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综合测试题和答案二_第1页
思想道德修养综合测试题和答案二_第2页
思想道德修养综合测试题和答案二_第3页
思想道德修养综合测试题和答案二_第4页
思想道德修养综合测试题和答案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思想道德修养综合测试题及其答案(二) 学号 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7 分)1、世界观是( )。A. 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B. 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C. 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D. 科学的人生态度2. 信念是() 。A. 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B. 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C. 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D. 惟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3. 道德是一种行为规,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 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 B. 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D. 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 4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 维护国家的

2、根本利益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 D. 为祖国统一、主权完整贡献力量5.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A. 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 家庭道德 D. 生活道德6. 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是() 。A. 人际关系 B. 平等互助 C. 公共生活 D. 人际交往7、一个人进行思想、 道德、 科学文化、 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是()。A. 修养的境界 B. 修养的途径 C. 修养的目的 D. 修养的容 8、理想具有的特征是() 。A. 超前性 B. 阶级性 C.

3、科学性 D. 主观性 E. 时代性 9、人生价值观是()A. 产生于主体的需要和客观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中B.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C. 对人为什么活着的基本观点D. 对人生目的和实践活动进行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10. 道德的理想是指()A. 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的概括和结晶B. 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C. 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D. 对未来的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消费性生活的向往11. 中国革命道德的定义是()A. 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B. 人类社会特有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C. 一定社会调

4、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的总和D.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心信念来维持12. 爱劳动是指()A. 以主人翁态度发挥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B.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C. 人类特有的属性D. 具有健康人格心态的人的一种创造性需要13. 下列选项表现了道德品质特征的是()A. 主观上的一种道德认识B. 客观上的一种道德行为C. 主观道德认识与客观道德行为的统一D. 主观道德认识与客观道德行为的对立14.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人际交往中()原则的体现。A. 平等 B. 真诚 C. 友爱 D. 互助15. 在人才的能力结构中,其核心要素是()A. 创造能力 B.

5、社会活动能力 C. 信息获取能力 D. 组织协作能力16. 科学的人生观是A.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B. 构建自己“精神家园”的人生观C. “自我设计” 、“个人奋斗”的人生观D. 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谋幸福的人生观17. 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A. 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 B. 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C. 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D. 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意识 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18.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A.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B.C. 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D.19. 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A. 生死

6、有命,富贵在天 B. 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C. 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D.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20.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属于()A.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B.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C. 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要求D. 现实社会不存在的道德要求21. 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不属于男女恋 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A. 恋爱应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B. 恋爱应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C. 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D. 一方能够强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22.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

7、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邮筒、影剧院 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这是属 于()A.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B.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C. 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D.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23. 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际交往有巨大的吸引力,不良的个性品质对人际交往有巨大的排斥 力。公民应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克服不良个性品质。下列应克服的个性品质是 () A. 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B. 对人一视,富于同情心C. 意志坚定,情绪乐观,并且有谦逊的品质D. 不为他人的处境和利益着想,有极强的嫉妒心24. 如果与道德低劣、 见利忘义、 损公肥私、不重情

8、义的人交友,难免会对自己的人生修养、 人格发展和理想追求带来损失,使自己沾染恶习,害人害已;而与品行高洁、知书达理、思 想健康的人交友,自己就会获益匪浅。这说明()A. 现代社会中充满竞争 B. 合作是人生力量的源泉C. 交朋友一定要慎重,要选择好的朋友D. 获得朋友的最好办法就是你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25.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A. 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悦纳自己B. 发展智力和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C. 拥护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D. 学习社会道德规,提高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要求的认识26. 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基本方法,树立

9、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是加强()A. 政治修养的重要容B.道德修养的重要容C. 心理修养的重要容D.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容27.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 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最难的呵! 这说明了()A. 人才成长的道路 B. 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C. 个人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曲折的实践过程D. 修养的境界是一个人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4 分)1.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是指() 。A. 追求真理的精神B. 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C.整体主义思想D. 乐群

10、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E. 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2. 社会公德的特点有() 。A. 基础性 B. 专业性 C. 全民性 D. 相对稳定性 E. 强制性3. 道德品质与道德原则规的关系表现为() 。 A.道德品质与道德原则规相互依存B. 道德品质对道德原则规的形成具有定向和调节作用C. 道德原则规对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定向和调节作用D. 道德品质具有巩固和强化道德原则的功能E. 道德原则具有巩固和强化道德原则的功能4. 在与人交往时应注意的基本规主要有() 。A. 注意个人形象 B. 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 C. 体察对方心境 D.妥善运用语言技巧E. 举止文明礼貌5. 美是人在实践中的()

11、的显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A. 创造 B. 欣赏 C. 智慧 D. 才能 E. 力量6. 人生目的的作用是()A. 人生动力 B. 选择人生道路的向导 D. 调节个人与社会关系 C.决定一个人做人标准E. 激励人生实践活动7. 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条件是()A. 具有艰苦奋斗精神 B. 具有献身精神 C. 具有科学知识D.坚持向往与实干、理论与实践统一 E. 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8. 道德是()A. 人类特有的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B. 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的总和C. 靠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D.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心信念来维持E. 规定人们行

12、为“必须怎样做” 、“不准怎样做”9. 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有()A. 志向宏伟 B. 意志坚定 C. 情绪乐观 D. 为人豁达 E. 办事认真10.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主要因为()A. 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B. 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基本要求C. 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必要条件D. 遵守社会公德是提高民族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步骤E. 遵守社会公德是法律要求11.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区别是() 。A. 人际关系通过交往表现,又通过交往实现B.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含义不同C.任何人际关系都是以往人际交往的产物D. 人际关系发展和变化是人际交

13、往的结果E. 人际关系一般是一种状态,人际交往是一个过程12. 我国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新 人”是指()A. 有理想 B. 有道德 C. 有修养 D. 有文化 E. 有纪律 13 下列对人生价值评价标准和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利益是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的客观标准B. 个人为社会提供的物质财富是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C. 评价人生价值时,既要看动机,也要看效果,更重要的是看效果D. 个人能力强的人实现的人生价值一定要比个人能力弱的人实现的人生价值大E. 尽管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为社会为人民尽职尽责,作出了应有贡献,

14、都是有价值的14. 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 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 ”这说明 ()A. 社会实践是科学知道产生的源泉 B. 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C. 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D. 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E. 只要付诸行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能成为现实15. “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 能有个人自由。 ”这说明()A. 没有集体利益,就不可能有个人利益B. 集体主义坚决排斥个人利益和个性自由C. 广大人民只有靠集体奋斗才能实现自身的正当利益D. 只有集

15、体的事业兴旺发达,才能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充分实现E. 集体主义可以完全不顾个人的思想,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16. 下列属于良好道德品质的有()A. 正直无私、忠诚守信B.仁爱互助、推己及人C. 敬业好学、勇敢进取D.弄虚作假、言而无信E. 谦虚谨慎、文明礼貌17.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下列表现属于爱岗敬业的有()A. 在本职工作中勤奋努力,不偷懒,不怠工B. 喜欢自己的工作,能心情愉快、乐观向上地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C. 为了求得未来自己理想的职业,利用现有的职业劳动时间全力为求新职做准备D. 不情愿地成为了现有职业的劳动者,在没有调换工作之前,仍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业 责任E.

16、 把自己看成现职工作单位的一分子,把自己从事的工作视为生命存在的表现方式,尽心 尽力地去工作三、简答题(每题 5分,共 15 分)1、什么是社会主义信念?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3、人际交往中正确的认知模式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 12分,共 24 分)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何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联系实际,试论怎样进行自我修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7 分)1.B 2.A 3.A 4.A 5.A 6.D 7.A 8.A 9.D 10.C 11.A 12.A 13.C 14.D 15.A 16. A 17. D 18.D 19.

17、D 20. A 21. D 22. B 23. D 24. C 25. C 26. D 27. 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4 分)1.ABCDE 2.ACD 3.ABD 4.CDE 5.ABCDE 6.ABCE 7.ABCDE 8.ABD 9.ABCDE 10.ABC 11.BE 12.ABDE13. A C E 14. B C D 15. A C D 16. A B C E 17. A B D E三、简答题(每题 5分,共 15 分)1. 答:所谓社会主义信念, 是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和真诚信仰。 具有社会主义信念 的人, 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信仰作为行动准则, 坚信社会主

18、义必胜, 并决心为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社会主义信念包括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理想信念和道德信念。 社会主义政治信念, 是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这 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在政治信念的基础上产生形 成的, 坚信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实现, 并把它的实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道德信 念,坚信社会主义道德将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习惯和准则,以完美的人格来要求自己。2答: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无产阶级人生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 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这是因为: 第一,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是政治原则

19、,但它又是伦理原则。作为伦理原则,为人民服 务具有普遍意义。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每一个社会公民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就要努力为人民服务。 在人类文明发展中, 道德是决定精神文明发展方向和性质的关键因素, 也是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关系, 并将二者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重要机制。因此,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第二, 坚持为人民服务, 是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先决条件。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表现, 也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 康发展的在要求。 坚持为人民服务, 引导人们的道德观念向积极方

20、向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 市场经济, 对人们的道德观念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引 导人们的道德观念积极向上,就能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第三, 为人民服务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不同层次的要求。为人民服务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高层次要求, 为人民服务还有低层次的要求, 这就是在与人相处中, 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 力求有利于他人, 有利于社会, 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 来有益的结果。3答:人际交往中正确的认知模式是, 人们能充分认识人际关系在人生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对学会与人交往相处和协调人际关系采取积极的态度; 能

21、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平等地与人 交往。 这是因为,一方面做任何事情,包括进行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也一样,只要认真对待,认真地去做, 就一定能做好; 另一方面, 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与人交往时既不要自傲自负, 也不要自卑, 不要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其实任何人本 领再大也没有自负的理由。也要勇于把自己的短处转化为长处,克服自卑就能成功交往。四、论述题(每题 12分,共 24 分)答: (一)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党的 十六大报告指出: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 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文化的力 量包括民族精神的力量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 分。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说, 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的竞争, 不仅仅是经济、 科学技术 和军事实力的竞争,而且也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二)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 、“分化”图 谋的需要。(三)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保 持其生命力的源泉, 它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