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点计算及测卡操作步骤_第1页
卡点计算及测卡操作步骤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卡点计算及测卡步骤卡点计算公式:L = KA L/A PK = 21 - FL卡点深度(米)K计算系数(可以从表格中读取)A L平均身长量(厘米)A P拉力(吨)F管体截面积(平方厘米)钻杆计算系数K值表:外径壁厚K值备注2?7. 112249API2?9. 195387API3?;9. 347491API11. 405583API4?M0. 922745API:5:7. 518593API9. 195715API5?9. 169790API;10. 541898API(3)测卡操作:1 )检查井架、绷绳、地锚、游动系统、提升系统等部位是否完好,指重表是否灵活好用。2) 将吊卡扣在最后一根下井

2、管柱上。挂上吊环。3)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比井内管柱悬重稍大时,停止上提。记录第一次上提 拉力,记为P1。4) 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一个标记,作为A点。5)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一次上提拉力 50kN时,停止上提。记录第 二次上提拉力,记为P2。6) 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二个标记,作为B点。7)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与B之间的距离,记为入1。8)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二次上提拉力 50kN时,停止上提。记录第 三次上提拉力,记为P3。9) 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三个标记,作为C点。10)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与C之间的距离,记为入2。11) 继续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超过第三次上提拉力50kN时,停止上提。记录 第四次上提拉力,记为P4o12) 在与防喷器法兰上平面平齐位置的油管上做第四个标记,作为D点。13)用钢板尺测量标记A与D之间的距离,记为入3o14 )下放管柱,卸掉提升系统负荷。15 )计算三次上提拉伸力及三次平均上提拉伸力,单位符号为kNo第一次上提拉伸力Pa= P2-P1;第二次上提拉伸力 Pb= P3-P1;第三次上提拉伸力Pc= P4-P1;平均拉伸拉力 P=( Pa+Pb+ PC /316 )计算三次上提拉伸的平均油管伸长量,单位符号为cm。入=(入1+入2+入3) /32-入 1)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