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二首》教案_第1页
《宋词二首》教案_第2页
《宋词二首》教案_第3页
《宋词二首》教案_第4页
《宋词二首》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词二首教案宁阳一中语文“探究释疑”新授课教学案课题:宋词二首【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文学常识及重点词语;了解词的写作背景;掌握豪放词的风格特点。2技能目标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品味词的意境,把握作品的意蕴;掌握作品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景中见情,融情于史,烘托、对比、用典等表现手法。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有志报国、壮志难酬、忧深思远的情怀;学习古人积极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爱国情怀。【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主探究】 根据导学提纲自学:1题目解说(1)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游赤壁所作。念奴娇,词牌名,

2、念奴是唐代一著名歌女,调名由此而来。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苏轼所游的赤壁,乃是黄冈城外的赤鼻矶,又称黄冈赤壁,并非赤壁之战的古战场所在。三国古战场的赤壁,一般认为在现在湖北赤壁。赤壁怀古就是借对三国英雄人物的怀念、赞美,抒写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辛弃疾66岁任镇江知府时所写。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的标题。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也作北顾亭,建于京口东北的北固山上,隔江可望见扬州。此词中作者借咏史实表明自己抗金救国的豪情,也显示了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2作者简介(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散文方面:其文汪洋恣

3、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赤壁赋喜雨亭记超然台记石钟山记等。诗歌方面:现存诗27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等。词方面: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有怀古、咏史、说理、谈玄、感时伤事以及对山水田园的描绘、身世友情的抒写等,奔放热情,豪迈旷达。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等。书画方面:擅长行书、楷书,善画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 (2)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他一生都在抗金御敌,致力于统一中原。其词现存620余首。多数抒写力图恢复

4、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辛弃疾的词大体上可分为抗战词、农村词、闲适词和爱情词等几类。抗战词。表现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例如: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等。农村词。描写农村秀丽的风光、质朴的民俗。例如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清平乐(茅檐低小)等。闲适词。描写退隐心情与感受。这些词于旷达中显沉郁,于闲适中露激愤。例如鹧鸪天博山寺作水调歌头盟鸥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等。爱情诗。托意高远,别具特色。例如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其中有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著有稼轩长短句

5、。(3)词,作为诗歌的-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词原本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叫词调,也叫词牌。词牌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声韵等。人们按曲调来写词叫填词。按字数多少,词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一首词只有一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分上、下阕),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双调最为常见。按作家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婉约派词多抒情,婉转缠绵细腻,语言含蓄,题材狭窄,多写个人遭遇或男女恋情,代

6、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3背景资料(1)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北宋元丰五年七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此职其实是-种无实权的闲职,还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督管制,形同囚犯。带着郁闷的心情游览了黄冈城外的赤鼻矶后,他创作了这首词,借以抒写胸中块垒。(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于开禧元年(1205)。当时掌权的外戚韩侂胄正准备北伐。闲废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今江苏镇江)。从表面上,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

7、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紧锣密鼓的北伐声,当然唤起他沉寂多年的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但是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又让他感到忧心仲仲。这种忧深思远的情怀、矛盾交织的心态,在这首篇幅不大的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使之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被后人推为压卷之作。4重要字音纶(gun)巾 樯(qing)橹(l) 酹(li) 榭(xi) 巷陌(m) 祠(c)5通假释义早生华发(“华”,通“花”,读“hu”,花白)一尊还酹江月(“尊”,通“樽”,读“zn”,酒杯)6古今异义千古风流人物(古义:杰出,英俊有才华。今义:指跟男女情爱有关的;有才学而不拘礼法。)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古义:繁华的景象、

8、流风余韵。今义: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指跟男女情爱有关的。)7一词多义故垒西边(形容词,旧有的)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旧交情)暮去朝来颜色故(形容词,衰老)故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动词,说,讲)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道早生华发(名词,头发)朝发白帝(动词,出发)野芳发而幽香(动词,开花)发8词类活用羽扇纶巾(羽扇,名词作动词,手摇羽扇。纶巾,名词作动词,头戴纶巾)灰飞烟灭(灰,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烟,名词作状语,像烟一样)仓皇北顾(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名词作动词,吃饭)大江东去(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9文言句式(1)倒装句故

9、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若是现代汉语,语序当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宾语前置句,若是现代汉语,语序当为“无处觅英雄孙仲谋”)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若是现代汉语,语序当为“望中犹记,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若是现代汉语,语序当为“遥想当年公瑾,小乔初嫁了”)(2)被动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用介词“被”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风、雨”,表被动)第二课时【合作释疑】1主题归纳(1)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通过对赤壁古战场之险之胜的描写和对周瑜这一年轻有为的英雄形象的塑造,表现出对英雄人物的称颂、仰慕之情,对自己年事渐老、功业无成、壮

10、志难酬的郁闷之情。(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褒贬,表现作者坚持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反映了他对屈膝媚敌、腐败无能的南宋最高统治集团的愤恨不满,对韩侂胄急于对金用兵而不做充分准备,企图侥幸取胜的草率行动的忧虑。2结构图解领悟鉴赏1重点领悟(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提示:“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11、,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提示:乱石壁立,高耸人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这首词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勾勒古战场景象。先写江岸,后写江水。“乱”写群峰壁立,山崖陡峭;“穿空”形容山岩高耸入云的动势,“惊”字拟人,写巨浪声势;“拍”写江涛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雪浪汹涌,形象真切;“千堆雪”运用借喻描绘浪花千层,绘形绘色,蔚为壮观。(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提示: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12、。(4)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提示: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插写小乔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气宇不凡。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已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提示:一般认为结尾消极,但诗人未想到隐退或表现出及时行乐。诗人只是以“人生如梦”自慰,并不甘于消极。他遥想公谨当年,感叹壮志难酬,表现他不忘世情的入世精神。(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所用孙权、刘裕的典故有什么作用?提示:借古讽今,借赞扬、怀念古人,感叹南宋没有抗敌取胜的领袖人物。讽刺南宋王朝主和

13、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呼吁抗敌报国,收复中原领土。(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用典有何用意?提示:这三句暗指南宋近事,讽谏韩侂胄若草率出师会使北伐失利,警告南宋统治者要接受刘义隆仓促北伐失败的历史教训,不要轻举妄动。2难点剖析(1)如何理解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提示:这首词表现了苏轼的复杂矛盾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

14、“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进取的精神中,搀杂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拭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意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苏拭的宽阔胸襟。(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主旨句表现在

15、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上。此句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结合上文内容详细分析。提示:上片通过追慕古代英雄,感慨昏聩不振的南宋现状;下面则从嘲讽古人着笔,引出历史的借鉴。南宋的不抵抗主义,带来令人目不忍睹的现实,投降派没有丝毫的敌情观念,更无收复国土的雄才大略,谁可改变这令人痛心的现状呢?词人想起了在历史上曾与自己处境相似的廉颇来。廉颇当着赵王派来的人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披甲上马,以显示自己尚能领兵作战。辛弃疾以廉颇自喻,表达了希望被朝廷任用,继续为国杀敌立功的悲壮苍凉心情。这几句意思是:我虽然老了,还有廉颇一样的雄心壮志,可是有谁来关心我,重用我呢?特别是“凭谁问”三字,含有无限悲

16、辛,反映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悲哀。词诘评此词曰:“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得遏。廉颇自拟,慷慨壮声,如闻其声。”3艺术鉴赏(1)如何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烘托和映衬手法的作用?提示: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例如这首词中作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当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作者感慨也主要是因周喻而发。映衬是烘托的一种,一方面是以乙托甲,但反过来也有以甲托乙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一种是实景和虚景互相映衬,实景是赤璧的险要形势,虚景则是火烧曹营,是作者的想象,二者相互衬托,可谓虚实相生。另一种

17、是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有什么突出的艺术特色?提示:多用典故,增强作品的思想内涵。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理想。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昔对照,不堪间首。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凭谁问:廉颇老矣:向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多用对比,使感情表达委婉深沉。以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以历史上英主与庸才相比,用以引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

18、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杜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的长期“投降”媚敌,把人们的民族感情都冲得淡淡的了;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看问与自已的冷落处境相比,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通过学习这两首词,你认为豪放词的风格特点是什么?豪放词一般创作视野较为广阔,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气象宏大,意境雄浑,多抒写个人蒙情壮志,慷慨悲壮,酣畅淋漓,乐于采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来写词,词语丰富,用典较多,音律上则不太讲究,以苏拭的“大江东去”和辛弃疾的“千古江山”为代表。【名作欣赏】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

19、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注: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此时苏轼正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此时在济南。兄弟俩已经七年没有见面。“明月”两句:用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句意。琼楼玉宇:此指月中宫殿。不胜寒:冷得受不了。朱阁:华美的楼阁。绮户:雕花的门窗。无眠:指有心事而失眠的人。“千里”句:谢庄月赋

20、有“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之句,此化用其意。婵娟,这里指美好的月亮。欣赏巩固(1)仔细品味这首中秋词作,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2)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月来抒发自己的情怀的。(3)本词在写法上有何特点?答案:(1)这首中秋词作,主旨在于抒发作者外放无俚的茕独情怀。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恶险恶的宦海风涛,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抒发了旷达襟怀。(2)月处处关合人事,表现出自然社会契合的特点。本词上片借明月自喻清高,下片用圆月衬托离别,既表达了作者在“出世”与“人世”之间抉择上的徘徊困惑心态,也抒发了作者由自然而人

21、生的旷达情怀。(3)想象奇特,极富浪漫色彩;它名为演绎物埋,实则阐释人生;笔势错综回环,摇曳有力;虚实相萦,豪宕中自有谨饬之致。【当堂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与狗则远矣。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不闻矣。齐桓公闻管子于鲍叔,楚庄闻孙叔敖于沈尹筮,审之也,故国霸诸侯也。吴王闻越王勾践于太宰嚭,智伯闻赵襄子于张武,不审也,故国亡身死也。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