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董梅_第1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董梅_第2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董梅_第3页
《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董梅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富饶的西沙群岛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 我是来自于中古友谊小学的董梅,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富 饶的西沙群岛。首先,我想说一说我对教材的分析。一、教材分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展现了我国南方海疆的富饶瑰丽, 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全文共 7个自然段, 1和7 两个自然段概括 地介绍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 2-6 自然段按照“海水海 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地进行了描写。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层次 清晰,文本许多自然段段落结构特点显著。为了能上好这一课, 我在基于对教材 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又对我班学生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地了解与分析。二、学情分

2、析通过前测, 我发现三年级学生对西沙群岛几乎没有了解, 本课的内容距学生 生活实际较远。 通过自读文章,有些孩子喜欢课文优美的语言,对课文中描述的 瑰丽景色很感兴趣,但对文中一些疑难词语不太理解,影响了对文本的解读。不 理解的词语主要集中在“五光十色、蠕动、瑰丽无比”等词语上,所以学文过程 中我打算借助视频、 图片和学生查找的多种课外资料等, 补充学生对文本的了解,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学生实际,我将这篇课文分两课时完成。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分析,我制订了第 2 课时的教学目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3 通过理解关键词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我的教学重点是: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教学难点是:通过理解关键词句,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四、教学流程:以旧带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品读海水,联系下文,体会重点词语 遨游海底,创设情境,学习表达方法 - 游览海滩,品读重点词句 探奇海岛,自悟文章结构 归纳课文,升华主题五、教学过程:以下就是我具体的教学过程:第一个教学环节是: 以旧带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我是这样说的: “上节课,我们来到了祖国浩瀚的南海之上, 那里有 22 个岛屿,它们就如同点点的明珠浮

4、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我国,请 大家齐读课题:富饶的西沙群岛。 ”齐读课题后,我继续说: “同学们,通过我们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围绕着一句话来写的, 还记得是哪一句话吗?” 学生自然地说道:“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这时,我适时 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那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的西沙群 岛游览一番吧!”导入新课后,进入了我课堂的重点部分,即 品读海水,联系下文,体会重点 词语。“那同学们,先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西沙群岛的海水吧!首先,请同学们 大声地美美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什么特点 呢?请你用直线画出来。 ”学生读书

5、后,画出了他们认为的海水的特点的内容, 我随即提问:“你们知道西沙群岛的海水有什么特点吗?”两名同学分别回答: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是啊,西沙群岛海水的颜色真多啊!你是从哪儿知道 的呢 ?能给我们读一读相关语句吗?” 这时学生大声念道:“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 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我马上追问学生: “西沙群岛的海水到底有哪些颜色呢?谁来说说?” 这时,四个学生分别说出了 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我接着说: “这么多种颜色!在阳光的照射 下闪着点点波光, 用一个词语就能概括,是哪个词语?” 全班绝大多数同学脱口 而出:“五光十色 ! ”我进而点拨学

6、法:“我们联系下文,理解了“五光十色”这 个词语的意思,这个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加以运用。 ”西沙群岛的海水有这么多种颜色, 同学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什么问题呢?一 个男孩子问:“海水为什么有这么多种颜色?” “是啊, 谁能从这个自然段中找到 问题的答案呢?” 很多同学踊跃举手, 一个女生将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准确地 读了出来。我并没有让她坐下,而是提出了一个要求:“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她说的话基本是在复述课文的内容。我又叫了一名同学,说的情况和她差不多。 他们的表现在我的意料之中, 因为这段话有很强的科学性,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 说,相对比较晦涩难懂。 所以我马上出示了我课前准备的海

7、底截面图, 边指着图 边讲解道:“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我们来看看海底的截面图。看,这里 是山崖,这里是峡谷,海水有深有浅,阳光折射的角度不同。山崖处海水浅,颜 色也浅。峡谷处海水深,光线被吸收进去了,颜色就深。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 了。”这时,学生恍然大悟,我适时抓住这个时机,接着问: “西沙群岛的海水颜 色不但多,而且还在同一片海域。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有的学生说: “真让 人难以相信!”有的说:“太了不起了!”有的说:“真酷!”还有的说:“这真是太 神奇了!”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及时总结: “是啊,西沙群岛的景色真美,而且美 得不同寻常。你能用这个自然段中的一个词语去形容吗?”很多学

8、生异口同声: “瑰丽无比!”“那你知道瑰丽无比的意思吗?瑰丽无比”的“瑰”字在词典中有 两个意思: 1、一种像玉的石头。 2、珍奇。在“瑰丽无比”这个词语中, “瑰” 应该选哪种解释呢?” 经过老师的讲解, 答案显而易见, 同学们都选对了。 这时, 我再一次进行学法总结: “我们再一次通过联系下文,深入准确地理解了“瑰丽 无比”这个疑难词语的意思。 ”这一自然段我的设计意图是:本次比赛的主题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发展” , 我认为这不仅是本次比赛的重点, 更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应去认 真思索的问题。我悉心研磨教材,发现很多学生对“瑰丽无比”这个词语的意思 把握得不够准确。 很多人认为“

9、瑰丽无比” 就是美丽,和“五光十色” 差别不大, 都是指颜色多,很美。其实不然,课前我特意查了词典, “瑰丽无比”是“异常 美丽”的意思。于是,我通过让学生联系下文及出示海底截面图的方式,让学生 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这个词的解释。 并且两次点拨了学法, 力求通过这两个环节, 让学生在形成解释能力方面有所增长。在这一部分的最后,我出示了海水图片: “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片,想象着画 面,回忆我们刚刚体会过的课文优美的文字,试着背背这个自然段吗?”接着教学环节进入了第三部分: 遨游海底,创设情境,学习表达方法。 首先, 我让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读后指名谈感受。 然后, 让学生在了解文本的基础 上加以想

10、象,读一读,演一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依据文本进行 评价。在评价之后,我播放了精心准备的视频,学生通过观察,获取了直观的认 识,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精妙。最后,请学生带着感受,想象着画 面,再一次品读文本。 (放视频)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 设计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表演环节, 拉近学生与 文本的距离,让更多的学生关注语言文字本身,尤其是本段中“懒洋洋、蠕动、 威武”等词的用词准确与精妙, 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进 而达到在构建乐学课堂的同时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即乐学课堂是手段, 促进学 生发展是终极目标。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我顺势引入第四自然段

11、:第一步,学生快速地 默读第 4 自然段,谈一谈哪种鱼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步,学生谈感受。第三步,学生出示资料,老师进行仿写排比句的写法指导。第四步,学生当堂进 行仿写练习。第五步,全班交流,交流后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 是鱼。”通过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和全班多位同学的交流,学生已经自然而然地感 受到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很多,所以课上很多学生体会到了这是一种夸张的写 法。海滩、海岛两个自然段,我以读代讲,继续引导学生体会西沙群岛物产的丰 富。最后,我是这样总结全文的: “西沙群岛有各种各样的海底生物、贝壳、海 龟和鸟,这里不仅美丽,而且 - 对,富饶!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 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学生接读: “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 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六、课后反思 反思这节课,我试图通过出示海底截面图,联系上下文,让学生表演,播放 视频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引导学生体会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 地方。通过学生齐读、默读、自由读、朗读、指名读、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