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藏医外治疗法_第1页
略论藏医外治疗法_第2页
略论藏医外治疗法_第3页
略论藏医外治疗法_第4页
略论藏医外治疗法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略论藏医外治疗法 文献标识码 A 正如“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医学的雏形”所说的那样, 青藏 高原自从有了人类活动, 就开始孕育原始外治疗法的萌芽。 在远 古时期, 藏族先民们在漫长的岁月里, 在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条 件下,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 发现了用石块或牛角等尖物 刺破肿胀或溃脓部位,排出血或脓后病情得到迅速缓解的方法。 通过对患者局部伤痛及穴位或某部位进行外敷、缚疗、涂搽、放 血、火灸、药浴等外治疗法施术,达到一定的疗效。在这种看似 原始而简单手段的启蒙下,经过历代藏医的总结、归纳,并遵循 藏医“天人合一”即体质、 疾病、 药物本质共性的自然规律疗疾 思想,结合藏医的核心理论“三因、

2、五源学说”。在此理论基础 指导下,进一步结合寒、热、虚、实、理、法、方、药等辩证理 念,不断完善和充实, 最终形成了完整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外 治疗法。藏医外治疗法是藏医传统五种外治疗法的统称;即放血疗 法、火灸疗法、罨敷疗法、药浴疗法、涂搽疗法,迄今已延用上 千年。据病案记载以及多年的临床证实, 此疗法在跌打损伤所致 的内伤、腰颈椎骨科以及寒症、局部疼痛方面尤其显著,深受广 大患者的青睐。 它的起源与藏民族本土文化一样历史悠久, 是藏 民族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有着扎实的临床实践历史基础 及完整的理论指导依据,也是四部医典实践论的重要组成部 分。下面就这五种外治疗法做具体介绍。一、火灸

3、疗法基本机理 藏医火灸疗法是取易燃艾叶或易传导热金属(金、银、铜、 铁等) 材料作为灸用载体物或器械, 根据人体体表固定的穴位或 某个疼痛部位直接或间接烧灼、 熏熨。 由借助较强的温度刺激穴 位下的经络,来促进大脑皮质对自助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进 行调节,使之机体增强自身调理能力, 平衡人体的三大生理物质, 即“隆、赤巴、培根”以及气血运行,从而达到身体机能寒热的 平衡以及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是治疗以寒性体质、 寒性病为主的 各种寒症疾病的治疗手段。1、火灸疗法的适应症 火灸疗法主要针对胃火衰败 (浅表性 胃炎、消化不良、胃痞)浮肿、水肿、痞瘤、寒盛胆病(慢性肠 炎、腹泻、长期大便不成型),

4、虚热症、心脏病、头昏、耳鸣、 健忘症、白脉症(中风后遗症)、癫痫症等诸神经系统病及肉痈 和骨痈等疾病。 总之凡是“培根”和“隆”型或神经性的疾病皆 可火灸施治。2、火灸疗法的禁忌症和部位 火灸治疗的禁忌症是瘟热、 血 热病、胆热、感冒发热等热性疾病。火灸疗法的禁忌部位则是眼 睛等五官及男性会阴的左侧脉, 女性会阴的右侧脉和之耻骨阴毛 中间动脉处,以及禁忌进食后即刻在胃肠等六腑部位进行火灸。二、放血疗法基本机理藏医辩证疾病主要基于“三因、 五源学说”, 在此基础上辨 其寒热虚实,观其征候的表现细微之处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及归 类。而寒热虚实在放血疗法里尤为重要, 是疾病好与否或能否做 此疗术的关键所

5、在。藏医认为人体固有的血和“赤巴”(热)等 物质,因内外(外有跌打损伤等起居不当,内有三因失调伤及体 内元气及五脏六腑)因素引起紊乱,失去平衡、充溢或亢进而发 生扩散性伤热、陈旧热、炎肿、疮疡、痛风、骨关节的黄水充斥 等诸多疾病, 这些因素使体内精微运化功能衰弱, 血液及黄水不 能正常生化而变成坏血,造成脉管瘀阻、皮下等组织炎肿充血, 致使体内脏器、血管、神经等组织发生器质性病变,继而显现出 各种不同的病症。 而藏医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通过割刺有关脉道 将坏血排出体外,可作用于排出病毒、通经活络、祛瘀消肿、修 复局部及区域性等疾病,对疾病的治疗有着标本兼治的效果。1、放血疗法的适应症 凡属藏医辩

6、证所诊断的扩散伤热、 紊 乱热、疫热、血热等“赤巴”病引起的实热型病症, 陈旧性创伤、 痛风、实热性腑脏病、丹毒、赤巴性黄水病(包括皮肤病、风湿 性关节炎)等单纯热性疾病,特别是血和“赤巴”偏盛(热症) 的疾病, 均适用于放血疗法治疗, 尤其用于急性的脑中风可谓救 命一针。2、放血疗法的禁忌症 放血疗法对神志病(精神分裂症)、 浮肿(肾衰竭)、久病消瘦、体质虚弱、胃火衰败(肠胃功能低 下)、年老体弱者、孕妇、产后“培根”和“隆”(虚热)引起 的疾病或极度虚弱者均属于禁忌范围。三、药浴疗法基本机理 药浴疗法是一种全身性药物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疗法, 它的机 理是借助药物热力开启毛孔, 通过毛孔吸收药

7、物等机理作用, 达 到疏气通络、活血化瘀、祛风除湿、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代 谢、软化血管、滋润肌肤、发汗除臭等疗效。1、药浴疗法的分类 藏医对“药浴”一词的含意不仅仅是在 药水里泡泡而已, 原意是开启毛孔, 通过毛孔吸收药物等机理作 用使病变的局部或筋脉肌肉受到药物的浸泡软化,使之枯萎的 “树干树叶”在药效的作用下恢复生机。 药浴疗法在藏医 四部 医典中分为天然药浴和人工药物药浴两大类。 药物浴则分为蒸 气浴、水浴、药浴缚疗三种,其机理与作用基本相同。药浴缚疗 的用法是将已配伍的药物直接缚于某处穴位或病患处,具有安 全、实用性广、配伍方便、疗效显著等特点,是藏医临床中较常 用的一种外治疗术。

8、2、药浴疗法的适应症 药浴疗法适用于风寒引起的四肢僵 直,弓腰驼背,肌肉、筋萎缩及功能障碍,肌肉疼痛以及关节变 形疼痛等风湿、类风湿病,痛风、黄水病、各类型癣病皮肤病、 寒性妇科病、痛经、强制性脊柱炎、肌肉萎缩、肌无力、骨质增 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症。同时具有解除疲劳,促进睡 眠,改善滋润肌肤、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增强机体代谢 功能等。3、药浴疗法的禁忌症 从药浴疗法机理来看, 感冒发烧、传染性疾病、面色浮肿、妊娠期、严重高血压、心脏 病,热性肾病、活动期结核病等实热性病属于禁忌范畴。四、敷药疗法基本机理 藏医敷药疗法是将某种特殊物体或药物, 根据疾病寒热属性 及患病部位, 熨贴

9、于其指定的患病局部或某一穴位上, 借助其药 物及物体的冷热效力, 通过物理作用启开皮肤毛孔吸收药物, 达 到舒经通络、消炎止痛、消肿散结、活血化淤等疗效。是一种藏 医临床常用的非内服药物疗法,具有见效快、使用方便、实用性 广等优点,多年来深受广大患者的接受和欢迎。1、敷药疗法的适应症 敷药疗法适应于“培根”、 “隆”并 发所致的消化不良、胃寒痛。腹部及不同部位的筋骨、肌肉疼痛 充血、红肿;黄水、血增盛引起的四肢关节及其它部位疼痛;骨 质增生、湿痹、肌肉萎缩、腰肌劳损、强制性脊柱炎等骨关节疾 病等。2、敷药疗法的禁忌症 敷药疗法对“培根”浮肿, “赤巴卡 尔压病 (重症黄疸病) 、瘟热病、 中毒

10、症、 腹水、 热性瘟症、 疮疹等病及进食后大约半小时内不宜施行罨敷。五、涂药疗法的机理概述涂药疗法分为油汁、 膏剂两种剂型。 临床中根据不同疾病的 性质酌情选用。 油脂汁剂型的药物均属动物或植物中提取的油型 药物,也有少量带有芳香型的植物药粉末。 以其配制的涂搽剂可 直接涂于患者的某穴位处或患病处,同时配伍相应的揉搓按摩。药膏剂型的药物均属植物药煎熬的膏剂或已经特殊处理的 煅灰药物。根据病情,在配药时可使用奶汁、酸奶汁以及动植物 油汁等作为调合膏剂使用。l 、涂药疗法的适应症及使用方法 皮肤粗糙、气血不足、体 力虚衰、年迈衰弱、思虑过度、愁苦不欢、双目失明、劳累过度 以及失眠等症,特别是对“隆

11、病(气血两虚)均适用涂药疗 法。如:油涂法,在头部三会门(百会、囟门、后囟)、手心、 足心、第6 7,脊椎等处,用牛羊油或植物油涂擦按摩全身干 后用豌豆面擦搓干净, 治心风病及斑疹、 疖痈等。“隆”病失眠, 用植物油涂擦按摩“隆”穴(三会门、第一胸椎等)。全身涂擦 植物油、酥油,可使精力旺盛。面部涂擦植物油、揉搓,可使头 脑灵活、记忆力增强。疯癫、昏迷症,可用陈旧酥油涂擦按摩。 黄水病、皮肤瘙痒,可用马、驴的油脂涂擦按摩。肾病、遗精, 用水獭或雪蛙的油脂涂擦按摩腰肾部。 虱虮多者, 用鹿的油脂涂 擦全身。被狗咬伤, 应用犬脂擦涂。 牛皮癣用猪油调黑硫黄涂擦。 痘疹用山羊脂调紫草茸擦涂。 陈旧的疱疹疖疮用酥油调檀香末擦 涂。视物模糊用鹫脂加猪脂,或牦牛酥油加小茴香末擦涂足心。 痛风病人骨疼痛者,用于姜、植物油调和外涂。也治热症失眠等 等。2、涂药疗法的禁忌症 涂药疗法对食物不化、不思饮食、大 腿僵直、珍宝中毒以及水肿、“培根”病等不宜涂擦,以及不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