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专题试题解析_第1页
黄河专题试题解析_第2页
黄河专题试题解析_第3页
黄河专题试题解析_第4页
黄河专题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河专题试题解析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 . a是 平原,b是 平原。2 .黄河上游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3 .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简述下游含沙量大且易沉积的原因。1 .宁夏河套2 .水量大 峡谷广布,落差大3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含沙量大。流经平原地区, 坡度变缓;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易沉积。【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1 . a、b为黄河沿岸的两地灌溉农业区;结合位置判断为a表示宁夏平原;b表示河套平原。2 .水能资源主要从河流流量和河流落差两方面分析。3 .黄河下游的含沙量大,主要是由于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游的泥沙 淤积

2、主要从流速减慢(地势平坦)则泥沙淤积。4 .案例探究:黄河流域的开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08年7月3日,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调整为 1500立方米每秒,这标志着2008 年黄河调水调沙正式结束。材料二 新华网西宁2008年10月9日电一五”期间国家及青海省重点工程和标志 性工程拉西瓦水电站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首台机组将于明年上半年并网发电。1 .在黄河的源头地区,不存在的环境问题为a.长时间断流b.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c.众多的湖泊萎缩 d.水土流失十分严重2 .在图中标出黄河调水调沙关键工程一一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位置。3 .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上游水利枢纽很多,试分析黄河上游实施梯

3、级开发的有利条件 及对下游的有利影响。4 .此次调水调沙首次实施了生态调度,试分析黄河调水调沙对人海口地区生态环境的 影响。【答案】1.d2 .图略(注意与三门峡的区分)3 .有利条件: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影响:减轻了旱涝灾害威 胁;增加了枯水期的水量,改善了枯水期的水质。4 . (1)增加了入海口地区地下水的补给量,提高了地下水位;(2)向河口三角洲湿地补水,湿地水面面积增加;(3)有利于入海口地区鱼类的河游和产卵; (4)带来了大量泥沙, 加快了三角洲造陆过程。(答对两条即可)【解析】本题以黄河流域为背景,综合考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区域生态环境以

4、及治理保护措施。第1题,黄河源头地区由于气候变暖、人类的乱砍滥伐,导致湖泊、冰川姜缩,河流断流,土地严重退化。第2题水利枢纽大的落差,小浪底水利枢纽为图中黄河干流最下游的第3题,水能的开发需要有丰富的水量和较,水利枢纽能够调节河流的径流量。第4题,黄河调水调沙为入海口地区带来了淡水和泥沙,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5 .读“黄河水系简图”,回答:(18分)(1)将图中的序号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填在下面空格:邻海: 支流名称:1112;(2)黄河入海水量的70%以上来自兰州以上的河段, 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量 减少的原因是。在这两个灌溉农业区要预防的主要土壤生态问题是?(3)黄河下游的主要问题是

5、,形成原因是 。(4)黄河中游的主要生态问题是,形成原因是(5)黄河上游主要的能源资源是 ,黄河中游主要的能源资源是 ,黄河下游主要的能源资源是 。【答案】(1)渤海渭河汾河(2)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旺盛,同时沿途农业大量灌溉用水导致水量减少;土 壤次生盐渍化。(3)地上河;含沙量大在下游聚集使河床抬高,从而形成地上河。(4)水土流失;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暴雨使地表冲刷严重。(5)水能;煤炭;石油。【解析】略6 .材料一 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约有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 0.81.0米。由于潮流弱、搬运能

6、力差,黄河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材料二 黄河入海口海岸变迁示意图(1)依据材料判断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5分)(2)黄河入海口每年新增许多湿地,请说出其生态功能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5分)【答案】(1)三角洲面积增大(2分)黄河含沙量大,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顶托作用,流速缓慢(入海口附近地势低平,河道变宽), 河流泥沙大量沉积, 潮流作用弱,搬运能力差。(3分)(2)生态功能:调节气候(热容量增大,温差减小) ,保持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任答三点得3分)合理开发

7、利用方向: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黄河生态游。(2分)【解析】略7 .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全球所有河流存在的问题在黄河上都能够寻到踪迹,而黄河的泥沙、悬河、断流以及生态问题均可堪称世界之最。在19921999年的28年中,黄河利津水文站站有 22年发生断流共计断流 86次1091 天。19962004年,黄河三角洲的陆地面积蚀退68.2平方公里。自1999年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后,尤其是2002年黄河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9年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比1997年增加了 253平方公里。图6是黄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海

8、岸线位置示意图。(1)描述图中所示时间海岸线变化特点,试从地质作用角度简析其原因。(8分)(2)请从人类活动角度分析材料中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6分)(3)调水调沙后黄河河口防洪防凌(汛)形势和生态环境有何变化,并简析原因。(12分)【答案】(1)(8分)向东北方向(或河口方向)扩展;(2分)延伸速度越来越快。(2分)黄河河口泥沙的沉积增长速度较海浪侵蚀和渤海海底地壳下降的速度快。(4分)(2)(6分)黄河沿岸人口和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大增。(2分)无统一调度,导致人类对黄河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2分)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使得土地蓄水、保水性能很差。(2分)(12分)防洪防凌形势得到缓

9、解;(2分)调水调沙使得河底泥沙冲刷入海,河床加深,泄洪能力增强。(4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分)河口地区淡水和湿地面积增加,减轻了盐渍化和水污染程度,增加了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明显。(4分)【解析】略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国务院审议裕正式批准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进入深入实 施阶段。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高效生态为特点的经济区,它对于增创山东省发展新优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在国家战略层面的推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随着一些措施的逐步实施和各项政策的落实到

10、位,黄河三角洲发展具有光明前景。黄河三角洲将成为山东新的经济增长极,黄三角处于天津滨海新区引发的产业北移的中间地带,拥有大量国家鼓励开发的盐碱地和荒草地,面临着主动接受辐射、扩大交流合 作、集聚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加快开放开发的战略机遇。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突出高效生态主题,进一步优化环境,大规模承接国内外产业转 移,黄河三角洲地区交进入快速崛起阶段。预计到 2015年将突破9300亿元。建成全省 新的经济增长极,为经济文化强省提供强力支撑。uj一i(1) “黄河流经千百年,输沙造田建平原”,简要分析黄河三角洲进入 21世纪以来造陆 较多的原因。(2)河流入海口通常是

11、港口发育的理想场所,但黄河入海口却没有形成港口,主要的 自然原因是什么?(3)黄河三角洲曾经被称为山东的 “北大荒”,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 一座经济发展、 社会繁荣、生态优良的现代化城市一一东营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分析东营发展的区位条件。(4)简述黄河三角洲开发的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5)黄河三角洲拥有全世界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东 营市某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定了 “黄河三角洲湿地公园旅游观光研究”课题。 请你帮他们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答案】(1)国家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下游不再断流;六次调水调沙又将 黄河泥沙大量送入河口。(2)黄河改道频繁,河口

12、位置不稳定;河口泥沙淤积严重,航行条件差。(3)位置:地处京津唐经济区与山东半岛经济区的结合部,交流便利;资源:中国第二大石油工业基地一一胜利油田座落在东营市境内,地下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地热和盐卤资源也极为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海岸线长,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渔业 资源丰富;黄河三角洲是全世界暖温带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旅游资源丰富。政策:国 家政策的扶持。交通:交通比较便利。(4)地理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京津唐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接合部,与天津滨海新区距 离很近,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隔海相望,具有深化国际国内区域合作、加快开放开发的有 利条件。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区内末利用土地数量大且集中连片分

13、布,浅海面积广阔。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其中石油储量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生态系统独具特 色:海岸线漫长,具有世界上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大规模发展生态种植养殖业、 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产生发展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批 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开发成本较低:与沿海大城市相比,水、电、劳动力等生产要 素成本相对低廉,公路、铁路、港口、航空体系日益完善。(5)内容:游客数量(或游客构成)的时间变化;游客数量与湿地生态变化的关系。途径:观察(或问卷调查)【解析】(1)本题可采用逆推的方式进行思考,造陆较多说明泥沙入海较多,而随着国 家生态林的建设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4、,那么只能从近几年小浪底调水调沙工程的实施进行思考。(2)结合港口形成的区位因素和黄河入海口的泥沙情况进行综合考虑。(3)从位置、交通、资源、政策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4)结合材料和区位理论进行分析。(5)根据旅游地理的知识分析。9. (15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黄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示意图。材料二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约 5000多平方千米,其经济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将建成能源基地、国家一流的石油化工、盐化工基地和农业、渔业等为主的综合农业生 产基地。叫秦皇-40 n120* e举住冰食抵场。循市石油 洞施

15、10* c的积温0倍线(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4分)(2)简述b河的水系特征(4分)(3)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有所减缓。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3分)(4)从黄河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方面,说明确立材料二所述“三个基地”的依据。(4分)【答案】(1)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西半段受地形(太行山)因素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4分)。(2)水系特征:从西向东流入渤海,流程短,支流多,扇状水系。 (4分)(3)原因:中游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中游修建了水利枢纽工程;流域内用水量增多,入海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

16、(3分)k*s*5*u(4)本区域石油、天然气、风能、潮汐能等能源丰富;(1分)石油、海盐等化工原料资源丰富;(1分)土地面积广、地势低平;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海域面积广(大陆架广)。(后3点答对其中两点得 2分)【解析】略10.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开发整治的重点河流之一,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 成下列问题。(16分)(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问:”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解释,通过 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 成水的海陆间循环。(2分)(2)黄河是北方河流,中游河段形成东西对称水系,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有 的特点,初春季时节在 部分河

17、段易形成凌汛。(4分)(3)黄河流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与上游地区相比较,下游地区尤甚,这是因为上游地区。(4分)(4)历史上有“黄河百害,唯富河套”之说。上游的宁夏、河套平原由于 形成了富庶的农业区;“害”主要发生在它的 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 _ 和 (4分)(5)沿河地区资源丰富,按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构想,在上游开发 资源,为兰州发展化学、冶金等多种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 资源,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发展高能耗工业。(2分)【答案】(1)雨水是主要补给季风(2)暴涨 上游河套和下游河口流量大;(3)水利枢纽多,起调节作人口少,工农业生产需水量较少(4)引黄灌下游 中

18、游水土保持,发挥水利枢纽的调节功能;下游加固大堤(5)水能煤炭【解析】本题考查黄河。抓住以下几点:黄河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河水暴涨。黄河由南向北流的河段,初春和初冬易出现凌汛现象。黄河水量、工农业用水、人 口多少等影响到区域缺水情况。黄河流域水能、煤炭等资源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11 .材料一黄河一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的心脏的动脉。黄河流程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9.5万平方千米,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 着活力和生机。材料二黄河流域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简要分析甲处为何不属于

19、黄河流域的可能原因。(2)简述乙处荒漠化分布特点及主要原因。(3) a城为我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城市是 ,分析其有利区位因素。(4)对比丙丁两处河流水文特征的异同。【答案】(1)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资源本身先天不足,整个黄河干流也 曾出现过断流现象。该处地在黄土高原腹地,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人类活动 加剧,流域内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流域内耗水量和流域外引水量不断增加,直接造 成流域地下水量减少。加上不当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内的下垫面条件(或许还有气温 升高的影响)而加大水分蒸发,导致天然产水量的衰减而不属于黄河外流区域。(2)沿河套平原外围阴山以远东西分布。其主

20、要原因是人为在河套平原过度垦殖、破 坏植被,还由自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等原因。(3)包头 接近包头的铁矿和附近的煤矿,临近黄河,处在京包铁路线上,交通便利。(4)相同点丙处在黄河上游,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丁处在黄河中游,多支流汇入, 水能资源丰富。不同点:丙处流经黄土高原,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洪水泥沙 的主要来源。不同点丙处多深山峡谷,地势落差大,降水量较少,河流汛期较短,有凌 汛现象,河段含沙量较少;丁处流经黄土高原,多宽谷,流域降水,夏秋汛期较长,河 段含沙量大。【解析】略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读黄河水系和部分河段景观图,回答问题。(19分)12 .甲图所在地是黄河 游重要的农耕区

21、 平原。该平原位于我国四大干湿地区中的 地区,这里可以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原因是13 .乙图反映的是长期在 侵蚀切割下形成的 地貌,该地貌的主要特征是,其中面积较大的残留高原面称为 ,孤立的土丘称为 。该区域水 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至少3点)。14 .从龙羊峡到青铜峡是黄河水能最丰富的河段,该河段水能丰富的原因是 15 .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河段位于 、等省(区),凌汛发生 的时间是在。16 .黄河下游流域范围细长狭窄的原因是 。【答案】17 .上 河套 干旱黄河流经该平原,有丰富的灌溉水源18 .流水 黄土千沟万壑(沟壑纵横)黄土墟 黄土嵬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人类生产活动的

22、历史悠久,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3分)19 .该处黄河由地势第一级阶梯流向第二级阶梯,落差很大;又有跳河、涅水等支流汇 入,水量大增。(2分)20 .内蒙古 山东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2分)21 .河床高出两岸,为地上河【解析】12 .根据图示:甲图为河套平原,位于黄河的上游地区,河套平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 区,黄河流经该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13 .根据图示:乙图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 的。其中面积较大的残留高原面称为黄土墟;孤立的土丘称为黄土嵬。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严重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具体是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 多暴雨;人类

23、生产活动的历史悠久,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14 .黄河由地势第一级阶梯流向第二级阶梯,落差很大;又有跳河、涅水等支流汇入, 水量大增。所以从龙羊峡到青铜峡是黄河水能最丰富的河段。15 .发生凌汛的河流流向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所以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河段位于内蒙古、山东等省(区),凌汛发生的时间是在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16 .本题考查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黄河下游流域范围细长狭窄的原因是河床高出两岸,为地上河,所以无补给河流。17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1)图中a是 平原,b是 平原。其两条支流的名称是:(4分)(2)黄河a到b河段及山东段的特殊的水文现象 ,其形成的原因

24、_ (3分)(3)黄河中游流经地形区名称是 ,该地形区与华北平原的界线是 ;目前,该地形区地表形态特点是 ,成因是 。(4分)(4)黄河流域自然资源丰富,其能源资源非常典型,其上游 资源已实现梯级 开发,中游晋、陕、内蒙古的 资源丰富,下游的 能源资源丰富(6分)(5)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 ,治理的 根本性措施是 (3分)【答案】(1)宁夏河套渭河汾河(4分)(2)凌汛 中高纬度的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3分)(3)黄土高原 太行山 沟壑纵横 流水侵蚀(4分)(4)水能 煤炭 石油(6分)(5)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下游地势低平,流水缓慢,淤塞严重大搞中游的水土保护(中游植树

25、种草)(3分)【解析】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18 .图中a地区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 的主导因素是。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引 起的主要后果是。(4分)19 . 2002年3月20日至22日北京遭受近几十年来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沙尘暴 天气。北京地区的“沙尘”主要来自我国 中西部和河北西北部。分析 我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10分)20 .据测算,黄河在 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原因是什么? ( 10分)21 .黄河上游cb河段水量减少给下游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谈谈合理利用

26、黄河水的措施。(4分)【答案】。(4 分)(10 分)(2分)少支流汇入。(2分) (3分)沿岸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18 .灌溉水源不足。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退化)19 .内蒙古。分析我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干旱,多大风天气。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面积增大。20 .兰州以下流经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沿途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引水灌溉,耗水量大。量大。(3分)21 .全流域统一规划,节约用水,防治污染。(4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8 .图中a地区是河套平原,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灌溉水源。该地

27、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由于离西北荒漠和沙漠近,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引起土地荒漠化现象;19 .北京地区的“沙尘”主要来自我国内蒙古中西部和河北西北部,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20 .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结合图中 b c两地在黄河的位置的气候 特征,以及两地与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位置来分析;21 .黄河上游cb河段水量减少给下游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反应 对河流水资源利用的整体规划的重要性,注意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回答。22 .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四川灾区卷,文综,39-(3) (4) 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 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材料一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 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 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