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技术前沿讲座论文_第1页
光纤通信技术前沿讲座论文_第2页
光纤通信技术前沿讲座论文_第3页
光纤通信技术前沿讲座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纤通信技术一、光纤的历史80年代一项最重要的技术发展是光纤通信成为一个主要的国际性产业。用光纤敷设的总长度可以表明其发展的程度。据估计,截止2001年底,全世界敷设的光纤总长度就达3.81亿英里。1955年,英国科学家卡帕尼,发明了玻璃光导纤维。1960年被称为光纤之父的华人高锟等人首先提出了用低吸收的光纤做光通信。1970年,美国的柯林公司做出了每公里20分贝的低损耗光纤,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室温连续运转的半导体激光器,这奠定了光纤通信的基础。七八年以后,美国在芝加哥市首先开辟了第一条光纤通信线路。再过10年左右,1.55微米波长的光纤损耗率低到0.2个分贝每公里,这样低的损耗就可以传输很远

2、。在同年,英国的南安普敦大学,发明了掺铒光纤放大器。1989年美国首次进行了波分复用的光通信实验,是四个频道的,四个通道。1998年,美国实现了密集波分复用的长途光通信,它的传输速率达到每一个太比特,从此,我们就进入了这样一个高速的时代,太比特的时代。中国光通信的历史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首先铺设了一条1.8公里的数字光通信线路。20世纪80年代投资的武汉邮电研究院,研制光纤的器件和光纤本身,现在也成为光纤器件的一个最大的研究单位。1995年到1998年,上海交大完成了九五项目,四个节点的全光城域网、实验网。20世纪90年代起,全国各地都普遍铺设和使用单路的光纤通信线路,截止到2004年底

3、,全国敷设光纤总长度已超过350万公里。2000年底中国网通公司建成了3400公里的波分复用的光纤通信网;2001年完成了863项目,中国高速示范网;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了一个项目,中国高速互联研究实验网。现在,我们国内有很多的公司可以批量生产光纤通信的系统和器件。 二、光纤通信的基本构成 1、光纤光纤由纤芯、包层与涂层三大部分组成。光纤按模式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对于公用通信网的骨干网,包括市内骨干网、接入网的光纤线路,需要使用单模光纤;专用的局域网和其它短距离光纤线路使用多模光纤。光纤的工作波长有短波长和长波长,短波长是0.85m,长波长则是1.31m和1.55m两种。光纤的

4、损耗在1.31m为0.35db/km,在1.55m为0.20db/km。波长1.31m光纤的色散为零,而波长1.55m光纤有最低损耗却有不小的色散(chromaticdispersion,简写dispersion),对长距离、高速率脉冲信号传输有限制。经重新设计的光纤,使零色散波长从1.31m移位至1.55m,这样的单模光纤就称为色散移位光纤,简写dsf(dispersionshiftedfiber)。为了充分发展wdm/dwdm系统,应用波长1.55m存在小量的色散恰恰足够抵消fwm(四波混频)的影响,称为非零色散光纤,简写nzdf(non-zerodispersionfiber)。 2、光

5、源光源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光子器件。光纤通信对光源器件的要求工作寿命长(光源器件寿命的终结是指其发光功率降低到初始值的一半或者其阈值电流增大到其初始值的二倍以上)、体积小、重量轻。常见的光源器件有激光二极管(ld)和发光二极管(led)两种。o.5m短波长光源常采用gaala/ gaas双异质结构,而长波长1.31.55m则采用ingaasplnp隐理式异质结构。而wdm系统须利用长波长光源器件,它不仅要求激光管的发射波长高度稳定,保证器件与波导之间实现最佳耦合,插入损耗小,同时要求能把多路激光管和必要的附属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使得多路光载波信号能够在一根光纤中加以传输。近年来研制的多波长

6、光源器件主要是把多路激光管排成阵列,连同一个导形耦合器,利用硅的“平面光路”平台技术制成混合集成光组件,其结构趋于采用光纤光栅的外腔激光管结构。 3、光检测器光检测器件通过光/电转换将信号通信信息从光波中分离检测出来。光检测器件的要求灵敏度高、响应度高、噪声低、工作电压低、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常见的光检测器有pn光电二极管、pin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三、超长距离光纤通信的发展 光纤通信自从问世以来,一直向着两个目标不断发展。一是延长中继距离,二是提高传输速率(容量)。光纤的色散、色散斜率、偏振模色散、非线性效应(四波混频交叉相位调制等)等性能对超长距离光纤通信提出了新的严格要求

7、。由于光纤的吸收和散射会导致光信号的衰减,光纤的色散将使光脉冲发生畸变,导致误码率增高,信号传输质量降低,限制了通信距离。为了满足长距离传输的需要,必须在光纤线路上加入中继器,以补偿光信号的衰减和对畸变信号进行整形。光纤放大器的出现,尤其在拉曼光纤放大器实用之后,为增大无再生中继距离创造了条件。同时,采用有利于长距离传送的线路编码,如rz或cs-rz码;采用fec、efec或sfec等技术提高接收灵敏度;用色散补偿和pmd补偿技术解决光通道代价和选用合适的光纤及光器件等措施,已经可以实现超过stm-64或基于10gbit/s的dwdm系统,4000km无电再生中继器的超长距离传输。利用光孤子在

8、一定条件(光纤的反常色散区及脉冲光功率密度足够大)下,能够长距离不变形地在光纤中传输的特性,完全摆脱了光纤色散对传输速率和通信容量的限制,其传输容量比当今最好的通信系统高出12个数量级,中继距离可达几百km。它被认为是下一代最有发展前途的传输方式之一。 1、超长距离传输(ultra long haul,ulh)7ofc-2003报导的最长传输距离也是11000km,传输容量为3.73tb/s。另外,ofc-2003报导的最高传输速率6.4tbs系统的传输距离长达3200km。2004年初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承担的“863”ulh项目顺利通过了863专家组的验收。此项目是在该院已投入商用的1.6t

9、b/s dwdm系统的平台上,实现了在5000多公里实际g.652/655光纤上的ulh传输,其中某些关键技术已经应用于国内一级干线工程。 2.拉曼光纤放大器(distributed raman amplification)受激拉曼散射(srs)将一小部分入射光功率转移到频率比其低的斯托克斯波上;如果一个弱信号与一强泵浦光波同时在光纤中传输,并使弱信号波长置于泵浦光的拉曼增益带宽内,弱信号光即可以得到放大。近年来光纤拉曼放大器成为研制开发的热点,它具有许多优点:(1)增益介质为普通传输光纤,与光纤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2)增益波长由泵浦光波长决定,不受其它因素的限制,理论上只要泵浦源的波长适当

10、,就可以放大任意波长的信号光;(3)增益高、串扰小、噪声指数低、频谱范围宽、温度稳定性好。 3、光孤子(soliton)孤子又称孤立波(solitary wave),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超短脉冲,或者说是一种在传播过程中形状、幅度和速度都维持不变的脉冲状行波。在光纤通信中的频移时,由于折射率的非线性变化与群色散效应相平衡,光脉冲会形成一种基本孤子-光孤子,光孤子能在光纤中传播的长时间保持形态、幅度和速度不变的光脉冲。利用光孤子特性可以实现超长距离、超大容量的光通信。光孤子通信系统实验已达到传输速率1020gbit/s,传输距离1300020000公里的水平。实际的光孤子通信存在许多技术难题,但目前已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使我们相信,光孤子通信在超长距离、高速、大容量的全光通信中,尤其在海底光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 4、遥泵技术(remotepump)遥泵技术是用于单段长跨距传输的专门技术,主要解决单长跨距传输中信号光的osnr受限问题。在传输光纤的适当位置熔入一段掺铒光纤,并从单段长跨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