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与康复措施_第1页
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与康复措施_第2页
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与康复措施_第3页
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与康复措施_第4页
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与康复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一、周围神经解剖要点 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遍及全 身皮肤、粘膜、肌肉、骨关节、血管及内脏等。 周围神经是神经元的细胞突起,又称神 经纤维,由轴突、髓鞘和施万鞘组成。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定义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定义 是指周围神经干或其分支受到外界直接或 间接力量作用而发生的损伤。 损伤后的典型表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 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有:臂丛神经损伤、 尺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 胫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等。 三、神经损伤的原因 可由外伤、感染、压迫、缺血、肿瘤 和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 大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解剖因

2、素, 二是损伤因素。 (一)解剖因素 周围神经在解剖学通道中,有一段或一点 受某些坚韧的、狭窄的组织结构压迫或肢 体在活动过程中,神经不断遭受磨擦而致 神经损伤。 如斜角肌间隙狭窄压迫臂丛神经、正中神 经在腕管受压、肿瘤压迫等。 (二)损伤因素 外力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神经损伤。 主要有神经摩擦伤、切割伤、挤压伤、医源性 神经损伤、电击伤、放射性伤、火器伤及缺血 性神经损伤等。 第二节第二节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一、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 (一)运动功能障碍 (二)感觉功能障碍 瘫痪、主动运动消失瘫痪、主动运动消失 肌肉萎缩、出现畸形肌肉萎缩、出现畸形 局部麻木、刺痛局部麻木、刺痛 感觉过敏、感觉减感觉

3、过敏、感觉减 退退 (三)疼痛 (四)皮肤营养性改变 (五)血管功能障碍 (六)骨质疏松 灼性、刺激性神经痛,幻觉痛灼性、刺激性神经痛,幻觉痛 无汗、光泽消失无汗、光泽消失 粗糙、皮肤破损粗糙、皮肤破损 血管的收缩及舒张能力减血管的收缩及舒张能力减 弱弱 最常见于周围神经最常见于周围神经 的高位完全性损伤的高位完全性损伤 三、神经损伤的分类 (一)神经功能障碍 神经暂时失去传导障碍,神经纤维不发生 退行性变。 临床表现运动功能明显而无肌萎缩,痛觉 迟钝而不消失。 数日或数周内功能可自行恢复,不留后遗 症。 (二)轴突断裂(axonotmesis) 轴突断裂致远端的轴突和髓鞘发生变性, 神经内

4、膜管完整,轴突可沿施万鞘管长入末梢。 临床表现为该神经分布区运动、感觉功能 丧失, 肌萎缩和神经营养性改变,多能自行恢复。 (三)神经断裂 神经完全离断,神经功能完全丧失,需 手术修复,方能恢复功能。 第三节第三节 康复评定康复评定 一、运动功能的评定 (一)运动功能的评定 望诊 肢体周径测试 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二)运动功能恢复的评定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等级 恢恢 复复 等等 级级 评评 定定 标标 准准 0 0级(级(M0M0) 肌肉无收缩肌肉无收缩 1 1级(级(M1M1) 近端肌肉可见收缩近端肌肉可见收缩 2 2级(级(M2M2) 近、远端肌肉均可见收缩近、远端肌肉均可

5、见收缩 3 3级(级(M3M3) 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缩所有重要肌肉能抗阻力收缩 4 4级(级(M4M4)能进行所有运动,包括独立的或能进行所有运动,包括独立的或 协同的协同的 5 5级(级(M5M5) 完全正常完全正常 二、感觉功能评定 (一)感觉功能评定 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压觉、两点 辨别觉、皮肤定位觉、皮肤图形辨别觉、实 体觉、运动觉、位置觉、扣击试验(Tinel 征)等。 (二)感觉功能恢复评定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感觉功能恢复等级 恢恢 复复 等等 级级 评评 定定 标标 准准 0级(级(S0) 感觉无恢复感觉无恢复 1级(级(S1)支配区皮肤深感觉恢复支配区皮肤深感觉恢复 2级

6、(级(S2) 支配区浅感觉和触觉部分恢复支配区浅感觉和触觉部分恢复 3级(级(S3) 皮肤痛觉和触觉恢复,且感觉过皮肤痛觉和触觉恢复,且感觉过 敏消失敏消失 4级(级(S3+) 感觉达到感觉达到S3水平外,二点辨别觉水平外,二点辨别觉 部分恢复部分恢复 5级(级(S4)完全恢复完全恢复 三、电生理评定三、电生理评定 ( (一一) )强度一时间曲线检查强度一时间曲线检查 通过时值测定和曲线描记判断肌肉为通过时值测定和曲线描记判断肌肉为 完全失神支配、部分失神经支配及正常神完全失神支配、部分失神经支配及正常神 经支配。经支配。 (二)肌电图检查 通过针极肌电图检查,可判断神经受损 的程度 是神经失

7、用或轴突断离或神经断离。 评估标准: 1.轻度失神经支配 肌电图可见自发电活动, 运动 单位电位波幅、时限基本正常,募集相为混 合至干 扰相,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波幅可下降。 2.中度失神经支配 肌电图出现较多自发电 活动, 募集相为单纯至混合相,神经传导速度下降 不超过 20,波幅下降不超过50。 3.重度失神经支配 肌电图出现大量自发电 活动, 仅见单个运动单位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波幅 可增 高,时限可增宽。 4.完全失神经支配 肌电图出现大量自发 电活 动,无运动单位电位出现,电刺激神经干 相应肌 肉测不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三)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 利用肌电图测定神经在单位时间内传导 神经

8、冲 动的距离。 可判断神经损伤部位,神经再生及恢复的情况。 (四)体感诱发电位检查 刺激从周围神经上行到脊髓、脑干和 大脑皮层感觉区时在头皮记录的电位,具 有灵敏度高、对病变进行定量估计、对传 导通路进行定位测定、重复性好等优点。 (五)直流感应电检查法 通常在神经受损后1520天可获得阳性结果。 观察指标有:兴奋阈值,收缩形态和积极性 反应等。 四、ADL能力评定 周围神经损伤后会不同程度地出现ADL能力 困难 ADL评定对了解病人的能力,制订康复计划, 评价 治疗效果,安排重返家庭或就业都十分重要。 第四节 康复治疗 1.短期目标 早期康复目标主要是及早消 除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防止

9、肢体 发生挛缩畸形。恢复期康复目标是促进神 经再生,恢复神经的正常功能,矫正畸形。 2.长期目标 使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 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 重返工作岗位或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提 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一、早期的康复 (一)运动疗法 1.主动运动 神经病损程度较轻,在早期 也可进行主动运动。 2.保持功能位 大多数情况下应保持在功 能位 3.被动运动 主要作用为保持和增加关节 动度,防止肌肉挛缩变形。 被动运动时应注意 只在无痛范围内进行 在关节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 运动速度要慢 周围神经和肌腱缝合术后要在充分固定后 进行 ( (二二) )理疗理疗 温热疗法温热疗法 激光疗法

10、激光疗法 水疗法水疗法 ( (三三) )矫形器治疗矫形器治疗 早期夹板的目的是防止挛缩等畸形发生早期夹板的目的是防止挛缩等畸形发生 恢复期夹板的目的是矫正畸形和助动恢复期夹板的目的是矫正畸形和助动 二、恢复期的康复 急性期炎症水肿消退后,即进入恢复期。 此期康复的重点在于促进神经再生、保持 肌肉质量、增强肌力和促进感觉功能恢复。 三、预防并发症三、预防并发症 ( (一一) )肿胀肿胀 由病损后循环障碍、组织液渗出增多所致,由病损后循环障碍、组织液渗出增多所致, 是创伤后必然出现的组织反应。是创伤后必然出现的组织反应。 1.抬高患肢 2.向心性按摩和被动运动 3.气压疗法 4.热疗 5.高频透热

11、疗法 6.低中频电疗 7.其它:弹力绷带压迫等 (二)挛缩 重点在于预防,可采用下述方法治 疗: 1.1.被动运动和牵伸手法被动运动和牵伸手法 2.2.器械锻炼和牵引器械锻炼和牵引 3.主动运动 用体操棒、肋木、肩肘关节旋转器 或徒手体操等。 4.矫形器 5.关节松动术 6.物理治疗 温热疗法、直流电碘离子或透明质 酸酶导入等。 ( (三三) )继发性外伤继发性外伤 感觉丧失的骨突部位,如腕部、腓骨小头、感觉丧失的骨突部位,如腕部、腓骨小头、 外踝、足跟部位等,更易与矫形器、鞋子发生外踝、足跟部位等,更易与矫形器、鞋子发生 慢性磨损。慢性磨损。 治疗包括对创面的局部处理和对病人的全治疗包括对创

12、面的局部处理和对病人的全 身情况综合治疗。身情况综合治疗。 1局部治疗 (1)清创、换药,防止伤口感染 (2)紫外线疗法 (3)He-Ne激光、半导体激光、TDP照射 (4)低频电疗法 (5)直流电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导入 (6)温水浴 2.全身综合治疗 改善营养状况,促进神经再生,治疗水 肿,控 制糖尿病等。 第五节 周围神经损伤各论 一、臂丛神经损伤 (一)概述 臂丛分为根、干、股、束、支五部分,终 末形成腋、肌皮、桡、正中、尺神经。 (二)临床特点 臂丛上部损伤:表现为整个上肢下垂, 上臂内收,不能外展外旋,前臂内收伸 直,不能旋前旋后或弯曲,肩胛、上臂 和前臂外侧有一狭长

13、的感觉障碍区。 臂丛下部损伤:表现为手部小肌肉全部萎缩 而呈爪形,手部尺侧及前臂内侧有感觉缺 失,有时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根据损伤的部位可分为根性损伤、干性损 伤、束性损伤和全臂丛损伤四类。 (三)康复治疗 1减轻局部炎症水肿,促进神经再生 2止痛治疗 3感觉重建 4增强肌力 5防治软组织挛缩和关节僵硬。 6心理治疗 7作业治疗和职业治疗。 8手术治疗 若保守治疗3个月而无效, 可考虑 手术治疗。 二、腓总神经损伤 (一)概述 1.走行 腓浅神经 腓深神经 2.2.原因原因 在下肢神经损伤中最多见。可见在下肢神经损伤中最多见。可见 于腓骨小头或腓骨颈骨折、小腿石于腓骨小头或腓骨颈骨折、小腿石

14、膏固定太紧、腘窝后方切割伤、胫膏固定太紧、腘窝后方切割伤、胫 腓关节后脱位等情况。腓关节后脱位等情况。 (二)临床特点 1.运动障碍 (1)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 (2)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 (3)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2.感觉障碍 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 减退或缺失. (三)康复治疗 可用足托或穿矫形鞋使踝保持在90位。 物理治疗:促进神经再生。 运动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增强足和足 趾背伸肌力。 对不能恢复者,可行肌腱移植术和功能性 电刺激。 三、胫神经损伤 (一)概述 1.走行 2.原因 (二)临床特点 1.运动障碍 小腿后侧肌群麻痹,小腿消瘦。跟 腱反 射消失,出现足跖

15、屈,内收,内翻,外 展障碍。 2.2.感觉障碍感觉障碍 小腿后侧、足背外侧、跟外侧和足小腿后侧、足背外侧、跟外侧和足 底感觉障碍底感觉障碍 出现足底压疮或神经性溃疡出现足底压疮或神经性溃疡 (三)康复治疗 重点是预防足畸形:小腿矫形器或穿矫正鞋 重视感觉障碍的康复和病人教育 控制灼性疼痛症状:可采用TENS、HVPC或经 络导 平治疗、中频电疗、超声波治疗、封闭,如 无效可 进行脊髓电刺激治疗。 坐骨神经坐骨神经 梨状肌下孔梨状肌下孔 臀大肌深方臀大肌深方 坐骨结节与坐骨结节与 大转子大转子 股二头肌深面股二头肌深面 腘窝腘窝 胫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 坐骨神经坐骨神经 腓总神经腓总神经 胫神经胫神经 梨梨 状状 肌肌 四、坐骨神经损伤四、坐骨神经损伤 ( (一一) )概概 述述 1.1.走行走行 2.2.原因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脊椎骨折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