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种策略来激发学生习作的需要与动机_第1页
用多种策略来激发学生习作的需要与动机_第2页
用多种策略来激发学生习作的需要与动机_第3页
用多种策略来激发学生习作的需要与动机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多种策略来激发学生习作的需要与动机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习作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具有习作兴趣的学生才会把习作看成是内心的满足,而不是负担。 因此,教师应以兴趣为出发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 们的写作需要与动机。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习作兴趣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看,游戏在他们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次作文观摩课上,有两个学生的 背上各背着一个字,原来他们在比赛,看谁能先看到对方背上的 那个字。两个小对手你躲我闪,你进我退,辗转迂回,底下的小 观众兴趣盎然地观看着并情不自禁地为他俩呐喊助威。比赛结束后,老师问大家,这个游戏有趣吗?你们想把它真实地描述下来 回去讲给

2、你的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吗?异口同声的“想”驱使着 同学们把自己刚才看到的、 听到的、想到的具体而形象地描述下 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作文的乐趣。这样的游戏作文有很多,如三年级可举行“猜礼物” “照镜子”“哑剧表 演” “画鼻子”;四年级可举行“传话游戏”“铁锤捶蛋锤不 破”“撕纸屑” “闭着眼睛画画”“我的名字我做主”;五年级可举行“趣味的成语接龙” “我是魔术师”“掌声的魔 力” “画魔画”;六年级可举行“残酷的游戏”“一场特殊的考 试”“吹球入碗”等游戏。这些游戏的开展会使学生在亲身参与 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会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二、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小学生

3、的形象思维能力强于抽象能力, 我们的教师应抓住学 生的这一特点,把实物带进课堂,如水果、蔬菜等,让学生边观 察边描写其形状、颜色、作用等,以此增加他们对事物的感性认 识,调动学生习作的主观能动性。三、以真实为核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遵循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指导思想:要写诚实的话,要用我笔写我心,我口写我心。我们开展了“跟您说说心里话”的活动, 要求学生写由衷之言,抒肺腑之情。学生们抓住这个机会,有的 给教师及班级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有的把自己心中的小秘密告诉了老师; 有的抒发了对老师、对同学的喜爱之 情;还有的写出了自己遇到的不顺心的事,请老师给他出主意、 想办法等。这项活动大大地满

4、足了学生想表达、欲抒怀、道心声 的心理需求。四、以情感为纽带,触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出色的文学作品必须是作者情感的 最贴切的符号。”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儿童的思维是艺术的、 形象的,包含着情感的思维。”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底 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都是对情的肯定, 都是情感驱动写 作创作活动的证明。正如刘勰说的“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 可见人的感情不仅是构成文章内容的一个方面,而且,从心理角 度来看还有执行调节人动机的动力作用,我们不难发现情感的诱 发往往比法的指导还要重要。 鉴于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 生情感的积累,时时把握学生的感情脉搏,调动、触发其情感因

5、素,激发其习作需要。在作文课上,我们教师经常要扮演成一个号手、一个鼓手,一个煽风点火者,用闪光的火把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 使之熊熊 燃烧,用真情的云梯架起作文与生活的桥梁,把生活的汩汩清泉引进“沙化”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不出教室门便能观赏芳草萋 萋,破译秋月私语,解读生命真谛。例如,我校某个实验班的一 位同学因病住了医院,老师在班上向同学们讲了这位同学的病 情,并问他们有什么话想对这位同学说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同学站起来表达对这位同学的关心和问候。于是,老师就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把想表达的写下来或画下来,就这样,一封封感情真挚、充满爱心、传递友谊的慰问信诞生了。这不但温暖 了那位同学的心

6、,而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写作训练。每当新年来临之际,师生间、同学间都要把最美好的祝福送 给对方,其实这正是传情达意、行文练笔的绝好时机。“拇指一 族”:向亲朋好友发短信送祝福;“我爱我家”:把家中发生的 趣事用相声或小品等不同的形式传递给大家;“真情旋律”:以此为主题,讲述真情故事,以此为载体调动学生的情感。这些激 发学生习作的方式方法都是我们边实验边总结出来的,取得了良好效果。五、以生活为源泉,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叶圣陶说:“胸中有积蓄,不吐不快”,而“所积蓄的正确 度与深广度跟着生活的进展而进展”。也就是说生活越丰富,积 蓄也就越丰富,表达的愿望也就越强烈,终致“厚积而薄发”。 我经常

7、鼓励学生观察自然、 观察社会,把学生的视野由校园引向 校外,使他们认识生活、熟悉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进而 让学生去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自由驰骋想象,抒发真情实感,展示童心童趣,这样会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需要,他 们的作文能力也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六、以想象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想 象是无限的。” 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将是“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想象又是创新的基 础,只有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才会发展、进步。 文章亦是如此,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文章肯定打动 不了读者的心。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 力,帮助其写出佳品佳作,激发习作需要与动机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本着这一指导思想经常采用多变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 想象力。想象习作手、脚、球便是其中的一例:把三个毫不 相干的带有连续动作的图像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学生通过这三幅画面,展开联想和想象,不但编织了一个个风趣、 完整的故事,而且又通过小品、话剧等不同的形式把它演绎了出 来。他们的作品想象丰富,生动有趣,寓意深刻,让人读了、听 了、看了,赞叹不已。音乐习作也是我们推出的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