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计算题_第1页
工程水文学计算题_第2页
工程水文学计算题_第3页
工程水文学计算题_第4页
工程水文学计算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题 第一章 绪论1. 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c=119000km 3、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 2. 将全球的海洋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设洋面上的多年平均降水量Po=458000km 3、多年平均蒸发量Eo=505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 3.将全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当已知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蒸发量Eo=505000km3、陆地的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

2、,试根据全球的水量平衡原理推算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多少?第二章 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 1. 已知某河从河源至河口总长L为5500 m,其纵断面如图1-2-1,A、B、C、D、E各点地面高程分别为48,24,17,15,14,各河段长度,分别为800、1300、1400、2000试推求该河流的平均纵比降。 图1-2-1 某河流纵断面图 2. 某流域如图1-2-2,流域面积F=180,流域内及其附近有A,B两个雨量站,其上有一次降雨,两站的雨量分别为150、100mm,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并比较二者的差异。图1-2-2 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及一次

3、雨量分布 3. 某流域如图1-2-3,流域面积F=350,流域内及其附近有A,B两个雨量站,其上有一次降雨,它们的雨量依次为360和210,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比较二者的差异。(提示:A、B雨量站泰森多边形权重分别为0.78、0.22) 图1-2-3 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及一次雨量分布 4. 某流域如图1-2-4,流域面积300,流域内及其附近有A、B、C 三个雨量站,其上有一次降雨,他们的雨量依次为260 、120mm和150,试绘出泰森多边形图,并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法计算该次降雨的平均面雨量。(提示:A、C雨量站泰森多边形权重分别

4、为0.56、0.44) 图1-2-4 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和一次雨量分布 5. 已知某流域及雨量站位置如图1-2-5所示,试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 图1-2-5 某流域及其附近雨量站分布图 6. 已知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位置如图1-2-6所示,试绘出该流域的泰森多边形,并在图上标出A、B、C、D站各自代表的面积FA、FB、FC、FD,写出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本流域的平均雨量公式。 图1-2-6 某流域及其附近的雨量站分布图 7.已知某次暴雨的等雨量线图(图1-2-7),图中等雨量线上的数字以mm计,各等雨量线之间的面积、分别为500,1500,3000,4000,试用等雨量线法推求流域平均降雨

5、量。图1-2-7 某流域上一次降雨的等雨量线图8. 某雨量站测得一次降雨的各时段雨量如表1-2-1,试计算和绘制该次降雨的时段平均降雨强度过程线和累积雨量过程线。 表1-2-1 某站一次降雨实测的各时段雨量 时间t(h) (1) 0-88-1212-1414-1616-2020-24 雨量 )mm(pi(2) 8.036.248.654.030.06.8 9. 某流域面积,其上有10个雨量站,各站代表面积已按泰森多边形法求得,并与1998年6月29日的一次实测降雨一起列于表1-2-2,试计算本次降雨的流域平均降雨过程及流域平均总雨量。表1-2-2 某流域各站实测的1998年6月29日降雨量 1

6、0.根据水文年鉴资料,计算得某站的7月16日的一次降雨累积过程如表1-2-3所示,需要依此推求时段均为3h的时段雨量过程。 表1-2-3 某站的7月16日的一次降雨累积过程 时间t(h) 0 6 12 14 16 20 24 累积雨量P(mm) 0 12.066.3139.2220.2265.2274.8 11.根据某流域附近的水面蒸发实验站资料,已分析得E-601型蒸发器1月至12月的折算系数K依次为0.98,0.96,0.89,0.88,0.89,0.93,0.95,0.97,1.03,1.03,1.06,1.02。本流域应用E-601型蒸发器测得8月30、31和9月1、2、3日的水面蒸发

7、量依次为5.2,6.0,6.2,5.8,5.6mm,试计算某水库这些天的逐日水面蒸发量。12.已知某地某水库某日的水面温度为20,试求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es为多少? 13.已测得某地某一时间近地面的实际水汽压e =18. 2hPa,那么这时的露点为多大? 15. 已知某小流域田间持水量为120(近似为最大土壤含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为23.0mm,7月5日的流域土壤蓄水量为80,土壤蒸发能力5.6mm/d,试计算该日的流域土壤蒸发量为多少? 16. 小流域中某土柱的田间持水量为120(近似为最大土壤含水量),毛管断裂含水量为23.0mm。7月8日的流域土壤蓄水量为60,土壤蒸发能力为5.0mm

8、/d,流域降雨量为20,它产生的径流深为5.0,试求7月9日开始时的流域土壤蓄水量。 17.对某流域选定一个地点进行人工降雨下渗实验,在确保充分供水条件下,测得本次实验的累积降雨过程和测点的地面径流过程,如表1-2-5所示。试求本次实验的累积下渗过程。 表1-2-5 流域某一测点人工降雨下渗实验的、记录 单位:时间t(h) (1) 0 1 2 3 4 5 6 7 8 P(t) (2) 0 70 140 210 240 270 300 310 320 R (t) (3) 0 32.779.5133.0151.6173.2196.7 201.3206.6时间t(h) (1) 9 10 11 12

9、13 14 15 16 17 P(t) (2) 330 340 350 360 370 380 390 400 410 R(t) (3) 212.3 218.3224.5230.6236.9243.3249.7 256.1262.5 18. 由人工降雨下渗实验获得的累积下渗过程,如表1-2-6所示,推求该次实验的下渗过程及绘制下渗曲线ft。 表1-2-6 实测某点实验的累积下渗过程 F(t)时间t(h) (1) 012345678F(t) (mm) (2) 037.360.577.088.496.8103.3108.7113.4时间t(h) (1) 91011121314151617F(t)

10、(mm) (2) 117.7121.7125.5129.4133.1136.7140.3143.9147.519.已知某流域Horton下渗方程的参数为:初渗率f0=40mm/h、稳渗率fc=3.0mm/h、系数=0.5H-1,试求该流域的下渗曲线及累积下渗过程。 20.某流域面积F=600km2,其上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W = 9000104m3,试求该次暴雨产生的净雨深为多少? 21. 某流域面积,其上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流域平均雨量,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W4=8000104m3,试求该次暴雨的损失量为多少? 22. 某水文站.测得多年平均流量,该站控制流域面积F=8200

11、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多少? 23.某流域面积 ,7月10日有一次暴雨洪水,测得其流域平均雨量,径流深,该次降雨前较长时间没有降雨;7月14日又有一次暴雨,其流域平均雨量,径流深 ;试计算这二次暴雨的径流系数各为多少?并分析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4.某流域面积 ,从该地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得多年平均径流模数,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流量Q和多年平均径流深R各为多少? 25. 某流域面积F =120km2,从该地区的水文手册中查得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模数 ,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流量mQ为多少?能否按所给资料推求多年平均年最大洪峰的洪量? 26.某流域面积F=3

12、00km2,已求得流域100年一遇的24h设计暴雨雨量P1%=187mm,设计暴雨的径流系数=0.82,试求设计净雨量R1%及设计暴雨的损失量s各为多少?27.某山区流域,流域面积F=1900km2,测得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W =12.67108m3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1180.5mm,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蒸发量和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各为多少? 28. 某平原流域,流域面积F=360km2,其中水面面积占21.0%,从有关水文手册中查得该流域的多年流域平均降水量P =1115.0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陆E=75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E水=1040.0mm,试求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

13、为多少? 29. 某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F=800km2,其上有一次降雨,流域平均雨量P=230mm,形成的洪水过程如表1-2-7,试求:1)该次洪水的径流总量;2)该次洪水的径流深;3)该次洪水的径流系数。 表1-2-7 某水文站一次降雨的洪水过程 时间t(h) 0612182430364248546066727884流量Q(m3/s) 901101301500135092070043031026023020017015014030. 某站控制流域面积F=121000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767,多年平均流量Q=822m3/s,试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年径流深、多年

14、平均流量模数、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31.某闭合流域面积F=1000km2,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P=1400mm,多年平均流量Q= 20 m3/s,今后拟在本流域修建水库,由此增加的水面面积F=100km2,按当地蒸发皿实测的多年平均蒸发值E器=2000mm,蒸发皿折算系数k=0. 8,该流域原来的水面面积极微,可忽略。若修建水库前后流域的气候条件保持不变,试问建库后多年平均流量Q(m3/ s)为多少?32. 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P =1400mm,多年平均流量Q =15 m3 / s,蒸发器测得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2000mm,蒸发器折算系数为0.8,水面面

15、积为F水=100km2,试求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陆E。 33. 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 =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P=1400mm,多年平均流量Q=15m3/ s,水面面积为F水= 100km2,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E陆=852mm,试求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 34. 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 =1000km2,其中水面面积为F水 =100 km2,多年平均流量Q=15m3/ s,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E陆=852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E水=1600mm,求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多少? 35. 某闭合流域,流域面积F =1000km2,其中水面面积为F水 =100 km2,多年平均降水量

16、P=1400mm,流域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E陆=852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E水=1600mm,试求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多少? 36. 已知某流域的流域面积F=2000km2,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P=700mm,多年平均径流量W=4.5108m3,试推求该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 37. 某流域的流域面积为F=1500km2,其中湖泊等水面面积F水=400 km 2, 多年平均降雨量P=130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E水=1100.0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E陆=700.0mm,拟围湖造田200km2,那么围湖造田后流域的多年平均流量为多少? 38. 某流域的流域面积为F=1500

17、km2,其中湖泊等水面面积F水=400 km 2, 多年平均降雨量P=1300.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值为水E=1100.0mm,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陆E=700.0mm,拟围湖造田200 km2,那么围湖造田后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有多大?(提示:应先根据围湖造田前条件计算以前情况下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再按围湖造田后的条件计算围垦后的,二者相比较,了解围湖造田的影响。) 第三章 信息采集与处理1下面是某一测站逐日平均水位表的摘录,其测量的基面为测站基面(海拔5.43m),如采用黄海基面,试求出每日的水位。 表1-3-1 某测站逐日平均水位表(部分摘录) 月 日 1月 3月 5月 7月 9月 11

18、月 1 2 3 43.88 83 80 44.3445.092748.26944648.0347.3046.7046.3747.075346.18 38 47.55 2某水文站观测水位的记录如图所示,试用算术平均法推求该日的日平均水位。 图1-3-3 某水文站观测的水位记录 3某水文站观测水位的记录如图所示,试用面积包围法计算该日的日平均水位。 图1-3-4 某水文站观测的水位记录 4皖河潜水袁家渡站1983年7月各时刻的实测水位记录如下表,试用面积包围法计算出7月14日的日平均水位。 表1-3-2 皖河潜水袁家渡站1983年7月实测水位记录表 5某河某测站施测到某日的水位变化过程如下表所示,

19、试用面积包围法求该日的平均水位。 表1-3-3 某测站某日水位变化过程表 时间t(h) 0 2 8 14 16 20 24 水位观测值Z(m) 20.4 18.617.218.417.419.2 22.6 6某水文站每日4段制观测水位的记录如表1-3-4示,试用面积包围法推求7月14日的日平均水位。 表1-3-4 某水文站水位观测记录表 月 日 7.13 7.14 7.15 时 20 2 8 14 20 2 8 水位(m)48.10 49.10 50.20 49.80 49.40 49.10 48.90 7某河某站施测到某日的水位变化过程如图所示,试用面积包围法求该日平均水位。 图1-3-5

20、某水文站观测的水位记录 8某河某站7月5日7日水位变化过程如图所示,试用面积包围法推求6日的平均水位。 图1-3-6 某水文站观测的水位记录 9某河某站横断面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所给测流资料计算该站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图中测线水深h1=1.5m,h2=0.5m,V0.2,V 0.8,V 0.6分别表示测线在0.2h,0.8h,0.6h处得测点流速,有分别表示左右岸的岸边系数。 图1-3-7 某河某站横断面及测流资料 10某河某站横断面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所给测流资料计算该站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图中测线水深h1=1.5m,h2=1.0m,h3=0.5m,V0.2,V 0.8,V 0.6分别表示测

21、线在0.2h,0.8h,0.6h处得测点流速,有分别表示左右岸的岸边系数。 图1-3-8 某河某站横断面及测流资料 11某河某站横断面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所给测流资料计算该站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图中测线水深h1=1.5m,h2=1.0m,h3=0.5m,V0.2,V 0.8,V 0.6分别表示测线在0.2h,0.8h,0.6h处得测点流速,有分别表示左右岸的岸边系数图1-3-9 某河某站横断面及测流资料12按照下图资料计算断面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 图1-3-10 某河某站横断面及测流资料 13已知沅江王家河站1974年实测水位、流量成果,并根据大断面资料计算出相应的断面面积,见表1-3-5,试

22、求出各测次的平均流速。 表1-3-5 1974年沅江王家河站实测水位、流量成果 水位 Z(m)流量Q(m3/s)断面面积A(m2)平均流速V(m/s)44.3545.4546.4146.9647.5853112002230282035101210158019802210247014已知沅江王家河站1974年实测水位、流量成果(如图),求出水位为57.62m时的断面流量。 图1-3-11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5某河测站测流段比较稳定,测算得各级水位的断面平均流速和断面面积如下表所示。试计算各断面流量。 表1-3-6 某测站断面平均流速与断面面积关系表 水位 Z(m) 断面平均流速V(m/s) 断面

23、面积A(m2) 水位 Z(m)断面平均流速V(m/s) 断面面积A(m2) 0 1.2 2.0 2.5 3.1 0 0.7 1.2 1.4 1.8 0 64 136 208 300 3.5 4.0 4.2 4.5 5.0 1.9 2.1 2.0 2.2 2.3 356 460 514 600 730 16某河测站测流段比较稳定,测算得各级水位的断面平均流速和断面面积,并绘制出该站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如图,试求5.5m水位时的流量。 图1-3-12 水位流速关系曲线图 17下表是某测站1982年实测的流量成果,浮标系数k=0.85,试计算出各时刻断面的流量大小。 表1-3-7 河站1982年实测

24、流量成果表(摘录) 第四章 水文统计1、在1000次化学实验中,成功了50次,成功的概率和失败的概率各为多少?两者有何关系?2、掷一颗骰子,出现3点、4点或5点的概率是多少?3、一颗骰子连掷2次,2次都出现6点的概率为多少?若连掷3次,3次都出现5点的概率是多少?4、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可能取值为10,3,7,2,5,9,4,并且取值是等概率的。每一个值出现的概率为多少?大于等于5的概率为多少?5、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可能取值为10,3,7,2,5,9,4,并且取值是等概率的。每一个值出现的概率为多少?小于等于4的概率为多少?6、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X,其概率分布如表1-4-1,小于等于4的

25、概率为多少?大于等于5的概率又为多少?表1-4-1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7、随机变量X系列为10,17,8,4,9,试求该系列的均值x、模比系数k、均方差、变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 ?8、随机变量X系列为100,170,80,40,90,试求该系列的均值x、模比系数k、均方差、变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 ?9、某站年雨量系列符合皮尔逊III型分布,经频率计算已求得该系列的统计参数:均值P=900mm,Cv =020,Cs=060。试结合表1-4-2推求百年一遇年雨量?表1-4-2 PIII型曲线值表10、某水库,设计洪水频率为1%,设计年径流保证率为90%,分别计算其重现期?说明两者含义有何差别

26、?11、设有一数据系列为1、3、5、7,用无偏估值公式计算系列的均值x、离势系数Cv、偏态系数Cs,并指出该系列属正偏、负偏还是正态?12、设有一水文系列:300、200、185、165、150,试用无偏估值公式计算均值x、均方差、离势系数Cv、偏态系数Cs?13、已知x系列为90、100、110,y系列为5、10、15,试用无偏估值公式计算并比较两系列的绝对离散程度和相对离散程度?14、某站共有18年实测年径流资料列于表1-4-3,试用矩法的无偏估值公式估算其均值R、均方差、变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 ?表1-4-3 某站年径流深资料15、根据某站18年实测年径流资料估算的统计参数=969.

27、7mm, =233.0mm , Cv=0.23, Cs=0.23,计算它们的均方误?16、根据某站18年实测年径流资料(表1-4-3),计算年径流的经验频率?17、根据某站18年实测年径流资料(表1-4-3),试用权函数法估算其偏态系数Cs ?18、某水文站31年的年平均流量资料列于表1-4-4,通过计算已得到Qi = 26447,(Ki1)2 = 13.0957,(Ki1)3 = 8.9100,试用矩法的无偏估值公式估算其均值Q、均方差、变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 ?表1-4-4 某水文站历年年平均流量资料19、根据某水文站31年的年平均流量资料(表1-4-4),计算其经验频率?20、某枢纽

28、处共有21年的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列于表1-4-5,通过计算已得到Qi = 26170,(Ki1)2 = 4.2426,(Ki1)3 = 1.9774,试用矩法的无偏估值公式估算其均值Q、均方差、变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 ?表1-4-5 某枢纽处的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21、根据某枢纽处21年的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表1-4-5),计算其经验频率?22、根据某枢纽处21年的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表1-4-5),试用权函数法估算其偏态系数Cs ? 23、某山区年平均径流深R(mm)及流域平均高度H(m)的观测数据如表1-4-6,试推求R和H系列的均值、均方差及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表1-4

29、-6 年平均径流深R及流域平均高度H的观测数据表24、根据某山区年平均径流深R(mm)及流域平均高度H(m)的观测数据,计算后得到均值=697.9mm, =328.6m;均方差R=251.2,H=169.9;相关系数r=0.97,已知流域平均高程H =360m,此处的年平均径流深R为多少?25、根据某山区年平均径流深R(mm)及流域平均高度H(m)的观测数据,计算后得到均值=697.9mm, =328.6m;均方差R=251.2,H=169.9;相关系数r= 0.97,已知流域某处的年平均径流深R=850mm,该处的平均高程H为多少?26、根据某山区年平均径流深R(mm)及流域平均高度H(m)

30、的观测数据,计算后得到R=251.2,H=169.9,r = 0.97,分别推求R倚H和H倚R回归方程的均方误SR、SH ?27、已知某流域年径流量R和年降雨量P同期系列呈直线相关,且= 760 mm,= 1200 mm,R=160 mm,P=125 mm,相关系数r = 0.90,试写出R倚P的相关方程?已知该流域1954年年降雨量为1800 mm,试求1954年的年径流量?28、已知某流域年径流深R与年降雨量P成直线相关,并求得年雨量均值= 950mm,年平均径流深=460mm,回归系数RR/P=0.85,(1)列出R倚P的相关方程?(2)某年年雨量为1500mm,求年径流深?29、两相邻

31、流域x与y的同期年径流模数(L/skm2)的观测资料数据如下:计算后得到=5.19, =3.48 , xi =57.09,yi=38.26 ,xi yi=213.9182 , xi 2=303.0413,yi2 =137.5301,试用相关分析法求x流域年径流模数为5.60(L/skm2)时y流域的年径流模数?30、根据两相邻流域x与y的同期年径流模数(L/skm2)的观测资料,算得=5.19, =3.48 , xi =57.09,yi=38.26 ,xi yi=213.9182 , xi 2=303.0413,yi2 =137.5301,试用相关分析法求y流域年径流模数为3.70(L/skm

32、2)时x流域的年径流模数?31、已知某地区10km2以下小流域的年最大洪峰流量Q(m3/s)与流域面积F(km2)的资料如表1-4-7所列,试选配曲线 Q = a F b(即确定参数a、b)?表1-4-7 年最大洪峰流量Q与流域面积资料32、根据某站观测资料求得的曲线方程Q = 14.5579F 0.7899 ,试推求流域面积 F = 8.0 km2 时的年最大洪峰流量Q?第五章 年径流及输沙量分析及计算1、某流域的集水面积为600 km2,其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5亿m3,试问其多年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径流深、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多少? 2、某水库垻址处共有21年年平均流量Qi的资料,已计算出Qi=

33、2898m3/s, (1)求年径流量均值Q,离势系数Cv,均方差 ? (2)设Cs = 2Cv时,P-III型曲线与经验点配合良好,试按表1-5-3求设计保证率为90%时的设计年径流量? 表1-5-3 PIII型曲线离均系数值表(P=90%)Cs0.20.30.40.50.6-1.26-1.24-1.23-1.22-1.203、某站年径流系列符合PIII型分布,已知该系列的=650mm,=16255mm,Cs = 2Cv,试结合表1-5-4计算设计保证率P=90%时的设计年径流量? 表1-5-4 PIII型曲线离均系数值表 (P=90%) Cs0.2 0.3 0.4 0.5 0.6 -1.26

34、 -1.24 -1.23 -1.22 -1.20 4、某河某站有24年实测径流资料,经频率计算已求得理论频率曲线为PIII型,年径流深均值=667mm,Cv = 0.32 ,Cs = 2.0 Cv,试结合表1-5-5求十年一遇枯水年和十年一遇丰水年的年径流深各为多少? 表1-5-5 PIII型曲线离均系数值表 P(%)Cs1105090990.642.781.33-0.09-0.19-1.850.662.791.33-0.09-0.19-1.845、某水库多年平均流量 =15m3/s,Cv = 0.25 ,Cs = 2.0 Cv,年径流理论频率曲线为PIII型。 (1)按表1-5-6求该水库设

35、计频率为90%的年径流量? (2)按表1-5-7径流年内分配典型,求设计年径流的年内分配? 表1-5-6 PIII型频率曲线模比系数Kp值表(Cs = 2.0Cv) P(%) Cv2050759095990.20 1.160.990.860.750.700.890.25 1.200.980.820.700.630.520.30 1.240.970.780.640.560.44表1-5-7 枯水代表年年内分配典型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 年内分配(%) 1.0 3.310.5 13.2 13.736.67.35.92.13.51.7 1.2 1006、某流

36、域面积F=852km2,多年平均降雨=1250mm,年降雨量均方差P =225mm,多年平均流量= 20 m3/s,其均方差 Q= 3.46 m3/s ,已知该流域年径流深R与流域年降雨量P呈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 = 0.87。试推求年降雨量为1000mm时相应的年径流深? 7、某水文站有28年实测径流资料,经频率计算已求得理论频率曲线为PIII型,年径流深均值 =850mm,Cs = 2Cv = 0.6 ,试用表1-5-8求二十年一遇枯水年的年径流深? 表1-5-8 PIII型频率曲线模比系数Kp值表(Cs = 2.0 Cv) P(%) Cv2050759095990.201.160.9

37、90.860.750.700.890.251.200.980.820.700.630.520.301.240.970.780.640.560.448、某水文站有32年实测年径流资料,经频率分析计算,知频率曲线为PIII型,并求得频率P=90%的离均系数90%= -1.216 ,模比系数K90% = 0.70 ,已知十年一遇设计枯水年年径流深RP与年径流深均值R的差值为R- RP =190mm ,试求十年一遇设计枯水年年径流深RP ? 9、某水库有24年实测径流资料,经频率计算已求得频率曲线为PIII型,统计参数为:多年平均径流深 = 711.0 mm ,Cv = 0.30, Cs = 2Cv

38、,试结合表1-5-9推求该水库十年一遇丰水年的年径流深? 表1-5-9 PIII型曲线离均系数值表 P(%) Cs1105090950.602.7551.329-0.099-1.200-1.4580.652.7901.331-0.108-1.192-1.44110、某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 =266 m3/s ,Cv = 0.20, Cs = 0.40,试结合表1-5-10在PIII型频率曲线上推求设计频率 P = 90% 的年平均流量? 表1-5-10 PIII型频率曲线模比系数Kp值表(Cs = 2.0 Cv) P(%) CV2050759095990.201.160.990.860.750.

39、700.890.251.200.980.820.700.630.520.301.240.970.780.640.560.4411、某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328 m3/s ,Cv = 0.25, Cs = 0.60,试结合表1-5-11在PIII型频率曲线上推求设计频率 P = 95% 的年平均流量? 表1-5-11 PIII型频率曲线离均系数p值表 P(%)CS2050759095990.20083-0.03-0.69-1.26-1.59-2.180.40082-0.07-0.71-1.23-1.52-2.030.60080-0.10-0.72-1.20-1.45-1.8812、设本站只有19

40、98年一年的实测径流资料,其年平均流量=128 m3/s 。而临近参证站(各种条件和本站都很类似)则有长期径流资料,并知其Cv = 0.30, Cs = 0.60,它的1998年的年径流量在频率曲线上所对应的频率恰为P=90% 。试按水文比拟法估算本站的多年平均流量Q? 表1-5-12 PIII型频率曲线离均系数p值表 P(%) CS 20 50 75 90 95 99 0.20 083 -0.03 -0.69 -1.26 -1.59 -2.18 0.40 082 -0.07 -0.71 -1.23 -1.52 -2.03 0.60 080 -0.10 -0.72 -1.20 -1.45 -1

41、.88 13、设有甲乙2个水文站,设计断面位于甲站附近,但只有19711980年实测径流资料。其下游的乙站却有196l1980年实测径流资料,见表1-5-13。两站10年同步年径流观测资料对应关系较好,试将甲站19611970年缺测的年径流插补出来? 表1-5-13 某河流甲乙两站年径流资料 单位:m3s 年份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乙站 1400 1050 1370 1360 1710 1440 1640 1520 1810 1410甲站 年份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

42、978 1979 1980乙站 1430 1560 1440 1730 1630 1440 1480 1420 1350 1630甲站 1230 1350 1160 1450 1510 1200 1240 1150 1000 145014、某水库设计保证率P=80%,设计年径流量QP =8.76m3/s ,从垻址18年径流资料中选取接近设计年径流量、且分配较为不利的19531954年作设计代表年(典型年),其分配过程列于表1-5-14,试求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 表1-5-14 某水库19531954年(典型年)年径流过程 月份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年平均

43、Q m3/s 6.05.28 32.9 26.3 5.84 3.554.453.27 3.754.725.45 4.18 8.81 15、某设计流域如图1-5-6虚线所示,其出口断面为B点,流域重心为C点,试用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图确定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 图1-5-6年径流等值线图 16、某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如图1-5-7所示,要求: (1)用加权平均法求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其中部分面积值见表1-5-15 ? (2)用内插法查得流域重心附近的年径流深代表全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 (3)试比较上述两种成果,哪一种比较合理?理由何在?在什么情况下,两种成果才比较接近? 表1-5-1

44、5 径流深等值线间部分面积表 部分面积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全流域 部分面积(km2) 100 1320 3240 1600600184026801400680 13460 图1-5-7 某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单位:mm) 17、某站19581976年各月径流量列于表1-5-16,试结合表1-5-17求P=10%的设计丰水年、P=50%的设计平水年、P=90%的设计枯水年的设计年径流量? 表1-5-16 某站年、月径流量表( m3/s ) 表1-5-17 PIII型频率曲线Kp值表 p(%) CV0.115102050759095990.201.731.521.3

45、51.261.160.990.860.750.700.590.302.191.831.541.401.240.970.780.640.560.440.352.442.001.641.471.280.980.750.590.510.3718、某水文站19701999实测历年日最小流量如表1-5-18,试推求其经验频率? 表1-5-18 某站历年实测日最小流量表 年份 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流量(m3/s) 10.08.62.04.09.40.07.20.05.44.7年份 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

46、9881989流量(m3/s) 8.36.43.24.49.72.20.00.08.49.1年份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流量(m3/s) 7.01.50.06.28.11.10.04.210.23.0第六章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1.某水库属中型水库,已知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的频率计算结果为 =1650 m3/s、C V=0. 6 , CS =3. 5CV。试确定大坝设计洪水标准,并计算该工程设计和校核标准下的洪峰流量。给出P 型曲线模比系数值表如表1-6-2。表1-6-2 型曲线模比系数值表(CS =3. 5CV)P% VC 0.1121

47、0509095990.604.623.202.761.770.810.480.450.430.705.543.683.121.880.750.450.440.432.对于设计洪水,其中的频率标准P实质是工程的破坏率,设某工程洪水设计频率为P=1%,试计算该工程连续50年都安全的概率是多大?风险率有多大? 3.某水库洪水设计频率为P=2%,试计算该工程连续20年都安全的概率是多大?风险率是多大 ?4.已求得某桥位断面年最大洪峰流量频率计算结果为=365 m3/s、CV=0. 72,CS=3CV。试推求该桥位断面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P 型曲线离均系数值表见表1-6-32。 表1-6-3 P 型

48、曲线离均系数值表P% CS 2105090972.1 2.931.29-0.32-0.869-0.9352.2 2.961.28-0.33-0.844-0.9005.某水库坝址断面处有1958年至1995年的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三年洪峰流量分别为7500 m3/s、4900 m3/s和3800 m3/s。由洪水调查知道,自1835年到1957年间,发生过一次特大洪水,洪峰流量为9700 m3/s,并且可以肯定,调查期内没有漏掉6000 m3/s以上的洪水,试计算各次洪水的经验频率,并说明理由。 6.某水库坝址处有19601992年实测洪水资料,其中最大的两年洪峰流量为1480m3/s

49、、1250 m3/s。此外洪水资料如下:经实地洪水调查,1935年曾发生过流量为5100 m3/s的大洪水,1896年曾发生过流量为4800 m3/s的大洪水,依次为近150年以来的两次最大的洪水。经文献考证,1802年曾发生过流量为6500 m3/s的大洪水,为近200年以来的最大一次洪水。试用统一样本法推求上述各项洪峰流量的经验频率。 7.已知某水文站七天洪量(W7d)与三天洪量(W3d)为直线关系,该站多年平均七天洪量W7d=41万m3,多年平均三天洪量W3d=32万m3,相关系数r=0.930,七天洪量的均方差与三天洪量的均方差之比7d/3d=1. 21。已知某年最大三天洪量为85万m

50、3,试插补该年最大7天洪量。 8.某水文站有19601995年的连续实测流量记录,系列年最大洪峰流量之和为350098 m3/s,另外调查考证至1890年,得三个最大流量为Q1895=30000m3/s、Q1921=35000m3/s、Q1991=40000m3/s,求此不连续系列的平均值。9.某水库坝址处有1954年至1984年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其中最大的四年洪峰流量依次为:15080m3/s,9670m3/s,8320m3/s和7780m3/s。此外,调查到1924年发生过一次洪峰流量为16500m3/s的大洪水,是188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且1883年至1953年间其余洪水的洪峰流量均在10000m3/s以下,试考虑特大洪水处理,用独立样本法和统一样本法分别推求上述五项洪峰流量的经验频率。 10.已知某河下游站年最大流量(y)与上游站年年最大流量(x)相关点据具有直线关系,并求得上游站年最大流量的均值 =860m3/s,CVx =0.52;下游站年年最大流量均值 =1230m3/s,CV y=0.50,相关系数r=0.92。试根据上游站1935年最大流量2500 m3/s,y插补下游站1935年最大流量。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