC ,/ DOE+ / AOC=90 ,即/ DOE与/ COA互余.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当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 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垂线的性质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也考查了对顶角和两角互余.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直线一定比射线长B.过一点能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C.射线AB的端点是A和BD.角的两边越长,角度越大【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基本概念和公理,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直线和射线长都没有长度,故本选项错误;B、过一点能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正确;C、射线AB的端点是A,故本选项错误;D、角的角度与其两边的长无关,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射
5、线和线段相关概念:直线: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射线: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可向一方无限延伸.5 .如图,BD丄AC于点D , EC丄AB于点E, AF丄BC点F , AF、BD、CE交于点0,则图中能表示点 A到直线0C的距离的线段长是()A. AEB. AFC. ADD. 0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即可解答.【详解】解:点A到直线0C的距离的线段长是 AE,故选:A.【点睛】 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P, C两点之间的距离C.B. P,B两
6、点之间的距离6 .如图,A、B、C、D都在直线 MN上,点P在直线外,若/ 1=60 / 2=90 / 3=120 D. P, D两点之间的距离【答案】A【解析】【分析】 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 / 2=90 , 点P到直线MN的距离是P, A两点之间的距离,故选A.【点睛】 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7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 O,OE丄AB于O, / EOC=35。,则/ AOD的度数为【答案】A115C. 55D. 35【解析】【分析】根据图形求得/COB= / COE+ / BOE=125 ;然后由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求/ AOD的度
7、数.【详解】解: EO丄AB ,/ EOB=90 .又/ COE=35 ,/ COB= / COE+ / BOE=125 ./ AOD= / COB (对顶角相等),/ AOD=125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对顶角、邻补角等知识点本题也可以利用邻补角的定义先求得/ BOD=55,再由邻补角的定义求/ AOD的度数.8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 小于平角的角可分为锐角和钝角两类D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答案】 C【解析】【分析】利用线段公理、 确定直线的条件、 角的分类及垂线的定义分别判
8、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 项【详解】解:A、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正确;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正确;C、小于平角的角可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三类,故此选项错误;D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直线、垂线及角的分类9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B. 垂直于已知线段并且经过这条线段中点的垂线只有一条C. 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垂线只有一条D.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分析即可.(1)过直线上或直线外的一点,
9、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各点所连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详解】A、B、D根据性质可知都是正确的,故不符合题意;C中 垂直于一直直线的垂线有无数条,本项错误,故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应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及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概念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 .如图,直线a与b相交于点O, M0丄a,垂足为0,若/ 2 = 35则/ 1的度数为A. 75 B. 65C. 60D. 55【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角和垂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 2=35 M0 丄直线 a,/ 1= 180 90 35 =5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垂线,平角
10、,熟练掌握垂线和平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 .如图,要把河中的水引到水池A中,应在河岸 B处(AB丄CD )开始挖渠才能使水渠的长度最短,这样做依据的几何学原理是()C BDA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点到直线的距离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垂线段最短【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进行解答.【详解】要把河中的水引到水池 A中,应在河岸B处(AB丄CD)开始挖渠才能使水渠的长度最短, 这样做依据的几何学原理是:垂线段最短,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12 .如图,0M丄NP , ON丄NP,所以 ON与0M重合,理由是()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 经
11、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C. 过一点只能作一条直线D. 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进而得出答案即可.【详解】0M丄NP, ON丄NP,所以 ON与0M重合,理由是: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垂线,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二、填空题13 .在直线 AB上任取一点 O,过点O作射线 OC、OD,使OC丄OD,当/ AOC=30 时,/ BOD的度数是 .【答案】60或120【解析】【分析】此题可分两种情况,即 OC
12、, OD在AB的一边时和在 AB的两边,分别求解.【详解】解:当 OC、OD在AB的一旁时,/ OCXOD,/ COD=90 ,AOC=30/ BOD=180 -Z COD- / AOC=60 ;/ OCXOD, Z AOC=30 , Z AOD=60 , Z BOD=180 -Z AOD=120 .故答案为:60或12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平角的定义,注意分两种情况分析,理清图中的角之间的关系.14 .平面内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个交点.【答案】6【解析】【分析】画出符合条件的所有情况,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以下情况:故答案为:6.【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两两相
13、交时交点的情况,关键是能画出符合的所有图形.15 如图是小凡同学在体育课上跳远后留下的脚印,他的跳远成绩是线段 的长度【答案】AP 【解析】【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及跳远比赛的规则作出分析和判断.【详解】解: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及跳远比赛的规则,可得:他的跳远成绩是线段 AP的长度.故答案为:AP 【点睛】本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最短,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由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及跳远比赛的规则.16 若/ A与/ B的两边分别垂直,则这两个角的等量关系为 .【答案】互补或相等【解析】【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作出草图即可判断.【详解】如图 1,/ A+ / B=360 -90
14、 2=180 ,如图2,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1 = / B+90。= / A+90。,所以/ A与/ B的关系是互补或相等.故答案是:互补或相等.【点睛】考查了垂直的定义和角的比较,注意作出图形有助于题意的理解,更形象直观并且不容易出错.17 .如图,直线AB , CD , EF相交于点 0,且AB丄CD , / 1 = 30,则/ 2 =【答案】60【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由对顶角相等先求出/ F0D,然后根据 AB丄CD,/ 2与/ F0D互为余角,求出即可【详解】 CD、EF相交于点0/ F0D= / 仁30/ AB 丄 CD/ 2=90 / FOD=90 - 30=60故本题答案
15、应为:60【点睛】对顶角相等和垂线的定义及性质是本题的考点,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8 如图,直线AB ,CD相交于点 0,0E丄0F , OC平分/ A0E,且/ B0F = 2/B0E ,则/ B0D =【答案】75【解析】【分析】首先根据 0E丄OF, / BOF=2 / BOE,求出/ BOE=30 ;然后求出/ AOE=150,再根据OC平分/ AOE,求出/ AOC的度数;最后根据/ BOD和/ AOC互为对顶角,求出 / BOD的度数即可.【详解】/ OE 丄 OF ,/ EOF=90 ,/ BOF=2 / BOE , 3/ BOE=90 ,/ BOE=90 -43=30
16、,/ AOE=180-Z BOE=180 -30 =150又 OC 平分/ AOE ,1i/ AOC=2/ AOE=2 X150 75 ,/ BOD和/ AOC互为对顶角,/ BOD= / AOC=75.故答案为:75.【点睛】本题考查垂线,对顶角、角平分线,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垂线,对顶角、角平分线的性质 三、解答题19 .如图,点在直线?上 , ?丄??,? / ?/ ?=?34 ,求 / ?的度数.【答案】118【解析】【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 / ?=?/ ?90 ,得到/ ?+?/ ?=?90 ,根据已知条件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 ?L ?./ ?=?/ ?=?90 ,./ ?
17、+?/ ?=?90 ,/ / ?/ ?=?34 ,/ ?=?28 ,./ ?=? / ?/ ?=?118 【点睛】本題考查了垂线以及角的计算,正确把握垂线的定义是解题关键20 .如图,所有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A、B、C均在格点上.(1)过点C画线段AB的平行线CD ;过点A画线段BC的垂线,垂足为 E;(3) 过点A画线段AB的垂线,交线段 CB的延长线于点F;线段AE的长度是点 到直线的距离;线段AE、BF、AF的大小关系是 .(用 ”连接)【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4)线段AE的长度是点A到直线BC 的距离(5) A, BC, AE AF BF【解析】【分析】(
18、1) (2)( 3)利用网格的特点直接作出平行线及垂线即可;(4) 利用垂线段的性质直接回答即可;(5) 利用垂线段最短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即可.【详解】(1) 直线CD即为所求;(2) 直线AE即为所求;(3) 直线AF即为所求;(4) 线段AE的长度是点A到直线BC的距离;(5) VAE 丄BE,AE AF, AE AF BF.故答案为:A , BC , AE AF 2-X1 X3=4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方格纸的特点正确的作出图形.22 .(认识概念)点P、Q分别是两个图形 Gi、G2上的任意一点,当 P、Q两点之间的 距
19、离最小时,我们把这个最小距离叫作图形 G1、G2的亲密距离,记为 d (G1, G2).例 如,如果点M、N分别是两条相交直线 a、b上的任意一点,则 d (a, b)= 0(初步运用)如图 1,长方形四个顶点分别是点A、B、C、D,边AB = CD = 5, AD =BC = 3 .那么 d (AB , CD) , d (AD , BC) , d (AD , AB )各等于多少.(深入探究)(1)在图1中,如果将线段 CD沿它所在直线平移(边 AB不动),且使d(CD, AB )不变,那么线段 CD的中点偏离它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为多少;(2)如图2,线段AB /直线CD , AB = 1,点
20、A到CD的距离为3,将线段AB绕点A 旋转90后的对应线段为 AB 贝U d (AB CD)等于多少.S/*CD1【答案】【初步运用】d (AB, CD)= 3 , d (AD , BC)= 5 , d (AD , AB)= 0;【深入探究】(1) CD的原中点E和平称后的中点 F的最大距离为:5; (2) d (AB , CD)=2或 3,【解析】【分析】初步运用根据图形Gi、G2的亲密距离的定义可得结论;深入探究(1)在图1中,注意线段CD平移的最远距离,可得结论;(2) 如图2,要分情况讨论,可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根据亲密距离的定义解决问 题.【详解】解:初步运用如图1 , / AB与
21、CD的距离为AD = 3,d (AB, CD)= 3, AD和BC的距离为5,.d (AD , BC)= 5, AD和AB交于点B,.d (AD , AB )= 0 ,深入探究(1)如图所示:CD的原中点E和平称后的中点 F的最大距离为:5;(2)将线段AB绕点A旋转90后的对应线段为AB 或AB,女口图2,延长AB交CD于E ,A BIiCDAB= AB = AB = 1 ,/ AE= 3 , B”E= 2 ,则 d ( AB,, CD )= 2 或 3.【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题中通过介绍“亲密距离”来引出学生对动态图象最小距离的识别,这是新课标要求我们掌握的技能在深度
22、理解亲密距离定义、特 点后难度并不高,并且再讨论运动路径的时候需要学生动手作图理解运动过程,是一道非常值得学生锻炼的题目.23 如图,已知直线 AB以及直线AB外一点P.按下述要求画图并填空:(1) 过点P画直线MN / AB ;(2) 过点P画直线PC丄AB,垂足为点;量得点P到直线AB的距离约是4.3cm.【解析】【分析】(1) 利用网格特点,过 P点作小正方形的对角线得到 MN / AB;(2) 禾悯网格特点,过 P点作小正方形的对角线得到 PC丄AB ;(3) 用刻度尺测量PC的长即可.【详解】解:(1)如图,直线MN为所作;(2)如图,PC为所作;(3)量得点P到直线AB的距离约是4
23、.3cm (精确到0.1cm).【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基本作图:熟练正方形网格的性质对角线与变成45角是关键.24 .如图,三角形 ABC是钝角三角形,用三角尺按下列要求画图;(1)画出过点A到线段BC所在直线的垂线段 AE ;(2)画出表示点 B到直线AC的距离的线段 BF .【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 BC对齐,使另一条直角边经过点 A,即可画出垂线段AE ;(2) 先延长CA,然后用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画图即可.【详解】如图,【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段的画法在解答此题时,用到的作图工具是三角尺,正确掌握基本作图的作法是作图的关键同时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
24、义.25 .如图,由相同边长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形,A、B、C都在格点上,利用网格画图:(注:所画线条用黑色签字笔描黑)(1) 过点C画AB的平行线;(2) 过点B画AC的垂线,垂足为点G ;过点B画AB的垂线,交AC的延长线于H.(3) 点B到AC的距离是线段 的长度,线段AB的长度是点 到直线的距离.(4) 线段BG、AB的大小关系为:BGAB (填 ”、 / ”或“=”,理由是.1pT sli1尸LFkIIici_ Hi-F -1H-n R FiT T 1 1rFic ;1l kL_匕.ji. 1 xJ 11I) |IT1:X :L L 予r r X1* 1lijil、i1-f 二-T
25、 - ;C:l!i1Vi亠亠-a. a 亠.亠i&亠亠【答案】(1)如图见解析;(2)如图见解析;(3) BG、A、BH ; (4)v,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解析】【分析】(1) 利用网格进而得出过点 C画AB的平行线;(2) 利用网格得出过点 B画AC的垂线,以及画 AB的垂线,交 AC的延长线于H ;(3) 利用点的直线以及线段的距离定义得出答案;(4)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性质得出答案.【详解】(1)如图所示:厂-*Fnt -r-11IIHJ = i rf 11iiiir - - - 1N JLS- JH 1iii1T1;:- iNhX丄一ji申r X vi
26、:、mji|liik A1- 一_1L_L._ _G: A141._丄_J -rli1 _b(2) 如图所示:(3) 点B到AC的距离是线段 BG的长度,线段AB的长度是点 A到直线BH的距离. 故答案为:BG、A、BH ;(4) 线段BG、AB的大小关系为:BG V AB ,理由是: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填垂线段最短也算 对).故答案为: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填垂线段最短也 算对)【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正确掌握相关性质以及结合网格是解题关键.26 .如图,根据下列要求画图:(1)画直线AC ,线段BC和射线BA ;(
27、2)画出点A到线段BC的垂线段AD ;(3) 用量角器(半圆仪)测量/ABC的度数是 (精确到度)BC【答案】(1)画图见解析;(2)画图见解析;(3)70【解析】【分析】(1)根据直线、线段、射线的定义进行画出即可;(2) 利用直角三角板,将三角板中直角的一边放在BC上,然后移动三角板,当另 条直角边经过点 A时,过点A及直角顶点画线段即可;(3)利用量角器进行测量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3)量出/ ABC的度数为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知识的把几何语言转化为几何图形的能力,三角板的使用,量角器的使用等,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
28、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27 .如图,已知直线 a, b,点P在直线a外,在直线b上,过点P分别画直线a, b的【答案】图形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过直线上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分别画出即可【详解】解:如答图所示,PA为直线a的垂线,PB为直线b的垂线.【点睛】垂线的作法是本题的考点,熟练掌握作图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8 .如图,已知 0为直线 AB上的一点,CD丄AB于点O, PO丄OE于点0, 0M平分 / C0E,点F在0E的反向延长线上.(1)当0P在/ B0C内,0E在/ B0D内时,如图所示,直接写出/P0M和/C0F之间的数量关系;当0P
29、在/ A0C内且0E在/ B0C内时,如图所示,试问 中/ P0M和/ C0F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 1 1【答案】(1)z P0M = 2/ C0F,理由见解析;(2)/ P0M = -/ C0F ,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 利用垂直的定义, CD丄AB , P0丄E0,等量代换得/ C0P= / B0E,利用角平分1 1线的性质,得/ P0M=2/ P0B=2(9O - / P0C), / C0F=9O - / C0P,得出结论;(2) 利用垂直的定义,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C0P = / A0F,可推出/ C0P + / C0B=/ A0F + / A0C,即/
30、 B0P = / C0F,由对顶角相等得/ A0F = / B0E = / C0P ,利1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 C0P+Z C0M = / B0E + / M0E,即/ P0M = / B0P,等量 代换得出结论.【详解】1解:(1) / P0M =亍/ C0F.证明: CD丄AB,/ COP+ / BOP=90 ,/ OP 丄 OE,/ BOE+ / BOP=90 ,/ COP= / BOE ,/ OM 平分/ COE,1i / POM= / MOB=3/ POB= (90 上 POC),/ COF=90-Z COP,1/ POM=/ COF ;(2)不发生变化.理由:T CD丄AB于点O,/ AOP + Z COP = 90 PO丄OE于点O,/ AOP + / AOF = 90/ COP = Z AOF.又/ AOC = Z COB = 90/ COP + / COB = Z AOF + / AOC,即/ BOP = Z COF./AOF = Z BOE,:/ COP = Z BOE./ OM 平分/ COE, / COM =/ MOE ,/ COP + / COM = / BOE + / MOE ,1/ POM = -/ BOP,21/ POM = -/ COF.21 1故答案为:(1)/ POM = 2 / COF,理由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实验中学、武城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 湖南省邵阳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部门级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工程施工土建监理建筑监理资料》某市国家税务局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部门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部门主任入场安全培训课件
- 避免意外伤害的课件
- 碳化土壤生态功能退化-洞察及研究
- 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出血时间预测系统可靠性验证方法
- 基于光谱分析的复合型制冷剂混合气体识别技术瓶颈突破
- 2024年度-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专转本培训方案
- 3种不锈钢多辊冷轧机的使用比较
- 压力性损伤治疗新进展
- 2024年度患者转运途中发生意外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 《环境生物技术》课件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EPC+O”模式
- 量子信息学导论 课件 第4章 量子密码术
- 卫生院预防接种规范管理专项活动实施方案
- 2012湖北公务员职位表
- 农村供水科普知识讲座
- 万千教育学前互动还是干扰有效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