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构替代镧掺杂SBA-15负载钻基催化剂_第1页
同构替代镧掺杂SBA-15负载钻基催化剂_第2页
同构替代镧掺杂SBA-15负载钻基催化剂_第3页
同构替代镧掺杂SBA-15负载钻基催化剂_第4页
同构替代镧掺杂SBA-15负载钻基催化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同构替代镧掺杂 SBA-15负载钻基催化剂对费一托合成性能的影响 刘西京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摘 要: 利用同构替代成功地合成了 La-SBA-15 (La质量分数分别为 5%,10%,20%),并且各质量分 数的La-SBA-15 很好的保持了 SBA-15规整的二维六方结构。分别用 SBA-15和La-SBA-15 为栽体,采用共浸 渍法制备了四种负载量相同的钴(质量分数为10%)的催化剂,通过氮气等温吸附 -脱附, X-射线粉末衍射 (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 H 2-TPR )等手段进行该催化性能的表征。其费 -

2、托合成活性测试表明, 在相同条件下, 催化剂 10Co/La-SBA-15 (5%)和其它催化剂相比, 其催化活性和 C5+ 选择性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 :费-托合成;钴基催化剂; SBA-15 ;同构替代;镧助剂 中图分类号: 06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44/ZY (2014)01-0076-04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有气的国家。合理利用中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发 “煤制油”技术,作为石油资源的补充,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1-3。而费 -托合成 正是开发“煤制油”技术最有效和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技术和工艺。由于费-托合成产物分布 较宽,产物混合,选择性差。

3、目前国内外对 F-T 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比较活跃,就是为了能研 究开发出具有更高活性、高选择性、优良的工程特性的催化剂 4-6 。 费-托合成催化剂通常由主金属,载体或结构助剂,其他各种助剂和添加剂组成。主金 属为活性组分,主要有 Fe,Co, Ni ,Ru和Rh等,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主要还是铁、钴基 催化剂 4。载体或结构助剂主要有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氧化物载体,如SiO2、Al 2O3、TiO2等, 以及新型分子筛载体,如 HMS 、MCM-41 、SBA-15等 5。助剂可对钴基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 性进行调变, 助剂的添加能够改变催化剂的活性、 选择性和稳定性。 稀土金属助剂因为具有 一定的

4、碱性和氧化还原性能,故用作费-托催化剂助剂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6-7 。 本文用同构替代技术将镧掺杂进入SBA一15的骨架制成 La-SBA-15 (La质量分数分别为 5%,10%,20%)三种不同的载体和 SBA-15 ,分别采用满孔浸渍法负载质量分数10%钴制 成钴基费 -托合成催化剂,采用氮气等温吸附-脱附, X-射线粉末衍射 (XRD) ,透射电子显微 镜(TEM ),程序升温还原( TPR)表征手段,以及费 -托合成性能测试,考察加入不同含量 的镧对 Co/SBA-15 催化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催化剂的制备 参照前人研究的方法并加以改进合成 SBA-15

5、。分别取一定量的硝酸镧溶于 2 mol/L 的盐 酸中,于常温下超声 30分钟后,加入 4.0g P123搅拌至澄清,加入 8.4g正硅酸乙脂,均匀搅拌 24 h,晶化24 h,蒸干后干燥,最后在 550煅烧5 h,得到的白色粉末即为 La-SBA-15 。所得 样品标记为 LS(5),Ls(10),LS(20);采用满孔浸渍法制备 Co/SBA-15 费-托合成催化剂。将 Co(NO3)26H2O溶解在去离子水中, 然后将溶液浸渍到 SBA-15载体中, 浸渍完的样品放人旋 转蒸发器中。最后置于马弗炉中焙烧即可。以下同 10 Co/SBA-15 的制备方法,最后得 l0 Co/La-SBA-

6、15 ,其中 10代表负载 Co的质量分数量为 10%。所得催化剂标记为 10Co/Ls(5) ,10 收稿日期: 2013 0513 作者简介: 刘西京( 1986),女,湖北省天门市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教师。武汉大学在读博士 研究方向:材料合成及环境友好材料。 E-mail: Co/LS(10) , 10 Co/LS(20) 。 1.2 催化剂的表征 催化剂样品氮气等温吸附 - 脱附在美国 Quantachrome Autosorb-1 型物理化学吸附仪上测 试。 TEM 图像在 FEI Tecnai G2 20电子显微镜上获取,观察载体的中孔结构的有序性。 H2-TPR(Hydrogen

7、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实验在美国 Zeton Altamira 公司生产的 AMI-200 型催化剂多功能表征仪上进行。 费-托合成活性测试反应在内径为 1.2 cm的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 2 结果与讨论 2.1 氮气等温吸附 - 脱附 催化剂的 N2等温吸附 -脱附的测试结果列于表 1中。由表可见,对比 10Co/SBA-15 ,随着 镧的引入, 并且随着镧的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体积积减少, 孔径增大。 表明镧的引 入使分子筛 SBA-15 的结构部分遭到破坏,导致比表面积减少,而孔体积的减少是由于随着 镧的量增加部分镧进入分子筛的孔道中

8、造成的,孔径增大是由于镧的引入使分子筛 SBA-15 部分微孔堵塞造成的。 表1 掺杂镧的负载钴基催化剂的 N2等温吸附-脱附的测试结果 样品 比表面积 2 -1 (m2g-1) 孔面积 3 -1 (cm3g-1) 平均孔径 (nm) 10Co/SBA-15 664.4 1.108 6.67 10Co/LS(5) 462.4 1.254 10.85 10Co/LS(10) 471.9 1.188 10.07 10Co/LS(20) 520.7 1.251 9.61 2.2 X- 射线粉末衍射 (XRD) 2.2.1 小角度 XRD 表征 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镧引入 SBA-15 后载体的结构有

9、序。在图中个每个样品都出现了三 个特征衍射峰: (100),(110)和 (200),这是 SBA-15 特征衍射峰 8。分别对应 1附近的最强衍 射峰,和 1.4 1.8 之间的两个较弱衍射峰,且峰形较尖,强度较大,这说明镧引入以后, SBA-15的二维六方 (P6 mm)对称结构仍然存在且晶体结构有序性很好, 这表明 LS载体仍保持 着SBA-15 的P6 mm六角对称结构。 图 1 载体的小角度 XRD 谱图 2.2.2 大角度 XRD 表征 图2为大角度 (10 80)XRD衍射谱图,如图所示, 曲线的31.16 、36.88 、44.56 、55.62 、 59.41 及65.17

10、处为Co3O4(JCPDS 421467)的特征衍射峰,其峰高、峰宽基本一致,并没看 到镧的特征衍射峰和其他物种的特征衍射峰,并且钴物相特征衍射峰的半峰宽基本保持不 变。以上说明掺杂镧的催化剂经过焙烧后,钴的物相主要以Co3O4晶相为主,而并没有看到 镧的氧化物的特征衍射峰和其它物种的衍射峰,说明镧很好的分散到分子筛SBA-15 的骨架 中,并且掺杂镧对钴的分散度影响较小。 图 2 催化剂的大角 XRD谱图 2.3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图3是SBA-15 和掺杂镧 SBA-15(110) 方向上的透射电镜照片,可见我们合成的镧掺杂的 分子筛样品的孔排列仍然是高度有序的, 孔道按六角结构

11、均匀分布, 说明镧的掺杂对分子筛 的结构影响不大,这与小角 XRD 结果一致。并且没有看到镧的氧化物存在,说明镧很好的 分散到 SBA-15 的结构中,这与广角 XRD 结果一致。 图 3 不同含量镧的 Co/SBA-15 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比图 (a)SBA-15 ,(b)LS(5) ,(c)LS(10) ,(d)LS(20) 2.4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 (H2-TPR) 催化剂还原性能通过 H2-TPR 技术来研究,从图 4中可以看出,催化剂还原过程中主要存 在两种不同的还原峰,它们分别对应于 Co3O4 CoO,以及 CoO Co两步还原过程。从图中 可以看出, 掺杂镧后第一个还原峰明显向

12、低温区移动, 并且随着镧的量的增加第一个还原峰 略向高温移动,这可能是镧导致 Co 的氧化物在分子筛表面高度分散,有利于Co氧化物的还 原,而随着镧的量的增加镧与钴氧化物的相互作用增加导致难还原; 第二个峰高、 峰面积增 大,并且随着镧的量的增加第二个峰高、 峰面积逐渐减小, 说明在 Co3O4的两步还原过程中, 镧的加入对第二步还原有较大影响, 使其还原度增大。 这说明镧的加入影响催化剂与载体之 间的相互作用, 少量的镧可能减弱催化剂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提高催化剂的还原性, 而 随着镧的量的增大催化剂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大,催化剂的还原性降低。 图4 催化剂的 TPR曲线图 2.5 费

13、- 托反应 表 2 费托反应结果 催化剂 XCO (% ) CO2 (%) 产物选择性 (mol ) CH4 C2 C3 C4 C5+ 10Co/SBA-15 6.29 0.41 9.53 1.04 2.44 4.80 81.79 10Co/LS(5) 6.85 0.38 7.42 1.54 1.91 3.11 85.64 10Co/LS(10) 7.42 0.64 8.65 1.47 1.97 3.19 84.72 10Co/LS(20) 9.53 0.87 9.91 1.57 2.26 3.15 83.11 反应条件: 230, 1.0 MPa , Co/H2 = 1/2 ,空速 = 6S

14、Lh -1 -1 g。 通过费 -托合反应活性测试, 反应结果的活性和产物分布如表 2所示, 可以看出掺杂镧对 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对比掺杂前后, CO转化率提高, C5+ 选择性增加, CH4 选择性降低; (2)掺杂镧之后,随着镧的量的增加 CO转化率降低, C5+选择性减少, CH4选择 性增加。 3 结论 (1) 镧掺杂 SBA-15复合载体仍然保持 SBA-15 规整二维六方中孔结构, 但是随着镧的量的 增加载体的表面积和孔体积降低,孔径增大; (2) 掺杂镧之后,催化剂的还原性提高,但是随着镧的量的增加,其还原性降低; (3) 在反应条件为 230, 1.0 MP

15、a,Co/H2 = 1/2 ,空速 = 6SLh-1g-1,掺杂镧提高催化剂的 活性和重质烃的选择性,但是随着镧的量的增加催化剂活性、重质烃的选择性降低。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R. B. ,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M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Inc,1984 2 吴春来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及其在中国的产业化前景J煤炭转化, 2003, (02) 3 廖汉湘现代煤炭转化与煤化工新技术新工艺实用全书M 合肥: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4 吴春来煤炭液化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J 地学前缘, 2005,(01) 5 高建业,李智我国煤液

16、化燃料替代石化能源的开发与应用J 节能技术 2006, (12) 6 舒歌平,史士东,李克健煤炭液化技术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3 7 Colley S E,Copperthwaite RG,Hutchings G J,et al,Applied Catalysis AJ General,1992,(84) 8 Zhao D Y ,Huo Q S ,Feng J L,et alTriblock Copolymer Syntheses of Mesoporous Silica with Periodic 50 to 300 Angstrom PoresJ Science, 1998,

17、(279) 【责任编辑 达 盛】 On the Effect of SBA-15 Cobalt-based Catalyst with Lanthanum on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by Isomorphic Substitution LIU Xi-jng (Engineering College, Wuhan Yangtze Business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La-SBA-15(The mass-fraction of La is 5%, 10%,20% separately.) is a successful synthesis by Isomorphic substitution, which can keep the six-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SBA-15. Four Cobalt-based catalysts are the same (The mass-fraction is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