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教案_第1页
《错误》教案_第2页
《错误》教案_第3页
《错误》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错误教案错误教案教材体系:语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错误的阅读品味,感悟诗歌意象,体会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把握比喻、反衬的艺术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将学生带入诗境,培养学生品味意境和情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郑愁予在诗中抒发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比喻、反衬的艺术手法,理解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难点:理解错误丰富而又深刻的意蕴。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过程(1课时,共45):一、导入(1):用几张江南烟雨图片,将学生带入诗歌情境。2、 简介作者(1): 郑愁予,台湾作家,原籍河

2、北,本名郑文韬,愁予是笔名,出自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带有古典的忧愁美。曾有人评价:“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他能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诗句华美,而且绝对是现代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错误被誉为是“现代抒情诗的绝唱”。你是否同意这个评价?错误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我们来感受这首诗。3、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3)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读音、节奏、语气,注意生字词:跫音(qing)春帷(wi)窗扉(fi) ) 2、学生朗读,初入诗境。思考:诗中讲述的这个关于美丽错误的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各是怎样的?老师对学生的朗读做出及时合理的评价。师

3、生交流。明确:时间:阳春三月;地点:江南小镇;人物:“我”“你”;事件:“我”打江南走过,达达的马蹄声带给深闺中苦苦思念的“你”心潮起落,让“你”产生“白马王子”的错觉,瞬间的“惊喜”换来难以言传的“失落”。四、精读诗歌,突破重点。(20) 1、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找出描写女子的比喻句。明确: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2、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莲花(开、落),喻女子在漫长的 等待中憔悴 了容颜,真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而“相思催人老”。讨论:“小小的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掩”是三个比喻

4、句,三个喻体与本体之间有什么相似性? 明确: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寂寞,封闭;“青石的街道向晚”,“向晚”在古诗中 曾出现过,“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傍晚的意思,“青”是个冷色调的词,本身就给人一种冷的感觉,江南小城的街道曲折幽深,暮色时分,行人更少,不仅走在街上的人感到清冷寂寞,看到这样景象的人也会为此感到悲凉,更兼这位女子是久等人归人不归,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小小的窗扉紧掩”,窗扉紧掩,在窗子里的人就是不与外人交流的,就是寂寞 的、孤独的、忧伤的,没有生气,女子的内心世界封闭的。这三个喻体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传达出一种孤独寂寞之情,这与女子的心境是相似的,这就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3、除了

5、上述比喻,女子的这种感情是通过哪些意象反映出来的呢?明确: “东风”、“柳絮”、 “跫音”、“春帷”。都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意象。4、讨论:“东风”、“柳絮”、“跫音”、“春帷”四个意象在诗的形式上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些意象对刻画人物,表现意境有什么作用?明确:这四个意象都是否定性的意象,而且都是跟春天密切相关的,春天本是一个热闹的季节,阳光明媚,百花盛开,草长莺飞,但这四个“不”字否定了一切,这独处深闺中的思妇却视而不见,以春天的灿漫来反衬思妇的孤寂,在反衬中体现女子的寂寞、孤独。东风、柳絮(不来、不飞),自然界的东风柳絮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来就来。作者说“不来”,很明显是言女子之感觉。深

6、闺女子被相思所苦,心中哪有春天?蛩音、春帷(不响、不揭),寂静无声,更别说女子期待中“归人”的足音,也就无掀起窗帘的必要。 有感情地诵读第二节。五、主题的多元解读、化解难点:(15) 1、诵读诗歌,讨论:一首好的诗歌总是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错误就是这样的好诗。诗中隐含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 (1) :“你”听到“我”的马蹄声,把“我”当成“归人”,最终发现只是一个“错 误”。(2) :“我”爱上了江南的“你”,而“你”把心扉紧掩,在“你”的眼里“我”只 是一个“过客” (3) :“我”就是“你”等待的“归人”,但“我”却不能为“你”驻足,“我”只 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

7、客”(4) :“我”就是“你”在等的“归人”,“我”回来了,但又将开始另一次的远行, 短暂的离别之后“你”又将遥遥无期地等待。(5) :“你”是“我”在苦旅中的一个期待,一种想象,一种慰藉,就像 雨巷中 的“丁香姑娘”,若真若幻。 2、齐读最后一节,讨论:在这首诗中,我们感到的是一种伤感,一种无奈。但是,诗人为何不用“伤感,无奈”,而用了“美丽”来修饰呢?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1)女子以为,“答答的马蹄声”可能是归人回来了,心情一下子兴奋起来,所以说“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2)“我”无意识中破坏了女子的心情,使其由兴奋跌入失望,这虽然是个“误会”是个“错误”,但是从审美的角度看,是“美丽

8、”的。 (3)这个故事,或者说这个情节美丽,因此“错误”也成为一种美丽。它曾经先引起了诗歌中女主人公情绪的激动,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打破了女子生活的死寂。 六、课堂总结(3)我达达的马蹄在瞬间给了女子一个惊喜,点燃了女子与心上人重逢的希望, 但我是个过客,不可能为女子而停留,于是女子刚刚燃起的希望突然变成了无限的失望,这种落差充满了戏剧性,所以是个美丽的错误。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通过对中国化的意象的描写,使诗歌充满了东方韵味, 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美丽哀怨的思妇形象,意境凄美哀婉。七、拓展延伸、作业布置(2) 1、阅读: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