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必修2全册。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谈谈现代散文中国现
2、代散文,发端于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郁达夫曾说:“五四运动的最大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正是这种“发现”,沟通了我国新文学和世界现代文学的精神联系,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激活了“散文的心”,具有划时代意义。散文的写作从此变得面貌一新:不仅由“白话”替代了“文言”,在“文字媒体”的使用上完成了一次全新的转换;而且,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从内容记写上实现了和世界文学的同步对接;同时,“文章”上升为“文学”,则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审美品位”。现代散文石破天惊般的辉煌发展与巨大业绩,是继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之后散文史上又一次思想、文体的大解放,大突破!在散文里,真实而
3、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郁达夫所说的“个人的发现”云云,其实指的正是走进散文之中的那个活生生的“自我”。在郁氏看来,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之“自叙传”,散文当然更不例外。据此他指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他这里所说的“个性”,还有林语堂此前所说的“性灵”,指的也都是这种“自我”。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所谓“实”,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景等真实的客观外物。写作“主体”生活在社会现实里,处身于这些人、事、物、景的现实生活环绕之中,他自然会有所观照、感应,并产生出一系列的“生理
4、心理”反映。因此,在散文中写出这些激活“主体”精神映射的“实生活”来就显得很有必要;它实在是营造作品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构筑整座情感大厦必不可少的“铺垫”。在散文的“实生活”层面上,作者所做的是“生活运动”。在这里,“真实”是绝对的要求。其记写应准确无误,取信后世,力戒虚构编织,矫情伪饰。散文的这种“纪实性”,是“文体”和读者之间千百年来所达成的一种信任“默契”,是不可率性改动的。散文需要写“实”,但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散文的真正用意或精神是在铺垫好这些“基石”后,向情感、精神等“形而上”的领域大胆进发,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即是写“虚”。写“虚”,又可向两方面发展:一是
5、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走客观、向外的路,主“理”,重哲理感悟,求思想深邃,以理智的深刻、明澈取胜杂文、随笔等走的即是此路;二是在“人类自身”的观照上着力,走主观、向内的路,主“情”,重人性开掘,求心灵净化,以情感的明净、深沉动人艺术散文走的即是此路。(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现代散文产生的意义在于,变“文言”为“白话”,由“代圣贤立言”变为“表现自己”。b. 郁达夫所说的“个人的发现”,是指作者在散文作品中展现出来的真实的“自我”。c. 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是营造散文作品精神家园的“基石”,使得散文具有“纪实性”。d. 杂文和随笔着力于表现“人
6、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散文着力于表现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首先从现代散文发端的意义谈起,进而阐述现代散文中写作“主体”的重要性。b. 文章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引用论证,论证了现代散文是表现“自我”“性灵”的观点。c. 文章第三段从写“实”的角度,运用比喻论证,分析了散文的传统特点“纪实性”。d. 文章第四段从写“虚”的角度,先指出散文的真正用意,后分析了两类散文各自的特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现代散文确立了“自我”的主体地位,与世界文学对接,取得了辉煌发展和巨大业绩。b. 现代散文重在对“自我”的肯定,而先秦之后的散
7、文却完全淹没了自我,都是应时之作。c. 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变化了的作家“自叙传”,因而他的散文没有虚构想象的成分。d. 只有开掘人性、净化心灵的散文才会深沉动人,因为它情感明净,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答案】1. d 2. b 3. 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文本信息筛选整合能力,具体而言是理解词语概念含义并进行比较的题。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能够从文本中找到原文,进行比对,最后才能选出答案。做这类题要培养良好心态 :耐心细致,找准问题源;准确理解。忌主观臆断;心浮气躁时,由题带文;试卷看似无情,却有
8、情,切忌厌烦心态。d项,“作家自身”曲解文意。原文结尾表达的意思是:艺术散文观照的是“人类自身”,而不只是作家自身的情感世界。故选d。【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 先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最后进行辨析。b项,“对比论证”以及后面论证内容分析有误。原文第二段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例举郁达夫“自我”和林语堂“性灵”的观点,并引用郁达夫的话,都是为了论证本段中心句,即“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故选b。【3题详解】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b项,“先秦之后的散文却完全淹没了自我”,主观臆断。由原文“奠定了自我在现代散文中的主体地位”和“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可知,中国古代散文也有“自我”存在;c项,“因而他的散文没有虚构想象的成分”表述过于绝对。从文中可知,散文写“实”并非终极目的,最终是要构建出一个精神或心灵的大厦!而这即是写“虚”,所以郁达夫的散文中会写“虚”;d项,以偏概全,“只有开掘人性、净化心灵的散文才会深
10、沉动人”表述有误。从原文最后一节可知,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着力的散文一样可以动人。故选a。【点睛】一、筛选文本对照选项找谬误:提取文本信息,筛选,整合,对照选项,找出异同点,判断各个选项是否准确提取、筛选信息(详细解说见后文题中)二、结合文本联系实际灵活理解:文本中不能直接提取到,或者个别词句有变化,这样的选项未必是错的,需要学生学会灵活理解。灵活包括准确把握意思、准确分析语法结构(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智能手环是一种穿线式智能设备。智能手环运动监测功能通过重力加速传感器实现。重力传感器已是一种很成热的技术,手机也罕有应用,比如现在智
11、能手机的屏幕翻转功能,就是通过传感器来实现的。传感器通过判断人运动的动作得到一些基础教据,再结合用户之前输入的个人身体体征的基本信息,根据一些特定算法,得到针对个人的个性化监测数据,诸如运动步数、距离以及消耗的卡路里等,从而判断运动的频率和强度。由于每个人运动随个人身体体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因而用户在使用手环进行监测前需要在app中录入自己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信息自动同步到手环中,通过传感器监测运动动作,经过特定算法最终实现运动监测的功能。睡眠监测也通过相同的传感器技术实现。人的睡眠接照脑电波信号可分为五个阶段: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动眼期。在不同的阶段人的脑电波
12、可以迅速改变,有意思的是,重力加速传感器并不具备直接探测脑电波的功能,所以它是将人在眼中动作的幅度和频率作为衡量睡眠的标准,来判断睡眠处于哪个阶段,手环的智能闹钟功能,会在快速动眼期将用户唤醒,因为在快速动眼期睡眠者会出现与清醒时相似的高频低幅的脑波,比较容易喚醒,如果此唤时醒,睡眠者会感到神清气爽,有一个很好的睡眠效果。(摘编自沈丹(智能手环是如何进行数据传输的)材料二:智能手环主体一般采用医用橡胶材质,天然无毒,外观设计高档时尚、大方,不仅具有运动健康秘书的功能,还具有时尚装饰的功能,有流线花环,颜色也是多样,这种设计风格对于习惯佩戴首饰的用户而言,颇具有诱惑力。手环的设计风格堪称百搭。而
13、且、别看小小手环个头不大,功能还是很强大的,比如它可以说是一款高档的计步器,具有普通计步器的一般计步,测量距离、卡路里、脂肪等功能,同时还具有睡眠监测、高档防水、蓝牙40数据传输、疲劳提醒等特殊功能。智能手环内置低功耗蓝牙40模块,可以与平板、pc客户端进行接,可以随时随地设置身高、体重、步幅等信息和上传运动数据。另外,智能手环还具备社交网络分享功能,比如用户可以将睡眠质量、饮食情况和锻炼情况以及心情记录等通过绑定微博等社交网络进行分享。在使用时间上,由于智能手环内部内置了一颗锂聚合物电池,续航时间可达10天,续航能力还是很强的。摘编自(智能手环有哪些特点及特性)材料三:几年前,智能手环作为可
14、穿戴设备进入大众視野,以实现健康管理、运动监测、手机交互等功能为目标被炒得火热。功能看似高端,门槛实则低,一时间市场内涌现了大量可穿数设各厂商。然而近年全球可穿戴行业态已显,智能手环炒作红利期已退湖。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在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市场出现疲软态势,整体销量为2300万只,仅仅保持了31的微弱增长,出货量则为270万只,较2015年同期的560万只下降了516。预计2018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在400亿元左右。真正随着热潮成长起来的智能手环企业少之又少,早期进入市场的品牌如今的经营状况也很惨淡。种种迹象都表明智能手环遇冷是行
15、业的现状,我们需要思考智能手环在脱离炒作红利期后,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了它的降温。目前来看,智能手环的需求依然存在,也非纯概念炒作,并且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手环作为能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其实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虽然野蛮生长的红利期已过,但是寻找到智能手环的刚需,依然能成为它下一次热潮的引爆点。(摘编自沙水智能手环春天已过,未来出路在何方?)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手环进行监测前在app中录入自己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信息,目的是通过个性化数据来判断运动的频率和强度。b. 手环的智能闹钟功能工作原理主要是根据睡眠中动作的幅度和频率来实现的,在探测到出现高频低幅的脑
16、波时唤醒睡眠者。c. 智能手环可以随时随地上传运动数据,也可以通过绑定微博等社交网络端分享睡眠质量、饮食情况和锻炼情况等。d. 几年前,智能手环被炒得火热,由于门槛低,市场内涌现了大量可穿戴设备厂商,如今智能手环炒作热潮已退。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目前重力传感器已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智能手环通过使用这一技术来判断人运动的动作,得到一些基础数据。b. 智能手环内置低功耗蓝牙40模块,可以与平板、pc客户端进行连接;内置了一颗锂聚合物电池,续航时间可达10天。c. 从材料三图表中可知,2015年是智能穿戴设备野蛮生长的红利期,此后虽然市场规模还处在增长中,但增
17、速已放缓。d. 智能手环虽遭遇到发展困难,但目前智能手环已找到市场的刚需,在这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成为下一次热潮的引爆点。6. 根据材料,请用三句话分别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每句话不超过20字【答案】4. b 5. d 6. 智能手环通过传感器的数据实现监测功能。智能手环外观越来越时尚,功能更加强大。智能手环行业市场遇冷,期待下一次热潮。【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b项,“在探测
18、到出现高频低幅的脑波时唤醒睡眠者”说法错误,原文“重力加速传感器并不具备直接探测脑电波的功能”。故选b。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
19、,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
20、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
21、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d项,“但目前智能手环已找到市场的刚需热潮的引爆点”错误。原文“但是寻找到智能手环的刚需,依然能成为下一次热潮的引爆点”表示的意思是一种推测。故选d。【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分析语言特色,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结合材料内容,概括文意作答。结合材料一
22、的内容分析,抓住关键句“智能手环是一种穿线式智能设备。智能手环运动监测功能通过重力加速传感器实现”分析可知,主要讲智能手环通过传感器的数据实现监测功能。结合材料二的关键语句“智能手环主体一般采用医用橡胶材质,天然无毒,外观设计高档时尚、大方,不仅具有运动健康秘书的功能,还具有时尚装饰的功能,有流线花环,颜色也是多样,这种设计风格对于习惯佩戴首饰的用户而言,颇具有诱惑力”“别看小小手环个头不大,功能还是很强大的”等分析可知,主要讲智能手环外观越来越时尚,功能更加强大。结合材料三的关键语句“真正随着热潮成长起来的智能手环企业少之又少,早期进入市场的品牌如今的经营状况也很惨淡”“虽然野蛮生长的红利期
23、已过,但是寻找到智能手环的刚需,依然能成为它下一次热潮的引爆点”分析可知,主要讲智能手环行业市场遇冷,期待下一次热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屋檐水,滴旧窝张丽母亲会说理,不怕事,喜欢打抱不平,早年是老家出了名的“铁嘴判官”。按说,母亲在乡间“狠”了几十年,现居乐至县城,远离乡亲十来年,该两耳不闻乡间事了吧!可她想清静,别人不让。这不,大雨淅沥的,我的表姨母亲的表弟媳找上门来。还没开言,泪水汪汪,受了千般委屈一般哭喊:“嫂子啊,你可要为我主持公道哇!”母亲并不是像对别的亲人那样与她手拉手,而是闷闷的,泡上两杯茶。透过氤氲的茶雾,看窗玻璃上歪歪扭
24、扭的雨线。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不喜欢这个弟媳的,她们之间几乎也没有来往。表姨突然上门,想必是情非得已,有事相求。果然,她是来请母亲做判官的。原因是儿媳嫌弃她,逼着儿子要赶她走。母亲见不得那些违背乡村伦理道德的行为,曾经教训过几个行为不端的侄子,说“人在做,天在看”,骂他们“丧良心,会得报应”,还带他们到慈恩寺受教化,好说歹说,让他们老老实实做好人。我以为,这次她又会大动干戈,去历数表姨儿媳的不是。没有想到,母亲推开窗户,指着成线的雨滴问:“弟妹,还记得我对你说的那句话吗?嗨,还真的应验了啊屋檐水,滴旧窝。”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表姨的脸僵了,嘴巴张着,一双呆滞的眼睛显出惶恐。母亲看了表姨一眼,
25、缓缓地说:“你说你儿媳让你吃过夜的饭菜,可二十年前,作为儿媳,你那饿了几天的公婆,吃了你喂狗的饭团子,你都骂她说,养狗能看门,养个老不死的只会害人。”表姨嘴巴嘟囔着,没有吐出一个字。母亲继续说:“你说儿媳嫌弃你不会带孙女。我怎么听说,你儿子儿媳结婚几年后,儿媳怀不上,你逼着儿子与她离婚。他们俩是同学,好多年的感情舍不得分开,才去做试管婴儿。这个孙伢,就是吧?”表姨点头,马上辩白道:“手术后,本来是龙凤胎,就是她,非要逞能上班,导致流产,偏偏男伢流产了,生下个女伢,是她让我家绝了后。”母亲有些生气,语气也高了:“哪个人不想舒服啊?你儿媳挺着肚子上班,还不是为了家,你怎么能怪她?好吧,那我问你,为
26、什么儿媳不要你住,而要公公?”表姨抢白:“还不是老头子有退休金!那小女子贼得很,把我儿子哄得牵着鼻子走,又把公爹骗倒。哼!嫌我是多余的,没门,我要告她!”母亲摇摇头:“弟妹呀,不是什么都能用钱来衡量的。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肉烂在锅里你才五十出头,老家有房子有田地,又不是无路可走,闹起来不怕外人笑话吗?”表姨愤愤不平:“她都不怕,我怕啥?搞烦了我到她单位去闹,让她好看。”母亲叹了一口气:“唉!二十年前,你把公婆赶到牛圈屋住,可怜的老人冻得钻进稻草里,挨着牛取暖,你还骂她贱骨头,老不死的。一湾人说你不对,想为老人主持公道,可你的婆婆一个劲地为你说好话,给你脸上贴金。以至于我们想帮她都不能啊!”“她
27、、她”表姨的身子委顿了,脸色煞白。“她太要强,宁愿死,也不愿让儿子为难哪!”母亲的眼里溢出泪水。“是,是我过分,可她也不该想不开,去走那条路姨垂下头,没有底气说完。窗外的雨“滴答”“滴答”,滴滴惊心。母亲声音哽咽:“要不是你骂她,她怎会走绝路?大冬夜的,老人家跳塘,到早上才发现,多惨啊!唉她守寡十七年,辛辛苦苦养大儿子,原指望有个家,可你你呀你,你也有今天!真是,屋檐水,滴旧窝;屋檐水,滴旧窝哪!”“别说了,嫂子,我错了,我不是人。这些年,想起她我的妈,我睡不着,是我作孽啊!”表姨突然捂住脸痛哭。哭声和着窗外的风雨。雨水“滴答”“滴答”,一滴滴落下来,落在旧水窝,溅起一朵朵水花。水花溢出旧窝,
28、缓缓流淌。“算啦,算啦!一代管一代,一码归一码。过去的不提了。水往下流,家风代代传,咱们乐至,上慈下孝才会福乐将至啊。走,去你家!母亲站起来,挽住表姨的手。(选自北京文学2018年7期)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写母亲在乡间“狠”了几十年,现居乐至县城,远离乡亲十来年,她想清静别人还不让,从侧面突出了母亲在乡亲们心中的位置。b. “表姨的脸僵了,嘴巴张着,一双呆滞的眼睛显出惶恐”一句,运用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了表姨因母亲毫不留情的指责而尴尬惶惑的心理。c. “人在做,天在看”“屋檐水,滴旧窝”“打断骨头连着筋”等俗语的灵活运用,表现了文化
29、水平不高的母亲善于用传统文化调解民间纠纷的特点。d. 小说中母亲劝说表姨时,一边提及表姨当下的“冤屈”,一边列数表姨当年的劣迹,通过今昔对照,突出表现了俗语“屋檐水,滴旧窝”的内涵。8. 小说中母亲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9. 小说倒数第二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7. c 8. 爱憎分明,热心,爱打抱不平:母亲不与表姨手拉手,直言不讳指责她过去的不孝行为;表姨到县城找母亲,母亲陪她去她家主持公道。会说理,处理问题有礼有节:家出了名的“铁嘴判官”;曾成功教训过几个行为不端的侄子;说服表姨。遵从并倡导孝道等传统美德:见不得那些违背乡村伦理道德的行为等。 9.
30、从听觉和视觉等角度,把外面的风雨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力地烘托了表姨对自己不孝之行悔恨交加的心情。点题,呼应前文对雨水的描写“窗外的雨滴答滴答,滴滴惊心”。暗示主旨,为下文引出议论句“水往下流,家风代代传,咱们乐至,上慈下孝才会福乐将至啊”作铺垫。【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本题,c项,“文化水平不高”错,文中并没有说母亲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相关内容的表现,此处属于主观臆断。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
31、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文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文作答时要先从文中找出能体现“母亲”形象的相关内容,如“母亲会说理,不怕事,喜欢打抱不平,早年是老家出了名的铁嘴判官”,这是文中对“母亲”形象的直接评说,表明“母亲”会说理,热心,爱打抱不平;“母亲见不得那些违背乡村伦理道德的行为,曾经教训过几个行为不端的侄子还带他们到慈恩寺受教化,好说歹说,让他们老老实实做好人”,体现“母亲”爱憎分明;“母亲推开窗户,指着成线的雨滴问:弟妹,还记得我对你说的那句话吗?嗨,还真的应验了啊屋檐
32、水,滴旧窝”“母亲看了表姨一眼,缓缓地说:你说你儿媳让你吃过夜的饭菜,可二十年前,作为儿媳,你那饿了几天的公婆,吃了你喂狗的饭团子,你都骂她说,养狗能看门,养个老不死的只会害人”等对“表姨”指责、劝说,最后“走,去你家!母亲站起来,挽住表姨的手”又帮“表姨”去解决问题,体现了“母亲”遵从并倡导孝道,“见不得那些违背乡村伦理道德的行为”,且处理问题有礼有节。学生作答时,按照题干要求进行分类概括分析即可。【9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作品中句段的能力。作答时要先明确问题指向,题干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倒数第二段画线句子的作用,对于此类题目,考生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结合结尾部分的作用,可以从文章的标题、人
33、物形象的刻画、主题的表现、情节的设置、环境的渲染烘托、读者的阅读感受等角度去考虑。小说倒数第二段画线句子“雨水滴答滴答,一滴滴落下来,落在旧水窝,溅起一朵朵水花。水花溢出旧窝,缓缓流淌”,结合前面一句“哭声和着窗外的风雨”,作者从听觉和视觉等角度,描写外面的风雨,以此来烘托屋内表姨对自己不孝之行悔恨交加的心情。同时与前面“大雨淅沥的”“窗外的雨滴答滴答,滴滴惊心”等写雨的内容相照。另外,“一滴滴落下来,落在旧水窝”“水花溢出旧窝”这一雨景照应文章标题“屋檐水,滴旧窝”。此处写窗外风雨画线句子,也进一步引出后面的议论“水往下流,家风代代传,咱们乐至,上慈下孝才会福乐将至啊”,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34、点睛】对于句段的作用题,考生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一是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二是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四是掌握常见答题模式。答题方向如下: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感情,进一步写出了(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作为开头与标题的关系点题(照应标题),与下文的关系为下文写埋下伏笔(张本、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
35、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b.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
36、亦何有于郑乎/c.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d.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 以:利用b. 晋连兵而伐郑 伐:攻打、讨伐c.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 说:游说d. 存郑于将亡 存:保存12. 下列“之”字用法意思与“子犯请击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a. 此亡秦之续耳b.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 相结之厚d. 将焉取之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成而去,何
37、移之速也!(2)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答案】10. d 11. a 12. d 13. (1)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2)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料想秦穆公还会翻脸去谋取那种利益了!【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断句时应熟知“断句三步走”流程,掌握断句标志。运用“抓标志词语”法: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需要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就
38、可能需要断句;借助虚词断句: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句的地方;析结构修辞法:写两人对话,作者一般只在第一次回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了。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也可以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其前后词语的关系,进行推断,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断句。本句找出句中相同句式,“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等,然后根据语法、以及句意进行排除。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的根本在于平
39、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提升文言阅读的素养。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a项,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题干中“子犯请击之”中的“之”是代词,代指秦国。a项,此亡秦之续耳:之,用在主谓之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b项,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之,动词,到去。c项,相结之厚:之,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
40、可译作“得”。d项,将焉取之:之,代词,代指晋国所贪求的土地。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惟:只,只是;移:改变,变化。(2)利:利益;必:一定,必然。【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41、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天下的事因为利益而合作的,必然会因为利益而分离。秦国、晋国联合出兵讨伐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烛之武出来游说秦穆公,站着说会儿话的功夫就挽救了即将灭亡的郑国,不但使秦国军队撤退,还让秦国帮助郑国防守边境,改变得多么快啊!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背叛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依附弱小的国家;抛弃晋国的旧恩、召来新的怨恨;舍弃成功、去冒危险。要不是其中的利益迎合了秦穆公的心思,怎么能达到呢?秦穆公对于晋国来说,
42、相处很长时间了,他们之间的信义也很深了,交情也很厚了,一但沉迷于烛之武说的利益,抛弃晋国就像擤鼻涕吐唾沫,从郑国又得到了什么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料想秦穆公还会翻脸去谋取那种利益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b. “迢迢”两句分别从牵牛和织女两处落
43、笔,“迢迢”使人联想到远方的游子,“皎皎”又使人联想到女子的柔美。c. 全诗从织女的角度来写织女劳动的情景、勤劳的形象和孤苦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了牛郎对织女的缠绵情意。d. 全诗似句句在写景,又句句在写情,情语景语融合无间。写景自然清秀,抒情委婉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15. 请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答案】14. c 15. 运用叠词。“纤纤”写出了织女手的纤细柔长的形态;“札札”写出了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运用叠词也增加了韵律美。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这两句诗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织女的勤劳形象以及织女
44、思念亲人的孤寂苦闷的心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本题c项,“最后两句表达了牛郎对织女的缠绵情意”错误,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织女”,表达的应是织女对牛郎的缠绵情意。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歌重要句子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诗句,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从语言特点、诗句内容、人物形象、主旨情感等方面综合分析。从语言特点方面来看,“纤纤”“札札”为叠音
45、词,为诗句增添了音韵美,“纤纤”一词,写织女手的形态,纤细柔长。“札札”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从内容方面与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诗句,是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擢”一个动词,写出织女伸手摆动的劳动姿态,娴熟优美。“素”字写出织女手的颜色,白嫩娇美。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纤纤擢素手”写得如见其形,“札札弄机杼”写得更如闻其声。从主旨情感方面来看,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牛郎不在身边的孤寂苦闷心情。【点睛】诗歌赏鉴是高考语文中极其重要的
46、一部分,是一种较难掌握的题目类型。因此,学生要想在高考中稳定发挥,就应该充分掌握课文中的诗歌及作者,并借助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同时进行诗歌鉴赏题目的有效训练,这样,在答题时,就能够做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迁移,从而从容、规范应答。诗歌鉴赏客观题注重对内容的考查,主观题注重对手法和情感的考查。所以,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不能忽略对这三者的训练。当然还应注重诗歌手法的归纳整理,写景的手法,抒情的手法及修辞手法,理清手法之间的关联及作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的赤壁赋中,从听者感觉的角度侧面写出箫声凄婉动人的句子是:“_,_”。(2)针对
47、魏晋名士崇尚虛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起刘裕挥师北伐、收复中原故土的历史事实,把其形象地概括为振奋人心的“_,_”两句。【答案】 (1). 舞幽壑之浅蛟 (2). 泣孤舟之嫠妇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齐彭殇为妄作 (5). 金戈铁马 (6). 气吞万里如虎【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
48、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壑、嫠、诞、殇、妄。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从此无意于仕途,转而求田问舍,过上寄情山水、恬然自适的隐居生活。现在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纸质媒体已经四面楚歌,如若不想方设法挖掘其核心竞争力,很有可能被时代所淘汰。老
49、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孩子自小生活在农村,未出过远门儿,此次远离家乡去西安读书,多蒙王老师悉心照顾,作为孩子的父亲,我感同身受。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把握成语的意
50、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求田问舍: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价。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此处望文生义,使用错误。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报纸带来了冲击,此处使用正确。如数家珍: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本句说“他向慕名来
51、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当然“他”对这些东西一定“十分熟悉”。但是使用“如数家珍”这个成语有一种情况必须除外,即“熟悉”的对象不能就是“家珍”,这也就是词典中都说到的“如数家珍”的意思实际上说的是“像说家中的珍宝一样”。此处不合语境,使用错误。感同身受: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此处使用正确,表达了“我”对 “王老师”的感激之情。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此处使用正确,“他”做什么事一点就通,体现出他的精明灵活。铤而走险: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句中司机酒后驾车并不是无路可走,因此不合语境。故选a。
52、【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圣人系列电影”王羲之主要展现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为对象,讲述他如何创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故事。b. 苏轼所游赤壁并非是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
53、解脱罢了。c. 一般游记文章往往寄情山水,娱心悦目,或者抒发羡慕隐逸之情;而游褒禅山记则是通过游记形式来谈论生活中的哲理和治学精神,意蕴深刻。d. 5月26日常州武进区遭遇恶劣天气,造成该区多个社区的房屋、公路、通信、电力、交通等多项基础设施受损,两万余人受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
54、确。a项,结构混乱,“主要”和“以为”杂糅。b项,成分赘余,“并非”的意思是并不是,应把“并非是”中的“是”删掉。d项,不合逻辑,“公路”和“交通”并列不当。故选c。【点睛】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
55、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朱自清背影里浦口车站所在的小镇将被打造成一座“民国风情特色小镇”,小镇周边3平方公里将围绕车站建筑为中心来打造,计划2020年建成。b. 新学期一开始,天台县平桥镇学校就组织学生们参观抗日烈士陆蠡的故居,让学生们接受一份不一样的爱国主义教育。c. 屈原抓住香花异草、佳木美林、男女情爱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美学内涵,来传达抒情主体的形象和性格,使全诗的风格更为绚美艳丽,光彩照人。d. 归园田居(其一)反映了深刻的思想变化,表现了精湛网熟的艺术技巧,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不仅重视,广大陶诗爱好者也为之倾倒。
56、【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a项,“围绕为中心”,句式杂糅;c项,“传达形象和性格”不搭配;d项,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放到“不仅”的后面。故选b。20.下面是某校向家长发出的邀请函,表述和格式方面有五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邀请函为
57、了更好地实现家校合作,并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作心理疏导,我校决定于6月15日在学术报告厅召开家长会,届时我们将聘请知名心理辅导专家作专題讲座,同时也希望您能为学校发展提出拙见。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中学2019年5月8日【答案】1缺少称呼“尊敬的家长”2.“指导”改为“帮助”3.“6月15日”后面应有具体的时间点,比如“上午十点”4.“拙见”改为“宝贵意见”5.“不得”改为“请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查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通快递仓库培训体系
- 无租租车协议书
- 【课件】探讨现代企业培训与员工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人自愿离婚协议书
- 《婴幼儿早期教育》课件
- 专有技术合作协议与技术转让条款说明
- 农村牧场畜群托管及护理协议
- 配送劳务分包合同协议
- 退休合同聘用合同协议
- 培训学校招生进阶实战
- GB/T 14315-2008电力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 《民法》全册精讲课件
- 小学语文五年级知识竞赛课件
- 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 模板
- 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基础知识入门级培训课件
-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全册
- 草皮铺种施工方案
- 中医养生穴位保健按摩课件
- 回旋镖运动轨迹的模拟
- (完整)高血压病历以及全套临床病历
- 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氢氧化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