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试验报告——晶体的电光效应1教材_第1页
研究性试验报告——晶体的电光效应1教材_第2页
研究性试验报告——晶体的电光效应1教材_第3页
研究性试验报告——晶体的电光效应1教材_第4页
研究性试验报告——晶体的电光效应1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晶体的电光效应院系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作者张海霞 10171124胡笛 10171147研究性实验报告晶体的光电效应目录摘要 - 3 -关键字 - 3 -实验要求 - 4 -实验原理 - 4 -1. 电光晶体和泡克尔斯效应 - 4 -2 电光调制原理 - 5 -(1) 横向调制实验 - 6 -(2) 直流偏压对输出特性的影响 - 8 -实验仪器 - 10 -实验步骤 - 10 -1 调节光路 - 10 -2 电光调制器 TV 工作曲线的测量 - 11 -3 动态法观察调制器性能 - 11 -数据记录与处理 - 12 -原始数据表格 - 12 -TV 工作曲线数据表 -

2、12 -TV 工作曲线 - 13 -数据处理 - 14 -误差分析及改进方法 - 14 -实验思考题 - 15 -实验总结 - 16 -摘要激光是一种光频电磁波, 具有良好的相干性, 与无线电波相似, 可用来作为传递信息的 载波。激光具有很高的频率(约 101310 15Hz ),可供利用的频带很宽,故传递信息的容量很 大。可见光具有极短的波长和极快的传递速度, 加上光波的独立传播特性, 可以借助光学系 统把一个面上的二维信息以很高的分辨率瞬间传递到另一个面上, 为二位并行光信息处理提 供条件。所以激光是传递信息的一种很理想的光源。某些晶体在外电场作用下折射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电光效应。

3、 电光效应在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有许多重要应用,它有很短的响应时间(可以跟上101010Hz 的电场变化) ,可以在高速摄影中作快门或在光速测量中作光束斩波器等。在激光出 现以后, 电光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迅速的发展, 电光器件被广泛应用在激光通讯, 激光测 距,激光显示和光学数据处理等方面。本文对晶体的电光效应实验的原理、 步骤、 仪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并对实验数据进行 处理以及误差估算。 通过分析实验室条件下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进行精确计算, 对比探究了极 值法测半波电压和调制法测半波电压, 并做出比较分析。 此外, 针对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关键字电光效应,激光

4、,双折射,半波电压,电光系数研究性实验报告晶体的光电效应实验要求1. 掌握晶体电光调制的原理和实验方法;2. 了解电光效应引起的晶体光学性质的变化,观察会聚偏振光的干涉现象;3. 学习测量晶体半波电压和电光常数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1.电光晶体和泡克尔斯效应某些晶体(固体或液体) 在外加电场中, 随着电场强度的改变,晶体的折射率会发生改 变,这种现象称为电光效应。通常将电场引起的折射率的变化用下式表示:n n0 aE0 bE02( 1)式中 a 和 b 为常数, n0 为 E0=0 时的折射率。由一次项 aE0 引起的折射率变化的效应,称为 一次电光效应。 也称线性电光效应或普克尔电光效应; 由

5、二次项引起折射率变化的效应, 称 为二次电光效应,也称平方电光效应或克尔效应(Kerr )。由( 1)式可知,一次电光效应只存在于不具有对称中心的晶体中, 二次电光效应则可能存在于任何物质中, 一次效应要比二 次效应显著。 光在各向异性晶体中传播时, 因光的传播方向不同或者是电矢量的振动方向不 同,光的折射率也不同。本实验主要研究铌酸锂晶体的一次电光效应, 用铌酸锂晶体的横向调制装置测量晶体的半波 电压及电光系数,并用两种方法改变调制器的工作点,观察相应的输出特性。电光效应在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上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它又很短的响应时间 (可以跟上 1010Hz 的电场变化) ,可以在高速摄影中做

6、快门或在光速测量中做光束斩波器等。在激光出 现后,电光效应的研究和应用得到迅速发展,电光器件被广泛应用在激光通信,激光测距, 激光显示和光学数据处理等方面。研究性实验报告晶体的光电效应电光效应根据施加的电场方向与通光方向相对关系, 可分为纵向电光效应和横向电光效 应。利用纵向电光效应的调制, 叫做纵向电光调制;利用横向电光效应的调制,叫做横向电 光调制。 晶体的一次电光效应分为纵向电光效应和横向电光效应两种。 把加在晶体上的电场 方向与光在晶体中的传播方向平行时产生的电光效应,称为纵向电光效应,通常以 KD*P称为横向电光效应 ,以晶体 LiNbo3 为代表。本实验观察横向电光效应常用铌酸锂类

7、型的晶体。晶体的坐标轴如图本实验主要研究铌酸锂晶体的一次电光效应, 用铌酸锂的横向调制装置测量警惕的半波电压及电光系数,并用两种方法改变调制器的工作点,观察相应的输出特性。在未加电场之前, 铌酸锂晶体是单轴晶体。 当线偏振光沿光轴 (Z 轴)方向通过晶体时, 不会产生双折射。但如在铌酸锂晶体的 X 轴施加电场,晶体将由单轴晶体变为双轴晶体。 这时沿 Z 轴传播的偏振光应按特定的晶体感应轴X 和 Y 进行分解,因为光沿这两个方向偏振的折射率不同(传播速率不同) 。类似于双折射中关于 o 光和 e 光的偏振态的讨论,由于 沿着 X 和 Y 的偏振分量存在相位差, 出射光一般将分成椭圆偏振光, 由晶

8、体光学可以证明, 1 3 1 3 这 两 个 方 向 的 折 射 率 : nx n0n03 22Eyny n0n03 22Ey22(2)式中, n0 和 r22 是晶体的 o 光折射率和电光系数, EX=V/d 是 X 方向所加的外电场。2 电光调制原理要用激光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首先要解决如何将传输信号加到激光辐射上去的问题, 我们把信息加载于激光辐射的过程称为激光调制,把完成这一过程的装置称为激光调制器。 由已调制的激光辐射还原出所加载信息的过程则称为解调.因为激光实际上只起到了 携带 低频信号的作用, 所以称为载波, 而起控制作用的低频信号是我们所需要的, 称为调制信号,研究性实验报告晶

9、体的光电效应被调制的载波称为已调波或调制光 .按调制的性质而言,激光调制与无线电波调制相类似, 可以采用连续的调幅,调频,调相以及脉冲调制等形式, 但激光调制多采用强度调制。 强度 调制是根据光载波电场振幅的平方比例于调制信号, 使输出的激光辐射的强度按照调制信号 的规律变化。激光调制之所以常采用强度调制形式,主要是因为光接收器一般都是直接地响应其所接受的光强度变化的缘故。激光调制的方法很多,如机械调制,电光调制,声光调制,磁光调制和电源调制等. 其中电光调制器开关速度快, 结构简单。 因此, 在激光调制技术及混合型光学双稳器件等方面 有广泛的应用。电光调制根据所施加的电场方向的不同, 可分为

10、纵向电光调制和横向电光调制。 利用纵 向电光效应的调制,叫做纵向电光调制,利用横向电光效应的调制,叫做横向电光调制.这次实验中,我们只做 LiNbO3 晶体的横向调制实验。(1) 横向调制实验其中起偏器的偏振方向平行于电光晶体的X轴,检偏器的偏振方向平行于 Y 轴。因此入射光经起偏器后变为振动方向平行于 X轴的线偏振光,它在晶体的感应轴 X和 Y轴上的投影的振幅和位相均相等,设分别为:研究性实验报告晶体的光电效应ex A0cos t;ey A0 cos t或用复振幅的表示方法,将位于晶体表面(z=0)的光波表示为3)Ex 0A;Ey 0 A所以 ,入射光的强度是4)E E*Ex 02Ey 0

11、2A25)6)当光通过长为 l 的电光晶体后, X 和 Y两分量之间就产生位相差 ,即 Ex lA;Ey lAe i通过检偏器出射的光,是这两分量在 Y 轴上的投影之和:AEy 0 A27)其对应的输出光强 I1 ,可写成*A28)I1Ey0Ey0A2e i 1ei12A2sin22由( 5)、( 8)式,光强透过率 T为I12sin9)Ii 22nx ny l3l n03 22V dl10)由此可见, 和 V 有关,当电压增加到某一值时, X、 Y方向的偏振光经过晶体后产生?的光程差,位相差 =, T=100%,这一电压叫半波电压,通常用V 或 V? 表示。V小,需要的V是描述晶体电光效应的

12、重要参数,在实验中,这个电压越小越好,如果调制信号电压也小,根据半波电压值,我们可以估计出电光效应控制透过强度所需电压。 由( 10) 式2n032211)其中 d 和 l 分别为晶体的厚度和长度。研究性实验报告晶体的光电效应V由( 10)、( 11)式V(12)因此,将( 9)式改写成T sin2 2V V2sin2VV0 Vm sin t13)其中 V0 是直流偏压, Vmsin t 是交流调制 信号, Vm是其振幅, 是调制频率,从( 13) 式可以看出, 改变 V0 或 Vm输出特性, 透过率 将相应的发生变化。n30 22由于对单色光, 为常数,因而 T将仅随晶体上所加电压变化,如图

13、所示,T与 V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若工作点选择不适合,V会使输出信号发生畸变。但在 2 附近有一近似直线部分,这一直线部分称作线性工作区,VV ,T 50%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 2 时, 2(2) 直流偏压对输出特性的影响1)V0 V2 ,Vm V当 2 时V0将工作点选定在线性工作区的中心处,此时,可获得较高频率的线性调制,把Vm2代入( 8),得1Vm sin t1 cos42VVm sin t 22T sin2Vm sin t 1 V1 sin2Vm sin t m14)当 VmV 时,可得:研究性实验报告晶体的光电效应112V Vm sinVm15)即 T Vmsin t 。这时,调制器

14、输出的波形和调制信号波形的频率相同,即线性调制。2)V0 V2 ,Vm V调制器的工作点虽然选定在线性工作区的中心,但不满足小信号调制的要求,( 14)式不能写成公式( 15)的形式,此时的透射率函数(14)应展开成贝赛尔函数,即由( 14 )式Vm sinVmVmVm2J1msin t J 3msin3 t J 5msin 5 tV3VV21 sinVmt16)由( 16)式可以看出,输出的光束除包含交流的基波外,还含有奇次谐波。此时,调制信号 的幅度较大, 奇次谐波不能忽略。 因此,这时虽然工作点选定在线性区, 输出波形仍然失真。V0 V ,VmV3) 当2 时T sin2 2V1V m

15、sin t1 cosVm sin t2 V m 221 cosVm sinVm14 V Vmsin2 t 18VmV Vm1 cos2 t17)即 T cos2 t从( 17)式可以看出,输出光是调制信号频率的二倍,即产生“倍频”失真。若把V0=V 代入( 13)式,经类似的推导,可得:1 V m18)T 1 81 VV0 m 1 cos2 t即 T cost “倍频”失真。这时看到的仍是“倍频”失真的波形。研究性实验报告晶体的光电效应4)直流偏压 V0 在零伏附近或在 V 附近变化时,由于工作点不在线性工作区,输出波 形将分别出现上下失真。综上所述,电光调制是利用晶体的双折射现象,将入射的线

16、偏振光分解成 o 光和 e光, 利用晶体的电光效应有电信号改变晶体的折射率, 从而控制两个振动分量形成的像差 ,在 利用光的相干原理两束光叠加, 从而实现光强度的调制。 晶体的电光效应灵明度极高, 调制 信号频率最高可达 1091010Hz ,因此在激光通信、激光显示等领域内,电光调制得到非常 广泛的应用。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半导体激光器,偏振片,扩束镜,铌酸锂电光晶体,光电二极管,光电池,晶体 驱动电源,光功率计, 1/4 波片,双踪示波器。实验步骤1 调节光路1 将半导体激光器,起偏器,扩束镜, LN 晶体,检偏器,白屏依次摆放。2 打开激光功率指示计电源,激光灯亮。调整激光器的方向和各附件

17、的高低,使各光学元 件尽量同轴且与光束垂直。 取下扩束镜, 旋转起偏器, 使透过起偏器的光最强; 旋转起偏器, 使白屏上的光点最弱。这时起偏器与检偏器相互垂直,系统进入消光状态。3 用白屏记下激光点的位置。紧靠晶体放上扩束镜,观察白屏上的图案,可观察到图片:- 10 -研究性实验报告晶体的光电效应这种图案是典型的会聚偏振光穿过单轴晶体后形成的 干涉图案。 个暗十字图形贯穿整个图样, 四周为明暗相间。 十字形中心同时也是圆环的中心, 它对应着晶体的光轴方向,十字形方向对应于两个偏振片的偏振轴方向.在观察过程中要反复微调晶体,使干涉图样中心与光点位置重合,同时尽可能使图样对称,完整,确保光束既 与

18、晶体光轴平行, 又从晶体中心穿过的要求, 再调节使干涉图样出现清晰的暗十字, 且十字 的一条线平行于 x 轴。这一步调节很重要,调节的好坏,直接影响下一步的测量,因此,一 定要耐心,仔细调节 .注意此时放大器的电源要关掉 ,激光光点应落在白屏上,而不能对准光 电三极管,以免烧坏 .。4 打开晶体驱动电源,将状态开关打开在直流状态,顺时针旋转电压调节按钮,调高驱 动电压, 观察白屏上的图案变化。 这时会看到图案由一个中心分裂为两个中心, 这是典型的 会聚偏振光经过双轴晶体时的干涉图案。2 电光调制器 T V 工作曲线的测量1 缓慢调高直流驱动电压,并记录下电压值和输出激光值,可每50V 记录一次

19、,在最大功率和最小功率附近可把驱动电压间隔调小。2 画出驱动电压与输出光功率的对应曲线,读出输出光功率出现极大和极小对应的驱动电压,相邻极小和极大光功率所对应的驱动电压之差是半波电压。由半波电压V 计算晶体的电光系数 22 。3 动态法观察调制器性能1 将驱动信号波形插座和接收信号插座分别与双踪示波器CH1 和 CH2 通道连接,光电二极管探头与信号输入插座连接。2 将状态开关置于正弦波位置,幅度调节旋钮调至最大。示波器置于双踪同时显示,以驱 动信号波形为触发信号,正弦波频率约为1kHz 。- 11 -研究性实验报告晶体的光电效应3 旋转驱动电压调节按钮,改变静态工作点,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

20、,特别注意,记录接收信号波形失真最小, 接收信号幅度最大以及出现倍频失真时的静态工作点电压, 对照 TV 曲线,理解静态工作点对调制性能的影响。4 用 1/4 波片改变工作点,观察输出特性。分别将静态工作电压固定于倍频失真点,接收 信号波形失真最小,接收信号幅度最大点,在起偏器与 LN 晶体间放入 1/4 波片,旋转 1/4波片,观察接收信号波形的变化情况,分别记录出现倍频失真时对应 1/4 波片上的转角,并总结规律。5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改变工作电压,记录相邻两次出现倍频失真对应的工作电压之差即为半波电压。6 光通信演示音频信号的调制与输出:将音频信号插入音频插座,状态置于音频状态,打 开扬

21、声器开关。改变工作电压,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监听音频调制与输出效果。数据记录与处理原始数据表格一电光调制器 T-V 工作曲线的测量:T V 工作曲线数据表电压 /V266080100150200250300350T/mV0.0070.0090.0140.0200.0440.0780.1210.1700.224电压 /V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0T/mV0.2770.3280.3760.4160.4450.4630.4700.4680.454电压 /V850900950100010501100T/mV0.4350.4060.3690.3290.2860.241- 12

22、 -研究性实验报告晶体的光电效应T V 工作曲线(1) 由数据可得 V=700V 时有最大输出功率;(2) 调制法测定铌酸锂半波电压:加入 1/4 玻片后,两次出现倍频失真的电压 V1=350V , V2=1044V因此 V =694V二.动态法观察调制器性能:(1)实验现象:当 V1=349V 时,信号波形失真最小;当 V2=406V 时,接收信号幅度最大;当 V3=701V 时,出现倍频失真。(2)用 1/4 玻片改变工作点以后,分别将静态工作电压至于上述三特殊点,可得出现倍频失真时 1/4 玻片的转角 1, 2,3;23349V 确定1222103011=90.5406V 确定22519

23、0.5462=88.25701V 确定3452571663=89.5- 13 -研究性实验报告晶体的光电效应可知出现倍频失真时 1/4 波片的转角大致在左 右。数据处理算出理论值晶体基本物理量:dl22n05mm30mm632.8nm2.2861)由调制法测定 LN 晶体半波电压0.97%,极值法测量结果误差约(2) 由极值法测定 LN 晶体半波电压综上所求,与理论值相比,调制法测量结果相对误差约0.114%,实验值与理论值符合较好。误差分析及改进方法误差分析:(1)半波电压测定:i. 在以 50V 间隔改变电压的进程中,间隔较大,在极值附近没有减少增幅间隔继续观察 波形改变,这样会导致测出的

24、数值没有很好地突出极值点。ii. 在读数过程中,数值不稳定,微小变化引起微小的读数误差。iii. 实验者操作的熟练程度也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iv.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 光电二极管的稳定会对示波器波形造成很大的影响。 若改变光电二 极管的方向即可发现波形有很大幅度的变化。(2)电光调制器 T-V 工作曲线的测量- 14 -研究性实验报告晶体的光电效应根据理论计算,当 V=0 时,T 应当为极小值( T=0),然而从实验测量出的 T-V 图中可以发 现,当 V=0 时,T 不为零,且极小值也不出现在 V=0 处,对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种可 能原因:1. 由于在调试前后两个偏振片过程中, 难以保证

25、其起偏方向完全垂直, 这就导致了极小值 点偏离 V=0 点。2. 由于工艺上的原因, 前后两个偏振片即使在完全垂直的情况下, 也不可能完全消光, 总 会有光线透过,因此,极小值点之值大于零。改进方法:第一次以 50V 为间隔改变电压后,测得粗略极值范围。然后在此极值左右 50V 范围内,以 5V 的小间隔重新测量功率值从而获得准确的极值电压。在实验仪器操作过程中, 应该在等高共轴调节同时调节好光电二极管的接受对准方向, 因其 在整个实验装置中处于最末端, 不会对之前的实验产生影响。 调节好后即可锁定光电二极管 的位置,在此后的实验中不再移动。实验思考题1.为什么 1/4 波片也可以改变电光晶体的工作点?答: 1/4 波片是一块具有特定厚度的双轴晶体,光线透过 1/4 波片后会分解为 o 光和 e 光,两者的相位差为 。将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