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研究综述_第1页
松柏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研究综述_第2页
松柏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研究综述_第3页
松柏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研究综述_第4页
松柏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研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松柏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邓茜菲 20101123 10景观班摘要: 本文通过对松柏的生长习性、生态特征以及其植物资源的分布进行介绍和分析,同时运用景观效益的不同角度对松柏的观赏性、生态性、文化性分别进行研究论述,并且从中国古典传统园林的不同代表类型中选取体现松柏特质的案例进行品评,总结性的对比理解松柏类植物资源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价值,并为现代风景资源植物学方面提出构想和优化。关键词:松柏、古典园林、文化因子、造景功能、景观效应、风景资源。1、本综述的选题依据1.1目的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人民留下的绚烂瑰宝,是蕴含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山石、水体、植物是构成古典园

2、林的四大景观要素。其中,园林从滥觞时期开始,就和花木结缘,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园林花木以及依附于花木的景观品类越来越丰富繁杂,形态内涵越来越深厚,多层次、多方面地满足人们的需要。究其植物资源的种类、数量,松柏类占据古典园林植物的绝大部分,不仅仅作为基调常绿树种,而且对园林造景的背景渲染、装点山水、勾勒天际线等功能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松柏的文化意义也不可小视,被视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之一,象征着坚强不屈的品格,都在古典园林中用来作为精神和气质的意境之笔。1.2意义松柏作为中国传统名木,是古典园林造景创意的宝贵资源。本文在分析了松柏独具个性的景观效应的基础上,通过对松柏广泛利用于古典皇

3、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的考察研究,论述了松柏在古典园林中的造景作用以及其蕴含的文化因子,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园林植物资源的关联和内涵,进而对现代园林景观的民族特色的营造提供有益的发展方向,同时对自然资源的人化利用也起到科学的理论依据。 2、本综述的研究分析2.1松柏的景观效应分析古典园林作为“替精神创造一种环境”,“一种第二自然”,这个“自然”要具备“生境”、“画境”和“意境”等“三境”,而植物是构成这“三境”的重要因素。“三境”涉及生理、心理、生态及意识形态诸多方面,既立足于自然美,又结合着社会美,是客体和主体的历史积累和交叉,孕育和促进着植物景观序列和价值系统的繁衍和分化。松柏较

4、之其它树木种类资源有许多独特之处:树枝婀娜、树冠蓬松、叶成针状、不畏霜雪、四季常青,乃植物界奇观。其中有很多属均为濒危的保护性古木树种,而且松柏是少数色、姿、韵、声、光俱居上乘的树木之一。在园林造景中根据松柏独特的优点和观赏特性来充分展现它的美和文化韵味。2.1.1 从松柏的生态习性看景观效应“人化”自然中自然美的象征松,从广义来讲,是对松科植物的泛称;从狭义来讲,专指松属的植物。松属是松科中最大的一个属,共100余种,我国原产的种和变种有30多个,是各地大面积森林的主要组成树种;柏,是对柏科植物的泛称。柏科约有150种,原产我国的种和变种也有30多种,是森林的主要树种或重要的造林树种,或为园

5、林的绿化树种。松柏均为常绿乔木,喜温抗寒,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于我国华北南部及华东地区。对比其它种类的造景乔木,松柏类有着独特的生态习性的优势。1) 御寒保水性:松柏原是寒带和高山生长的树木,由于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御寒构造。松柏树的叶一般都缩小呈针形、线形或鳞片形,由于叶片面积小,因而水分不容易蒸发散失。2) 适应性强:松柏树可以忍受-60的低温或50的高温,能在裸露的由灰化土到红壤的各类土壤中生长,耐干旱、贫瘠,喜阳光,是著名的自然特性较好的先锋树种,培养护理的成本较低,同时能够保证较好的自然特色。3) 长寿树种:松柏树作为古树代表,寿命可以达到几百甚至上千年。

6、在南山寺殿后洞峭壁上有一棵古松,树龄已达3000多年,被认为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一棵最古老的的松树。它是祖国璀璨文化的活的历史见证,是不可多得的自然园林景观。2.1.2从松柏的观赏特性看人文景观效应1)姿:松柏的形态苍劲挺拔、蟠軋古拙,常被人们作为保持本真、坚强不屈、永葆青春的象征。松柏苍老盘曲的树干,树龄长逾千年,木质不易遭虫害和腐烂,象征坚毅、高尚、长寿和不朽。故礼记礼器曰:“其在人也如松柏只有心也故贯四时不改柯易叶。”孔子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著名格言,庄子言“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知松柏之茂也。”2) 形: 松柏的形态组合貌似人的神姿,可作为正义神圣的象征,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精神

7、中永恒的审美意象。拙政园“得真亭”即取荀子文意:“桃李茜粲于一时,时至而后杀,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赞美“松柏有本性”的傲岸品格。狮子林古五松园,前之古柏树,象征独立天地,风骨长存。留园古木交柯,门上镌刻“长留天地间”砖刻点题,明代廊边有古柏一株,后花坛古柏边长出一株女贞,与古柏缠绕连理。3)声: “风入寒松声自古”,松风传雅韵,成为松树又一特征。听松风也就成为文人雅士的风雅之举。南史载“山中宰相”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陆游松下纵笔之三曰“陶公妙诀吾曾受,但听松风自得仙。”无意间,便若神仙中人。苏州园林中专为听松风的景点有拙政园松风

8、水阁,横额为“一亭秋月啸松风”;怡园有松籁阁,阁边都植松。“万壑松风酒一壶”,何其潇洒! 4)韵:松柏以韵胜、以格高,松柏之传神之处在于其蕴含的神韵。“松柏为百木长也而守宫阙”,为生长的象征。据传,南石室中,隐居者一对夫妇,室后有孤松千丈,这对夫妇年岁数百,死后化为双鹤,绕松而翔,故有松鹤延年之说。日本园林的“仙岛”,就以松树象征长生不死。松柏常作为“寿”的象征出现在园林铺地的图案中。松柏枝繁叶茂,新枝茁壮,旧枝不凋,新枝被称为“子孙枝”,苏轼有“庭松应长子孙枝”的诗句,因此有子孙兴旺、绳其祖武的寓意。诗经斯干篇作为新屋造好以后颂祷之歌,其中有“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之句。诗经小雅天保中有“如松

9、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之句。网师园女厅前门楼砖雕“竹松承茂”正为此意。 2.1.2 从松柏的生态效益看景观效应 人类基于生理的、心理的结构和机能,需要新鲜而洁净的空气、良好而适宜的气候、安静而美好的环境。而古典园林中的松柏类植物恰恰能为人类提供这样的理想的生存空间。松柏类植物作为常绿背景树种,成片栽植能够调节改善小气候、保持水土、滞留、吸附、过滤灰尘以净化空气、杀菌、吸毒、吸收噪音等作用,对人类有医疗保健的功能,对自然的生态性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先锋树种。 大气中散布广泛、危害较大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据实验和测定结果估算,15年生的侧柏树,每公顷每月可吸收二氧化硫45.5公斤,每平方米的侧柏林每天可净

10、化二氧化硫约20毫克,试验证明,叶面吸收量约占全株的70%。松柏林可以降低风速,使空气中携带的大颗粒粉尘下降,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展示强大的净化作用,吸滞大量的粉尘和有毒物质,具有很大的滞尘能力。针叶总面积大,并能分泌油脂,有利于阻挡、吸附粉尘。同时研究者认为,松柏能提高人体的紧张度和抗病能力,消除疲劳。承德山庄有三分之一景名是植物,其中大部分是松柏类,“塞山数万种,就里老松佳”,乾隆诗曰:“寿比青松愿,千龄叶不凋。铜龙鹤发键,喜动四时调。”2.1.3 从松柏的文化因子看景观效应园林植物的“人化”特性在前面已经论述了松柏类植物的自然特性,体现了松柏的观赏特性的审美价值。由于古典园林的造园功能抑或为

11、了满足皇权的至高无上的政治需求,抑或满足人文墨客的伦理风骨,因此作为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之一的植物最能体现造园内涵和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植物是人们寄寓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以及托物言志时使用频率很高的媒介。古代哲人们意识到了人的伦理道德精神生活同自然规律有一种内在的密切联系,两者在本质上是相互渗透、协调一致的,自然也具有社会精神的意义。2.1.3.1情感载体和文化符号 中国古典园林广泛采用诗画艺术习用的比拟、联想等艺术手法,借植物的自然生态特性赋予人格意义,借以表达人的思想、品格和意志。植物更多的是用来比喻人的社会属性,这些植物,各含特殊的文化意义。中国园林中,作为情感载体运用频率最高的就要数

12、松柏了。 松柏的生物学特性,被人们作为保持本真、坚强不屈、高贵优雅、青春永驻、正义神圣、兴旺不朽的象征。在皇家园林中被用作大气高贵的圣物配植,在私家园林中被用作庭院山石搭配的体现主人的风骨不屈的典型,在寺观园林中更是象征神圣的宗教信物。2.1.3.2 有生命的历史松柏种类资源的丰富性 古典园林中最难求的是古树,古树名木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物价值,古树之“古”作为一种文化品格,它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园林中的活文物。这种古的文化品格,常常被看作民族、江山的象征,如论语:“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松、柏、栗遂成为夏后氏、殷、周的社稷之木。 园林中的古树名木还往往与历

13、史名人有关,承载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信息,它们是活的文物,往往构成独立的景点。相传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手植的黄陵“轩辕柏”,具有5000年历史;武汉晴川阁禹王庙传有大禹手植的“禹柏”;有的还附丽许多掌故传说,曾被历史名人予以特殊的命名,如承光殿后庭的白皮松,树干碧白交织,纹理清秀,乾隆封为“白袍将侯”。古人曰“松柏阅世”。原静宜园有5800多棵松树,姿态各异,附丽着美丽的传说,如见心斋北门外石桥前一松枝杆酷似孔雀引首东望,名“凤栖松”;香山碧云寺山门前南北各有一高达20多米松树,上面相对生长的树枝像两个虔诚的佛教徒拱手听讲,乾隆皇帝将这两棵树命名为“听法松”;昭庙牌楼前四棵古松依次排开,俨

14、然四个大将军守护着家园,名“四大金刚”。苏州天平山庄有一棵高10米、胸径70厘米的罗汉松,干皮剥落,顶部枝繁叶茂,椭圆形的石碑上镌刻着“相传唐伯虎手植罗汉松”十个字,顿使人刮目相看。 古树因为时代已久,饱经风霜,大多具有奇特的形象,画意横生,成为活的画本。如网师园里的古柏,是南宋万卷堂遗物,已经历了900多个春秋,顶梢早枯,饱经历史沧桑,但3根侧枝却枝叶扶疏,依然葱郁,给人以勃勃生机,极富画意。 最典型的是苏州邓尉庙里的四株汉柏,相传为东汉大司徒邓禹手植,历劫磨难,仍势极蟠曲,风姿各异,乾隆皇帝南巡至此,大为叹服,题为“清、奇、古、怪”。天坛的“九龙柏”主干自下而上有许多条交错突出的凹凸纹理,

15、状如许多蛟龙盘绕,这种树木本身因细胞的裂变不均匀造成的病理现象,竟成了植物景观中的一绝。北海团城的“探海松”,枝干向西屈卧,树冠檫过雉堞下倾,俯瞰着太液池,饶有画意。 以上这些松柏树木能使人产生怀古的幽思,又可获得审美快感。2.1.3.3 人格情操的表白 松柏之中的“松”与“竹、梅”一同被称为“岁寒三友”,表示在风霜严寒中结成的忠贞友谊,亦用以表示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具有坚贞节操的人品。欣赏它的傲雪凌霜的风骨,园林中有许多以松为主题的景点,如退思园的“岁寒居”、怡园的“岁寒草堂”等。以松柏为主题的也很多,诸如“得真亭”、“听松风处”、“松籁阁”、“万壑松风”、“松鹤清樾”等。2.1.3.4

16、趋吉心态的物化 从文化心理学角度来看,园林中的植物配植讲究吉祥如意。植物组合要寓意吉祥,建筑物主题与植物配置相一致,如避暑山庄的“松鹤斋”,当年斋内“常见青松蟠户外,更欣白鹤舞庭前”,并有驯鹿悠然庭中,故乾隆题诗曰:“岫列乔松,云屏开翠巘;庭间驯鹿,雪羽舞阶前。”是取鹤鹿同春,松鹤延年之意。 2.2 松柏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案例2.2.1 皇家园林中的松柏参天古松掩映下的宫殿避暑山庄之万壑松风避暑山庄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艺术的杰作,兼具南秀北雄之美,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万壑松风位于宫殿东北部一组风格独特的建筑群,打破了三个宫

17、殿建筑的格局。主殿万壑松风坐南朝北,面阔五间,据岗临湖,经松林绿荫下假山石蹬通向湖边,湖边原有一座玲珑小巧的八角亭晴碧亭。正殿左右和南部,活泼交错地布置着门殿、静佳室、鉴始斋、颐和书屋等小型建筑,由短墙和半封闭回廊相连,形成了既封闭又开敞的庭院,空间层次十分丰富。在参天古松的掩映下,壑虚风渡,松涛阵阵,犹如杭州西湖万松岭,形成了一个机器寂静安谧的小环境,是批阅奏章、诵读古书的佳境,故其楹联题曰:“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吟。”作为植物风景资源的古松,是避暑山庄宫殿的衬托,同时起到装点山水、渲染色彩、笼罩景象的造景功能。由于宫殿位于高地上,古松的配植是顺应地形,“高处更高”能够突显宫殿的雄伟,也能利

18、用植物的自然式群植营造皇家园林的威严雄伟的气质。2.2.2 私家园林中的松柏“风入寒松声自古”拙政园之听松风处 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最著名的古典山水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两面邻水,阁后植松。据说风过枝摇,松涛作响,意蕴特别。虽然此时无风,难闻松涛,但窗下小驻,已经感受到清韵满怀。松风水阁,取意于南史。陶弘景传“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我曾在黄山听过风雪之夜的松风,声势排山倒海,令人浮想联翩。拙政园中的松风水阁,亭侧植有黑松数株,有风拂过,松枝遥动,松涛作响,色声皆备。在此处看松听涛,仍能使人遥

19、想起当年园中主人的高洁情操。松风水阁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岁寒三友”,在文人写意园中,尤爱栽种这类用以“比德”的植物,来表达主人的思想感情。拙政园作为私家园林的典范,在悠久的历史阶段之中,它的造园特征更独具个性。拙政园以水见长,自然典雅、庭院错落,以林木绝胜著称。松风水阁的松树在造园功能上起到隐蔽园墙、拓展空间、含蓄景深、分隔联系、衬托建筑、装点山水、表现风雨并且借听天籁的作用。松树经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将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被画入图中,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之处。这也体现了园主人品评艺术的风骨。2.2.3 寺观园林

20、中的松柏“侧立回声,尤为奇古”香山碧云寺之“听法松”碧云寺位于香山公园内的北面,全寺依山而建,坐西朝东,整个布局是以排列在中轴线上的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占地4万余平方米,殿堂依山层层叠起,堪称西山最为美丽的寺院。于1957年被北京市政府列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碧云寺是明清时期建筑的代表风格,它体现着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寺院既保留明代佛寺的禅宗特点,又吸收和发展了佛教迷宗的建筑风格。且具备皇宫气势。碧云寺最令人惊叹的是万紫千红的香山红叶和光辉夺目的古老建筑。但每每到香山,不一定都上山顶,在山上转悠,常常能转到听法松之处。香山听法松,位于香山

21、寺旧址山门内,百尺高耸,侧立回声,好似探向香山寺殿内听老佛师说法。相传在东晋时有位高僧在此讲经说法,由于讲得义理明澈,竟使顽石蒙受感化,点头称是。于是乾隆皇帝根据这段故事,把这株奇古的松树命名为听法松。听法松是两棵油松树对植于香山碧云寺的山门前,高百尺,不仅仅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木,同时姿态如同两个虔诚的佛教徒正在听讲,体现寺观园林的精华,有着宗教的寓意。在此处,可分析出这里的松树具有景象点题、笼罩景象、衬托建筑、拓展空间、突出季相的造园功能。2.3 松柏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前景 松柏以其繁多的品种、优美的姿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造景资源,在我国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中

22、均曾广泛应用。 松在我国被誉为“百木之长”,它树干挺拔苍劲,四季常青,不畏风霜严寒,作为园景树栽植,以体现其坚贞不屈、不畏强权的精神。 松柏可做成专类园,柏科四季常青,终年葱绿,树形古朴典雅,端庄大方,且寿命很长,可达两千年以上。民间有“千年松,万年柏”之说。 松柏类可作为绿篱、背景树应用,如龙柏、侧柏。 松柏类大都属于常绿树,在园林应用中,可以多培育一些变色品种,如金黄球柏、洒金。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松树构成的景观对人也有很强的感染力。风吹松林,有如大海波涛之声,俗称“松涛”,有千军万马之气势,能鼓舞振发人们的奋斗精神。 松柏也可做混交林应用,但需要注意防病

23、虫害,切忌使用单个种,以防大面积爆发病虫害时,使其全军覆没。3、 本综述的总结作为传承松柏文化悠久历史的中国园林,一直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备受东西方人们的喜爱。中国松柏文化深厚的意蕴对松柏造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松柏在中国园林中运用相当广泛,成为中国园林的特色之一。现代园林中应充分借鉴古典园林松柏造景的一些艺术手法,并巧妙运用松柏文化,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中国的园林中常用松柏来造景,可见松柏的魅力所在。松柏在庭院布局、园林空间、建筑周围环境的处理上有显著的效果,易形成优雅惬意的景观,令人赏心悦目。3.1 以松柏为主,建立松柏专类园 所谓松柏专类园,指以松柏为主体植物

24、材料,在一定范围内采用群植、片植的形式栽于重要位置,宏观欣赏松柏的群体美。同时宣传丰富多采的中国松柏文化,使之成为园林建设中极富中国特色的专类树木园。 当今的松柏专类园,根据营建目的和服务对象,分为不同类型。有以生产松柏为主要目的专类园,如北京植物园、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有公园型松柏专类园,以面向大众观赏松柏为目的,多建于城市市区或近郊或原有植物园、公园、景区内。如上海植物园、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园。3.2 松柏与园林元素的搭配 园林元素包括自然景物、园林建筑、园林植物等诸多体现园林景观的事物。人们在创造松柏美学时,除了体现松柏自身的形态美之外,还需借助其它的园林元素来创造更丰富、广阔的意境之美。3.2.1松柏与自然景物的组合水是生命之源,松柏常绿,在清亮柔缓的溪水映照下,松柏更加坚劲突出。松柏景观与水体环境配置可营造出简远、疏朗、雅致的园林意境。水松、油松栽植在水边,风姿飘逸潇洒,照水画卷优美生动,观赏效果倍增。雪是纯洁的化身,严寒的使者,雪为松柏铺开了宣纸般的银白世界。因此雪与松柏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