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T3520电容漏电流测试仪_第1页
CHT3520电容漏电流测试仪_第2页
CHT3520电容漏电流测试仪_第3页
CHT3520电容漏电流测试仪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件名称:CHT3520电容漏电流测试仪操作规程 页次 第1页,共4页 版本 A-0 文件编号 MT-QIC3094 生效日期 2012-6-1 核准 审核 :拟稿: 1. 目的 规定本仪器的操作方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精度,确保使用人员能正确、安全操作,避免误操作造 成不必要的事故;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漏电流、铝箔耐压、绝缘电阻、低电阻、可控电源的测试; 3. 使用条件 3.1 电压:198252V; 47.5 52.5Hz 3.2 温度:055E 3.3 相对湿度:在40E小于95% 3.4 大气压力:68-106KPa 4. 操作步骤 4.1连线操作 4.1.1 AC220V输入电源

2、导线插入电源输入插座,并保证供电系统接地良好。 4.1.2 连接好产品附带测试夹(将测试夹上标有 Output-、Input+、Sense-、Sense+相对应的插入 本机面板上的标有 Output-、Input+、Sense-、Sense+插孔中); 4.2开机操作:系统所有导线连接检查无误后,直接开启电源开关(按下面板左下方电源按键)。 4.3选择测试功能:本机有漏电流、绝缘电阻、铝箔耐压、低电阻、可控电源五种测试功能;缘电阻、 铝箔耐压、低电阻、可控电源五种测试功能; 4.3.1进入操作界面后按下最大的旋转编码器或按下“确定”键,“测试功能”框会被黄色框包住, 说明“测试功能”被选择,再

3、按下“确定”键,在LCD显示屏幕下方会显示漏电流、绝缘电阻、 铝箔耐压、低电阻、可控电源五种测试功能,再按下屏幕下对应的恢色软键即可选中相对应的功 能,再按“确定”进行确定,按“退回”键退出该界面; 4.4漏电流功能设置 4.4.1 设定电压:在漏电流测试功能时,当测试电压w100V时,充电电流可在0.1mA500mA之间 设置;当100VW测试电压w 250V时,充电电流可在0.1mA250mA之间设置;当250V测试电 压w 650V时,充电电流可在0.1mA100mA之间设置;设置方法:逆时针方向转动编码器,黄色 方框下移至“设定电压”栏,再按下“确定”键或按下“旋转编码器”按钮,如按的

4、是“确定” 键,光标会出现在设定电压后数字框的最后一位数变成棕色,然后直接用数字键输入需要的数值, 页次 第2页,共4页 版本|A-0 文件编号MT-QIC3094 生效日期|2012-6-1 即可; 4.4.2设定电流:设置方法与441相同; 4.4.3工作模式选择:本机提供顺序、单步、连续三种测试模式,将黄色方框移到 “工作模式”处, 按“确定”键,LCD下方显示顺序、单步、连续按下对应的“软键”选择测试模式; 说明 A 顺序:所有的工作方式都有效,仪器按所选触发源进行触发延时-充电延时一测试延时- 测试放电; B单步:选择单步工作方式仅手动触发和外部触发有效,按“充电/测试”键执行充电延

5、时, 再按“充电/测试”键执行测试一次,按“放电”键执行放电; C 连续:选择连续工作方式仅手动触发有效,按“充电/测试”键执行充电延时,充电时间 到执行测试,按“放电”键执行放电。一旦外部有带电的电容连接在测试端或将测 试线短路,则自动触发充电、测试,需要手动放电; 4.4.4触发方式:本机有手动触发、外部触发二种触发方式,将光标移至“触发方式”按“确定” 键,LCD下方显示手动、外部,按下对应的“软键”选择触发源; 说明 A手动:在主界面按“充电/测试”键,仪器执行充电,再按“充电/测试”键,仪器执行测 试;按“放电”键仪器执行放电; B 外部:仪器接收到外部触发信号时,根据工作模式进行充

6、电或测试; 4.4.5量程选择:本机提供手动量程与自动量程两种,手动量程可有效的提高测试速度;自动量程 应于在不知电流大小的条件使用; 4.4.5.1 LCD显示主界面按“量程自动”键,打开或关闭自动量程功能,屏幕上显示“量程自量 ON 漏电流测试自动选择最合适的量程,进行测量,此时手动设置量程无效; 4.4.5.2 当“量程自动of ”时,可使用手动量程,手动量程共分一个档次,小于 200nA、200nA 2卩A 2卩A20卩A、20卩A200卩A、200卩A2mA 2mA- 20mA按“量程” “量 程 ”进行切换; 4.4.6速度:完成一次采样是从测试产生-模数转换-运算到显示测量结果和

7、分选结果为止,这段 时间称为采样时间,采样速度即为测试速度,是指每秒能完成的采样次数。采样速 度分为快速、中速、慢速,直接按面板上的“速度”键进行切换,相对应的在LCD 显示屏幕上会显示出快速、中速、慢速; 4.4.7平均次数:按下主键区“菜单”键,再旋转“旋转编码器”键移至“测试设置”,按下“确 页次 第3页,共4页 版本 A-0 文件编号 MT-QIC3094 生效日期 2012-6-1 定”键,再次旋转“旋转编码器”将黄色方框移至平均次数设置处,按下“确定” 键,再输入次数,然后按下“确定”,再按“退回”键返回到漏电流测试界面; 448测试设置:按“菜单”键进入主功能设置界面,放转编码器

8、将光标移至“测量设置”按“确 定”键进行测量设置界面;旋转“旋转编码器”将黄色方框移至相应功能设置处(充 电延时、触发延时、测量延时、工位延时),按下“确定”键,再输入时间,然后 按下“确定”,再按“退回”键返回到漏电流测试界面; 充电延时:设置流电延时时间,延时范围为 间进行延时; 触发延时:设置触发延时时间,延时范围为 据触发延时设定时间进行延时; 测量延时:设置测量延时时间,延时范围为 工位延时:分选延时输出0-10 ; 0-999.9S,在单次或连续测试模式会根据充电时 0-999.9S,在手动触发或外部触发模式下,会根 0-999.9S,在顺序测试模式下有效; 4.4.9清零校准:为

9、了达到高精度测量与检查本机的状态,清零校准是必须的;本机清零分为用户清 零和系统清零,一般情况只需用户清零,在设置电压与回读电压相差比较大时可以进行系统清 零; 4.4.9.1用户清零步骤:按“清零”键进入准备清零界面,在开始清零前请将In put+端与电压输出 Output-端测试夹取下或悬空;再按“确定”键开始清零。仪器进行清零,自动量程下,仪 器将对当前电流模式下的所有量程进行清零。在手动模式下仪器仅对当前电流模式下的当 前量程进行清零;最后清零完成后按“退回”键或清零完毕后仪器自动返回到测试状态; 449.2 系统清零步骤:在功能设置页面将光标移到“系统校准”按“确定”键,出现系统清零

10、界 面,此时系统会出现提示信息将Input+端与电压输出Output-端测试夹取下或悬空;再按 “确定”键系统执行内部自校准。仪器将对当前电流模式下的所有量程进行清零,输出电 压进行校准。如果校准进程到达100%校准完成校准数据将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最 后按“退回”键返回主功能设置界面; 4.5绝缘电阻、铝箔耐压、低电阻、可控电源的设定操作同漏电流的设置操作相同,在此不再叙述; 5. 注意事项 5.1本机在开机后需使其预热至少15分钟,使其达到指定的准确度与稳定性; 5.2按下电源开关后显示屏会一直亮,因为仪器检测到掉电将保存设置数据,参数保存以后将正常关 机,如果此时再次打开仪器,仪器将

11、不正常工作,需要重新开机。 5.3清洗时请使用干净布蘸少许清水进行外壳和面板清洗,不可清洁仪器内部,不能全用溶剂(酒精 文件名称:CHT3520电容漏电流测试仪操作规程 页次第4页,共4页 版本A-0文件编号MT-QIC3094生效日期2012-6-1 或汽油等)对仪器进行清洗; 5.4请勿快速的连续的开关仪器,瞬间的冲击可能会缩短仪器寿命甚至损坏仪器; 5.5有极性器件(如电解电容器等)请按正负极连接好,否则会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5.6使用数字键输入时,“旋转编码器”不再作用;使用编码器调节时,数字键输入也不再起作用; 5.7在充电/测试状态设定电压,电压将直接输出到测试端,在放电状态设定电压值后需按“充电/测 试”键输出电压。 5.8 在自动量程下,某些器件(如 CBB电容)会夫法正确选择量程,此类情况属正常现象。改用手动 量程测试,会避免此类情况; 5.9 在用户清零与系统清零时In put端和电压输出端测试线必须开路并悬空,不要与任何物体接触。 在校准电压系数时有输出高压,请勿接触输出端子和测试系统; 5.10 在低电阻测试功能时,清零校准时两个测试端需短路且测试头的引线端需在同一侧; 5.11其它未介绍功能为不常用功能,未做说明,但可参照说明书;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