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研究描述了卒中全貌, 中低收入国家地区承受更重负担 1690万 69% 发病人数患病人数 3300万 52% 死亡人数 590万 71% 伤残负担 1.02亿 78% 红色字体表示中低收入国家所占比例 柳叶刀杂志于2013年发表了全球卒中负担研究,文章根据2010年全球疾 病负担研究(GBD 2010)评估了1990-2010年全球和不同地区卒中的负担 该研究显示,每年全球新发卒中患者数、患者总数、死亡人数和伤残负担仍然 很大,且日益增加,中低收入国家更明显 以DALY表示,单位:年 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生命年,是一项反映伤残负 担的指标,等于伤残所致
2、健康生命损失年(YLD)与因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YLL)的总和 Feigin VL,et al. Lancet. 2014;383(9913):245-54. Rita V Krishnamurthi, et al.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3; 1(5): e259-e281. 高血压是卒中的首位可控危险因素 ODonnell MJ,et al. Lancet. 2010;376(9735):112-23. 危险因素 34.634.6 18.9 26.5 18.8 28.5 5 3.8 6.7 4.6 24.9 0 10 20 30 40 高血压高血压 吸烟
3、吸烟 腰臀比腰臀比 饮食风险评分饮食风险评分 体力活动体力活动 糖尿病糖尿病 酒精摄入酒精摄入 心源性因素心源性因素 社会心理压力社会心理压力 脂蛋白脂蛋白B与与A1比值比值 人群归因风险比(%) 卒中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 INTERSTROKE研究包括22个国家共3000例初发急性卒中和3000例对 照病例 对于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显示,10大危险因素可解释90%的卒中发生 风险,其中高血压占34.6%,对所有卒中亚型都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中国高血压与卒中的相对危险度远高于西方国家 研究者检索了中国2004年1月到2010年12月期间,高血压、血脂异常、 肥胖、糖尿病和吸烟5个危险因素与卒中相
4、关的所有观察性研究 结果显示,与其他4个危险因素相比,高血压是卒中的最强危险因素 (经校正的OR为2.755.47),这种相关性中国比欧美更强 中国:高血压与卒中的经校正的OR为2.755.47 美国:高血压与卒中的年龄校正后RR男性为1.9,女性为2.3 英国:收缩压每增加10mmHg,卒中相对风险比HR为1.22 Yong H, et al. Cardiol Rev. 2013 Mar;21(2):77-93. 2013年4部高血压指南 对高血压临床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ESH/ESC 高血压指南 AHA/ACC/CDC 高血压指南 ASH/ISH 高血压指南 JNC 8 高血压指南
5、重视诊室外血压:诊室外血压 监测数值可能更接近真实血压 值,比诊室血压更可靠;家庭 自测血压在预测心血管发病率 和死亡率方面明显好于诊室血 压 统一血压达标值:简化的降压 靶目标值易于临床操作 药物治疗:谁是一线首选,指 南观点稍有差异 血压的社会化管理:良好血压 控制涉及全方位的管理 医院 (医生、护士) 社区 (家庭医生) 患者 家庭 (患者、家人) Mancia G, et al. Eur Heart J. 2013 Jul;34(28):2159-219. 高血压指南提出: 临床决策需以患者为中心,全方位管理 James PA, et al. JAMA. 2013 Dec 18. do
6、i: 10.1001/jama.2013.284427. Epub ahead of print. Go AS,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3 Nov 12. Epub ahead of print. ESC/ESH 高血压指南 宗旨:提高高血压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血压,降低事件是 未来的临床结果。 AHA/ACC/ CDC高血压 管理科学建 议 JNC 8高血 压指南 血压的社会化管理是趋势,有效管理血压是精髓 ASH/ISH高 血压指南 哪种血压监测方法 更适合长期血压管理? 更便捷、易操作? 更全面反映血压控制情况? 管理的一大精髓是:化繁为简 面对繁杂的血
7、压管理,哪里是突破点? 清晨血压: 更具临床实践意义的监测指标 主要内容 清晨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控制清晨高血压对卒中患者意义更为重大 氨氯地平平稳控制清晨血压,显著减少卒中 主要内容 清晨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控制清晨高血压对卒中患者意义更为重大 氨氯地平平稳控制清晨血压,显著减少卒中 6PM午夜6AM中午 清醒睡眠清醒 入睡起床 晚间血压 最低血压 睡醒前血压 清晨血压 mmHg 200 150 100 50 Hypertension. 2010;56:765-773. 人的血压存在24h生物节律 清晨醒后46小时达高峰,白天血压高于夜间血压,凌晨23时血压最低 清晨高血
8、压:清晨时段(早晨6点至10点)的诊室血压超过 140/90mmHg,家庭自测血压超过135/85mmHg,称为清晨高血压 清晨时段,血压明显升高,心脑血管事件高发 SBP/DBP 升高 卒中/心梗 高发 24小时内不同时段的心梗和卒中发生率 未治疗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血压(n = 20) 血压(mmHg) 事件数(卒中)n = 328 事件数(心梗)n = 339 SBP DBP 心梗 卒中 清晨时段 清晨时段 Mike Mead, et al. Br J Cardiol. 2008;15:31-34. 清晨高血压加重颈动脉IMT CIMT (mm)1.0960.05 合并清晨高血压的高血压
9、患者(n=128) 无清晨高血压的高血压患者(n=196) CIMT (mm) 0.7960.06 Marfella R, et al. Am J Hypertens. 2005 ; 18(3): 308-18. 清晨血压比诊室血压更好预测动脉粥样硬化 0.422 0.021 0 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0.45 清晨血压诊室血压 6.3 1.5 0 1 2 3 4 5 6 7 清晨血压诊室血压 P0.0001 P=0.027 P=0.002 P=0.470 与颈动脉IMT的相关系数(r) 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比(OR) 颈动脉粥样硬化定义为CIM
10、T0.80mm Tachibana R, et al. Hypertens Res. 2004;27(9):633-9. 清晨血压的升高与PWV关系密切 PWV(m/s) 研究纳入70例受试者,其中40例高血压患者,30例血压正常者,观察 清晨血压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 结果显示,清晨血压升高与PWV成正相关(r=0.59, P0.001) Okada Y, et al.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13 Sep 15;305(6):H793-802. 清晨血压升高与靶器官损害、心血管 事件密切相关 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 无症状脑梗死 白蛋白尿 肾血管阻
11、力 血管 止血功能异常 血小板聚集 脑 心脏 肾 微血管功能障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管僵硬度 血管炎症 不稳定性斑块 心脏肥大 舒张功能不全 心肌梗死 QTc离散度和间期 冠心病 清晨血压升高 Yano Y, et al. Curr Hypertens Rep. 2012; 14(3): 219-227. 主要内容 清晨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控制清晨高血压对卒中患者意义更为重大 氨氯地平平稳控制清晨血压,显著减少卒中 Ohasama研究证实: 清晨血压越高,卒中风险越高 本研究对日本2421例自然人群血压变异性与死亡率和卒中发生率进 行了分析,中位随访时间为12年,412例患者死亡,
12、139例因心血管 疾病死亡,223例发生卒中 结果发现,清晨血压越高,卒中风险越高(P0.0001) Asayama K, et al. Hypertension. 2013 Jan;61(1):61-9. 清晨血压比夜间血压能更好预测卒中风险 所有人群治疗人群未治疗人群 NTNTNT M-HT M-HT M-HT E-HT E-HT E-HT S-HT S-HT S-HT 10 7 4 1 0.7 0.4 卒中/TIA相对风险(RH95%) NT:血压正常 M-HT:清晨高血压 E-HT:夜间高血压 S-HT:持续性高血压 Asayama K,et al. Hypertension. 200
13、6;48(4):737-43. 清晨血压和夜间血压均与卒中风险相关,但清晨血压能更好预测卒中风 险,特别是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的人群 该研究基于德国一项前瞻性卒中注册研究, 记录了44251例患者5年间发生卒中的时间 点。 清晨高血压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前瞻性研究证实,清晨是卒中高发时段1 一天中的时间点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0 1 24 5 6 7 8 910 11 1213141516171819202122 N=44251 卒中事件例数 323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清晨高血压组卒中风险显著高于 无清晨高血压组2*
14、 清晨高血压组无清晨高血压组 19 卒中风险比卒中风险比(%) 7.3 n=53 n=466 1.Christian Foerch,et al.Circulation. 2008;118:284-290. 2.Kario K, et al. Circulation. 2003;107(10):1401-6. 清晨 时段 2.6倍 (P=0.004) 研究对519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动 态血压监测并检测卒中发生情况,对其 进行平均41 个月随访 清晨高血压是卒中最强的独立危险因素 44% 41% 24%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清晨SBP每升
15、高10mmHg昼夜平均SBP每升高10mmHg清晨夜间SBP差值每升高10mmHg Kario K, et al. Hypertens Res. 2006;29(8):581-7. 卒中相对风险增加 P0.0001 P=0.0001 P=0.0025 此前瞻性研究共纳入519例接受动态血压监测的高血压老年患者,评估 清晨血压与卒中的关系。在平均41月间,共发生44次卒中 结果显示,清晨血压升高相比其他时段具有更强的卒中风险预测价值, 清晨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卒中相对风险增加44%(P0.0001) 以降低清晨血压为目标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更有利于血压达标和靶器官保护 常规降压治疗主要降低日
16、间血压但对夜间和清晨血压控制效果较差,通过调整降 压药物联合治疗方案(清晨服用CCB/利尿剂,晚上服用ARB,睡前服用1阻滞剂)能 使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达标并有利于心肾功能改善 Intern Med. 2005;44(12):1239-46. 治疗前治疗后 180 160 140 120 100 80 mmHg 清晨家庭血压 P=0.032 治疗前治疗后 250 200 150 100 50 0 g/m2 LVMI P=0.062 治疗前治疗后 5 4 3 2 1 0 g/天 尿蛋白排泄率 P=0.0001 治疗前治疗后 5 4 3 2 1 0 pg/ml PAI-1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17、) P=0.023 正常值 基于清晨血压的管理具有更高的 终点事件预测价值 Kamoi K,et al. Clin Exp Hypertens. 2010;32(3):184-92. 诊室血压:每次临床随访测量血压,清晨血压:清晨觉醒后10分钟内测量血压 该纵向研究入选400名日本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基于诊室血压和清晨家 庭血压分成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平均随访42.1个月,观察终点为死亡、 微血管并发症(肾病、视网膜病变)和大血管并发症(CHD、CVD)事件 死亡微血管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死亡微血管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基于清晨血压管理 基于诊室血压管理 60 50 40 30 20 10
18、0 高血压组 血压正常组 与清晨血压正常患者相比,清晨高血压患者 血压更难控制 研究纳入1087例接受降压药治疗6个月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7 天,分析清晨高血压患者的基线特征与临床意义 结果显示,较无清晨高血压患者,清晨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更难控制(P 0.001) Lee JH,et al. Korean Circ J. 2011 Dec;41(12):733-43. 未达标HT, 51.4% 达标HT, 13.3% 白大衣HT, 19.7% 隐匿性HT, 15.6% 未达标HT, 22.5% 达标HT, 42.9% 白大衣HT, 24.2% 隐匿性HT, 10.4% 清晨高血压(+)
19、清晨高血压(-) 两组比较 未达标HT:P0.001 达标HT:P0.001 清晨血压达标意味着24小时血压达标 Kario K. Hypertension. 2010;56:765-773. 从临床实践角度出发,清晨血压控 制在135/85mmHg以下,意味 着24小时血压得到严格控制,如此 带来的保护作用远远高于基于诊室 血压评估结果 专家观点:降压治疗需将清晨时段作为靶标 血压进行降压治疗 除了考虑控制血压外,需采用合 适的降压药针对清晨时段血压的 进行降压治疗。 Hoshide S,et al. Blood Press Monit. 2013 Dec;18(6):291-6. 最新高血
20、压指南推荐:最佳控制血压方案是有效控 制24小时血压,尤其是清晨血压 最新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应该是保证降压疗效覆盖整个 尤其是对清晨时段血压的控制; 因清晨时段血压迅速升高会伴随心血管事件风险增高2 优先应用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1次/d给药而有 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 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1 1.中国高血压指南防治修订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2.Radauceanu A, et al. .Fundam Clin Pharmacol. 2004;18(4):483-91. 监测血压的有效手段 清晨血压具有简化血压 管理且实践性强优
21、点, 是血压管理的重要抓手 清晨血压达标意味 着24小时达标 清晨时段血压最高, 临床事件也高发,但 最容易被忽视 有效管理清晨血压 清晨血压是有效提高血压管理的手段 清晨血压控制率欠佳,令人堪忧 21.6 28.2 18.1 27.9 31.8 21.5 34.9 39.1 33.7 38.8 41.9 33.1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DMnon DMLVH non LVH age65age65 morning clinic Family Practice. 2011;0:1-6.doi:10.1093/fampra/cmr121. P0.0001, morning
22、 vs clinic 血压控制率(%) 一项对来自希腊、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法国15,618例已经接受降压治疗 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的观察性研究,清晨血压时间规定为早6:00到11:59,清晨血 压达标值为135/85mmHg 50%以上诊室血压控制的患者清晨血压并未控制 ACAMPA研究(采用ABPM)、J-MORE研究(采用HBPM)证实 50%以上诊室血压得到控制的患者,其清晨血压并未得到控制 0 10 20 30 40 50 60 70 ACAMPA(ABPM)J-MORE(HBPM) 血压得到控制患者(清晨SBP/DBP135/85mmHg) 血压未得到控制患者 患者比例(%) Re
23、don J, et al. Blood Press Monit, 2002, 7(2): 111-116. Ishikawa J, et al. Am J Hypertens, 2005, 18(7): 958-965. 37.7% 62.3% 48.3% 51.7% 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达标率极低 15.50% 84.50% 21.90% 78.10% 清晨血压达标 清晨血压未达标 APACHE研究表明:在9227例已治疗的高血 压患者中,清晨血压达标率仅为15.5% SURGE研究表明:在15618例已治疗的高血 压患者中,清晨血压达标率仅为21.9% :家测血压130/80 mmHg :家
24、测血压135/85 mmHg Redon J, et al. Med Clin (Barc). 2003;120(19):728-33. SURGE Steering Committee. Fam Pract. 2012;29(4):421-6. 主要内容 清晨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控制清晨高血压对卒中患者意义更为重大 氨氯地平平稳控制清晨血压,显著减少卒中 平稳控制清晨血压 降压同时不影响脑血流灌注 额外获益:抗动脉粥样硬化 显著减少卒中 独特正电荷氨基侧链, 是氨氯地平平稳控制清晨血压的分子基础 Mason RP et al. Mol Pharmacol. 1992;41:315-
25、321. 氨氯地平的化学结构 氨氯地平与细胞膜的作用受电荷平衡影响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分子侧链带正电荷,因此可在带负电荷的细胞膜脂质双分 子层中缓慢移行,并缓慢地与钙通道受体结合与解离。 半衰期长达35-50小时, 是氨氯地平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的基础 血药浓度达峰时 间(小时) 血浆半衰期 (小时) 生物利用度 (%) 氨氯地平6-1235-5064-90 硝苯地平 控释片 6-121.7-3.430-48 非洛地平 缓释片 2.5-511-1620 Ferrucci A, et al. Drug Invest. 1997;13(Suppl 1):67-72. 氨氯地平平稳控制清晨高血压 效果
26、优于硝苯地平控释片 开放、交叉对照研究,共40名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接受起始剂量氨氯地平5- 10mg/d或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mg/d,治疗期12周,应用24h动态血压监 测评估两药降压效果 治疗12周,氨氯地平较硝苯地平控释片更多降低清晨时段血压 氨氯地平 一项中国真实世界研究显示,氨氯地平清晨 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硝苯地平和非洛地平 汪雨鹏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3, 41(7): 1-3. 为探讨中国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控制的现状,研究者收集了2187例早晨7点 到10点于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资料 结果发现,氨氯地平清晨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硝苯地平和非洛地平,达标率 分别提高了82
27、%和105% 53.7% 29.5% 26.2% 0% 10% 20% 30% 40% 50% 60% 络活喜硝苯地平非洛地平 氨氯地平 VALUE研究显示:氨氯地平降压更平稳 显著降低清晨血压及最后4小时血压 Ole Lederballe Pedersen, et al.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7, 25:707712. 1 6 11 16 21 24 给药后时间(小时) 2 1 0 -1 -2 -3 -4 两组平均收缩压差值(mmHg) 缬沙坦更好 氨氯地平更好 * P=0.039 最后4个小时 即清晨时段 收缩压差值达 VALUE动态血压亚组研究,入选65
28、9例一年的VALUE试验患者,随机分为 氨氯地平(n=327)和缬沙坦组(n=332)组治疗,清晨服药后25小时内每20 分钟检测一次血压,随访1年 氨氯地平比缬沙坦更好控制清晨血压 Am J Hypertens. 2004 ;17(2):112-7. 收缩压变化收缩压变化(mmHg) 诊室24小时清醒睡眠清晨夜间谷 0 -5 -10 -15 -20 -25 -30 缬沙坦组 氨氯地平组 氨氯地平能更好控制冬季清晨血压优于硝苯地平控 释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基线全年秋季冬季春季夏季 非洛地平缓释片组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氨氯地平组 平均S
29、BP(早8:00-10:00测量) $ $ $ $P0.01 vs 基线 #P0.05 vs 同组夏季 *P0.05 vs 同季氨氯地平组 * # * # # Chin J Hypertens 2011;19(11):1044-9. 氨氯地平在平稳控制清晨血压的同时, 会不会影响卒中患者脑血流呢? 氨氯地平平稳控制清晨血压 同时不引起脑血流量降低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P=0.70 P=0.62 P=0.68 基线 氨氯地平治疗12周后 N=20 脑血流变化 (ml/100g脑组织/分钟) 双侧大脑半 球平均值 双侧大脑前 动脉平均值 双侧大脑中 动脉平均
30、值 双侧大脑后 动脉平均值 P=0.89 P=0.04 双侧小脑 平均值 Hiroaki Shimizu,et al.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03 Nov-Dec;12(6):266-70. 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 氨氯地平降压同时不引起脑血流量降低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收缩压舒张压 基线氨氯地平治疗7w后 血压 (mmHg) P0.0001P0.0001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梗死侧半球非梗死侧半球 基线氨氯地平治疗7w后 平均CBF (mL/100g/min) P=
31、0.062P=0.045 N=20 Imaizumi T,et al. Clin Drug Investig. 2004;24(12):765-9. 氨氯地平降低高血压患者脑血管阻力, 改善脑动脉血流充盈 0 0.02 0.04 0.06 0.08 0.1 0.12 0.14 血压正常组高血压治疗前 高血压治疗后 A(ohm) 0 0.02 0.04 0.06 0.08 0.1 0.12 0.14 0.16 0.18 0.2 血压正常组高血压治疗前 高血压治疗后 B(sec)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血压正常组高血压治疗前 高血压治疗后 C(%) *
32、* *P0.001 vs 治疗前 * *P0.001 vs 治疗前*P0.001 vs 治疗前 指标A反映脑血流,指标B反映脑大动脉张力,指标C反映脑小血管张力和血管阻力 Anadolu Kardiyol Derg. 2001;1(1):14-6. 氨氯地平平稳控制患者清晨血压 的同时,能否给患者带来额外获 益呢? 氨氯地平显著降低PWV及IMT 该研究在50例使用ARB后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中,评估加入氨 氯地平是否改善使用ARB后控压良好高血压患者的功能性和结构性心血管 损伤。12个月前后评估脉搏波速度和内膜厚度的方法 IMT(mm) PWV(cm/s) 1800 1700 1600
33、1500 1400 1300 1.0 0.9 0.8 0.6 0.7 012 012 月 月 加用氨氯地平 (n=25) 安慰剂(n=25) * * # * P0.05 vs 基线 Atsuhiro Ichihara, et al. J Cardiovasc Pharmacol 2007;49:161166. # P0.05 vs 安慰剂 CAMELOT/NORMALISE研究显示: 氨氯地平延缓CA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JAMA. 2004;292(18):2217-25. 安慰剂 (n=49) 依那普利 (n=40) 氨氯地平 (n=47) P 均值的患者 n=136 0 0.4 0.8
34、 1.2 1.6 2.0 2.4 安慰剂 (n=95) 依那普利 (n=88) 氨氯地平 (n=91) 粥样斑块体积百分比的改变 (%) P=0.001 P=0.08 P=0.31 0.5% 0.8% 1.3% 2.3% 0.2% 0.8% 氨氯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氨氯地平氨氯地平 抗动粥机抗动粥机 制制 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促进内皮细胞NO生成 保护内皮细胞 调节细胞外基质代谢 脂质抗氧化 重构血管平滑肌细胞膜 Mason RP.Atherosclerosis. 2002;165(2):191-9. -23% -6% -25% -20% -15% -10% -5% 0% 卒中卒中联
35、合联合CVD 终点事件发生率(氨氯地平组 vs 赖诺普利组) 以氨氯地平为基础方案带来更多心脑获益 降低比例(%) ALLHAT研究入选33357名55岁以上患者,SBP140mmHg或 DBP90mmHg或正接受降压治疗,伴有一个或以上的其他心脏危险因素 (如动脉粥样硬化或2型糖尿病),平均随访4.9年 Leenen FH,et al. Hypertension. 2006 Sep;48(3):374-84. P=0.047 P=0.003 联合CVD:因冠心病死亡、非致命 性心梗、卒中、冠脉血运重建术、 住院或需治疗的心绞痛、住院或需 治疗心衰和外周动脉病(住院或门 诊接受血运重建术)。
36、VS.安慰剂VS.ARBVS.利尿剂/受体阻滞剂 卒中发生危险降低比例(%) Franz H. Messerli et al. Hypertension. 2006;48:359-361. 2006年发表的荟萃分析入选ALLHAT 、ASCOT等多项临床研究,比较 氨氯地平与其它类别降压药物预防卒中的作用 40% P=0.038 P=0.004 18% P=0.032P=0.002 荟萃分析: ALLHAT(n=24309)/ASCOT(n=19257) 荟萃分析:IDNT(n=1146)/VALUE(n=15245) 荟萃分析:ALLHAT(n=18102)/CAMELOT(n=1336)
37、荟萃分析:PREVENT(n=825)/CAMELOT(n=1318)/IDNT(n=1136) 16%14% VS.ACEI 荟萃分析显示: 氨氯地平平稳控制清晨血压,卒中发生风险降低 Dahlf B et al. Lancet 2005:366;895-906 (Online Sept 4, 2005). 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盲终点、活性药物对照,入选19257例40-79岁伴3项其他CV 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比较氨氯地平5-10mg(可加用培哚普利4-8mg)或阿替洛尔50- 100mg(可加用苄氟噻嗪1.25-2.5mg)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方面的疗效。平均随访5.5 年。 总冠脉
38、事件 致死及非致死性 脑卒中 心血管死亡率 主要终点:非致死心 梗致死冠心病总死亡率 0 5% 10 % 15 % 20 % 25 % 心血管风险降低比例(%) 10% 13% P=0.007 P=0.0003 23% 24% P=0.0010 P=0.0247 30 % 11% P = 0.1052 * 1. 因研究提前结束,只发生903个事件,没有达到统计学要求的1150个事件 2. 由于近5年来血管重建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主要终点事件出现的数量比预计减少 *主要终点P值未达统计学意义是由于: ASCOT-BPLA研究:以氨氯地平为基础治疗方案 控制血压带来更多心脑获益 小结 权威指南推荐:
39、血压控制需要社会化管理:以患者为中心, 全方位的血压管理策略 清晨高血压是卒中最强的独立危险因素,清晨血压达标意味 着24小时达标,清晨血压具有简化血压管理且实践性强优点, 是血压管理的重要抓手 氨氯地平真正分子长效CCB,平稳控制清晨血压,卒中患者 显著获益 主要内容 清晨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控制清晨高血压对卒中患者意义更为重大 氨氯地平平稳控制清晨血压,显著减少卒中 清晨血压比诊室血压更好预测动脉粥样硬化 0.422 0.021 0 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0.45 清晨血压诊室血压 6.3 1.5 0 1 2 3 4 5 6 7 清晨血压诊室血压 P0.0001 P=0.027 P=0.002 P=0.470 与颈动脉IMT的相关系数(r) 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比(OR) 颈动脉粥样硬化定义为CIMT0.80mm Tachibana R, et al. Hypertens Res. 2004;27(9):633-9. 清晨血压升高与靶器官损害、心血管 事件密切相关 卒中(缺血性和出血性) 无症状脑梗死 白蛋白尿 肾血管阻力 血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经监护》课件
- 《临床案例分析教程》课件
- 贵州省毕节市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绩效管理研讨》课件
- 《流行性感冒的护理》课件
- 医学文化演变规律
- 掌握方法2025年入团考试试题与答案
- 无人机维护和保养知识试题及答案
- 《绩效考核体系》课件
- 《胆结石的治疗》课件
- 机动车检测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机动车检测站可行性报告
- 高二英语外研版选择性必修三U4 AI:a real threat教学课件(精编)
- 2022年10月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优秀高校教师笔试题库(答案解析)
- QCT413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 系列普通定制new8110工具操作手册
- YS/T 269-2008丁基钠(钾)黄药
- JJF 1095-2002电容器介质损耗测量仪校准规范
-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释义(国家卫健委)
- FZ/T 51011-2014纤维级聚己二酰己二胺切片
- 电子版-铁路货物运价规则
- 《月光下的中国》朗诵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