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地理同步测试题: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试题(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2新课标地理同步测试题: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试题(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2新课标地理同步测试题: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试题(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2新课标地理同步测试题: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试题(湘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2新课标地理同步测试题: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试题(湘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章 第4节1下列有关美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生产多使用小型机械,以适应耕地少、地块小的特点b主要农作物有咖啡、可可、香蕉和天然橡胶等热带作物c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较高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解析:a项是对日本农业现代化的叙述;美国热带面积小,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少,需大量进口,故b项错;美国工农业并重,又由于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农业投入劳动力少,故d项错。答案:c2关于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自然条件地区差异的影响,东北商品粮种植范围仅在南部地区b三江平原提供的商品粮比重在全国最大c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棉花d大豆、甜

2、菜是东北最具特色的农产品,也是最主要的商品粮食作物答案:b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美国历史上曾有过破坏植被、滥用化肥、农药的时期b农业地区专门化生产,可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c美国的小麦都是春小麦,质量优良d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农业产值居世界首位解析:美国小麦种植区有冬小麦带和春小麦带两个区,其中冬小麦质量优于春小麦质量。答案:c下图为某国地形剖面图,回答45题。4地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的有利影响是()a水热条件好,宜于发展种植业b水热条件好,宜于发展畜牧业c降水充沛,适合水稻生产d光热充足,宜发展亚热带水果解析:地为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势平坦开阔,降水适量,光热条件优越,适合种植业发展

3、。答案:a5该国20世纪30年代曾爆发“黑风暴”灾害,其成因是()a风速过大、空气寒冷造成b台风、(飓风)引起c过度垦荒和植被破坏d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引起解析:由于人为过度开垦大草原,破坏植被,冬春季节发生沙尘暴灾害,土壤受风蚀严重。答案:c读下图,回答67题。6c区域农作物播种时间大约在()a三、四月b七、八月c十二、一月 d九、十月7b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a小麦 b水稻c棉花 d玉米解析:由于中部和北部气候上的差异,中部生长期较长,北部生长期较短,所以中部种植冬小麦,北部种植春小麦。春小麦的播种时间宜在春季。答案:6.a7.d8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目

4、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b是为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c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开垦草原、垦殖荒地d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解析: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科学的适宜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答案:c9读下图,回答问题。(1)a主要属于_农业带,这里有大面积的_气候区。(2)b区种植的作物主要是_和_,该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_。(3)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其农业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_的投入转化来的。(4)美国农业带中的乳畜带,主要分布在_地区,其发展生产的有利条件是_。(5)在图中画出棉花带、小麦带、水果和灌溉农业带分布的大致范围。(6)美国突破

5、的“处方”农业有什么好处?答案:(1)畜牧和灌溉高山(2)玉米小麦自然条件优越,地广人稀,农业科技发达(3)科技(4)五大湖和东北部气候湿冷,土地较贫瘠,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接近城市消费区(5)略(6)杜绝了化肥、农药的滥用,保护环境,节省成本,食品卫生得到提高。一、单项选择题根据下图,回答12题。1下列四幅图中,与m地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是()2与m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a工业化的发展 b城市化的进程c世界经济全球化 d国际局势多极化解析:第1题,m地为美国中部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a为我国东北地区,也是商品谷物农业。第2题,影响美国中部平原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答案:

6、1.a2.d读图,完成35题。3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是我国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区b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棉花、花生等c、两地区发展农业都具有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d、两地区均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4关于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解决措施,正确的是()a区土层薄,区土地盐碱化严重b区水资源不足,区春旱严重c区改良土壤的主要措施是施加适量的熟石灰d区应加强水利建设,综合治理旱涝灾害aac bbdcad dbc5有关该地区生态环境或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b区水土流失严重c区应退耕还林、还草,维护生态平衡d区在纬度较低的区域应大

7、力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解析:第3题,为黄土高原,为华北平原,两区均为温带季风气候。第4题,影响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缺水严重。第5题,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区应退耕还林、还草,维护生态平衡;区在纬度较高的区域应大力发展林业,提高森林覆盖率。答案:3.c4.b5.c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68题。6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解析:对比地形结构图和农业用地结构图可以看出,该地种植业比重远远大于平原的比重,说明该地存在着严重的过度开垦现象。答案:

8、a7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解析: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江南丘陵地区水热资源丰富,但水土流失严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可以扬长避短,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答案:d8关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安全b是为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c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开垦草原、垦殖荒地d制定一系列保护耕地的法规,推广农业新技术答案:c读图,完成911问题。9图示阴影地区的土壤是()黑土黑钙土褐土灰化土a bc d10

9、图示阴影地区都种植的农作物是()小麦玉米甜菜亚麻a bc d11图示阴影地区相似的自然条件是()自然带类型植被类型气候类型农业地域类型a bc d解析:9.首先对两图所示区域进行空间定位判断,a图所示区域为我国东北松辽平原地区,b图所示区域为美国中部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两个区域都是世界著名的黑土、黑钙土分布区。10.松辽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甜菜、亚麻等。美国中部平原有著名的小麦区和玉米带。11.两地区的自然条件中,自然带与植被有相似之处,但气候类型不同:前者为温带季风气候,后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9.a10.a11.a12下列有关影响美国农业生产的因素,叙述不正确的

10、是()a美国平原辽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b美国本土气候温暖湿润,加之地形因素,农业基本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c美国中部平原地广人稀,为商品谷物农业提供有利条件d发达的商品经济,先进的科技,便利的交通和国家优惠的政策都是美国农业发展的条件解析:美国本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加之地形南北纵列,中部开阔的平原使冬季冷空气长驱南下,因此冬季极易产生暴雪、寒潮、霜冻等灾害天气;夏季暖湿气流可沿中部北上,造成大部分地区高温,同时飓风影响也可深入内陆。答案:b二、综合题13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08年

11、粮食产量突破600亿斤吨,是继河南省、山东省、江苏省、黑龙江省之外的又一个粮食总产超600亿斤的产粮大省,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材料二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

12、,试分析原因与对策。答案:(1)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4)原因:全球气候异常,导致季风区降水变率增大,降水较常年偏少,加之人为破坏生态,地表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干旱灾害加剧。对策:兴修水利;改善生态环境;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14读材料及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14年由于国际市场上小麦涨价

13、,美国人疯狂地跑到大草原开垦土地,种植小麦,进行西部大开发。1930年后,由于连续几年的干旱,一场风暴卷走了大草原上亿万吨的表土,连大西洋沿岸的纽约市内也落下厚厚的一层尘土,这就是美国的“黑风暴”。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的几十万农民破产,全美国150万人离开家园,到加利福尼亚州的难民达30万人。材料二20092010年的两年间,北京遭遇到8次较大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暴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提供的情况,读甲图回答。(1)美国20世纪30年代“黑风暴”发生在图中的_部分(字母代表)。(2)甲图中b有两处,试说明两处农作物有何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二提供的情况,读乙图回答。(3)北京市遭沙

14、尘暴侵袭的原因有哪些?(4)美国“黑风暴”近些年再未出现,原因是什么?(5)我国应从美国的这一事件中吸取哪些教训和经验?解析:沙尘暴是大风扬起沙尘,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 000米的恶劣天气。沙尘暴多发区主要位于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质地表,中亚、北美、中非及澳大利亚是世界四大沙尘暴区,中国西北及蒙古中西部地区是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沙尘暴天气的发生一般需三个条件:一是有丰富的沙尘源;二是有强风作用;三是大气层结构不稳定。即由于沙漠、沙地、干燥的沙质地表及无植被的裸露地表吸热快,其上的空气相对较冷,造成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把被大风刮起的沙尘吹到空中。沙尘暴的形成与干旱荒漠化地区的不合理开发有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