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推行判例法可行性之研究(一)_第1页
我国推行判例法可行性之研究(一)_第2页
我国推行判例法可行性之研究(一)_第3页
我国推行判例法可行性之研究(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推行判例法可行性之研究 (一 )判例法主要在英美等普通法国家施行。具体方式是由法院在审判实践 中建立“范例”或“法律原则 ”,在将来出现类似的案件就可以用同样的原 则加以处理, 这种通过判决建立起来的 “范例 ”即是 “判例 ”。由于判例可 以作为将来处理同类案件的依据,所以判例即具有了法律约束力。判 例法即可定义为作为判案依据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是在司法实践中 对判例的遵循、分析、归纳和解释 1,从中归纳和抽象出来的能成为 解决某类案件的法律规范。英国在世界判例法国家中可谓鼻祖。 1066 年法国北部诺曼底公爵征服 英国,加速了英国的封建化进程,形成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政权,对 英国的法律

2、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大的成果即是促成 了普通法这一判例法系统和作为其补充的衡平法的成型。 威廉征服英国后,保留了盎格鲁撒克逊人原有的习惯法。后来,为了 克服这种习惯法过于分散的毛病,加强中央集权,于是设立了中央司 法机关 王室法院,派出巡回法官定期到各地进行巡回审判。 巡回法 官在各地审判案件时除遵循王室法令外,主要依据当地的习惯法,只 要这些习惯法与王室和贵族的利益不相冲突即可作为判案的依据。巡 回法官的审判实践过程即是对各地的习惯法进行调查、选择、剖析和 加工的过程。当巡回法官回到伦敦聚会时,通过情况交流和磋商,彼 此承认对方的判决可以作为以后审判同类案件的依据,在全国推行。

3、这样通过长期的审判实践,以判例的形式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习惯法 逐步统一起来。 大约公元 13 世纪就形成了在全英国适用的习惯法即普 通法。普通法是一种判例法, 普通法的规范和原则都包含于大量的判例之中。 所以在它形成后为了便于法官判案时利用和学习者的学习,法学家们 对这些大量的判例中所包含的习惯法原则和规范加以整理、编纂、归 纳和注释,出现了许多权威法学著作。如 1186 年格兰威尔的英国的 法律与习惯论,1250 年布拉克顿的英国的法律与习惯 ,利特尔顿 的土地法论。这些中世纪产生的权威著作被视为英国的法律渊源之 一,具有普遍约束力,成为法院的办案依据。 由于普通法的诉讼程式较刻板僵化,不适

4、合审判实践的客观需求,于 是就产生了对普通法起补充作用的具有英国特色的衡平法。 公元 14 世 纪时专门设立了衡平法院。中世纪,英国产生和发展了由国家立法机 关制定的成文法,但仅居于次要地位。进入现代后,英国成文法的比 重和作用显著上升而判例法的比重和作用显著下降。尽管成文法比重 日趋上升,但英国法仍然基本上是判例型的。因为一方面判例法仍然 占据着英国法的某些领域,法官仍可通过判例来发展法;另一方面, 英国的法官和法学家仍保有很深的传统观念,认为成文法再多,只有 通过法官在具体案件中运用和解释后,才能真正进入英国法的体系。 甚至法官宁愿引用经过其他法官适用制定法的判例,而不愿直接引用 条文法。

5、 2 从以上可以看到英国法律的基本特点:一、判例法是英国法律的主要 渊源。英国法律主要由判例法构成,成文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只起到 对判例法的补充、解释的作用。虽然成文法的比重在不断上升,但英 国法如没有判例法就不成体系;而没有成文法,则其体系依然可以独 立存在。 二、遵循先例原则。 遵循先例是判例法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 是判例法的基础。遵循先例原则即是以前判决中的法律原则对以后同 类案件具有约束力。具体表现为:高级法院的判决对下级法院处理同 类案件有约束力;同一法院的判决对以后的同类案件具有约束力。遵 循先例原则保证着英国法的统一性和稳定性。我国是典型的成文法国家,自中国法产生时起就一直重视成

6、文法的立 法工作。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出现了郑国子产铸刑鼎,邓析编竹刑。秦 统一全国后更是全面采用成文法主义的法家理论。以后朝代的更迭并 没有改变秦所建立的法律体制, 中国从此走上了成文法化国家的道路 中国虽然自始采用成文法,但在成文法施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抛弃 判例。相反,从商周时期开始,就明确认可判例的法律效力,并在实 践活动中加以应用。 据史料记载在商代即有比照先例予以处罚的情况, 及至春秋战国时代, 判例对司法审判活动已经产生了比较积极的影响。 进入秦汉时代由于审判组织和诉讼程序的完善,判例法正式出现。秦 代出现的廷行事及汉代的春秋决狱和决事比即是这一时期中国判例法 实施的主要形式。自秦汉后,判例法在各朝代的司法实践中均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最具 有代表性的是宋代出现的对审判有指导意义的判例编纂成集的立法活 动一一编例。如熙宁法寺断例、元符刑名断例等案例汇编即是。 进入南宋后,判例的地位急剧上升,编例活动频繁,先后形成了绍 兴刑名疑难断例、干道新编特旨断例、开禧刑名断例等,编例 成为南宋的判例法。孝宗时甚至出现 法令虽具,然吏一切以例从事, 法当然而无例,则事皆泥而不行”及贪官污吏 隐例以坏法,贿赂既行, 乃为具例”等怪现象。宋代还出现了一种与判例性质相似的法律形式即批状指挥”。在一定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