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第03期)专题06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_第1页
中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第03期)专题06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_第2页
中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第03期)专题06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_第3页
中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第03期)专题06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_第4页
中考数学试题分项版解析(第03期)专题06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06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选择题1.(2016四川省乐山市第6题)次函数的最大值为()A3 B4 C5 D6【答案】C考点:二次函数的最值2.(2016四川省乐山市第9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记,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B C Dm、n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抛物线开口向下,a0,对称轴在y轴右边,b0,抛物线经过原点,c=0,ab+c0;x=1时,y0,a+b+c0,c=0,a+b0;(1)当对称轴时,=,= =,a0,mn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3.(2016广东省贺州市第10题)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ax+b与反

2、比例函数y=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确定a0,b0,c0,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确定答案由抛物线可知,a0,b0,c0,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考点:(1)、二次函数的图象;(2)、一次函数的图象;(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4.(2016广西省南宁市第4题)已知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经过点(1,m),则m的值为()A B3 C D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较为简单,把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m的值把点(1,m)代入y=3x,可得:m=3考

3、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5.(2016广西省南宁市第8题)下列各曲线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 B C D【答案】D考点:函数的概念6.(2016广西省南宁市第12题)二次函数y=ax2+bx+c(a0)和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之和()A大于0 B等于0 C小于0 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设ax2+bx+c=0(a0)的两根为x1,x2,由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知x1+x20,a0,设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a,b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7.(2016贵州省毕节市第10题)

4、如图,点A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一点,过A作AB轴于点B,链接OA,则ABO的面积为( ) A.-4 B.4 C.-2 D.2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设点A的坐标为(m,n),因为点A在图象上,所以,有mn4,ABO的面积为2考点:(1)、反比例函数;(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8.(2016贵州省毕节市第14题)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当x0时,都有yc,所以,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都过点(0,c),排除A;对于B,由直线知a0,由二次函数知a0,矛盾;对于C,由直线知a0,由二次函数图象知a0,矛盾,只有D符合。考点: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

5、图象9.(2016湖北省荆州市第10题)如图,在RtAOB中,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的负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将AOB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OB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恰好经过斜边AB的中点C,SABO=4,tanBAO=2,则k的值为()A3 B4 C6 D8【答案】C【解析】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10.(2016湖南省邵阳市第5题)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系数确定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由此即可得出结论一次函数y=x+2中k=10,b=20,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6、考点:(1)、一次函数的图象;(2)、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11.(2016湖南省岳阳市第3题)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0Bx4Cx4Dx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要使二次根式有意义,则必须满足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出x40,解该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考点:(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12.(2016湖南省岳阳市第8题)对于实数a,b,我们定义符号maxa,b的意义为:当ab时,maxa,b=a;当ab时,maxa,b=b;如:max4,2=4,max3,3=3,若关于x的函数为y=maxx+3,x+1,则该函数的

7、最小值是()A0B2C3D4【答案】B考点:分段函数13.(2016宁夏第8题)正比例函数y1=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B的横坐标为2,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Ax2或x2 Bx2或0x2C2x0或0x2 D2x0或x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正、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结合点B的横坐标,即可得出点A的横坐标,再根据两函数图象的上下关系结合交点的横坐标,即可得出结论正比例和反比例均关于原点O对称,且点B的横坐标为2,点A的横坐标为2观察函数图象,发现:当x2或0x2时,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下方,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x2或0x2考点:

8、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14.(2016山东省聊城市第7题)二次函数y=ax2+bx+c(a,b,c为常数且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答案】C考点:(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2)、一次函数的图象;(3)、二次函数的图象15.(2016山东省泰安市第12题)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A【解析】考点: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16.(2016山东省泰安市第20题)如图,正ABC的边长为4,点P为BC边上的任意一点(不与点B、C重合),且APD=60,PD

9、交AB于点D设BP=x,BD=y,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 BCD【答案】C【解析】考点:(1)、动点问题;(2)、二次函数的图象;(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7.(2016云南省第8题)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Ax2 Bx2 Cx2 Dx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当函数表达式的分母中含有自变量时,自变量取值要使分母不为零,判断求解即可函数表达式y=的分母中含有自变量x,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x20, 即x2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8.(2016浙江省温州市第8题)如图,一直线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P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不包括端点),过P分

10、别作两坐标轴的垂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周长为10,则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Ay=x+5 By=x+10 Cy=x+5 Dy=x+1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设P点坐标为(x,y),由坐标的意义可知PC=x,PD=y,根据题意可得到x、y之间的关系式,可得出答案设P点坐标为(x,y),如图,过P点分别作PDx轴,PCy轴,垂足分别为D、C,P点在第一象限,PD=y,PC=x,矩形PDOC的周长为10,2(x+y)=10,x+y=5,即y=x+5,考点:(1)、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矩形的性质19.(2016浙江省舟山市第10题)二次函数y=(x1)2+5,当mxn且mn0时

11、,y的最小值为2m,最大值为2n,则m+n的值为()AB2CD【答案】D【解析】考点:二次函数的最值20.(2016浙江衢州市第7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于二次函数而言,当两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则两点所表示的函数值相等.根据表格可得:当x=-3和x=-1时函数值相等,则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2.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21. (2016浙江衢州市第10题)【答案】B【解析】考点:(1)、三角形相似的应用;(2)、函数的应用二、填空题1.(2016四川省乐山市第12题)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得,解得故答案为: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201

12、6四川省乐山市第16题)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x,y)和Q(x,y),给出如下定义:若,则称点Q为点P的“可控变点”例如:点(1,2)的“可控变点”为点(1,2),点(1,3)的“可控变点”为点(1,3)(1)若点(1,2)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M的“可控变点”,则点M的坐标为 ;(2)若点P在函数()的图象上,其“可控变点”Q的纵坐标y的取值范围是,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1) (1,2);(2) 0a考点:1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2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3新定义3.(2016广东省梅州市第11题)已知点P(3m,m)在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考点:(1

13、)、平面直角坐标;(2)、解不等式组4.(2016广东省梅州市第14题)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点C,点D(0,1),点P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若PCD是以C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则点P的坐标为_【答案】考点:(1)、二次函数的图象;(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一元二次方程5.(2016广东省梅州市第15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ABO绕点A顺时针旋转到AB1C1的位置,点B、O分别落在点B1、C1处,点B1在x轴上,再将AB1C1绕点B1顺时针旋转到A1B1C2的位置,点C2在x轴上,将A1B1C2绕点C2顺时针旋转到A2B2C2的位置,点A2在x轴上,依次进行下去若点A(,0),B(0,2

14、),则点B2016的坐标为_【答案】(6048,2)考点:(1)、坐标与图形的变换旋转;(2)、规律探索;(3)、勾股定理6.(2016广东省深圳市第16题)如图,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将 ABCO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平行四边形ADEF,AD经过点O,点F恰好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点D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k的值为_.【答案】4【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DM轴 由题意BAO=OAF, AO=AF, ABOC 所以BAO=AOF=AFO=OAFAOF=60=DOM OD=AD-OA=AB-OA=6-2=4 MO=2, MD=2 D(-2,-)k=-2(-2)=-4考点:(1

15、)、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反比例函数7.(2016广西省南宁市第16题)如图,在44正方形网格中,有3个小正方形已经涂黑,若再涂黑任意一个白色的小正方形(2016南宁)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的对角线AC的中点D若矩形OABC的面积为8,则k的值为【答案】2【解析】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8.(2016湖北省荆州市第14题)若点M(k1,k+1)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内,则一次函数y=(k1)x+k的图象不经过第象限【答案】一【解析】试题分析:首先确定点M所处的象限,然后确定k的符号,从而确定一次函数所经过的象限,得到答案点M(k1,k+1)

16、关于y轴的对称点在第四象限内, 点M(k1,k+1)位于第三象限,k10且k+10, 解得:k1,y=(k1)x+k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9.(2016湖北省荆州市第18题)若函数y=(a1)x24x+2a的图象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a的值为【答案】1或2或1【解析】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10.(2016湖南省邵阳市第14题)已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值可能是(写一个即可)【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k0,然后在此范围内取一个值即可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k0, k可取1考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

17、1.(2016湖南省岳阳市第15题)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和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A、B两点,利用函数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kx+b的解集是 【答案】1x4【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图形得出A、B的坐标,根据两点的坐标和图形得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由图象可知:A(1,4),B(4,1),x0,不等式kx+b的解集为1x4,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12.(2016湖南省岳阳市第16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个最小方格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P1,P2,P3,均在格点上,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P1(0,0),P2(0,1),P3(1,1),P4(1,1

18、),P5(1,1),P6(1,2)根据这个规律,点P2016的坐标为 【答案】(504,-504)【解析】考点:(1)、规律型;(2)、点的坐标13.(2016宁夏第16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由ABC绕点P旋转得到,则点P的坐标为【答案】(1,-1)【解析】试题分析:连接AA、CC,作线段AA的垂直平分线MN,作线段CC的垂直平分线EF,直线MN和直线EF的交点为P,点P就是旋转中心直线MN为:x=1,设直线CC为y=kx+b,由题意:, , 直线CC为y=x+,直线EFCC,经过CC中点(,), 直线EF为y=3x+2,由得, P(1,1)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14.

19、(2016山东省泰安市第21题)将抛物线y=2(x1)2+2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答案】y=22【解析】考点:函数图象的平移15.(2016山东省泰安市第24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2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A1,点A2,A3,在直线l上,点B1,B2,B3,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A1OB1,A2B1B2,A3B2B3,依次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都在x轴上,则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nBn1Bn顶点Bn的横坐标为 【答案】-2【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OA=O=2,O=O=2, =4, =8,(2,0),(6,0),(14,

20、0), 2=2,6=2,14=2,的横坐标为2考点:(1)、点的坐标;(2)、规律型;(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6.(2016浙江省舟山市第14题)把抛物线y=x2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是【答案】y=(x2)2+3【解析】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17.(2016重庆市第17题)为增强学生体质,某中学在体育课中加强了学生的长跑训练。在一次女子800米耐力测试中,小静和小茜在校园内200米的环形跑道上同时起跑,同时到达终点,所跑的路程S(米)与所用的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她们第一次相遇的时间是起跑后的第 秒。【答案】120【解析】试题分

21、析:根据图象利用待定系数法分别求出中间实线和虚线的解析式,然后联立解方程即可求得交点坐标,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所求的答案.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18. (2016浙江衢州市第15题)【答案】144【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设平行于墙的一面的长度为xm,则垂直与墙的一面的长度为m,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法则得出面积与x的关系式,然后利用配方法得出最值,本题需要注意的就是x的取值范围,它的长度必须小于墙的长度.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19. (2016浙江衢州市第16题)【答案】(1)、;(2)、【解析】考点:(1)、反比例函数的性质;(2)、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三、解答题1.(2016四川省乐山市第23题)如

22、图1,四边形ABCD中,B=D=90,AB=3,BC=2,tanA=(1)求CD边的长;(2)如图2,将直线CD边沿箭头方向平移,交DA于点P,交CB于点Q (点Q运动到点B停止),设DP=x,四边形PQCD的面积为,求与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试题解析:(1)如图1,分别延长AD、BC相交于点E,在RtABE中,tanA=,AB=3,BC=2,BE=4,EC=2,AE=5,又E+A=90,E+ECD=90,A=ECD,tanA=,cosA=,cosECD=,CD=;(2)由(1)可知tanECD=,ED=,如图2,由PQDC,可知EDCEPQ,即

23、PQ=,即=,当Q点到达B点时,点P在M点处,由EC=BC,DCPQ,DM=ED=,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考点:1四边形综合题;2二次函数综合题2.(2016四川省乐山市第24题)如图,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C垂直x轴于点C,连结BC若ABC的面积为2(1)求k的值;(2)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D,使ABD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k=2;(2)D(5,0)或(5,0)或(,0)或D(,0)【解析】试题分析:(1)首先根据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可知A、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则O为线段AB的中点,故BOC的

24、面积等于AOC的面积,都等于1,然后由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可知AOC的面积等于,从而求出k的值;试题解析:(1)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A、B两点关于原点对称,OA=OB,BOC的面积=AOC的面积=22=1,又A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且ACx轴于点C,AOC的面积=,k0,k=2故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x轴上存在一点D,使ABD为直角三角形将与联立成方程组得:,解得:,A(1,2),B(1,2),当ADAB时,如图1,设直线AD的关系式为,将A(1,2)代入上式得:,直线AD的关系式为,令y=0得:x=5,D(5,0);当BDAB时,如图2,设

25、直线BD的关系式为,将B(1,2)代入上式得:,直线AD的关系式为,令y=0得:x=5,D(5,0);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3.(2016四川省乐山市第26题)如图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轴交于点C若tanABC=3,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8、2(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直线绕点A以AB为起始位置顺时针旋转到AC位置停止,与线段BC交于点D,P是AD的中点求点P的运动路程;如图2,过点D作DE垂直轴于点E,作DFAC所在直线于点F,连结PE、PF,在运动过程中,EPF的大小是否改变?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连结,求PEF周长的最小值【答案】(1

26、);(2);不变,理由见试题解析;(3)【解析】试题分析:(1)由与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8、2,可得点A、点B的坐标,即可得到OB的长,又由tanABC=3,得到点C(0,6),将 A、B、C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中,即可得到二次函数解析式;(3)设PEF的周长为C,则=PE+PF+EF=AD+EF,在等腰三角形PEF中,过P作PGEF于点G,得到EPG=EPF=BAC,由于tanBAC=,故tanEPG=,得到EG=PE,EF=PE=AD,从而有=AD+EF=AD=AD,又当ADBC时,AD最小,此时最小,由=30,得到AD=,从而得到最小值试题解析:(1)函数的图象与轴

27、分别交于A、B两点,且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为8、2,A(8,0)、B(2,0),即OB=2,又tanABC=3,OC=6,即C(0,6),将 A(8,0)、B(2,0)代入中,解得:,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如图6.1,当l在AB位置时,P即为AB的中点H,当l运动到AC位置时,P即为AC的中点K,P的运动路程为ABC的中位线HK,HK=BC,在RtBOC中,OB=2,OC=6,BC=,HK=,即P的运动路程为;EPF的大小不会改变理由如下:DEAB,在RtAED中,P为斜边AD的中点,PE=AD=PA,PAE=PEA=EPD,同理可得:PAF=PFA=DPF,EPF=EPD+FPD=2(PA

28、E+PAF),即EPF=2EAF,又EAF大小不变,EPF的大小不会改变;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4.(2016 广东省茂名市第22题)如图,一次函数y=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交于点A(1,4)和点B(a,1)(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和a、b的值;(2)若A、O两点关于直线l对称,请连接AO,并求出直线l与线段AO的交点坐标【答案】(1)、y=-;a=-4,b=5;(2)、(-,2)【解析】试题解析:(1)、点A(1,4)在反比例函数y=(k为常数,k0)的图象上,k=14=4,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把点A(1,4)、B(a,1)分别代入y=x+b中,得:,解得:

29、(2)、连接AO,设线段AO与直线l相交于点M,如图所示 A、O两点关于直线l对称,点M为线段OA的中点, 点A(1,4)、O(0,0), 点M的坐标为(,2)直线l与线段AO的交点坐标为(,2)考点:(1)、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3)、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5.(2016广东省茂名市第25题)如图,抛物线y=x2+bx+c经过A(1,0),B(3,0)两点,且与y轴交于点C,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抛物线的对称轴DE交x轴于点E,连接BD(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是线段BD上一点,当PE=PC时,求点P的坐标;(3)在(2

30、)的条件下,过点P作PFx轴于点F,G为抛物线上一动点,M为x轴上一动点,N为直线PF上一动点,当以F、M、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时,请求出点M的坐标【答案】(1)、y=x2+2x+3;(2)、(2,2);(3)、(,0),(,0),(,0),(,0)【解析】试题解析:(1)、抛物线y=x2+bx+c经过A(1,0),B(3,0)两点, 解得, 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x+3;(2)、如图1,连接PC、PE, x=1, 当x=1时,y=4,点D的坐标为(1,4), 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mx+n,则, 解得,直线BD的解析式为y=2x+6, 设点P的坐标为(x

31、,2x+6),则PC2=x2+(3+2x6)2,PE2=(x1)2+(2x+6)2, PC=PE,x2+(3+2x6)2=(x1)2+(2x+6)2, 解得,x=2, 则y=22+6=2, 点P的坐标为(2,2);当以F、M、G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时,点M的坐标为(,0),(,0),(,0),(,0)考点:(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3)、正方形的性质6.(2016广东省梅州市第19题)本题满分7分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坐标原点,点A(2,5)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且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另一交点为B(1)求和的值; (2)设反比

32、例函数值为,一次函数值为,求时的取值范围【答案】(1)、k=10,b=3;(2)、或【解析】试题分析:(1)、将点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得出k和b的值;(2)、首先求出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图象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把A(2,5)分别代入和, 得, 解得,;考点:(1)、反比例函数;(2)、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7.(2016广东省梅州市第24题)本题满分10分(为方便答题,可在答题卡上画出你认为必要的图形)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过A,B,C三点,点A的坐标是,点C的坐标是,动点P在抛物线上 (1)b =_,c =_,点B的坐标为_;(直

33、接填写结果)(2)是否存在点P,使得ACP是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过动点P作PE垂直y轴于点E,交直线AC于点D,过点D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连接EF,当线段EF的长度最短时,求出点P的坐标【答案】(1)、-2,-3,(-1,0);(2)、(1,-4)或(-2,5);(3)、(,)或(,)【解析】试题解析:(1)、, (-1,0)(2)、存在 第一种情况,当以C为直角顶点时,过点C作CP1AC,交抛物线于点P1过点P1作y轴的垂线,垂足是MOA=OC,AOC =90 OCA=OAC=45 ACP1=90, MCP1 =90-

34、45=45=C P1MMC=MP1 由(1)可得抛物线为设,则, 解得:(舍去), 则P1的坐标是第二种情况,当以A为直角顶点时,过点A作AP2AC,交抛物线于点P2,过点P2作y轴的垂线,垂足是N,AP2交y轴于点F P2Nx轴 由CAO=45, OAP2=45 FP2N=45,AO=OF=3P2N=NF 设,则 解得:(舍去), 则P2的坐标是综上所述,P的坐标是或(3)、连接OD,由题意可知,四边形OFDE是矩形,则OD=EF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当ODAC时,OD最短,即EF最短 由(1)可知,在RtAOC中,OC=OA=3,ODAC, D是AC的中点 又DFOC, 点P的纵坐标是 则,

35、 解得:当EF最短时,点P的坐标是:(,)或(,)考点:(1)、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3)、应用数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8.(2016广东省深圳市第23题)(9分)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A、B两点,且B(1 , 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点A的坐标;(2)、如图1,点P是直线上的动点,当直线平分APB时,求点P的坐标;(3)如图2,已知直线 分别与轴 轴 交于C、F两点。点Q是直线CF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Q作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CF于点D,点E在线段CD的延长线上,连接QE。问以QD为腰的等腰QDE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若

36、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x+2x-3 ,A(-3,0);(2)、(,);(3)、QDE的面积最大值为.【解析】试题解析:(1)、把B(1,0)代入y=ax+2x-3 得a+2-3=0,解得a=1y=x+2x-3 ,A(-3,0)(2)、若y=x平分APB,则APO=BPO如答图1,若P点在x轴上方,PA与y轴交于点 POB=PO=45,APO=BPO,PO=PO OPB =1, PA: y=3x+1 若P点在x轴下方时,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3)、如图2,作QHCF, CF:y=,C(,0),F(0,) tanOFC=DQy轴 QDH=MFD=OFC tanHDQ=不妨记D

37、Q=1,则DH=,HQ= QDE是以DQ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DQ=DE,则若DQ=QE,则 当DQ=QE时则DEQ的面积比DQ=DE时大设Q 当DQ=t= 以QD为腰的等腰QDE的面积最大值为考点:(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图象及其性质;(3)、三角形的全等;(4)、三角函数9.(2016广西省贺州市第26题)如图,矩形的边OA在x轴上,边OC在y轴上,点B的坐标为(10,8),沿直线OD折叠矩形,使点A正好落在BC上的E处,E点坐标为(6,8),抛物线y=ax2+bx+c经过O、A、E三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AD的长;(3)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动点,当PAD的周长最小

38、时,求点P的坐标【答案】(1)、y=;(2)、AD=5;(3)、(5,)【解析】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是矩形,B(10,8),A(10,0), 又抛物线经过A、E、O三点,把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得,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由题意可知:AD=DE,BE=106=4,AB=8, 设AD=x,则ED=x,BD=ABAD=8x,在RtBDE中,由勾股定理可知ED2=EB2+BD2,即x2=42+(8x)2,解得x=5, AD=5;(3)、y=x2+x, 其对称轴为x=5, A、O两点关于对称轴对称, PA=PO,当P、O、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PA+PD=PO+PD

39、=OD,此时PAD的周长最小,如图,连接OD交对称轴于点P,则该点即为满足条件的点P,由(2)可知D点的坐标为(10,5),设直线OD解析式为y=kx,把D点坐标代入可得5=10k,解得k=, 直线OD解析式为y=x,令x=5,可得y=, P点坐标为(5,)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10.(2016广西省南宁市第24题)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原点O,顶点为A(1,1),且与直线y=x2交于B,C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点C的坐标;(2)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3)若点N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过点N作MNx轴与抛物线交于点M,则是否存在以O,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

40、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x2+2x;C(-1,-3);(2)、证明过程见解析;(3)、(,0)或(,0)或(1,0)或(5,0)【解析】试题分析:(1)、可设顶点式,把原点坐标代入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联立直线与抛物线解析式,可求得C点坐标;(2)、分别过A、C两点作x轴的垂线,交x轴于点D、E两点,结合A、B、C三点的坐标可求得ABO=CBO=45,可证得结论;(3)、设出N点坐标,可表示出M点坐标,从而可表示出MN、ON的长度,当MON和ABC相似时,利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可得=或=,可求得N点的坐标试题解析:(1)、顶点坐标为(1,1),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1)2

41、+1,又抛物线过原点, 0=a(01)2+1,解得a=1, 抛物线解析式为y=(x1)2+1, 即y=x2+2x,联立抛物线和直线解析式可得,解得或,B(2,0),C(1,3); (3)、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N,设N(x,0),则M(x,x2+2x),ON=|x|,MN=|x2+2x|, 由(2)在RtABD和RtCEB中,可分别求得AB=,BC=3,MNx轴于点N ABC=MNO=90, 当ABC和MNO相似时有=或=,当=时,则有=,即|x|x+2|=|x|,当x=0时M、O、N不能构成三角形, x0, |x+2|=,即x+2=,解得x=或x=,此时N点坐标为(,0)或(,0);当=时,则

42、有=,即|x|x+2|=3|x|, |x+2|=3,即x+2=3,解得x=5或x=1, 此时N点坐标为(1,0)或(5,0),综上可知存在满足条件的N点,其坐标为(,0)或(,0)或(1,0)或(5,0)考点:(1)、二次函数综合题;(2)、三角形相似;(3)、分类讨论思想11.(2016贵州省毕节市第27题)(本题16分)如图,已知抛物线与直线交于A(a,8)、B两点,点P是抛物线上A、B之间的一个动点,过点P分别作轴、轴的平行线与直线AB交于点C和点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C 为AB中点,求PC的长;(3)如图,以PC,PE为边构造矩形PCDE,设点D的坐标为(m,n),请求出

43、m,n之间的关系式。 【答案】(1)、y=+2x;(2)、-1;(3)、-4n-8m-16=0【解析】试题解析:(1)、A(a,8)在直线上 8=2a+4 解得:a=2 将A(2,8)代入二次函数可得:8=4+2b 解得:b=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2) 、由可得点B的坐标为(-2,0) 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可得:C(0,4)点P在抛物线上且纵坐标与C相同 P(-1,4) PC=-1-0=-1.(3) 、D(m,n) C(m,2m+4),E(,n),P(,2m+4)由DE=CP可得:-m=-m 化简得:-4n-8m-16=0考点:(1)、二次函数的性质;(2)、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12.(

44、2016湖北省荆州市第22题)为更新果树品种,某果园计划新购进A、B两个品种的果树苗栽植培育,若计划购进这两种果树苗共45棵,其中A种苗的单价为7元/棵,购买B种苗所需费用y(元)与购买数量x(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函数关系(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若在购买计划中,B种苗的数量不超过35棵,但不少于A种苗的数量,请设计购买方案,使总费用最低,并求出最低费用【答案】(1)、y=6.4x+32;(2)、137元.【解析】 (2)、B种苗的数量不超过35棵,但不少于A种苗的数量, 22.5x35,设总费用为W元,则W=6.4x+32+7(45x)=0.6x+347,k=0.6, y随x的增大

45、而减小, 当x=35时,W总费用最低,W最低=0.635+347=137(元)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13.(2016湖北省荆州市第25题)阅读:我们约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某点且平行于坐标轴或平行于两坐标轴夹角平分线的直线,叫该点的“特征线”例如,点M(1,3)的特征线有:x=1,y=3,y=x+2,y=x+4问题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正方形OABC,点B在第一象限,A、C分别在x轴和y轴上,抛物线经过B、C两点,顶点D在正方形内部(1)直接写出点D(m,n)所有的特征线;(2)若点D有一条特征线是y=x+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点P是AB边上除点A外的任意一点,连接OP

46、,将OAP沿着OP折叠,点A落在点A的位置,当点A在平行于坐标轴的D点的特征线上时,满足(2)中条件的抛物线向下平移多少距离,其顶点落在OP上?【答案】(1)、x=m,y=n,y=x+nm,y=x+m+n;(2)、y=(x2)2+3;(3)、或【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特征线直接求出点D的特征线;(2)、由点D的一条特征线和正方形的性质求出点D的坐标,从而求出抛物线解析式;(3)、分平行于x轴和y轴两种情况,由折叠的性质计算即可 (3)、如图,当点A在平行于y轴的D点的特征线时,根据题意可得,D(2,3), OA=OA=4,OM=2, AOM=60, AOP=AOP=30,MN=, 抛物线

47、需要向下平移的距离=3=当点A在平行于x轴的D点的特征线时,考点(1)、折叠的性质;(2)、正方形的性质;(3)、特征线的理解14.(2016湖南省邵阳市第26题)已知抛物线y=ax24a(a0)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且PB=AB,PBA=120,如图所示(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点M(m,n)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曲线PA上移动当点M在曲线PB之间(含端点)移动时,是否存在点M使APM的面积为?若存在,求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当点M在曲线BA之间(含端点)移动时,求|m|+|n|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点M的坐标【答案】(1)、y=x

48、2;(2)、(3,);、(,)或(,)时,|m|+|n|的最大值为【解析】试题解析:(1)、如图1,令y=0代入y=ax24a, 0=ax24a, a0, x24=0,x=2, A(2,0),B(2,0), AB=4, 过点P作PCx轴于点C, PBC=180PBA=60,PB=AB=4, cosPBC=, BC=2,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PC=2, OC=OC+BC=4,P(4,2), 把P(4,2)代入y=ax24a, 2=16a4a, a=,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点M在抛物线上, n=m2, M的坐标为(m, m2),当点M在曲线PB之间(含端点)移动时, 2m4,如图2,过点M

49、作MEx轴于点E,交AP于点D, 设直线AP的解析式为y=kx+b,把A(2,0)与P(4,2)代入y=kx+b,得:, 解得直线AP的解析式为:y=x+, 令x=m代入y=x+, y=m+,D的坐标为(m, m+), DM=(m+)(m2)=m2+m+,SAPM=DMAE+DMCE=DM(AE+CE)=DMAC=m2+m+4当SAPM=时,=m2+m+4, 解得m=3或m=1, 2m4,m=3, 此时,M的坐标为(3,);当点M在曲线BA之间(含端点)移动时, 2m2,n0,当2m0时, |m|+|n|=mn=m2m+=(m+)2+,当m=时, |m|+|n|可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此时,M

50、的坐标为(,), 当0m2时,|m|+|n|=mn=m2+m+=(m)2+,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15.(2016湖南省岳阳市第24题)如图,直线y=x+4交于x轴于点A,交y轴于点C,过A、C两点的抛物线F1交x轴于另一点B(1,0)(1)求抛物线F1所表示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M是抛物线F1位于第二象限图象上的一点,设四边形MAOC和BOC的面积分别为S四边形MAOC和SBOC,记S=S四边形MAOCSBOC,求S最大时点M的坐标及S的最大值;(3)如图,将抛物线F1沿y轴翻折并“复制”得到抛物线F2,点A、B与(2)中所求的点M的对应点分别为A、B、M,过点M作MEx轴于点E,交直

51、线AC于点D,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x2x+4;(2)、最大值为;M(,5);(3)、(2,0)或(,0)【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出点A、C的坐标,然后再利用B点坐标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由于M在抛物线F1上,所以可设M(a,a2a+4),然后分别计算S四边形MAOC和SBOC,过点M作MDx轴于点D,则S四边形MAOC的值等于ADM的面积与梯形DOCM的面积之和;(3)、由于没有说明点P的具体位置,所以需要将点P的位置进行分类讨论,当点P在A的右边时,此情况是不存在;当点P在A的左边时,此时DAP=CAB,若以A、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分为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试题解析:(1)、令y=0代入y=x+4, x=3, A(3,0),令x=0,代入y=x+4, y=4,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