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 1、测量数据中包含哪三种误差它们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系统误差: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等精度测量),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 在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等精度测量),绝对值和符号不可预知的随 机变化,但就误差的总体而言,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明显偏离测量结果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 又称疏忽误差。这类误差是由于测量者 疏忽大意或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产生的。 对于粗大误差,首先应设法判断是否存 在,然后将其剔除。 9试用格罗 2、对某轴直径d的尺寸进行了 15次测量,测得数据
2、如下(单位 mm): 布斯准则判断上述数据是否含有粗大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解:1)求算术平均值 15 Xi 120.404mm i 1 15 2)求单次测量值的标准差估计值 (Xi X)2 i 在W0 处,CnR= 1/2 = 0.033mm n 1 3)按格罗布斯准则判别是否存在粗大误差(查书 P61表3-2) Kgg( n,) g(15,0.05) 2.41 0.0330.080mm 经检查,存在Via(i 1,2,.,15) 故剔除120.30mm。 4)重新求解上述各值,得: x 120.41mm =0.016mm Kg g0( n, )g0(14,0.05)2.37 0.016
3、0.038mm KG(i 12.14) 按照马利科夫准则,判断有无系统误差 经检查所有的 Vi ,故无粗大误差。 714 n=14,故M Vi Vi 0.02 00.02mm , M值较小,故可判断测量列中无系统误差。 i 1i 8 求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的估计值 ,n .14 p= 时,查t分布表,v = n 1 = 14 1= 13,查表得t a =,最后的测量结果: t X 120.41 2.16 0.0043 120.41 0.0086mm lim x X 台精度等级为, 某点最大绝对误差是 量程范围为 6001200r的温度传感器,其最大允许绝对误差是多少检验时 3.5 C,问此表是否
4、合格 解: xm100% m Xm% (1200 600) 5% 3 C 即此传感器的最大允许绝对误差为 3C,检验时某点最大绝对误差是 3.5 C,大于3 C,则此传 感器不合格 第三章信号分析与处理 1对余弦信号分别推导出傅里叶级数的 1 )三角函数展开式的幅频谱和相频谱; 2)复指数展开式并画出其实频谱和虚频谱图以及幅频谱、相频谱。 解: jwt1wt e 2 CnI=0 2)余弦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复指数展开式为 Cn 1 x(t) cosw0t= e * 0 虚频图 1/2 12 XA C=100X 5X=格 ,两极板间的距离为1mm,已知空气的 =x 10-12F/m,试计算该传感器的
5、位移灵敏度。 相对介电常数为,真空的介电常数 解:对于变极距性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 SnC0 =-d0S dd。d。do 0S 885 10二8 10的极板间距最大变化量 =7.08 103pF/m 10 2、一电容测微仪,其传感器的圆形极板半径 r=4mm,工作初始间隙S =0.3mm,问: (1)工作时,如果传感器与工作的间隙变化量AS = 1 pm时,电容变化量是多少 (2)如果测量电路的灵敏度 S1=100mV/pF,读数仪表的灵敏度S2=5格/mV,在A S = 1 pm时, 读数仪表的指示值变化多少格 解: (1) / CC0 1 10 6/0.3 10 3 10 6/0.3 10
6、3 _=0.005pf 0.3 103 d= 1mm时,若要求系统的相对非线性误差为,求允许 解:当变极距型平板电容传感器的 1时,系统的相对非线性误差 dd0 100% 0.1% 0.1% 100% 0.001mm 第七章 电感传感器习题答案 1. 为什么电感式传感器一般都米用差动形式 解:差动式结构,除了可以改善非线性,提高灵敏度外,对电源电压、频率的波动及温度变化等外 界影响也有补偿作用。 2. 变压器式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解:要满足电桥平衡条件,即传感器的铁芯处于中间位置时,有:乙=Z2,此时Uo 0, 3. 电涡流传感器的分类还能测量哪些非电量 解:电涡流传感器分为高频反射式和
7、低频透射式,前者多用于测量位移,后者多用于测量厚度。 第八章 热电式传感器 1. 形成热电势的两个必要条件 两种导体的材料不同;接点处的温度不同 2、说明热电偶测温的原理及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解:热电偶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 它利用传感元件的电磁参数随温度变化的特 征来达到测量的目的。 通常将被测温度转换为敏感元件的电阻、 磁导或电势等的变化, 通过适当的 测量电路,就可由电压电流这些电参数的变化来表达所测温度的变化。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包括以下三种定律: 1)均质导体 定律:两种均质金属组成的热电偶,其热电势大小只与热电极材料和两端温度有关, 与热电极的几何尺寸及热电极长度上的
8、温度分布无关。 2)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测温回路内接入第三种导体 , 只要其两端温度相同 , 则对回路的总热 电势没有影响。 如果导体 C 热电极作为参考电极,并已知标准电极与任意导体配对时的热电势,那么在相同 接点温度(T,T)下,任意两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其电势可由下式求得 EAB(T,T0) EAC (T,T0) ECB(T,T0) 3)中间温度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两接点温度为 T,To时的热电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 T、Ta 和Ta、To时的热电势之和,即E AB (T,T0) E AB (T,Ta ) E AB (Ta T0) 3、已知在其特定条件下材料A与铂配对的热电势E
9、a Pt (T,To) 13.967mV,材料b与铂配 对的热电势Eb pt(T,T) 8.345mV,试求出此条件下材料A与材料B配对后的热电势。 解:根据热电偶基本定律中的中间导体定律可知,当接点温度为T,T0时,用导体A,B组成的热 电偶的热电动势等于AC热电偶和CB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的代数和,即: EAB (T,T0 ) EAC (T,T0) ECB (T,T0) EAC (T,T0) EBC (T,T0) 13.967 8.345 5.622mV 4、用分度号为 Cu50 的热电阻测温,测得其阻值为欧姆,若电阻温度系数 a=x 10一 C,求此时的被测温度 解: Rt R01 (t t
10、0) 64.98 501 4.28 10 能否用压电传感器测量静态压力为什么 解:不可以。 当作用于压电元件的力为静态力时, 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电压等于零, 因为电荷会通过前置放大 器的输入电阻(理想情况下, 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才为无限大) 和传感器本身的漏电阻漏掉, 所以压电传感器不能用于静态力测量。 用石英晶体加速度计测量机器的振动,已知加速度计的灵敏度Ki = g (g = 9.8m/s2,为重力加 速度),电荷放大器的灵敏度为 K? = 80mV/pC,当机器达到最大加速度时,相应的输出电压幅 (t 0) t 70 C 5、将一支灵敏度K=C的热电偶与电压表相连,电压表接线端处的温度为
11、50 C, 此时电压表上读数为60mV,求热电偶热端的温度 解:由题意知 E(t,50)=60mV, 根据中间温度定律 E(t,O)= E(t,50)+E(50,0)=60 + 50X = 64mV, 则热电偶热端的温度 t=64/=800C 第九章 压电式传感器 1简述正、逆压电效应。 解:机械能转变成电能的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在电介质极化方向施加电场, 电介质就在一定方向上产生机械变形, 外电场撤离, 机械变形也 随之消失,称为逆压电效应,或电致伸缩效应。 2、压电式传感器的前置放大器两个作用 1) 把压电式传感器的微弱信号放大; 2) 把传感器的高阻抗输出变换为低阻抗输出。 值为4V,求机器的振动加速度a = 解:系统的总灵敏度 K= KiX K2 =x 80= 200mV/g, 输出电压U 测得的振动加速度a 系统总灵敏度还可表示为 a -企 20g20 9.8m/s2196m/s2 K 200 10 3V/g 第十章常见参量的测量 1、 一个21码道的循环码盘,其最小分辨角度8 =如果一个a角对应圆弧的长度L =0.001mm,求码盘的直径 D 2 - 6 解:=內= 2.99 10 6rad , 码盘直径 D=2r= 2L/a=2Xx 10 3/ x 10 6= 0.669m = 669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从工具理性到人的主体性:智能化新闻分发算法的传播伦理重构与展望
- 中链脂肪酸对断奶仔猪多方面影响的深度剖析与研究
- 三株新城疫病毒抗人喉癌作用的差异解析与机制探究
- 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综合测试试卷及答案
- 基层班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基层医院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新解读《GB-T 39710-2020电动汽车充电桩壳体用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专用料》
- 新解读《GB-T 24328.3 - 2020卫生纸及其制品 第3部分- 抗张强度、最大力值时伸长率和抗张能量吸收的测定》
- 危急值三基考试题及答案
- 肿瘤标志物介绍课件图片
- 社工项目督导协议书
- 雅迪电车购车合同协议
- 配网基本知识课件
- 《优化公益传播策略》课件
- 灌装代工合同协议
- 钣金行业公司简介
-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每日4小时制)
- 违法查处申请书
- 会计师事务所经营发展管理
- 2025年中国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