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调查报告【实用】_第1页
老年痴呆调查报告【实用】_第2页
老年痴呆调查报告【实用】_第3页
老年痴呆调查报告【实用】_第4页
老年痴呆调查报告【实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导语:老年痴呆,也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 接下来 整理了老年痴呆调查报告, 希望大家喜欢!9 月 日是“世界老年痴呆症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痴呆症正大步向我们走 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每 4 秒钟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痴呆症病例。专家估计,我省 老年痴呆症患者至少 60 万,老年痴呆症正成为严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 55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接近 4.2%,65 岁以上为 7.2%,80 岁以上患病比例高达 20%-40%,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占世界同类 人群的三分之一。越来越庞大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群体成

2、为公共卫生的一大难点。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李海林主任介绍,对于老年痴呆的症状,很多人只是停留在近 事记忆的遗忘,但是忽视行为动作和脾气情绪的改变。老年痴呆患者,最早的症状可能是记 忆障碍,随后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表现为焦虑不安,忧郁消极,或无动于衷,或勃然大怒, 易哭易笑,不能自制。近年来老年痴呆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 症之后老年健康的“第四杀手”。现有药物只能控制、延缓病情恶化,尚无法治愈。患者每月 仅治疗就需花费千元,导致目前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不足 20%,农村则更少。患者后期往 往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社会和亲人的帮助才能度过余生。失智老人走失之痛,如何缓解?

3、9 月 日是“国际失智症日”,也称“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世界老年痴呆症日”。据统 计,江苏老年痴呆症患者至少 60 万,家庭与社会如何应对失智症人口增加所带来的考验,已 成为未来发展、卫生及社会政策研讨的重大议题。而失智老人屡屡走失,就是其中一个亟待 解决的难题。“朋友 81 岁的父亲从吴江松陵镇迎松小区走失,穿藏青色长裤、红黑相间布拖鞋,脑子 有些糊涂”昨天,记者的朋友圈被大家接力转发的这则信息刷屏。这样的“走失之痛”,时不时在朋友圈触动人心。在公安部门的接警记录里,类似报警 也不鲜见,仅 7 月 日到 9 月 日,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110 报警台接报 60 岁以上老人走失 警情就达

4、多起。“最近老人走失的警情特别多,几乎每周都有三五起,其中大部分当事人是老年痴呆症 患者。”南京玄武公安分局新庄警务工作服务站焦卫清警长告诉记者。今年 8 月 10 日晚上, 警务站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白马公园北门路边有一位老人摔倒,显得有些神智不清。焦卫清 通过警务平台找到老人的女儿高女士,半个小时后高女士赶到现场,哭着拥抱母亲,此前家 人已经找了老人四五个小时。还有不少老人则没有这么幸运,走失多日甚至从此失踪,其遭遇令人揪心,家属备感焦 虑痛苦。不戴手环不去养老院,家人无助怎样防止老人走失? 年 1 月 13 日,江苏省红十字会与南京市红十字会曾联合向社会 发 放 1 万只预防走失的“红手环

5、”,那是一种硅胶材质腕带,家属可将家庭住址、家人联系方式、 配带者病史、血型等重要信息写在纸条上存放其中,佩戴者如遇突发情况或走失,有关部门 和热心市民可据此获得相关信息,及时联系其家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防走失手环的推广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台湾恒安照护集团文山老人 服务中心督导金敬轩告诉记者,老人通常并不愿意戴防走失手环。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老年事 业管理系副主任华夏告诉记者:“在关注失智症群体方面,政府、社会力量都做了一些努力, 包括开发防走失手环等智能设备、运用 gps 技术的定位手机等,还有些标记类物件,比如老 年人穿戴式名牌胸牌等,但有些老年人要面子,不愿承认自己有痴呆症状,拒绝使用。”失

6、智老人的子女通常已到中年,工作繁忙、各方面压力较大,面对不愿去养老机构或医 院的失智老人往往一筹莫展。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顾海教授介绍,大概有 90%的失智老人 患病后并未接触专业的养老院和医院,而是由家属在家承受护理压力。这是一个庞大而沉默 的群体,他们像一个个无助的孤岛,急需专业力量的支持。根植社区的照护,亟待扶持记者调查中发现,失智老人中有一部分是轻度患者,子女不太愿意将老人送到专门的养 老机构,而失智老人一旦得不到专业的医疗照护,往往病情发展迅速,加剧走失的风险。这 中间,凸显社区以及养老机构对于失智失能老人专业照护体系的缺乏。吴江区震泽镇颐养院主任倪菊芳曾尝试接纳失智老人,但现实结果

7、是“纠结与为难”。震 泽镇颐养院由吴江市第四人民医院负责管理,常年有专业内科医生、护士值班,看护生病老 人具有较大优势。“照顾中风偏瘫、晚期癌症等不能自理的老人容易,护理失智老人则感觉难 度太大。”倪菊芳解释,有些老人力气大,护工都拉不住,个别老人可能伤害他人,还是要有 专业的照护人员,但目前这类人员严重匮乏。在台湾,照护失智失能老人这几年来积累了不少经验。恒安照护集团文山老人服务中心 力推“根植社区的特殊照护”,对老人实施多层级照护。中心督导金敬轩告诉记者,台湾自 20xx 年起推动“长期照顾十年计划”,服务包括机构式照顾、居家式照顾和社区式照顾三种 类型,服务项目包括失智症机构照顾、失智症

8、居家服务、失智症老人日间照顾中心、失智症 老人团体家屋、家庭照顾者喘息服务、早期失智症患者瑞智学堂、专业人员培训及教育倡导、 中低收入老人家庭照顾者特别照顾津贴等。“这些立体式的照护,有效缓解了失智老人家庭的 担忧。”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在实际运营中需要大量的技术和服务支撑。江苏省社科院研究 员方明认为,在我国,由于目前养老服务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民政部门对养老服务管理的重 心还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方面,老年人的继续医疗、康复服务等则大多由医疗卫生 部门负责,这导致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领域存在“医护分离”的尴尬。她呼吁,国家尽 快加大对于失智失能老人专业机构的扶持、社区照护人员的培育,加大这部分老人在专业机 构或社区得到专业照护的几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