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分类模拟题20_第1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分类模拟题20_第2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分类模拟题20_第3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分类模拟题20_第4页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分类模拟题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分类模拟题20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分类模拟题20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分类模拟题20单选问题:1. 某电缆隧道设有水喷雾灭火系统,其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_。A.0.20MPaB.0.35MPaC.0.60MPaD.0.90MPa答案:B参见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95)第3.1.2条和第3.1.3条。问题:2. 某公共建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120m3,其中:办公人员生活用水量100m3,室外绿化用水量20m3/d。则该公共建筑最高日生活排水量应为_。A.85m3B.95m3C.100m3D

2、.120m3答案:C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4.2条,公共建筑生活排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应与公共建筑生活给水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相同,因此排水量应等于生活用水量。问题:3. 下列排水方式中,错误的是_。A.某办公楼112层的卫生间设环形通气排水系统,首层卫生间排水接入排水立管B.生活饮用二次供水储水池设于首层,水池溢流管(DN150mm)接入室外排水检查井,其管内高于检查井设计水位300mmC.住宅的厨房设置专用排水立管,各层厨房洗涤盆排水支管与排水立管相连接D.办公楼职工餐厅厨房地面设排水明沟,洗碗机、洗肉池的排水排入该明沟答案:B参见建筑

3、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3.12条、第4.3.13条、第4.3.6A条和第4.3.16条。问题:4. 某重要展览馆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满管压力流)如图所示,图中两个雨水斗负担的汇水面积相同,若考虑当一个雨水斗发生堵塞无法排水时,其雨水湍流设施的设计流量应为_ (设计重现期P=10年时,该屋面设计雨水量为50L/s;P=50年时,该屋面设计雨水量为70L/s)。 A.20L/sB.35L/sC.45L/sD.50L/s答案:C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9.5条重要公共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管道的排水设计重现期为1

4、0年,由题意每个雨水斗的排水量为50/2=25L/s。参见第4.9.8条和第4.9.9条,排水与溢流设施的总排水能力不小于50年重现期,由题意可知为70L/s,则溢流设施的设计流量为70-25=45L/s。问题:5. 下列有关建筑中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A.中水的水量平衡是针对平均日水量进行计算B.中水供应设施的水池(箱)调节容积应按最高日用水量设计C.中水供水系统和中水设施的自来水补水管道上均应设计量装置D.中水原水和处理设施出水满足系统最高日用水量时可不设补水设施答案:B参见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2002)第3.1.4条及其条文说明、第5.3.3条、第5.3.5条、第5.4.

5、6条及第5.3.4条。问题:6. 某雨水收集回用工程,水处理设备的出水存入雨水清水池。清水池设自动补水装置(补水采用自来水),下列关于其补水设计,错误的是_。A.补水管侧壁进水池,管内底高于溢流水位2.5倍管径B.补水管径按供水管网的最大小时用水量确定C.补水管口设浮球阀控制补水的开、停D.补水管上设水表计量补水量答案:A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第7.3.3条第1款和第2款、第7.3.2条及其条文说明、第7.3.3条第1款、第7.3.7条。问题:7. 计算居住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设计流量时,下列哪种因素不必考虑?_A.服务人数B.小区内建筑高度C.用水定额D.卫生

6、器具设置标准答案:B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6.1条。问题:8. 某建筑生活给水系统供水方式为:市政供水管储水池变频供水设备系统用水点。下列关于该建筑生活给水系统设计流量计算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A.储水池进水管设计流量可按该建筑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B.储水池进水管设计流量可按该建筑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C.变频供水设备的设计流量应按该建筑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D.变频供水设备的设计流量应按该建筑生活给水系统设计秒流量计算答案:C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6.3条、第3.8.4条。问题:9. 某

7、洗衣房,最高日热水用水定额为15L/kg干衣,热水使用时间8h,则该洗衣房最高日用水定额不应小于_。A.15L/kg干衣B.25L/kg干衣C.40L/kg干衣D.80L/kg干衣答案:C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1.10条表3.1.10。问题:10. 下列关于建筑给水管材设计选型及管道布置、敷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A.管材、管件的公称压力应不小于其管道系统的工作压力B.需进人维修的管井,其维修通道净宽不宜小于0.6mC.卫生器具与冷、热水管连接时,其冷水连接管可设在热水连接管的左侧D.高层建筑给水立管不宜采用塑料给水管答案:C参见建筑给水排水

8、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4.1条、第3.5.19条、第3.5.5条和第3.4.3条。问题:11. 下列关于防止水质污染防护措施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是_。A.生活饮用水箱进水管口最低点高出水箱溢流水位的距离最大可不大于150mmB.向非传统水源供水系统储水池补水的市政补水管口最低点高出其水池溢流水位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C.对于居住小区生活饮用水箱内的储水,必须设置二次消毒装置D.生活饮用水箱(池)可有条件地与消防用水合用水箱(池)答案:C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2.4、第3.2.13条和第3.2.8A条。同时参

9、见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 507882012)第3.6.7条,生活饮用水的水池(箱)应配置消毒设施,供水设施在交付使用前必须清洗和消毒。则选项C的叙述是准确的。问题:12. 下列关于热媒耗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A.热媒耗量是确定热水配水管网管径的依据B.热媒耗量与设计小时耗热量数值大小无关C.热媒管道热损失附加系数与系统耗热量有关D.燃油机组热媒耗量与加热设备效率有关答案:D这是考查热媒耗量的题目。参见考试教材第3册第4.5.4条的内容,选项D满足式(4-31)的要求。问题:13.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设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A.热水供应系统分区应与冷水给水系统一致B.热水供应系

10、统采用的减压阀,其材质与冷水系统不同C.采用减压阀分区的热水供应系统可共用第二循环泵D.减压阀分区的热水供应系统不节能答案:C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5.2.13条及其条文说明。问题:14. 下列有关建筑消防设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A.专用电子计算机房应按严重危险级配置灭火器B.木材加工车间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C.医院氮气储存间的火灾危险性为丁类D.大、中型地下停车场应按中危级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答案:C选项A参见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附录D中专用电子计算机房属于严重危险级;选项B参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

11、006)第3.1.1条及其条文说明,木材加工车间为丙类厂房;选项C参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第3.1.3条及其条文说明表3中氮气属于戊类;选项D参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附录A中汽车停车库属于中危险级级。问题:15. 高层民用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在运行是的最高压力不应超过_。A.1.2MPaB.1.6MPaC.2.0MPaD.2.4MPa答案:D参见考试教材第3册第62页消防给水系统竖向分区。还可参见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第7.4.2条第2款。问题:16. 某净空高度10.8m的自选商场,货物堆放

12、高度为4.5m。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作用面积应采用_。A.160m2B.200m2C.260m2D.300m2答案:D参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第5.0.1A条。问题:17. 下列关于建筑灭火器选型设计的说明,错误的是_。A.汽油库可选择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B.液化石油气储库可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C.铝粉生产车间应配置专用灭火器D.变配电房可配置泡沫灭火器答案:D参见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第4.2条的内容及其条文说明。问题:18. 下列关于气体灭火系统设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A.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可燃固体物质

13、的深位火灾B.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电气火灾C.气体灭火系统适用于扑救液体火灾D.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0答案:A参见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02005)第3.2.2条、第3.2.1条和第3.2.10条。问题:19. 某建筑的排水系统如图所示,各层排水横支管通过45斜三通与排水立管连接,则其排水立管的最大设计排水能力应为_。 A.3.2L/sB.4.0L/sC.4.4L/sD.5.5L/s答案:C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表4.4.11,排水立管管径为DN100mm,专用通气立管管径DN75mm,结合通气管隔层连接,因此排水能力取

14、4.4L/s。问题:20. 下列关于通气管和水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A.虹吸式坐便器利用自虹吸排除污水,因此自虹吸不会破坏水封B.结合通气管宜每层与排水直管和专用通气立管连接C.活动机械密封会产生漏气,不能替代水封D.通气管道不能确保存水弯水封安全答案:A参见考试教材第3册3.2.1中存水弯与水封的内容;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6.9条第4款、第4.2.6条。问题:21. 下列哪项污水可不进行局部处理直接排入城镇污水管网?_A.机械自动洗车台污水B.实验室有害有毒废水C.居住小区住户厨房污水D.疗养病院的污水答案:C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15、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1.3条。问题:22. 下列关于中水处理和其水质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A.中水用于景观水体时可不进行消毒以免伤害水中鱼类等生物B.当住宅区内的中水用于植物滴灌时,可不做消毒处理C.当中水用于冲厕时,其水质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D.中水用于多种用途时,处理工艺可按用水量最大者的水质要求确定答案:C参见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2002)第6.2.18条、第4.2.1条和第4.2.5条。问题:23. 下列关于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A.由于并联供水方式投资大,不宜用于超高层建筑中B.由于减压供水方式能耗大,不应用于

16、生活给水系统中C.由于并联供水方式管道承压大,不宜用于超高层建筑中D.由于串联供水方式的安全可靠性差,不宜用于超高层建筑中答案:C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3.6条及其条文说明。选项A上下两句话都是对的,但是因果关系不对。选项B,减压供水方式是给水系统的一种给水方式。选项D,串联供水方式可靠性较高。问题:24. 某别墅住宅小区共20户(每户4人),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为250L/(人d),每户家庭绿化面积30m2,小车停车位2个(每天一次微水冲洗1辆),则每户日用水量最多不应大于_。A.1000L/dB.1090L/dC.1105L/dD.1120

17、L/d答案:A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1.9条中表3.1.9的注1内容。250L/(人d)4人=1000L/d。问题:25. 下列关于建筑生活给水系统配水管网水力计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A.采用分水器配水时,局部水头损失最小B.室内配水管道的局部水头损失小于其沿程水头损失C.沿程水头损失与管材有关,局部水头损失与管(配)件形状有关D.管件内径大于管道直径的局部水头损失小于管件为凹口螺纹的局部水头损失答案:B问题:26. 某宾馆公共游泳池分为成人区和儿童区,每日开放10h。下列关于该游泳池池水循环净化系统的设计,正确的是_。A.游泳池为成人区、

18、儿童区池水共用循环系统,每天循环次数为7次B.游泳池为成人区、儿童区池水共用循环系统,每天循环次数为5次C.游泳池为成人区、儿童区池水分设循环系统,每天循环次数为2次、5次D.游泳池为成人区、儿童区池水分设循环系统,每天循环次数为1次、5次答案:C参见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222008)中第4.1.3条、第4.4.1条,循环时间为Tp成人=46h,Tp儿童=12h。问题:27. 下列关于建筑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A.设计小时供热量=设计小时耗热量B.一般情况下,冷热水温差较大,设计小时耗热量较大C.容积式水加热器储热容积越大,所需设计小时供热量越小D.无储热容

19、积的加热器,其设计小时供热量为设计秒流量所需耗热量答案:A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5.3.3条的第1款、第2款和第3款,第5.3.1条第1款和第2款,第5.3.3条第1款和第5.3.3条第3款。问题:28. 饮用水制备一般不推荐采用反渗透处理工艺,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A.设备价格高B.工作压力大,能耗大C.水的回收率低D.截留有益于健康的物质答案:A参见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 1102006)第4.0.4条及其条文说明。问题:29. 下列关于通气管设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A.结合通气管与排水立管和通气立管应采用斜三通连接B

20、.环形通气管水平段应按不小于1%的上升坡度与副通气立管相连C.当污、废排水立管合用一根通气立管时,应全部采用H管件替代结合通气管D.当两根排水立管合用一根通气立管(长度50m)时,通气立管管径应与管径最大的排水立管相同答案:C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6.9条和第4.6.12条。问题:30. 下列有关建筑物内生活排水系统设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A.排水立管应设置通气设备B.重力流排出管最小管径为DN50mmC.住宅卫生间采用同层排水方式,卫生间应降板D.阳台雨水地漏采用无水封(且不设存水弯)地漏答案:C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21、2003)(2009年版)第4.6.8条、第4.4.13条、第4.9.12条及其条文说明。注意,此题选项A也可能是正确答案。问题:31. 下列关于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A.屋面雨水排水工程应设置溢流设施B.采用重力流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按满流设计C.采用满管压力流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在雨水初期按重力流排水复核计算D.对同一建筑屋面,其屋面雨水可分别采用重力流和满管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答案:B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4.9.8条、第4.9.10条、第4.9.20条、第4.9.21条和第4.9.22A条。问题:32. 某建筑生活给

22、水系统如图所示,图中两根给水立管的布置相同(且其各层配水支管布置也相同)。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_。 注:h4为D、F点处所需最小压力,hCD为给水立管JL-1(JL-2)的水头损失。 A.H=H1+H2+h1+hAB+hBC+hCDB.H=H1+H3+h4+hAB+hBC+hCDC.H=H1+h4+hAB+hBC+hCDD.H=h4+hAB+hBC+hCD答案:B参见考试教材第3册公式(1-24)高位水箱的设置高度,同时注意本题是从最高水位处开始计算。问题:33. 下列关于防水质污染措施中,正确的是_。A.回用雨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系统管道连接B.建筑物内的增压水泵吸水管不得直接从城镇生

23、活给水管道上抽水C.居住小区从城镇给水管网接出的引入管应设置倒流防止器D.设置在地下室的生活储水池,其进水管的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均不应小于25mm答案:A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2.3A条、第3.2.5条第1款和第2款、第3.2.4B条。问题:34. 下列哪种措施不具有节水效果?_A.洗脸盆水嘴采用充气龙头B.公共浴室淋浴器采用脚踏式开关C.给水管道采用内壁光滑的塑料管材D.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上设置减压答案:C选项A充气龙头增加起泡器可节水防溅;选项B见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第6.1.11条;选项

24、D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第6.1.12条。问题:35. 某小区的车行道、绿地上均敷设给水管道,地坪标高均按-3.0m计算,土壤冰冻厚度为0.5m,则错误的说法是_。A.车行道下给水管的管顶标高不得高于-3.65mB.车行道下给水管的管顶覆土厚度不得小于0.7mC.绿地以下给水管的管顶标高不得高于-3.65mD.绿地以下给水管的管顶覆土厚度不得小于0.65m答案:A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3.5.3条。问题:36. 住宅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配水点的最低水温应为_。A.45B.50C.55D.60答案:A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25、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5.1.5A条。问题:37. 下列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哪项错误?_A.灭火剂可布置在楼梯间内B.同一场所可配置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但其灭火剂应相容C.灭火器的保护距离是指设置点到最不利点的直线行走距离D.轻危险级场所应保证每个计算单元至少有一具灭火器保护答案:A参见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第5.1.1条及其条文说明、第4.1.3条、第2.1.3条、第6.1.1条。问题:38. 下列有关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A.局部热水供应系统是供给单个或数个配水点所需热水的热水供应系统B.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是供给单栋(不含别墅)

26、或数栋建筑所需热水的热水供应系统C.区域热水供应系统是供给数个居民区或工业企业等所需热水的供水系统D.上述热水供应系统,均需设置热水循环管道答案:D参加考试教材第3册教材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问题:39. 下列有关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A.医院建筑可采用带自循环泵的容积式水加热器B.太阳能集热系统循环泵设计流量与太阳能集热器的面积有关C.定时供热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其设计小时热水量应为该系统各类卫生器具小时热水用量之和D.设有容积式水加热器的热水系统,设计小时耗热量持续时间越长,其容积式水加热器的设计小时供热量越大答案:C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2009年版)第5.4.3条、第5.4.2A条第4款、第5.3.1条第3款、第5.3.3条第1款。问题: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