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_第1页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_第2页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_第3页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_第4页
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29106 92汽车用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低压电线束 (以下简称电线束 )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 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 50V 的各种汽车用电线束 (含单根线 )。2 引用标准GB 484 车用汽油GB 485 QB 汽油机润滑油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祥表 (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9328 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 (电线 )ZB T35 001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ZB T35 002汽车用低压电线的颜色ZB T36 003汽车用片式插接件QCn 29009

2、汽车用电线接头技术条件QCn 29010汽车用低压电线接头型式 、尺寸和技术要求专业 word 可编辑QCn 29012 汽车用圆柱式电线插接件型式 、尺寸和技术要求QCn 29013 汽车用蓄电池电线接头型式 、尺寸和技术要求JB 2572 铜编织线JJG 4 钢卷尺3 术语3 1 干线电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 。3 2 支线电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 。3 3 分支点电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 。3 4 接点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 。3 5 端子接插件和接头的统称 。专业 word 可编辑4 技术要求4 1 电线束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并按经规定

3、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 2 电线束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421 干线和保护套管长度不小于 100mm ,并为 10的倍数,如 100、110、120mm 等。4 22 支线长度不小于 50mm 。4 23 接点之间 ,接点与分支点之间距离不小于 20mm 。424 电线与端子连接处的绝缘套管长为 20 5mm。425 电线束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 1 规定 。4 3 电线与端子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专业 word 可编辑431 电线束中电线颜色应优先采用 ZB T35002 中规定的颜色 。432 接头应符合 QCn 29010 和 QCn 29013 的规定。433 片式插接件

4、应符合 ZB T36003 的要求。圆柱式插接件应符合 QCn29012 的规定 。434 电线应符合 GB 9328 的规定。铜编织线应符合 JB 2572 的规定。4 4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优先采用压接方法 ,并符合下列要求 。4 41 采用压接方法时 ,端子应分别压紧在导体和绝缘层上 ,导体不应压断 。442 采用压接方法的端子与导体压接处的横断面应符合附录 A 的要求。443 采用钎焊的方法时 ,不允许使用腐蚀性钎剂 。焊点应光滑 ,无漏焊 、未 钎透 、钎剂夹杂等缺陷 。专业 word 可编辑专业 word 可编辑4 44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 ,在规定的拉力下不损伤和脱开 , 其拉力

5、值应不 小于表 2 规定。445 端子与电线之间的电压降应不大于表 3 规定 。4 5 接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451 采用压接方法时 ,接点表面绝缘应良好 , 导体不应压断 。4 52 采用钎焊方法时 ,不允许使用腐蚀性钎剂 。接点应光滑 , 表面绝缘良好,无漏焊、未钎透 、钎剂夹杂等缺陷 。专业 word 可编辑453 接点应牢固 ,在规定的拉力下不损伤和脱开 ,其拉力值应不小于表 2 规46 电线束采用绝缘物包扎时 ,应紧密 、均匀、不松散;采用保护套管时 ,无 移位和影响电线束弯曲现象 。47 电线束中电线与端子连接处的绝缘套管应紧套在连接部位上 ,无脱开 、移 位现象。48 电线束中电

6、线及零件应正确装配 ,不应有错位现象 , 端子在护套中应到 位,不应滑出。49 电线束中线路导通率为 100,无短路、错路现象 。410 电线束使用环境温度为一 25 70 ,经高、低温试验后应符合 4.6、4.9 条规定 。411 电线束经 ZB T 35001 中3.4条规定的湿热试验后 ,应符合 4.6、4.9条规 定。412 电线束经 ZB T 35001 中3.5条规定的盐雾试验后 ,应符合 4.9条规定。413 电线束经频率为 50Hz ,加速度为 9.8m s2 的振动试验后 ,应符合第 4.4.4、4.5.3、4.6、4.7、4.9 条的规定 。414 电线束经耐油试验后 ,应

7、符合 4.6、4.9 条规定 。5 试验方法专业 word 可编辑5 1 在具体试验方法中 ,如无其它规定时 , 试验在下述条件下进行 :a环境温度: 18 28;b空气相对湿度 : 45 75;c 大气压力 : 86106kPa。52 电线束尺寸用符合 JJG 4规定的钢卷尺检测 。5 3 电线束外观用目测法检查应符合 4.4.1、4.4.3、4.5.1、4.5.2、4.6、4.7、 4.8 条 。5 4 电线与端子及接点的拉力用示值相对误差不大于 1的拉力试验机检测 , 拉力试验机夹头的位移速度为 25100mm/min 。5 5 端子与导体压接处横断面检验按下述方法进行 。5 51 试样

8、制做将受检样品按图 2 所示位置 (应避开端子的加强筋 )截断后,把与电线连接 的部分固定在树脂类物质中 ,试样横断面应无影响观察的缺陷 。专业 word 可编辑5 52 试样检验将做好的试样用显微镜放大至少 20倍,按附录 A要求对照检验 ,必要时拍 摄有标尺的照片 。553 检验数量按每条电线束端子总数的 10计算,但不得少于 6 个,如果端 子总数不足 6 个。则全检。56 端子与电线之间电压降试验按 QCn 29009 中的电压降试验方法进行 。5 7 线路导通及短路 、错路在专用检验台上进行 。5 8 低温和高温试验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专业 word 可编辑581 将电线束放入从室温

9、开始的低温箱内 ,降温到-252时保持 2h后取出,全部绕在金属圆棒上 (圆棒直径应不大于 5 条电线束最大外径之和 ), 电 线束要在从箱内取出 2min 之内卷绕完毕 ,然后进行检查 。582 将电线束放入从室温开始的高温箱内 ,升温到70 2时保持 2h后,取 出检查。59 湿热试验按 ZB T35001 中 4.5条规定进行 。510 盐雾试验按 ZB T35001 中4.6条规定进行 。511 振动试验将电线束模拟安装状态在振动试验台上振动 8h,进行检查 。5 12 电线束耐油试验 ,应将有包扎物的电线束绕在金属圆棒上 (圆棒直径应 不大于 6条电线束最大外径之和 ),将其分别浸入

10、温度为 1205的 HQB一10 润滑油(GB 485)及温度为 205的90号汽油(GB 484)内各浸泡 48h。浸 入油内时 ,其支线应露出油面 。浸泡后取出 , 放置 1h 后进行检查 。6 检验规则6 1 电线束须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 ,并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或标 记。6 2 电线束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3 出厂检验按表 4 规定。专业 word 可编辑6 4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 ,如结构 、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而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每两年不少于一次 ; d产品停产一年以

11、上 , 恢复生产时 ;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专业 word 可编辑f国家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65 进行型式检验的产品 ,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共抽 6 条, 先按出厂检项目检验 ,合格后等分成两组 。每组电线束的检验顺序和检验项目 应符合表 5 规定 。66 产品的型式检验必须全部合格 。 如有一个项目不合格时 ,允许重新抽取加倍数量的产品 , 就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 。如仍不合格时 ,则该批产品判为不 合格67 用户有权按 GB 2828 规定进行验收 ,验收时采用 :a抽样方案 :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专业 word 可编辑b 检查水平

12、 :一般检查水平 c 合格质量水平 : AQL6.57 标志 、包装 、 运输及贮存7 1 标志7 11 电线束应附有不易脱落的明显标志 。7 12 产品标志的内容如下 :a产品名称;b 型号或适用车型 ;c 制造厂名或商标 ;d制造日期。7 2 包装7 21 同一包装箱内应装入同一种类 、同一型号的电线束 ,也可根据用户要求 包装。722 包装箱应牢固 ,每箱总质量一般不超过 50kg 。723 包装箱内应有出厂合格证或使用说明书 , 产品合格证内容如下 :a产品名称及型号 ;专业 word 可编辑b 检查日期 ;c 检查员签章 ;d 制造厂名称 。7 24 包装箱表面应有清晰的标志 ,内容

13、如下 :a收货单位名称或地址 ;b 产品名称及型号 ;c 包装数量 ;d 包装箱尺寸 ;e总质量 、净质量 ;f 制造厂名称及商标 ;g“防潮”小“心轻放 ”标志及字样 。7 3 运输电线束在各种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潮湿 , 抛摔和压伤 ,应文明装卸 ,并符合有关运输规定 。7 4 贮存专业 word 可编辑电线束在贮存过程中 ,不得受潮 、重压、碰撞,不得接触酸 、碱等腐蚀物质 和有机溶剂附录A端子与导体压接处横断面的要求(补充件)A1 端子与导体压接处横断面应符合下列要求A1 1 如图 Al 所示,所有导体的断面应呈不规则多边形 ,导体与端子压接部位 之间应无明显的缝隙 。端子压接的卷曲部分 a、b 必须相接 ,且应包住全部导 体 。横断面上的端子卷曲部分和内部导体分布应基本对称 。A12 如图 A2 所示,端子压接卷曲部分 a、b 端部距底部 c的距离 d,不小于单 根导体直径的 1 2。专业 word 可编辑A13 如图 A3 所示,横断面底部的毛刺长度 a应不超过端子压接后的厚度 c; 毛刺宽度 b 应不超过符子压接后 c 的 1 2。A2 端子与导体压接处横断面不允许存在下列任何一种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