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务英语专业现状及就业方向的分析_第1页
对商务英语专业现状及就业方向的分析_第2页
对商务英语专业现状及就业方向的分析_第3页
对商务英语专业现状及就业方向的分析_第4页
对商务英语专业现状及就业方向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商务英语专业现状及就业方向的分析,商务英语论文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语言与国际商务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其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是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拓展过程,而且更是商务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的过程。本文通过对该专业现状及就业方向的分析,旨在探寻该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能力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日益全球化,我国对外经济、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复合型商务外语人才已经成为涉外企业的关键性人才,这些变化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百余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学科,不但招收商务

2、英语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而且还招收了以国际商务英语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对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但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和研究相对落后。本文结合高职高专的实际,探讨高职层次复合型、应用性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标准的合理定位。 一、商务英语专业现状分析 1.专业特点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首先是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语言能力必须扎实,要坚持以英语为本的原则,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较宽厚的英语基础和人文知识基础,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和译的基本功,在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中,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其次,高职英语教学既有一定的

3、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又有范畴内的职业用途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的教学特点,教学倾向于言语功能和语言活动。再次,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又是跨学科的复合型专业,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既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又要掌握宽泛的商贸专业知识。 2.商务英语专业办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特色不够突出。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课程大多是本科英语教育专业课程的压缩, 强调英语语言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了商务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职业性不够明

4、显。 (2)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为一体的应用性极强的综合学科。因此,实践教学体系是商务英语专业办出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遗憾的是,目前大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缺少实践教学或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训项目不具体、专业技能训练不突出、实训方法和实训手段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 (3)绝大多数从事商务英语教学工作的教师没有商务英语的学历背景,不了解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教师的知识更新与行业发展变化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师资水平严重制约了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商务英语专业急需一大批既精通英语,又具备国际商贸一线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商务英语专业在校生情况分

5、析 通过调查,60%以上的同学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就业前景表示看好,并希望从事外贸商务方向的职务。同时,大多数的学生意识到商务英语专业应该具有一定的语言技能、商务专业技能和其他相关的技能。但是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技能同本科生相比相对比较低,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只有24%的学生对听说比较擅长。另外,大多数的学生没有正确看待大学学习方法,只重视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商务英语专业就业岗位定位分析 1.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前景及就业方向入世后,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进一步深化,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英语人才,尤其是既懂商业贸易、市场营销、经济管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紧

6、缺,商贸英语人才已经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骨干人才、通用人才。目前,英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英语指定为官方交流语言。在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贸合同文本,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英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以后,以及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我国更加广泛地融入了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与商务英语有关的行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得我国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根据这一需求,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在国家机关、外事、外贸、

7、外企、各类涉外金融机构、商务管理公司、专业翻译机构,可以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外贸洽谈、涉外公关等工作。 2.就业岗位要求下的职业能力标准 我国商业和经济的现有规模和发展趋势表明对商务人才和外语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虽然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商务英语人才,然而涉外商务中不同的业务种类,不同的经营范围,以及不同的经济形式对商务和外语人才的需求在培养层次、知识能力结构以及职业岗位定位上都有不同的要求。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商务英语职业能力标准应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系统的商务知识,熟悉文秘工作,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从事国际

8、商务活动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 三、就业岗位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 1.职业基本素质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因此,职业素质的教育应是高职院校的教育重点。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懂得:(1)职业道德、伦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企业的信誉乃是企业的首要资产;(2)职业道德规范的层次性、约束力和制裁力问题;(3)经济管理领域中的基本伦理原则、市场经济体制的伦理原则、企业

9、制度的伦理原则以及企业管理的道德准则等,并能够运用这些伦理原则对各种经济制度或经济管理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并提出政策性的改进建议。 2.语言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基础技能。具体要求为: (1)在听说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听懂日常问候、接听电话、约会安排、招聘面试、会议组织、产品描述、价格谈判等商务会话或陈述,并能根据情景进行流利的商务沟通。 (2)在读写方面,要求学生能读懂商务信函、广告、备忘录、便条、通知、通用商务单证等商务材料,并能按要求进行相应回复或处理相关的函件。 (3)在翻译方面,则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商务信函、产品说明等材料的中英文互译。此外,还要

10、对英语的语言理解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有所把握,这就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习语、谚语、俚语,能够灵活地、熟练地运用语法手段和修辞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用不同的词汇来表达同一概念, 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思想内容,然后从中选择最合适的词句以及最理想的表现方式。 (4) 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学生商务沟通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民族的商务习俗。学习语言的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 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在所进行的文学、科学等实践活动中。在从事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就必需熟悉本国和外语国家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3.专业能力 高职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而且需要掌握我国和对方国家的

11、外贸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懂得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并且具备操作具体业务的能力。同时了解联合国的情况、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和世界经济的情况,还要了解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保险、运输、企业管理和国际市场营销的常识。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由于国家不同,政治背景、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就不同,价值观念、人生观念、思维方式也不同。这还要求国际商务谈判者有很强的跨文化意识和很全面的跨文化交际知识。 专业能力要求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有以下几方面: (1)商务英语,主要内容包括涉外礼仪、谈判技巧、公司结构、交易会、电子商务、企业文化、全球商标等内容。 (2) 对外贸易实

12、务,主要内容包括商品的基本常识、国际货物运输保险、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国际货款的收付、商品检验与索赔、进出口合同的商定与履行、贸易方式。 (3)国际商法,主要内容包括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贸易管制法律制度、国际商事企业法、国际投资法、国际商事仲裁、wto 争端解决机制。 (4)商务英文函电,主要内容包括对外贸易的各个主要环节、代理、合资企业、补偿贸易、函电模拟实训。 (5)外贸翻译教程,主要内容包括外贸书信的翻译、商标的翻译、广告的翻译、外贸缩略语的翻译、笔译常用的方法与技巧、口译技巧。 (6)国际金融,主要内容包括汇率、国际货币体系、各国货币及货币市场、金融市场。 (7)

13、涉外合同与单证,主要内容包括涉外合同/ 协议介绍、涉外合同、协议实例、信用证、各种单证介绍、单证制作实训。 (8)国际市场营销,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策划、市场调研、商业计划书、商务谈判等。 此外,商务礼仪也是该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重点。商务礼仪是在商务活动中体现相互尊重的行为准则,是商务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它可以提高商务人员的个人素质,市场竞争最终是人员素质表现的竞争,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维护形象。 4.其他能力 主要表现在有较好的适应工作能力、运用知识能力以及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如计算机、复印机、电话、传真机的能力等方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强调复合型应用人才。一方面要

14、基础厚实,另一方面要具有企业运营的各方面知识和操作技能, 不仅能做进出口业务,还要在拓展市场方面,诸如产品开发、广告策划、维系客户等环节有所贡献,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 参考文献: 1伦伦,郑国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徐鲁亚“. 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与实践教学j.民族教育研究,2005,(6)摘要:为了合理引导用电、降低能源消耗,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并将大量配置相应的负荷管理系统。作者在分析传统负荷管理的基础上,就开展需求侧管理(dsm)的主要措施,面向dsm 的负荷管理系统及其与电网调度、电力营销、和信息管理的系统集成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15、。 1 引言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无论装机容量、发电量或是联网规模,从全球来看均已名列前茅。但差距也很明显,除人均装机和用电量较低外,发电煤耗、输配电网损和变电用电能耗均较先进国家为高,其中尤以用电能耗最为突出。椐报道,我国的能源消费强度为世界经合组织国家均值的4.6 倍。以单位gdp 产出能耗计,日本最低,为1;美国为2.67;而我国为11.5。 为实现 2020 年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我国电力工业的装机容量将较2000 年翻两番而达到900gw,但用电能耗必须控制在仅翻一番的水平,否则将危及到全面小康的实现。因此,这就提出了用电负荷的管理问题。 一提到负荷管理,在我国很容易使

16、人联想到过去缺电时期采用“拉闸限电”来进行负荷控制。其实,市场环境下的负荷管理,包括供电侧的负荷管理(lond managemens,lm)和需求侧的用电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都不仅是应对缺电的临时措施,而是具有降低能耗、平衡发电投资等战略目标的长远措施。如美国较早实施lm 和推行dsm 计划,效果显著:2000 年人均gdp 比1973 年增加74%,但能耗几乎相等。2020 年原需新增发电容量400gw,但通过dsm 可望减少260gw。可见,我国当前正在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开展的负荷管理,具有保证电力可持续发展、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意义。 本文

17、将在回顾我国负荷管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就市场环境下开展lm 和dsm 的理念、实施内容、与调度运行和电力营销的系统集成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2 负荷管理 我国过去在缺电时期“拉闸限电”所采用的负荷控制具有垄断经营的特点。尽管其间也引进过一些先进国家的负荷管理系统模式,但由于历史和技术等原因没能吸收其先进的负荷管理理念,而形成了至今供需双方均普遍接受的按负荷重要程度分轮、依次遥控切除有关负荷的管理机制。 负荷管理的先进理念1,主要是通过降压减载或对用户的可中断负荷(空调、热水器等)进行分批编组、按批短时轮控,使之成为不影响生产和基本生活、用户不感觉停电的负荷管理。当然,其中也包括紧急状态下的负

18、荷控制在内。 (1)降压减载 电压和功率之间的平方关系使得电压的变化对功率影响很大。而电网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不等式约束条件,容许电压额定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这就为实现降压减载提供了可能。经验表明,电压下降1%即可减少1%的负荷。 实施降压减载必须与馈线末端的电压遥测相结合,用以监视该点电压不低于容许的最小值。运行时,线路电压调整器按控制中心发出的命令分步控制输入分接头的动作。如设置分别为1.5%、3.0%、4.5%、6.0%、7.5%的5 步调整段,正常时复归到0。这种负荷管理方式不涉及用户负荷的拉闸限电问题,但供方的投资较多。 (2)用户可中断负荷的周期控制 用户可中断负荷的周期控制是对用户可

19、控负荷(空调、热水器、储热系统、冷藏库等)最灵活而有效的负荷控制方式。由主站和具有双向通信能力、寻址范围高达200 万点以上的负控终端来实现。 负控终端除具有三个分时电能和一个总电能累加寄存器外,还有两套三分时的电能累加寄存器,分别记录峰、平、谷不同时段内被控和未被控的电能数量,供负荷控制使用。此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如64 个)组地址,用以成组接收工作日和节假日的分时周期以及减负荷间隔(如5、10、20、30min 甚至60min)等主站发出的命令。控制是按组进行的,当负荷超过预定的过负荷值时启动。至于主站每隔多久发出一次命令,则由一个称之为执行周期(duty cycle)的百分数来决定。如

20、间隔选为5min,执行周期为20%,控制周期即为(5´100)¸20=25min,也就是说每隔25min发出一次控制命令。终端接到命令后,事先设定好的负荷即行跳闸,减负荷间隔5min 到了以后自动恢复供电,过25min 又将收到命令。周而复始,直到系统负荷降到预定的复归值为止。 实际执行时,还可根据需要进一步细化,以使负荷尽可能均衡。如上述的负荷组由5 个可控点组成,即可每隔5min 向每个可控点发出控制命令,而不是每隔25min才同时向5 个可控点发出控制命令。 (3)切除用户可中断负荷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减负荷措施,由单向通信的负控终端即可完成。 该负控终端一般具有几

21、个(如 3 个)可单独寻址的继电器和组地址,并可通过现场更换地址插销的办法来实现各种地址组合,如同一地址控制两个继电器等。此外,这种终端还可以带有由命令按地址设定的减负荷间隔计时器,以便满足不同负荷管理方案的需要。 切除用户的可控负荷,既可用简单的“跳闸”、“合闸”命令来控制,也可采用负荷周期控制的方式来实现。采用负荷周期控制方式时,可把切除负荷看成是用户负荷控制方式的一种极端情况。即:选择最大的减负荷间隔(一般为60min),并设定执行周期为100%。此时,每接近60min 时即发出一次控制命令,保持减负荷状态不变,直到系统负荷降至预定的复归值为止。 先进section 83.1 load/

22、save measure data 83.2 specify diagram type of measurement data 93.2.1 impedance/phase 93.2.2 impedance 93.2.3 phase 93.2.4 nyquist 103.2.5 -nyquist 103.2.6 1/nyquist 103.2.7 overlay 113.2.8 3d 113.2.9 3d/freq. 113.2.10 hidden line 113.3 display diagram 123.3.1 sidebar functions 123.4 select measure

23、ment 143.5 z-hit transform 153.6 kramers-kronig transform 153.7 smooth measurement data 153.8 edit measure data 173.9 analyse series measure data / time course processing 173.9.1 time course interpolation 184. model data section 204.1 load/save model data 204.2 specify diagram type of transfer funct

24、ion 204.3 display transfer function diagram 214.4 select model 214.5 edit model circuit diagram 224.5.1 impedance elements 23sim- 3 -resistive element 23capacitive element 23inductive element 23warburgs diffusion element 24nernst impedance 24finite diffusion 24spherical diffusion 25homogenous reacti

25、on impedance 25constant phase element 26youngs surface layer impedance 27relaxation impedance 27porous electrode 294.5.2 user element 32creating an user element 33examples of user elements 34usage and definition of an user defined element from sim 354.5.3 element description (help) 364.5.4 create /

26、insert new element 364.5.5 create and insert new partial scheme 364.5.6 how to create a simple equivalent circuit (step by step) 374.5.7 how to create a complex equivalent circuit (step by step) 39the randels circuit (the linear way)  39the randels circuit (using partial schemes) 404.6 modifying a model 414.6.1 replace element 414.6.2 insert element 424.6.3 delete element 434.7 use of partial schemes 434.8 select / new model 444.9 starting value finder 454.9.1 when entering a new element 454.9.2 when changing existing elements 465. cnrl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