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_第1页
(2021年整理)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_第2页
(2021年整理)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_第3页
(2021年整理)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 业绩进步,以下为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的全部内容。9数控加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和任务数控加工技术基础是高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

2、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数控机床的工艺特点、范围、加工工艺和一般操作、日常维护、手工编程知识;会编制常用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并能据此编写数控加工程序;能独立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会使用和日常维护常用数控机床,具备根据加工需要正确选用数控机床的初步能力。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职业岗位实践能力的主线,兼顾学生的发展和为后续课程服务的理念设计的。【课程思路】:本课程包括数控加工工艺基础、数控车削技术训练、数控铣削技术训练、数控线切割、电脉冲加工技术训练等四个模块,各个模块内容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

3、联,并按知识、技能、工具、态度、安全等内容与数控加工职业岗位相对应,从而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实训基地的条件及专门化设置方向和企业的用人需求灵活组织教学。二、课程目标1、熟悉常用数控机床的种类、工艺范围与特点,会制订常用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规程;2、能对常用数控机床进行日常维护保养;3、能根据工程需要正确选用刀具、在线测量、选择加工方式;4、能正确执行安全操作规程;5、根据图样要求,正确编写数控加工程序,能校验与修正一般加工程序;6、能根据工程需要正确选用数控机床,具备分析和提出改善加工质量建议的初步能力。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1相关知识(1)数控加工工艺基础(2)数控加工常用刀

4、具简介(3)数控机床夹具基础(4)数控车削工艺基础(5)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工艺基础(6)其它数控加工工艺简介2实践活动(1)通过参观见习,了解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过程以及数控加工的工艺过程卡片的组成.(2)通过网络资源的查询活动,了解常用数控设备的种类及主要技术指标、数控加工刀具的基本知识、数控加工夹具的基本知识、数控车削、铣削(加工中心)的基本知识。3教学要求1、了解数控加工工艺的基础常识;2、掌握数控机床切削加工的过程、基本规律、切削参数的选择以及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的应用常识,熟悉数控刀具材料,会选用常用刀具;3、熟悉数控机床常用夹具及工件的定位和夹紧方法,能正确使用数控加工常用的夹具;4

5、、熟练掌握普通机械加工、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初步掌握中等复杂零件车、铣类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方法,了解数控磨削等其他数控加工的工艺编制方法.4考核与评价本部分内容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教师的考核评价占80,评价的手段包括闭卷(或开卷)考核、参观见习、网络资源查询后的实践报告等。其中数控加工工艺基础基本知识的闭卷测试成绩占3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作业、课堂笔记、课堂表现记录、学习的态度等)占30、实践报告占40%;学生的自查评价占20,评价的手段以学生阶段小结为主,小结的内容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收获、学习中进步的过程及协作互助等方面。(二)数控车削工艺及加工技术训练1相关知识(1)数

6、控车削编程技术训练(2)数控车削加工技术训练2实践活动(1)通过仿真加工,校验典型零件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的准确性;(2)数控车床日常维护保养(3)外轮廓加工(4)孔类零件加工(5)综合加工3教学要求(1)会熟练编制各种典型零件数控车削的加工程序。(2)了解各种常见的数控车床的操作面板及系统面板,重点掌握一种典型数控车床的操作面板和系统面板;(3)能熟练装刀与对刀;(4)能熟练加工典型零件并保证加工精度,达到规定要求.4考核与评价本部分内容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评价占50,评价的手段包括观测、现场操作等。评价的内容包括完成零件加工的质

7、量占6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考勤记录、课堂笔记、平时分段训练的成绩、自主学习的计划、训练的态度、值日工作情况等)占40。需要指出的是完成零件加工的质量包括操作规范、操作步骤、刀具使用、对刀、程序、日常维护和保养和典型零件加工精度等方面;学生的自评占25,包括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按时完成任务情况、按要求完成准备工作情况、阶段性实习总结等;小组评价占25%,包括乐于请教和帮助同学、小组活动协调和谐、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学习态度等。(三)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工艺及加工技术训练1相关知识(1)数控铣削编程技术训练(2)数控铣削加工技术训练2实践活动(1)通过仿真加工,校验典型零件数控车削

8、加工程序的准确性;(2)数控铣床日常维护保养(3)外轮廓加工(4)控槽与型腔加工(5)孔加工(6)综合铣削加工(7)了解加工中心的结构与一般操作技术3教学要求1、掌握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2、会熟练编制各种典型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程序;3、了解各种常见的数控铣床操作面板和系统面板,重点掌握一种典型的数控铣床操作面板和系统面板;4、能正确选用铣刀与熟练对刀;5、会正确装夹工件及选用夹具;6、能熟练加工典型零件并保证加工精度,达到规定要求。4考核与评价本部分内容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评价占50%,评价的手段包括观测、现场操作等。评

9、价的内容包括完成零件加工的质量占6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考勤记录、课堂笔记、平时分段训练的成绩、自主学习的计划、训练的态度、值日工作情况等)占40%.需要指出的是完成零件加工的质量包括操作规范、操作步骤、刀具使用、对刀、程序、日常维护和保养和典型零件加工精度等方面;学生的自评占25%,包括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按时完成任务情况、按要求完成准备工作情况、阶段性实习总结等;小组评价占25%,包括乐于请教和帮助同学、小组活动协调和谐、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学习态度等。(四)数控线切割加工技术训练1相关知识(1)数控线切割机床概述(2)数控线切割编程(简介)(3)线切割加工技术2实践活动(1

10、)通过参观见习,了解电火花加工的概念与特点、电火花加工的分类与发展概述、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电火花线切割的原理、应用范围及特点以及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设备;(2)通过仿真加工,校验典型零件数控线切割加工程序的准确性;(3)线切割机床操作(4)试切与切割(5)加工过程中特殊情况的处理(6)综合加工3教学要求1、了解线切割机床的加工工艺特点及其应用技术;2、掌握数控线切割的加工技术,能加工一般典型零件。4考核与评价本部分内容用目标评价、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综合性。教师的评价占50%,评价的手段包括观测、现场操作等。评价的内容包括完成零件加工的质量占6

11、0%、学习过程档案资料(考勤记录、课堂笔记、平时分段训练的成绩、自主学习的计划、训练的态度、值日工作情况等)占40%.需要指出的是完成零件加工的质量包括操作规范、操作步骤、刀具使用、对刀、程序、日常维护和保养和典型零件加工精度等方面;学生的自评占25,包括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按时完成任务情况、按要求完成准备工作情况、阶段性实习总结等;小组评价占25%,包括乐于请教和帮助同学、小组活动协调和谐、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学习态度等。四、课程教学建议1、学时分配建议序 号项目内容任务内容课时第一篇数控加工工艺基础第1章 绪论4第2章 数控加工工艺基础10第3章 数控加工刀具16第4章 数控

12、机床夹具14第5章 数控车削工艺基础20第6章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工艺基础20第7章 其它数控加工工艺简介10机动6合计100第二篇数控车削工艺及加工技术训练2w第三篇数控铣削工艺及加工技术训练2w第四篇数控线切割加工技术训练(2w)第一章 数控线切割机床概述10第二章 数控线切割编程简介12第三章 线切割加工技术训练38合 计60总 计100+6w2、教学建议(1)本课程宜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2)部分理论教学内容和训练课题有条件可采用行为导向学习法。(3)本课程理论和实践两部分最好使用具有“双师型”资格的同一教师任教。(4)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培养学生的学

13、习兴趣.(5)重视实习教学的过程评价,实现在评价中学习理念.(6)安全文明生产教育要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实习教学中.3、考核评价建议(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方法,采用阶段(过程性)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2)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3)评价手段可以采用观测、现场操作、提交实验报告、闭卷或开卷测试等,具体建议如下:(4)评价重点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5)本课程质量评定由理论与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占40,操作技能考核占6

14、0%。五、教材开发选用与教学资源建设建议1教材开发选用建议(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选用合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或项目课程教材。(2)根据五年制高职教学特点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教材开发的建议为:组织开发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以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发教材的主编和主审,须是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的骨干教师;教材结构和内容须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讲究“实在、“实效,编排时要符合五年制高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选取的项目或课题应将企业的实际应用和学校的实际有机结合,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的原则;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内容的选择力求明确,可操作性强,便于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教材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适度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2教学资源建设建议(1)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类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录像、多媒体课件、电影、资料文献、企业生产现场参观等资源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2)针对教学的需要和难点,对理论性强,较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