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_第1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_第2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_第3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_第4页
病理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 病理生理学重点名词解释 1疾病(disease是指机体在一定原因作用下,自稳调节机制发生紊 乱而出现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侧重从功能和代谢角度,阐 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 3. 药物靶标(drug targe)是指任何药物进入人体后都是通过作用于特 定组织细胞内的特定分子而生效的。这种药物作用的特定分子称为药 物靶标。 4. 病理过程( pathologic process 是指不同器官、系统在许多不同疾病 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的变化。 5. 病因( etiology agents 是指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并赋

2、予该疾病特征 性的因素。 6. 先天因素(congenital factors并不是指遗传物质的改变,而是指那 些对发育中的胚胎可能引起损害的因素。其结果是致使胎儿出生时就 已患病。该类疾病称为先天性疾病。 7. 疾病发生的条件( predisposing factors 是指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 提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8. 诱发因素( precipitating factor 是指能够促进和加强某一疾病原因作 用的条件因素称为诱发因素,简称诱因。 9. 危险因素( dangerous factor 指某些可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但尚 未阐明是否是该疾病的原因还是条件。 10

3、. 发病学( pathogenesis 主要研究病因如何作用于机体并导致疾 病。具体地,它主要涉及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和疾病发生、发展、转 归的普遍规律。 11完全康复( complete recover)y 是指病因去除后,患病机体的损伤 和抗损伤反应完全消失、形态结构损伤完全修复、机体功能和代谢完 全恢复到正常状态,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退。 12不完全康复( incomplete recover)y 是指原始病因消除后,患病机 体的损伤性变化得以控制,但机体内仍存在病理变化,只是机体通过 代偿反应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13. 死亡(death)是指机体生命的终结;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

4、 ( organism as a who)le 的机能永久性的停止,而整体的死亡而并不意味 着各器官组织同时都发生死亡。 14. 脑死亡(brain death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全脑不可逆转的永久 性地功能丧失,使得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停止。 15. 昏迷是指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但病 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 16. 脱水(dehydration)是指体液容量减少,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 紊乱的病理过程。 17.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是指机体失钠多于失水,血清 钠浓度 135mmol/L (或 mEq/L ),血浆渗

5、透压 145mmol/L (或 mEq/L ,血浆渗透压 310mmol/L 。 20. 等渗性脱水( isotonic dehydration 是指机体的水和钠以等渗比例 丢失,或失液后经机体调节血浆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血清钠浓度为 135145mmol/L (或 mEq/L ),血浆渗透压为 280310 mmol/L。 21.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指当水的摄入过多,超过神经-内分泌 系统调节和肾脏的排水能力时,使大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导致细胞 内、外液容量扩大,并出现包括稀释性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病理生 理改变,被称为水中毒。 22. 低钠血症(hyponatre

6、mia是指血清钠浓度低于 135mmol/L。 23. 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是指血清钠浓度高于 145mmol/L或血清 钠浓度 150mmol/L 。 24. 低钾血症(hypokalemia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 3.5mmol/L (或mEq /L )。 25. 高钾血症(hyperkalemia是指血清K+浓度大于5.5mmol/L。 26. 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指由于各种原因使细胞外液 酸碱度的相对稳定性遭到破坏,称为酸碱平衡紊乱。 27. 固定酸( fixed acid 是指体内除碳酸外所有酸性物质的总称,因不 能由肺呼出,而只能通过

7、肾脏由尿液排出故又称非挥发酸( unvolatile acid ,也称之酸碱的肾性调节。 28.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 CO2分 子所产生的张力。 29. 标准碳酸氢盐(standard bicarbonate, SB是指血液标本在标准条件 下,即在38C和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条件下,用PCO2为5.32kPa的气 体平衡后所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 30. 实际碳酸氢盐( actual bicarbonate, AB 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 在实际PCO2和实际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碳酸氢盐浓度。 31. 缓冲碱( buffer base, BB 是指

8、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性物 质的总和,即人体血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阴离子的总和。 32. 碱剩余(base excess, BE指在标准条件下,即在 38C, PCO2为 5.32kPa, Hb 为 15g/dL, 100%氧饱和的情况下,用酸或碱将 1 升全血 滴定至 pH=7.40 时所用的酸或碱的 mmol/L 数。 33. 阴离子间隙(anion gap, 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 (undetermined anion, UA 量减去未测定的阳离子( undetermined cation, UC)量的差值,即AG=UA UC。 34. 代谢性酸中毒( metabolic ac

9、idosis 是指由于体内固定酸生成过 多,或肾脏排酸减少,以及 HCO3-大量丢失,导致血浆HCO3-浓度原 发性降低。 35. 乳酸酸中毒(lactic acidosiS指当血浆乳酸浓度超过 5mmol/L时, 称为乳酸酸中毒。 36. 酮症酸中毒(ketoacidosis由于血清酮体积聚而引起的代谢性酸中 毒称酮症酸中毒。 37. 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com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是指经过肺 的调节后,若 HCO3-/H2CO3 的比值接近于 20:1,则 pH 进入正常范 围,AB和SB在原发性降低的基础上呈现 AB=SB,称为代偿性代谢性 酸中毒。 38

10、. 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decompensated metabolic acidosis若 HCO3-/H2CO3 的比值仍明显低于 20:1,则 pH 仍低于正常。 39. 呼吸性酸中毒( respiratory acidosis 是指因 CO2 呼出减少或 CO2 吸入过多,导致血浆 H2CO3 浓度原发性增高。 40. 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指由于H+丢失过多,H+转入 细胞内过多,以及碱性物质输入过多等原因,导致血浆 HCO3-浓度原 发性增高。 41. 呼吸性碱中毒( respiratory alkalosis 指因通气过度使 CO2 呼出过 多,导致

11、血浆 H2CO3 浓度原发性降低。 42.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mixed acid-base disorders指两种或两种以 上原发性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并存。 43. 水肿( edema 是指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44.积 水( hydrops 是指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 45. 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是指GFR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正常约为 20%( 120/600)。 46. 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R 是由 2135个氨基 酸残基组成的肽类激素,它能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抑制醛固酮和

12、 ADH 的释放,因而具有促进钠、水排出的功用。 47. “隐性水肿” (recessive edema指在出现明显凹陷性水肿之前, 组织间隙中的液体已经增多,但按压局部无凹陷,此种状态称为“隐 性水肿”。 48 心性水肿( cardial edema 习惯上将右心衰竭引起全身性水肿,称为 心性水肿。 49.肾性水肿( renal edema 由肾脏疾患导致的全身水肿。 50.肺水肿 ( pulmonary edema 过多液体在肺组织间隙积聚和 / 或溢入肺泡腔内。 51. 间质性肺水肿( intestitial pulmonary edema 是指肺水肿时,水肿液 通常先积聚在肺组织间隙中

13、,称为间质性肺水肿。 52. 肺泡水肿( alveolar edema 当水肿进一步加重时液体才进入肺泡 腔,称为肺泡水肿。 53. 高压力性肺水肿(high-pressure pulmonary edema由肺毛细血管流 体静压增高所致肺水肿。 54. 高通透性肺水肿(high permeability pulm on ary edema因肺毛细血管 内皮和/ 或肺泡上皮通透性增高所致肺水肿。 55. 脑水肿( cerebral edema 是指脑组织液体含量增加导致脑容积扩大 和重量增加。 56. 血管源性脑水肿(vasogenic cerebral edema是指包括血浆蛋白(主 要是白

14、蛋白)在内的血浆成分进入脑组织间隙。其特点为在脑白质的 组织间隙中有大量含蛋白水肿液积聚。 57. 细胞毒性脑水肿( cytotoxic cerebral edema 是见于缺氧、心跳骤 停、重金属中毒等导致细胞内的氧化磷酸化过程受抑制,细胞能量耗 竭,细胞膜上钠泵功能障碍,使脑细胞内钠、水增多,细胞容积增 大。水肿液主要积聚在灰、白质的细胞内,细胞外间隙并不扩大,无 血管损害,血脑屏障相对完整。 58渗压性脑水肿( osmotic cerebral edem)a 见于低钠血症和水中毒使 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由于渗透压梯度的存在,水向渗透压较高的脑 组织间隙和脑细胞内转移。液体主要积聚在星形细

15、胞内,并以白质内 更为明显。 59间质性脑水肿( interstitial cerebral edem)a 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 (脊髓)膜炎,肿瘤、神经胶质细胞增生等阻塞或压迫脑脊液的循环 通路,导致脑脊液回流障碍。脑室内出现过多液体蓄积致脑室内压增 高,引起脑室管膜通透性增高,液体遂穿过室管膜进入与脑室相邻的 白质内。 60. 缺氧(hypoxia)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 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61. 低氧血症(hypoxemia由于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降低导致组织供氧 不足。 62. 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

16、n,PO2为物理溶解于血液的氧所 产生的张力。 63. 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 CO2max)指 PaO2 为 19.95kPa (150mmHg) PaCO2为 5.32kPa(40mmHg和 38C条件下,100ml血液中 血红蛋白(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CO2max高低取决于Hb质和量 的影响,反映血液携氧的能力。 64. 氧含量(oxygen content, CO2是指100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包 括血浆中物理溶解的氧和与 Hb化学结合的氧。当PO2为13.3kPa (100mmHg)时,100ml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的氧约为 0.3ml,化学

17、结合氧约为 19ml。 65. 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SO2)是指Hb结合氧的百分数。 66. 动-静脉氧差(A-V dO2)为CaO2减去CvO2的差值,差值的变 化主要反映组织从单位容积血液内摄取氧的多少和组织对氧利用的能 力。 67. P50 指在一定体温和血液 pH 条件下, Hb 氧饱度为 50%时的 氧分压。68.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指由PaO2明显降低并导 致组织供氧不足。当PaO2低于8kPa (60mmHg)时,可直接导致 +CaO2和SaO2明显降低,因此低张性缺氧也可以称为低张性低氧血症 ( hypotonic hypo

18、xemia)。 69. 大气性缺氧(atmospheric hypoxia因吸入过低氧分压气体所引起 的缺氧。 70. 紫绀(cyanosis是指当毛细血管中脱氧Hb平均浓度增加至 50g/L(5g/dl)以上(SaO2 80%85%)可使皮肤粘膜出现青紫色,称为 紫绀。 71. 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指Hb量或质的改变,使 CaO2减少 或同时伴有氧合 Hb 结合的氧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72. 等张性缺氧(isotonic hypoxemia指由于Hb数量减少引起的血液 性缺氧,因其PaO2正常而CaO2减低,又称等张性缺氧(isotonic hypoxemia 。

19、73. 肠源性紫绀(enterogenous cyanos是指在食用大量新腌咸菜或腐败 的蔬菜,由于它们含有大量硝酸盐,经胃肠道细菌作用将硝酸盐还原 成亚硝酸盐并经肠道粘膜吸收后,引起高铁 Hb 血症,患者皮肤、粘膜 (如口唇 呈现青灰色,也称为肠源性紫绀。 74. 循环性缺氧( circulatory hypoxia 指组织血流量减少使组织氧供应 减少所引起的缺氧,又称低动力性缺氧( hypokinetic hypoxia 。75.缺 血性缺氧是指由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淤血性缺氧是由于静脉回流受 阻所致。 76. 组织性缺氧( histogenous hypoxia 是指由于组织、细胞利用氧

20、障 碍所引起的缺氧。 77. 高原脑水肿(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HACE 是在重度高原反 应基础上发生的,以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和颅内压升高为特征的缺氧并 发症。 78氧中毒由于吸入氧分压过高或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使患者出现 听觉或视觉障碍、抽搐和晕厥等神经症状,部分患者出现溶血反应, 或因引起严重呼吸衰竭致死,这样一类临床综合征,称为氧中毒。 79. 发热(fever)是指在致热原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set poi nt)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05C 时,称为发热。 80. 过热(hyperthermia是由于体温调节功

21、能失调、散热障碍或产热 器官功能异常,使体温调控不能与调定点相适应,体温被动性升高, 体温升高的程度可超过调定点水平,但此时调定点并未移动,这类体 温升高称为过热。 81. 非病理性发热指在某些生理条件下,体温也可超过正常值0.5C, 但其本质并非发热,而属于生理性反应,也有学者称之为非病理性发 热。82.致热原(pyrogen)是指具有致热性或含致热成分,并能作用 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人体和动物发热的物质。 83 发热激活物是指通过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 原而引起发热的物质。 84. 内生致热原(en doge nous pyroge n, EP是由激活的产致热原细胞合 成、

22、分泌和释放某些小分子的致热性细胞因子,并作用于体温中枢引 起发热,这些小分子的致热性细胞因子称为内生致热原( EP)。 85. 体温上升期是由于体温调定点上移,使产热大于散热,中心体温 开始迅速或逐渐上升,快者几小时或一昼夜就升至新调定点水平,有 的需几天,此期称为体温上升期。 86. 寒战是指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其冲动来自下丘脑,经脊 髓侧索的网状脊髓束和红核脊髓束,通过运动神经传递到运动终板而 引起。87.高峰期或高热稽留期(fastigium)当体温上升到与新的调定 点水平相适应的高度,就波动于较高的水平上,此期称为高温持续期 (persistent febrile period,

23、又称为高峰期或高热稽留期。 88. 体温下降期是指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及中枢发热介质被控制 或清除,以及内源性降温物质或药物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下降到正 常水平,机体出现明显的散热反应。此期的热代谢特点是散热多于产 热,故体温下降。 89. 热的骤退(crisis)指几小时或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称为热的 骤退。 90. 渐退(lysis)指需几天体温才降至正常,称为热的渐退。 91. 热限(hyperthermic ceiling 或 febrile limit)指发热在一定的范围内 呈剂量 -效应依赖关系,但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增加致热原剂量,体温 不会进一步升高,体温被限定在一定的高度

24、,这种现象称为热限。 92. 稽留热(continued feve)指体温维持在3940C以上,达数天或数 周,且24小时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C。 93.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指体温常在39C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 超过2C,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94.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指体温骤升至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 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持续一天至数天,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 出现。 95. 下丘脑终板血管区( organum vasculosum laminae termina,lis OVLT )内生致热原作用于血脑屏障外的脑血管区,即下丘脑终板血管

25、 区,该区位于第三脑室壁的视上隐窝处。 96. 应激(stress或应激反应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所出 现的全身性的非特异性适应性反应称为应激(stress或应激反应。 97. 应激原(stresso)是指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则统称为 应激原。 98.躯体性应激原是指外环境因素(如温度巨变、射线、噪 声、电击、低氧中毒、感染、创伤等 和内环境因素(如心功能低 下、器官功能紊乱、血液成分改变等 。 99. 心理性应激原是指涉及许多心理、社会因素,这些因素是现代社 会中重要的应激原。 100. 良性应激( eustress 是指适度的应激对机体是有利的,因为它能 动员机体身心,以便

26、更好地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或者更好地避开可能 要发生的危险,有利于在变动的环境中维持机体的自稳态,增强机体 的适应能力,提高机体的战斗或逃避( fight or flight 能力。 101. 劣性应激(distress是指由于应激原的作用过于强烈,引起病理 变化,称之为劣性应激。 102. “全身适应综合征”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指如果 劣性应激持续作用于机体,则可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最终导 致内环境紊乱,引起疾病,甚至死亡。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 103. 警觉期(alarm stage是指当应激原作用后反应迅速出现,持续时 间短,以交感

27、-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为主,伴有糖皮质激素(GC)增 多。10 4.抵抗期(resista nee stage是应激原持续作用后机体的抵抗或 适应阶段。此期交感 -肾上腺髓质反应逐渐降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逐渐增加。 105. 衰竭期( exhaustion stage 是指当持续强烈的有害刺激,使机体抵 抗能力耗竭,GC持续增高,但GC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下降,机体出 现明显的内环境紊乱。 106. 心理社会呆小状态(psychosocial short statUe是指在失去父母或 生活在父母粗暴、亲子关系紧张家庭中的儿童,可出现生长缓慢、青 春期延迟,并常伴有行为异常,如抑郁、异食癖等,称

28、为心理社会呆 小状态。 107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是指许多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 病、外伤性疾病、炎症和免疫性疾病时,于短时间内(数小时至数 天),机体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 108. 急性期反应蛋白( acute phase protein, APP 指炎症、感染、组织 损伤时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些蛋白质称为急性期反应 蛋白。 109.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是指细胞在应激原特别是 环境高温诱导下所生成的一组蛋白质。 110热休克蛋白的“分子伴娘”( molecular chaperon)e 指热休克

29、蛋白 中大多数是细胞的结构蛋白(称为结构性HSP),其主要功能是帮助 蛋白质进行正确的折叠、移位、维持以及降解,因此被称为“分子伴 娘”。 111应激性高血糖或应激性糖尿:应激时,胰岛素的相对不足 和外周胰岛素依赖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 减少(胰岛素耐受);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糖 皮质激素等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主要表现为高血糖,甚至可以 超过葡萄糖的肾糖阈8.96mmol/L( 160mg/dl)而出现糖尿,称为应激 性高血糖或应激性糖尿。 112应激性溃疡是指患者在遭受各类重伤及 大手术、重病或其它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 变,主要

30、表现为粘膜的糜烂、浅表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 发生穿孔。 113应激相关疾病是指如果应激作为重要条件或诱因在某疾病发生、 发展中起作用,通常称之为应激相关疾病。 114应激反应综合征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而出现的病症,这种病不 仅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有关,更与长期反复出现的心理紧张有关。 115. 休克(shock)是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因子作用后发生的,以组织 有效循环血液流量急剧降低为特征,并导致细胞功能、结构损伤和各 重要器官机能代谢紊乱的复杂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116.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是循环系统 中最基本的结构,它的基本功能是向全身各个脏器、组织运送氧

31、气及 营养物质,排泄代谢产物,并且调节组织间液与血管内液。 117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是指由于血容量减少引起的 休克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 118. 血管源性休克( vasogenic shock 是指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血管容 量扩大带来血液分布的异常,大量血液淤滞在扩张的小血管内,使有 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的休克称为血管源性休克( vasogenic shock , 也称为分布异常性休克。 119.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急性心泵功能衰竭或严重的心律紊乱(心室纤 维震颤等),心排出量急剧减少,使有效循环血量和微循环灌流量下 降所导致的休克,称心源性休克。 120低排高阻

32、型休克又称低动力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心脏排 血量低,而总外周血管阻力高。由于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 肤温度降低,所以又称为“冷性休克”( cold shock)。 121高排低阻型休克又称高动力型休克,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是总外周 阻力低,心脏排血量高。由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脉充实有 力,皮肤温度升高,所以又称“温性休克”,部分感染性休克属于此 类型。 122“自身输血”是指由于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的大量释放使肌性 微静脉和小静脉收缩,可迅速而短暂地减少血管床容量和增加回心血 量,以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 123“自身输液”是指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比 微静脉对儿

33、茶酚胺更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比后阻力增加更 大,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下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起到“自身输 液”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代偿意义。 124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以不同原因所致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增加以及 广泛微血栓形成为病理特征的获得性临床综合征。 125. DIC的触发因素(triggering facto)指在疾病过程中某些因素也能 触发凝血系统和促进 DIC 发生、发展,这些称为 DIC 的触发因素 (triggering facto)。 126. 继发

34、性纤维蛋白溶解(继发性纤溶)是指在凝血系统活化之后相 继引起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激活,并发挥溶解 Fbn 以及 Fbg 作用的过 程。127.全身性 Shwartzman反应(general Shwartzman reaction,GSR 是指给动物间隔 24h 各静脉注射一次小剂量非致死性内毒素,则在接 受第二次注射后动物发生休克或出血倾向,即引起 DIC 样的病理变 化。 128.华-佛综合征(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指 DIC 累及肾上 腺时可引起皮质出血性坏死和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具有明显休 克症状和皮肤大片淤斑等体症,称为华 -佛综合征。 1

35、29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 指在 DIC 发展过程中,在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带刺的收缩红细胞,可见 新月体、盔甲形等形态各异的红细胞碎片,由于裂体细胞脆性高,很 容易发生溶血,所以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 性贫血。 130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pl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 te)st 是指将鱼精蛋白加入被检的患者血浆后,鱼精蛋白可与血浆中 X-FM 片段内 X 结合,使 FM 与 X 片段分离,分离的 FM 能在血浆中自行聚 集而凝固。这种不需酶的作用,而形成纤维蛋白的现象称为副凝试 验。1

36、31.显性(overt) DIC主要见于急性和失代偿状态的 DIC。此类 型特点是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超过生成; VEC 调节功能出现了由 抗血栓向促血栓转化;机体的稳态调控体系进一步紊乱。 132. 可控型显性 DIC 指 VEC 调节功能紊乱是暂时的,在原发性疾病 解除后 VEC 调节功能可以迅速恢复。 133. 非控型显性 DIC 是指伴有 VEC 体系严重破坏和 VEC 调节功能的 紊乱。 134. 非显性(non-overt) DIC主要见于轻症和代偿状态的 DIC。其特 点是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与代偿调节基本上保持平衡。135.缺血 再灌注损伤( ischemia-reperf

37、usion injur)y 指在一定条件下恢复血液再灌 注后,部分动物或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不但未减轻反而 加重,因而将这种血液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 血再灌注损伤。 136.氧反常( oxygen parado)x 指用低氧溶液灌注组织器官或在缺氧的 条件下培养细胞一定时间后,再恢复正常氧供应,组织及细胞的损伤 不仅未能恢复,反而更趋严重,这种现象称为氧反常( oxygen paradox。137.钙反常(calcium paradox指用无钙溶液灌流大鼠心 脏后,再用含钙溶液进行灌流时,心肌细胞的损伤反而加重,称为钙 反常。 138. pH值反常(pH para

38、dox)指缺血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是细胞功能 及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但在再灌注时迅速纠正缺血组织的酸中毒, 反而会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称为 pH 值反常。 139自由基( free radica)l 是指在外层电子轨道上具有单个不配对电子 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的总称,又称游离基。 140呼吸爆发( respiratory burs)t 或氧爆发( oxygen burs)t 是指在再灌 注期间组织重新获得氧供应,激活的中性粒细胞耗氧显著增加,产生 大量氧自由基,称为呼吸爆发或氧爆发,可损伤组织细胞。 141. 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浓度明显 增多并导致细

39、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 142. 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r)是指缺血再灌注时,部分或 全部缺血组织不出现血液灌流的现象。 143. 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指在短期缺血早期恢复灌注时, 心肌收缩功能不能迅速恢复,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数天到数周),心 肌收缩功能低下,甚至处于无功能状态(nonfun ction state,称为心肌 顿抑( myocardial stunning 。 144. 氧自由基抑制剂是指抑制自由基产生的酶系统,以及抑制氧自由 基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145. 单相速发型( rapid single-

40、phase MOF 146.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147. 双相迟发型( delayed two-phase MOF 148.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149. 细胞因子瀑布( cytokine cascade 指炎症介质的过量释放则将激活 更多的炎症细胞,释放更多的炎症介质,产生“细胞因子瀑布”。 150. 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 mixed antagonists response syndrome , MARS)

41、指当SIRS与CARS并存时,促炎与抗炎两种作用相反的介质 在体内形成错综复杂、相互影响的作用网络,从而形成各种不同介质 之间的 “交叉对话”,若彼此间的作用相互增强,则有可能使免疫系统陷入 更严重的紊乱,称为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 mixed antagonists response syndrome , MARS)。 151.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指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 缩和/ 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即心脏泵血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 对或相对不足,不能充分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或综合征。 152. 心肌衰竭(myocardial failure指由心肌舒缩

42、功能障碍所致的心力 衰竭,称为心肌衰竭。 153.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在大多数心力衰竭中, 尤其是呈慢性经过时,由于 CO 心输出量和静脉回流量不相适应,导 致钠、水瀦留和血容量增多,使静脉淤血及组织间液增多,出现明显 组织水肿,心腔通常也扩大 154. 压力负荷(pressure load又称后负荷(afterload),是指心肌收 缩时所承受的负荷。 155. 容量负荷(volume load又称前负荷(preload),是指心室舒张 时所承受的负荷。 156. 急性心力衰竭( acute heart failure 指发病急骤, CO 在

43、短时间内 急剧减少,机体来不及充分发挥代偿功能,常伴有心源性休克。 157.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是指临床常见,发病缓慢, 病程较长,心衰发生前机体有较长的代偿期,在此阶段病人心力衰竭 症状往往不明显。 158. 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high output heart failure 指心力衰竭发生时 CO 较发生前有所下降,但其值仍属于正常,或高于正常,故称为高输 出量性心力衰竭。 159. 左心衰竭( left heart failure 是指主要由于左室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或负荷过重,导致左室泵血功能下降,使从肺静脉流到左室的血液不 能充分射入主动脉,

44、临床主要表现为肺淤血和 CO 降低。 160. 右心衰竭(right heart failure主要由于右心室不能将体循环回流 的血液充分排至肺循环,右心室压力增加,临床主要表现为体静脉淤 血。 161. 紧张源性扩张指并伴有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心脏扩张。 162. 心肌重构( myocardial remodeling 是指由于心脏负荷变化使心肌 的结构、功能、代谢都经历了一个模式改建过程称心肌重构。 163. 离心性肥大(eccentric hypertrophy是指心脏重量增加,心室腔 扩大,室壁稍厚,而室壁厚度与室腔直径的比值等于或小于正常,多 由心脏长期容量负荷过度,使心室舒张末容量增加

45、,室壁应力增加, 肌节呈串联性增生所致。 164. 向心性肥大(concentric hypertrophy是指心脏重量增加,室壁增 厚,心腔容积稍大或正常,而室壁厚度与室腔直径之比大于正常,多 由心脏长期压力负荷过度,使收缩期室壁应力增加,肌节呈并联性增 生所致。 165. 心肌凋亡指数( apoptosis index 指心肌细胞调亡的百分率(发生 凋亡的细胞核数 /每 1 00个细胞核 ,正常心脏为 0.2%0.4%;心衰的 心脏可高达 35.5%。 166.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oltage dependent Ca2+ channel, VDC是指它 的开放与膜电位有关,在膜去极化时

46、,膜电位达到一定程度,通道开 放,胞外Ca2+跨细胞膜流入细胞内;复极化时膜电位变负,通道关 闭,Ca2+跨细胞膜内流停止。 167. 受体操纵型钙通道(receptor operated Ca2+ channel,ROC是受细 胞膜上B受体及其某些激素调控,当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时,可通 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而激活受体操纵型钙通道;当去甲肾上腺素减 少、B受体下调使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下降时,cAMP生成减少,受体操 纵型钙通道关闭,Ca2+内流减少。 168. 呼吸困难( dyspnea 是指患者主观感到呼吸费力或“喘不过气” 的感觉。 169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最早表现之一,其特征是患

47、者在体 力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 170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功能不全的特征性表现,患者入睡后 因呼吸困难而突然惊醒、坐起、咳嗽、喘气,症状随坐起后逐渐缓 解。171端坐呼吸是指患者为了减轻呼吸困难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 位的呼吸状态。 172. 肺水肿(pulmonary edema是指过多的液体在肺组织间隙和肺泡 内积聚的现象。 173. 颈静脉充盈或怒张指当患者半卧位或坐位时可见到充盈的颈外静 脉,主要由于右心衰竭,静脉回流障碍,体循环静脉淤血、过度充盈 所致。其程度与体循环颈静脉压升高的程度呈正相关。 174. 肝 -颈静脉返流征阳性指当压迫患者肝区或上腹部时,由于静脉回

48、流增加,可见到颈外静脉充盈加剧或怒张,这种现象称为肝-颈静脉返 流征阳性,这一体征有助于鉴别心力衰竭和其它原因引起的肝肿大。 175.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指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吸入空气的 情况下,由于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的严重障碍,以致动脉血氧 分压低于(PaO2) 8kPa( 60mmHg),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高于 6.67kPa( 50mmHg)的病理过程。 176. 呼吸功能不全指如果外呼吸功能障碍所导致的PaO2降低或 PaCO2升高没有达到呼吸衰竭水平,或在静息时血气值正常,并且没 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当体力负荷增加时 PaO2才

49、明显降低或伴有 PaCO2水平增高。177. I型呼吸衰竭又称低氧血症型,PaO28kPa, 但PaCO2正常甚至降低,即有缺氧而无 CO2潴留。 178. H型呼吸衰竭又称高碳酸血症型,PaO26.67kPa。 179.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病因的突发或迅速发 展,引起换气或通气功能严重损害,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呼衰。 180慢性呼吸衰竭是指一些慢性疾病,包括呼吸和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等,导致呼吸功能逐渐损害,经过较长时间才发展为呼吸衰竭。 181呼吸肌疲劳( respiratory muscle fatigu)e 系指呼吸肌的负荷增加所 导致收缩力和(或)收缩速度减低,不能继续

50、产生维持足够肺泡通气 量所需的驱动压。 182肺衰竭是指主要由于呼吸器官如气道、肺和胸膜病变引起的呼吸 衰竭。 183. 限制性通气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r)是指当吸气时肺泡的 扩张受限制所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称为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 足。 184. 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r)指因呼吸道狭窄或 阻塞所致的通气障碍。 185. 中央性气道阻塞指阻塞部位位于气管分叉处以上。186.外周性气 道阻塞主要指位于气管分叉处以上内径小于2mm的小支气管或细支气 管部分阻塞。 187. “等压点”是指在呼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

51、、气道内外压力相同的 部位。 188. 弥散障碍(diffusion impairment)是指由于肺泡膜面积减少或肺泡 膜异常增厚和弥散时间缩短所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 189. 静脉血掺杂(venous admixture是指病变重的部分肺泡通气明显 减少,而血流未相应减少,甚至还可因炎性充血等使血流增多(如大 叶性肺炎早期)。 190. 功能性分流(functional shunt指通气不良肺泡的静脉血液未经充 分动脉化而掺入动脉血内(图 15-7),流回心脏。这种情况类似动一 静脉短路故称为死腔样通气( dead space like ventilation。 191. 解剖分流( an

52、atomic shunt 指静脉血未经肺部的气体交换直接进 入动脉。在生理情况下,肺内存在一部分静脉血经支气管静脉和极少 的肺内动 -静脉交通支直接流人肺静脉,掺入动脉血;心肌内也有少量 静脉血直接流入左心。 192. 真性分流(true shun)指部分肺泡完全失去通气功能,但仍有血 流,流经的血液完全未进行气体交换而掺入动脉血,类似解剖分流。 这种分流与解剖分流被称为真性分流(true shu n),以区别上述仍存 在少量气体交换的功能性分流。 193. 二氧化碳麻醉指当PaC02超过10.7kPa时,可引起头痛、头晕、 烦躁不安、言语不清、扑翼样震颤、精神错乱、嗜睡、抽搐、呼吸抑 制等,

53、称为二氧化碳麻醉。 194. 肺性脑病即由呼吸衰竭引起的脑功能障碍(pulmonary encephalopath)y 患者表现为神志淡漠、肌肉震颤或扑翼样震颤、间歇 抽搐、昏睡、甚至昏迷等,亦可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征阳 性等。 19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 e ARDS)是由急性肺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引起的呼吸衰竭。 196. 肾功能衰竭(renal failure是指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严重障碍, 导致泌尿功能降低,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废物及毒 物在体内潴留,并伴有肾脏内分泌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54、等一系列的症状 与体症,这种临床综合征称为肾功能衰竭( renal failure)。 197.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各种病因引起双侧 肾脏在短期内泌尿功能急剧降低,导致机体内环境出现严重紊乱的病 理过程与临床综合征。 198. 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 prerenal failure 在肾功能衰竭发生 时,以肾脏低灌注为特征,肾脏本身没有器质性损害,若能及时恢复 肾血液灌流,肾功能即可随之恢复正常,因此,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 竭又称为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functional renal failure)。 199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55、( acute postrenal failur)e 指各种原因引起 肾以下(从肾盏到尿路口)的尿路梗阻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200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 intrarenal failur)e 指由肾实质的器质 性病变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又称为或器质性肾功能衰竭 (parenchymal renal failur)e 。 201原尿返漏是指肾小管中的原尿经损伤的小管壁渗漏到肾间质。 202少尿是指尿量 400ml/24h 或 17ml/h 。 203.无尿是指尿量100ml/24h。204.氮质血症(azotemia指含氮代 谢产物如尿素、肌酐、尿酸等在体内蓄积,引起血中非蛋白氮(

56、 nonprotein nitrogen, NPN)含量显著增高,称为氮质血症。 205.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 引起肾单位进行性、不可逆破坏,使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越来越 少,以致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及维持内环境稳定,出现代谢废物和 毒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由 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这一病理过程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206. 夜尿(nocturia)是指夜间尿量增多,接近甚至超过白天尿量。 207. 多尿(polyuria)指成人24小时尿量超过2000ml。 208. 低渗尿指因肾浓缩功能障碍,尿相对密度最高只能达到1.020(正 常尿相对密度为 1.0011.035)。 209. 等渗尿是指因肾浓缩与稀释功能均障碍,尿渗透压接近血浆晶体 渗透压(266300mOs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