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下册教材石灰吟教学设计珠海高新区金鼎第一小学 杨吉凡【教材分析】 石灰吟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诗人托物言志,通过对石灰不畏“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诗的前两行写石灰面对各种磨难,毫不畏惧;后两行写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在人间。【目标预设】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并自学墨梅、竹石。 (2)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 (3)学会有节奏地诵读三首古诗,并能根据自己的感悟读出

2、诗歌的韵味。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好习惯,通过联系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生平,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2)在理解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词汇、背诵古诗,并尝试仿写诗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悟诗人“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节操。【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古诗有了一定的积累,已初步掌握理解和朗读古诗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运用搜集资料、查阅工具书、合作探究等方式“自读自悟”学习古诗。本首古诗的内容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启蒙价值,诗句语言质朴、通俗易懂、诗意极浓,与六年级学生感性化思维方式相契合,易于被他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教学重点】 理解石灰的形象和特点,体会诗人的崇高品质。

3、【教学难点】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课前准备】学生阅读的资料、多媒体课件【课 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直指所吟事物。1.读题导入,了解“吟”这种诗歌形式。2.回顾学过的“吟”这种诗歌形式的诗。二、初读诗句,读出诗歌韵味。(一)揭示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读准字音。(板书:字音)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指导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读准“粉骨碎身”一词,比较“粉骨碎身”与“粉身碎骨”的异同,举一反三,体会汉语词汇的丰富) 3.齐读古诗,检查纠正字音。(二)揭示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读出节奏。(板书:节奏) 1.学生边读边划分古诗节奏。 2.根据划分的节奏

4、自由朗读。 3.总结七言绝句的一般节奏。 4.指导学生按节奏齐读古诗。 (三)学生欣赏并尝试吟唱石灰吟。(播放课件)三、体味诗意,初识“托物言志”。(一)揭示学习古诗的第三步:读懂诗意。(板书:诗意) 想象画面、交流诗句的大意。(二)图物结合,了解石灰。(三)抓关键词,体味诗意。 集体交流:重点理解概括石灰产生过程的三个词语(预设)1.千锤万凿 (1)理解“千锤万凿”,体会石灰被开采时经受的考验。 (2)指导朗读第一句话,读出石灰被开采时经受的考验。 (3)词语拓展积累:你学过哪些带有“千、万”的四字词语?2.烈火焚烧 (1)对比:(师补充内容)煅烧石灰的温度有9001100,1标准大气压下水

5、的沸点温度才100,体会煅烧石灰的烈火之猛。 (2)紧扣“等闲”一词,与“烈火焚烧”形成鲜明对照,体会石灰面对严峻的考验,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的心境。 (3)诗句拓展积累:万水千山只等闲 (4)小结石灰的高尚品质:不畏艰险、坚强不屈。3.粉骨碎身 (1)紧扣“全不怕”一词,再次体会石灰的顽强。 (2)想象:粉骨碎身是一种怎样的磨难。 (3)用“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来夸奖石灰。 (4)小结石灰的高尚品质:洁身自好、要留清白。(板书:清白)(四)初识“托物言志”。这首诗吟的是石灰,石灰是一种没有生命、没有感觉的事物,可是诗中有几处,却让人分明觉得石灰好像人一样有生命、有情感、有志向,你有这样的感觉吗

6、?哪句话让你感觉到了?四、由物及人,感悟诗人情怀。(一)联系生平,了解诗人。过渡:这首诗是作者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你能根据诗歌猜测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吗?(出示资料)少年于谦学习刻苦,经常挑灯夜读。任官期间,他严格执法,廉洁奉公。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一战中大败被俘。于谦临危受命,亲自率兵打败了瓦剌军,救回英宗。可于谦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反而遭到朝中恶势力的迫害,以“谋逆罪”处死,本可以逃离的于谦慷慨就义,精神永存。(二)结合资料,感悟诗情。小组讨论:于谦一生的遭遇与石灰的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板书:诗情)(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阐述并小结)千锤万凿挑灯夜读这是于谦在为自己积聚能量!烈火焚烧无情陷

7、害这是对于谦崇高气节的最大考验啊!粉骨碎身慷慨就义这是于谦崇高气节的必然归宿!要留清白精神永存于谦的崇高气节最终流芳百世!(三)入境诵读,升华情感。(依照于谦一生经历的各种阶段,设置不同的诵读情境)(一诵)少年抒怀:同学们,这首诗是于谦少年时代写的,少年时代,正是一个人开始思考人生价值的时代,当他看到石灰的产生过程时,深有感触,就写下了这首诗。同学们,我们现在也到了十一、二岁的年纪了,假如你就是当年那个爱思考的小于谦,你会怎样诵读这首诗?(生评价、师指导)(二诵)为官感悟:假如你是成年后的于谦,当你回首自己十几年的为官生涯时,你又会怎样吟诵这首诗?(三诵)临刑陈词:【播放音乐,师讲述】本该受到

8、重奖的于谦,却惨遭陷害。1457年正月二十三日,于谦以“谋逆罪”处死,他戴上脚镣、走上刑场。这一天,北京城乌云密布,闷雷滚动,城中的百姓扶老携幼,自发来为于谦送行。(指名一生)你就是于谦,刑场上,你轻轻吟道(读前两句)此刻,于谦很坦然。他已经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天地,面对死亡,他仍旧轻轻地吟道(读后两句)于谦的鲜血染红了大地,他走了,但他身旁的百姓们仍在久久地吟诵着”(齐读后两句)几百年来,这声音一直回荡在每个人的心中。(齐读最后一句)五、吟咏诗文,激荡“清白”之音。(一)揭示“清白”魂。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可以把这首诗读成了一句诗。【出示】“要留清白在人间”读着读着,我们可以把这一

9、句诗读成了一个词。【出示】“清白”如果这节课,石灰吟这首诗,于谦这个人,让你深深读懂了两个字,让你永远难忘两个字,那么,这两个字就是(指名读),这两个字就是(齐读),清白就是这首诗的诗眼。(二)畅谈“清白”音。同学们,你认为一个人怎样做才能留下清白?假如你是一名军人?一名医生?一名教师?一名官员?(三)吟咏“清白”诗。石灰留下了清白,于谦也要像石灰一样立志做一个清白的人。在这首诗中,作者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志向,却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赋予了像作者一样具有高尚品格的石灰表现出来,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板书:托物言志)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有一些咏物诗,也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出示】墨梅 1.按照学习石灰吟的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墨梅。 2.指导读出节奏。 3.找诗眼。 4.体会作者的志向和理想。【出示】竹石过渡: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的“四君子”,往往代表着人们高洁的品格,请同学们按照学习古诗的步骤自学竹石。 1.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课题。 3.理解诗眼。 4.体会作者的志向和理想。【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